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神經炎的症狀

頸椎神經炎的症狀

發布時間:2020-11-11 16:45:54

1、為什麼頸椎嚴重跟一個神經病樣的人是怎麼回事?

可能是頸椎嚴重變型,導致壓迫神經,造成肢體出現疼痛,麻木等症狀。

2、請問,末梢神經炎與頸椎壓迫有關嗎?

如果你確診是末梢神經炎,我有中葯葯方,是以前在網上看到的,我用過,效果不錯,下面就是那個葯方:
治周圍神經炎(末梢神經炎)中葯方
中葯方 :
紅參8~10g、黃芪30~50g、當歸30g、白芍15g、吳萸5g、木瓜30g、檳榔12g、蘇葉8~10g、桔梗12g、桔紅12g
、陳皮10g、木通10g、地龍10g、甘草5g
水煎,雞鳴時(4-5時)服頭煎,天亮(6-7)時服二煎。
主治:末梢神經炎,中毒性周圍神經炎,周圍神經根炎。
加減:
1.伴口苦、寒熱往來者,加小柴胡湯和解表裡;
2.苔白滑或痰多或嘔逆或挾氣郁者,去黃芪、當歸、白芍,加蘆根15g,清熱利濕,半夏10g、茯苓15g、厚朴12g
,燥濕化痰、理氣解郁,降逆止嘔;
3.心煩者加焦梔12g;
4.心悸者,加棗仁15g;
5.患肢有灼熱感者,加知母12g、丹皮12g,清熱涼血;
6.兼見五心煩熱者,再加地骨皮20g,清熱除蒸;
7.肢冷者,加桂枝10g,溫陽通絡;
8.有瘀血見症者,加蘇木5~10g;
9.上肢麻痹甚者,加桂枝10g、葛根15g、白芷10g,以引葯橫行手臂;
10.下肢麻痹甚者,加淮牛膝10g,踝關節以下者,再加地風皮10g,引葯下行;
11.治療進入恢復期,膩苔已去,僅患肢乏力,加川仲10g、補骨脂12g、熟地30g、制首烏30g、狗脊15g,滋肝益腎、強骨壯力。
並可用 《健步虎潛丸》(虎潛丸亦可) 收功(後期用此葯長期服用鞏固治療效果)。
方解:
末梢神經炎證見:四肢或單純下肢,肌膚麻木乏力,不仁不用,或有脹感,但無疼痛,浮腫或無浮腫,或見腕下垂,足下垂,皮膚有冷感;苔多白膩,脈多弦數;部分患者有明顯農葯中毒史。本病系由於素體氣血虛弱,寒濕留著,壅阻氣機,氣血運行不暢,經絡不得疏通所致。治宜補氣養血,祛寒除濕,下氣降濁,疏通經絡。本方取具開上、導下、疏中、溫宣降濁之雞鳴散,加紅參、黃芪、白芍、當歸、甘草補氣養血;地龍、木通疏通經絡。如有明顯中毒史者,主方加崗梅根10g以解毒。臨床療效非常滿意,究為何因,有待進—步研究。據實際觀察,所有服用本方者,均有腸鳴矢氣增多之反應,症狀減輕後,上述反應也隨之減輕,最後不復存在腸鳴矢氣之反應,可能此方對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有一種特殊作用,與「治痿獨取陽明」暗中相合。而現代之周圍神經炎實屬祖國醫學「痿症」之范疇。但以雞鳴散為基礎方,於方於葯均難以解釋其理。但臨床應用十餘年,治癒數百例,均為此方之功效,何也?
歌括:
周圍神經炎參芪 歸芍地龍木通隨
吳萸木瓜檳榔草 桔梗桔紅蘇陳皮
雞鳴五更分次服 肢麻困重立時拈
(此病為疑難雜症,此葯為第一療程用葯,服葯幾天後就可見效,服葯1-2月以後,病情就大有好轉;但以後效果就慢慢小了,需要改變一下處方,具體情況具體處理,最好去當地大一點的中醫院看神經內科調整葯方繼續治療)

3、頸椎會導致面神經炎的嗎?

頸椎病有壓迫神經導致面神經炎,有著個可能的。
流淚、耳根疼痛、面部疼痛、浮腫、麻痹、嘴角無力、聯通、閉眼不合、無法抬眉、口留殘食、味覺不靈。
第一 吹風受涼導致 第二 長時間過度疲勞,精神緊張,免疫力下降導致, 第三 皰疹中耳炎等疾病引起
我的治療方法:16味中草葯碾成的粉末,用紗布包成一個小葯球塞入患側鼻孔聞氣味,通過鼻粘膜吸收來修復面部神經元。

4、區分頸椎病與周圍神經炎

我是一個骨科醫生,頸椎病已經成為城市人群的高發病症了,而且在臨床來看很少有治癒的案例,關於頸椎病的防治,國內外很多醫學專家都建議使用溫感記憶棉枕頭,它能很好的貼合頸部曲線,給頸部頭部足夠的支撐力,減少酸痛點的產生,對頸椎腰椎問題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另外你最好經常活動活動,做作頸椎操都會對頸椎的恢復有很大幫助的,再有問題你HI我咨詢行了,祝健康。

5、手麻怎麼回事頸椎沒事 是末梢神經炎嗎?

手部麻痛是手部疾病中常見的一種症狀,它常提示上肢神經受到了卡壓。一旦出現手麻的症狀,只要診斷治療及時,均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好轉。

引起手麻較為常見原因的有以下幾種:

上肢神經卡壓:一是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間麻醒史,醒後活動可好轉。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的精細動作,這是因為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到壓迫,即所謂的「腕管綜合征」;二是環、小指的麻木疼痛,也可有夜間麻醒史,嚴重者伴有肌萎縮,環、小指的屈指力下降,影響精細動作。這是因為神經在肘部受到卡壓,即所謂的「肘管綜合征」。

頸椎病:引起手麻最常見的疾病就是頸椎病,它是中老年人好發的疾病之一。當人步入中年以後,隨著年齡的增加,一些器官往往會發生退行性變,當頸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以後,往往會導致頸椎間盤突出或是關節突發生增生或肥大,這些突出的頸椎間盤或增生的關節突一旦壓迫鄰近的頸神經根時,便出現了頸椎病。頸椎病除了有手指麻木、感覺異常以外,還伴隨其它症狀,如:頸肩部肌肉酸痛,上肢有放射痛或活動障礙等。確診頸椎病並不困難,只要照一張X光片就可以了。另外還有一種檢查頸椎病的簡單方法,一個人托患側頭部,一手握患側上肢,將其外展90°,兩手同時向相反方向推拉,有放射痛或麻木者可初步確診為頸椎病。

中風:引起手麻的另一常見疾病便是中風了。《衛生寶鑒·中風門》曾說:「凡人初覺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之內有中風之疾。」須預防之:宜慎起居,節飲食,遠房幃,闊情志。雖然手指麻木不一定會發生中風,但對於年齡在40歲以上的中年人來說,如果經常出現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肢體麻木、舌頭發脹等症狀,且患者平時又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的發生。

更年期綜合征:另外,進入更年期的婦女有時候也有手麻的現象,但是並不明顯,隨著更年期的結束,手麻現象就會隨之消失。

總之,手麻症狀的確診,還需參考頸椎片、肌電圖等輔助檢查才能明確診斷。一旦確診,如若症狀尚輕,則經正規的非手術治療,均可有不同程度好轉,如若症狀明顯,並出現手內肌明顯萎縮,則應及時採取手術治療,阻止病情發展,以免造成手內在肌不可逆的嚴重萎縮,導致手的功能嚴重障礙。
參考資料:http://www.tyjk.net/show_info.asp?info_id=7120

與頸椎神經炎的症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