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病針灸醫案

頸椎病針灸醫案

發布時間:2020-11-11 17:22:30

1、蒸骨堂骨治療

一次就明顯改善了很不錯的支持一下

2、陳應龍針灸醫案txt全集下載

陳應龍針灸醫案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百度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應該是全本了

3、本人有治療hpv的中醫秘方,已有20年臨床應用,效果好復發率低,尋求專科醫院合作。

那你為什麼?那你在網上網上賣葯不行嗎? 現在各個國家都治不好的病,你有這個偏方為什麼不用?不給患者用呀。

4、您好,我看了祝道長的書,其中針灸醫案部分還不明白,怎麼聯系祝道長?萬分感謝🙏

你看的書是哪個出版社出版的,和他們聯系一下問問怎麼能聯繫上你說的那個道長。

5、針灸名家

當代不多,近現代的有些,承淡安,陸瘦燕,王樂亭,李鼎,當然還有一些,就不一一列舉了。

6、誰有現代針灸醫案選(劉冠軍組)?要Word文檔的

有認識的 、

7、李杲,羅天益醫案在哪找呀。謝謝名醫們了

羅天益(1220~1290年),字謙甫,元代醫家,真定路嵩城人(今河北嵩城縣),約生於金興定四年(公元1220年)。他幼承父訓,有志經史,學醫於李東垣,又向竇漢卿學針法。李杲晚年(1244年)以後,謙甫學醫數年,盡得其術。李杲身後,他整理刊出了多部李杲的醫學著作,對傳播「東垣之學」起到了重要作用。

1251年後,他自師門回鄉行醫,以善治療瘡而顯名,為元太醫,元兵南下。羅天益一再隨軍征戰,他在軍中,還四處訪師問賢,以提高醫術。羅氏以《內經》及東垣學說為指導,提出了「脾胃人之所以為本者」的學術主張。在治療中十分強調溫補脾胃,鉤玄東垣針法之精華,處方著重於中脘、氣海、足三里三穴,而且其中絕大部分是以灸治獲效。

羅天益生活於金末元初,他的學術思想遙承於潔古,授受於東垣,又突出臟腑辨證、脾胃理論、葯性葯理的運用的「易水學派」特色,成為易水學派理論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承前啟後的一位重要醫家。

他的主要學術思想反映在《衛生寶鑒》(1281年)一書中,於《名方類聚》篇內,列有針法門,並最先收載他輯注的竇漢卿《流注指微賦》。羅天益用灸法以溫補中焦,不僅能治中焦不足的虛寒證,而且還可以治療氣陰兩傷的虛熱證,羅氏能補其師之不足,並發展了劉河間熱證用灸,李杲甘溫除熱的理論觀點,繼承和發展了金元四大家的針灸學術思想。另著有《內經類編》、《葯象圖》及《經驗方》、《醫經辨惑》(見劉因《靜修文集》)等書,均佚。經過整理的張元素的著作有《潔古注難經》。

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號東垣老人,他是中國醫學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醫「脾胃學說」的創始人,他十分強調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為在五行當中,脾胃屬於中央土,因此他的學說也被稱作「補土派」。

李杲出身富豪之家,自幼沉穩安靜,極少言笑,十分喜愛讀書。李杲20多歲時,他的母親患病,請了許多醫生前來,治療無效,也就糊里糊塗地病死了。這件事對他的觸動極大,從此便立志學醫。他聽說易州的張元素的名聲很大,便攜重金前去拜師學醫。由於他有很深的文學功底,學習得很快,幾年以後,就已經學得很好了。

李杲生活在兵荒馬亂的年代,時有瘟疫流行,他見到許多人患了「大頭天行」的病,頭大得像西瓜一樣,非常痛苦,便潛心鑽研《內經》、《傷寒》等書,終於研究出了一張方子,治療此病非常有效,後來,他將這張方子刻在木碑上,插在人來人往的熱鬧地方,病者抄了回去,幾乎沒有治不好的。有人還將這張方子刻在石碑上,以便流傳更廣,當時人們都以為是神仙留下的神方,李杲也就有了「神醫」之名。

他精通醫術,但並不行醫。而每次為人治病,療效甚佳,常給親朋看病開方,對於治療十分有心得,尤其對中焦脾土在治療中的意義有獨到的見解,他的老師,易水學派的張元素就很重視脾胃。他的學說就充分地繼承了這一點。李杲是富家子弟,平時交往的多是一些上層社會的有錢有勢的貴人,他們養尊處優,膏粱厚味,易傷脾胃,所患疾病多屬此類。另外,當時適值元兵南下,戰亂頻繁,人民在飢餓、驚慌、憂愁中生活,大多起居飲食沒有規律,也很易傷脾胃。鑒於此,他認為只讀古方是不夠的,必須面對新的社會現實,分析病人的特點來研究方葯,這些也是他建立脾胃學說的社會條件。

《脾胃論》

李東垣脾胃論的核心是:「脾胃內傷,百病由生。」這與《內經》中講到的「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的論點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十分強調胃氣的作用。同時,他還將內科疾病系統地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大類,這對臨床上的診斷和治療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對於內傷疾病,他認為以脾胃內傷最為常見,其原因有三:一為飲食不節;二為勞逸過度;三為精神刺激。另外,脾胃屬土居中,與其他四臟關系密切,不論哪臟受邪或勞損內傷,都會傷及脾胃。同時,各臟器的疾病也都可以通過脾胃來調和濡養、協調解決。但他絕對不主張使用溫熱峻補的葯物,而是提倡按四時的規律,對實性的病邪採取汗、吐、下的不同治法。他還十分強調運用辨證論治的原則,強調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可犯虛虛實實的錯誤,這樣就使得他的理論更加完善,並與張子和攻中求補,攻中兼補的方法不謀而合了。

李東垣的獨特理論反映了時代的特點,也體現了他對於《內經》等著作細致研讀的成果。其著作《脾胃論》對後世醫家關於脾胃病及以脾胃為主的治療方法有著重要的影響,起到了指導作用。

8、久病入絡,你的頸椎病「入絡」了嗎?吃什麼葯能治?

頭暈、手臂發麻、無力、肩部發酸、偏頭痛、惡心、耳鳴、聽力減退、心慌、胃痛等症狀都是頸椎病的常見表現,發病機制與頸部反復勞損、慢性退行性變、炎症等諸多因素有關。

從中醫經絡角度來講,頸椎病是“經絡之病”。那麼經絡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呢?怎麼從經絡治療頸椎病呢?

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系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經絡是一個系統,但“經是經”“絡是絡”,它們分別在不同的位置,擔任的功能也不同。

《靈樞·脈度》中說:“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經”,就是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路徑,存在於機體內部,貫穿上下,溝通內外;“絡”,就是絡脈,是從經脈分出的旁支或小支,存在於人體的表面,縱橫交錯,遍布全身。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經就像一棵大樹的樹干,絡就是一些樹杈及分支。“經”和“絡”發生阻塞分別代表疾病的嚴重程度。

清代葉天士提出“久病入絡,久痛入絡,久瘀入絡”的辨證論治原則。《臨證指南醫案》中多處提及:“初病在經,久病入絡,以經主氣,絡主血”。

所以,“經”阻塞了,代表疾病較輕,病的時間短。而“絡”阻塞了,代表病得較重、時間較長。

頸椎病屬於慢性病,具有病程長、漸進性、反復發作等特點。因此,大多數的頸椎病患者符合“久病入絡”“久痛入絡”,也就是“絡病”。

那麼,是什麼阻塞了頸椎病患者的經絡呢?

風寒濕三邪!

頸椎病在中醫中屬於“痹症”范疇。“痹”是閉塞不通的意思。頸椎病的發展由輕到重、由經到絡,就是風寒濕之邪阻於經絡,導致氣血不通,筋脈關節失於濡養所致。

從虛實上講,頸椎病屬於本虛標實之證,肝腎虛、脾胃受損、氣血不足、筋骨失養為本;風寒濕邪或痰瘀痹阻,經脈不通為標。

因此,從絡病治療頸椎病時,還應考慮“扶正”。

中醫從絡上治療頸椎病的方法很多,主要有針灸、推拿、口服中成葯等。其中葯物治療為臨床常用且有效的治療方法,如頸復康就是遵循絡論,有祛邪扶正的作用。

它由21味中葯組成。方中羌活、威靈仙、秦艽 、葛根、蒼術、黃柏能祛風散寒、燥濕通絡;丹參、桃仁、紅花、沒葯、花蕊石、乳香、沒葯能養血活血,:川芎、王不留行、地龍、土鱉蟲可以活血化瘀通絡,也就是能改善神經及頸部血液供應和營養狀態;而且土鱉蟲、地龍這兩味葯具有走竄之性,可通經透絡,直達病所。

這17味中葯共奏活血通絡、散風止痛之功。方中另外的黃芪、黨參、白芍、地黃4味葯能益氣健脾、柔肝養陰、榮養經絡,驅邪中兼顧扶正。用現代醫學講,就是能維持頸椎間盤的代謝平衡,保持其生理功能,延緩頸椎的退行性改變。

“初病在經,久病入絡”,在這提醒頸椎病患者要及時治療和預防,防止形成絡病,以免加重病情和增加治療難度。

9、誰有 中醫防治頸椎病百家驗方 電子書,發給我唄.謝謝.

網上搜李可醫案,我用過其中一些方法,效果很好

與頸椎病針灸醫案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