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問反復落枕是頸椎病的表現嗎
?這是很多人經常都在問的一個問題,因為反復落枕會使人們脖子感到不舒服,那麼,?下面就請專家來為大傢具體解答一下反復落枕是頸椎病的表現這個問題。
?專家說,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間的韌帶、關節囊和筋膜都會出現鬆弛,如果再加上睡眠姿勢不良、枕頭高度及軟硬程度不適當,就會導致落枕。輕度落枕者雖然做適當的頸部運動就會使症狀消失,但反復落枕則有可能形成頸椎病。?落枕是因為頸部某一肌肉群經常處於過度偏轉狀態的時間一長,頸部的小關節就會錯位,頸部肌肉和韌帶也會出現痙攣。這種現象嚴重時會感到頸椎劇烈疼痛,有時這種疼痛還會放射到肩胛等部位。老年人若反復落枕,且沒有進行有效的治療,便可能會逐步引起骨結構的改變,進而形成頸椎病。
而頸椎病越來越年輕化,並且以都市白領居多,近些年來,?人們對這類情況已不再陌生,甚至連小學生落枕,家長也懷疑是否提早患上了頸椎病。?落枕,反復落枕,一年裡面出現三四次,或者更多,就是早期頸椎病的一種表現。
2、如何正確區分頸椎病和落枕
痛膏或者到中醫處進行針灸,都能夠有效治療落枕。 二、頸椎病與落枕的區別 1、落枕和頸椎病區別。雖然落枕和頸椎病都會誘發頸部疼痛症狀。但兩者間的疼痛表現是不一樣的。頸椎病所出現的疼痛可以是頸椎兩側,也可以是其中一側。另外,有時候會兩側同時痛,但兩側疼痛程度不一樣。另外,有的頸椎病會造成肩背疼痛。但往下低頭時,痛感會加重,而頭部往上抬時,痛感就會減輕。>>>糾正不良體位預防頸椎病<<< 2、落枕和頸椎病概念區別。落枕是由於睡姿問題或者是頸部受寒、枕頭高度不合適等因素,導致斜方肌或胸鎖乳突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中處於緊張狀態,從而誘發的肌肉疼痛現象。頸椎病是由於頸部椎體發生病變,從而對頸椎四周血管、神經以及組織等造成一定影響,所引起的頸部不適。 雖然長期落枕會至頸椎病,但頸椎病是由於頸椎長時間受到勞損而引起的,其疼痛感是有頸椎異常所致。
3、頸椎病與落枕有什麼區別,怎麼治療
落枕一般是因為睡眠時頭部位置不當,或枕頭過高,或肩部受風等因素引起的,落枕表現為:落枕的人清早起床後感到頸部疼痛,且不能轉動,用指壓有痛感。治療落枕的方法:(1)局部熱敷,用熱毛巾敷患處,一天多敷幾次,效果較好。(2)按摩、推拿局部痛點,同時配合慢慢活動。(3)貼傷濕止痛膏,必要時針炙,效果都比較好的。而頸椎病是頸椎疾病造成的。
頸椎病並非只有一種,病因不同,治療的方法也各有差異,不是單靠推拿按摩就能解決所有問題。通常採用保守治療的主要是神經根型頸椎病和交感型頸椎病,通過牽引、理療、推拿、針灸便可改善病情。椎動脈型頸椎病以葯物治療為主,患者需帶頸圍固定,治療要持續至少兩三個星期。若是脊髓型頸椎病,早期發現就要立即手術,否則脊髓被壓壞後不能再生,嚴重的將導致終生癱瘓。
要特別提醒的是,椎動脈型和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都不宜進行推拿按摩,對脊髓型頸椎病不但效果差,更嚴重的是推拿過度暴力,可能發生脊髓損傷,造成癱瘓。椎動脈型頸椎病頸椎不穩定,按摩後可能更加頭暈。
4、經常落枕會得頸椎病嗎
您好!多考慮你患的屬於神經根型的頸椎病,如不能確定建議去醫院做個頸部X光片檢查,此病屬於無菌性炎症,一般的消炎葯不起作用,治療可以選擇純中醫傳統中葯制劑的膏葯
外治安全無副作用可以說是最理想的治療辦法,而且康復後不易復發.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健:不要伏案時間過長,不要睡高枕,經常活動頸部;只要治療徹底,科學保健可以做到不復發!祝早日康復!
5、如何正確區分頸椎病和落枕
頸椎病人會容易睡落枕,對於剛得頸椎病的人不明白落枕和頸椎病的關系,就會忽視頸椎病的存在,所以應該仔細分辨頸椎病和落枕的區別,其實頸椎病本質上看是頸椎結構發生改變,當頸椎結構和自然結構差距過大,頸椎病的症狀就會出現給人睡落枕的感覺,落枕一般人都經歷過,就是睡覺醒來脖子酸疼甚至不能動,這是睡覺姿勢不正睡覺時間過長產生的對頸椎肌肉拉伸疲勞,睡落枕很容易過來,經過幾天的修養,肌肉的拉伸損傷得到恢復,落枕也就好了,但是因為頸椎病是頸椎結構本來就發生變化產生的症狀就會持續存在,另外,頸椎病本來是頸椎結構處於不正確的狀態,頸椎變得比較脆弱,這樣睡覺姿勢稍微不合適就會使頸椎結構過大改變引起持續的症狀。說到這里我們就會知道,如果你頸椎經常不舒服,然後頻繁睡落枕,你應該做檢查看頸椎病了;而你脖子平時沒有什麼症狀,只是偶爾發生睡落枕,那說明你的頸椎應該沒有問題,你只是一時睡落枕而已。
6、我類似落枕的脖子痛已經有好幾個星期了,是頸椎病嗎?
不是頸椎病,高一你也就15歲左右,怎麼可能有頸椎病除非你有外傷傷到頸椎,外用點膏葯或做做按摩就會好,平時注意睡覺的姿勢和枕頭的高度
7、落枕和頸椎病有什麼區別
落枕就是睡姿不對引起的脖子不舒服,但是頸椎病的病症就比較多了,但是經常落枕的人也是特別容易得頸椎病的,這兩者還是存在這一定的聯系的,您最好是上醫院看一下。
8、落枕?頸椎病?醫生請進~~~~
有頸椎病的容易出現這種毛病,最好拍個片子,早知道早預防。
9、如何正確區分頸椎病和落枕
痛膏或者到中醫處進行針灸,都能夠有效治療落枕。 二、頸椎zd病與落枕的區別 1、落枕和頸椎病區別。雖然落枕和頸椎病都會誘發頸部疼痛症狀。但兩者間的疼痛表現是不一樣的。頸椎病所出現的疼痛可以是頸椎兩側,也可以是其中一側。另外,有時候會兩側同時痛,但兩側疼痛程度不一樣。另外,有的頸椎病會造成肩背疼痛。但往下低頭時,痛感會加重,而頭部往上抬時,痛感就會減輕。>>>糾正不良體位預防頸椎病
10、落枕穴點陣圖
神奇「落枕穴」緩解落枕痛苦
日常生活中,很多坐班的市民,常常一覺醒來就覺得脖子異常疼痛,這有可能就是落枕了,這里介紹一種簡便的自我按摩治療法。
神奇的落枕穴
【位置】落枕穴在手背側,當第二、第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約1厘米處。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觸摸,從骨和骨變狹的手指盡頭之處起,大約一指寬的距離上,一壓,有強烈壓痛之處。
【方法】用拇指的指尖切壓揉按落枕側的「落枕穴」,並同時活動被切壓手的手指,以加強穴位的指壓感覺,注意按摩前可塗少許頸肩松按摩膏於頸部即達到鎮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的效果。按摩手部的同時,緩慢活動頸部:將頭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緩緩縮下去,使下頜向胸骨上窩靠近,頸部肌肉保持鬆弛,然後將頭輕輕緩慢地左右轉動,幅度由小逐漸加大,並將頸部逐漸伸直到正常位置。轉動時以基本不出現疼痛的最大幅度為限。
【功效】約5-10分鍾,疼痛則可明顯緩解。這個方法既能治療落枕,又能預防頸椎病。另外也能緩解手臂痛和胃痛。
【注意】應注意鑒別落枕與早期頸椎病,後者最好到醫院治療。
刺灸法效果更好
直刺或斜刺0.5~0.8寸。艾柱灸5~10壯,或艾條灸5~15分鍾。
用食指指腹,或圓珠筆頭(不是筆尖)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脖子便會變得輕松多了。
落枕多因夜間睡覺時姿勢不當或頸部受風寒所引起。 落枕又稱失枕,睡起後頸部疼痛,活動受限。好發於青壯年,冬春兩季多發。輕者數天可以自愈,重者可遷延數周不愈,影響工作和學習。
病因病理
睡眠時姿勢不良,頭頸過度偏轉,或睡眠時枕頭過高、過低或過硬,均可使局部肌肉處於長時間緊張狀態,持續牽拉而發生靜力性損傷。
頸項背部受風寒侵襲,嚴冬受寒,盛夏貪涼,風寒外邪侵襲使頸背部某些肌肉氣血凝滯,經絡痹阻,功能障礙。
常規治療
理筋手法
手法治療有很好的效果。因按摩可很快緩解肌肉痙攣,消除疼痛,往往經治療一次,症狀即減輕大半,如配合葯物等治療,則療效更佳。
1.揉推摩法:患者端坐,術者站於患者背後。緩慢轉動頭頸,在頸項部找到痛點或痛筋後,用拇指或小魚際在患部作揉、推、摩,平穩施壓,使痙攣的肌肉得到緩解,疼痛減輕,再找出新痛點用同法操作,如此反復,至活動基本正常,痛點消失為止。
2.伸筋療法:運動醫學研究說明,拉緊痙攣的肌肉使之伸展,並維持兩分鍾以上,可使肌肉痙攣緩解,疼痛減輕或消失。利用這一原理,有針對性地使痙攣、收縮的頸肌得到充分伸展,成功地解除頸肌痙攣,緩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恢復頸部肌群平衡,建立良性循環的目的。
(1)胸鎖乳突肌伸筋法:患者仰卧位,術者一手按住患者一側肩鎖關節處以固定肩部,另一手扶同側下頜,並緩慢使患者頭部轉向對側,在患者能忍受限度內保持雙手位置不動,兩分鍾後放鬆。雙側分別進行,重復操作3~5次。
(2)斜角肌伸筋法:體位同上,述者一手按住患者一側肩鎖關節處,另一手扶同側顳部,雙手反向用力,使患者頸部側屈向對側,並在患者能忍受限度為保持頸部側屈位兩分鍾,隨後放鬆,先健側後患側,重復3~5次。
(3)斜方肌、提肩胛肌伸筋法:患者坐位,術者立其後,雙手肘部按住患者雙肩以固定肩部,雙手手指重疊扶在患者頸枕部,逐漸向前下方用力,使患者頸部前屈,並在患者能忍受限度內保持頸部前屈兩分鍾,隨後放鬆,重復3~5次。
以上方法可單獨應用,亦可配合應用。每日治療一次,3次為一療程。
葯物治療
1.瘀滯型:宜活血舒筋,常用頸肩松按摩膏、舒筋活血湯(羌活6克,防風9克,荊芥6克,獨活9克,當歸12克,續斷1.2克,青皮5克,牛膝9克,五加皮9克,杜仲9克,紅花6克,枳殼6克)加減。
2.風寒型:宜疏風祛寒,宣痹通絡,常用頸肩松按摩膏、葛根湯(葛根15克,麻黃8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生薑3片,大棗3枚)、桂枝湯(桂枝9克,芍葯9克,甘草6克,生薑9克,大棗4個)或羌活勝濕湯(羌活15克,獨活15克,藁本15克,防風15克,甘草6克,川芎10克,蔓荊子10克)加減。
針灸治療
1.處方:大椎、後溪、懸鍾、落枕穴及阿是穴針灸並用,瀉法。
2.操作:諸穴均常規針刺,同時囑患者在行針中向前、後、左、右活動頸項部;由風寒所致者局部加灸。
拔罐治療
取大椎、肩井、天宗、阿是穴。疼痛輕者直接拔罐;疼痛較重者可先在局部用皮膚針叩刺出血,然後再拔火罐,可行走罐法。
牽引治療
用枕頜帶牽引,以坐位牽引為主,牽引重量為2~5千克,每次30分鍾,每日1~2次。
物理治療
可選用電療、磁療、超聲波等儀器進行局部理療,溫筋通絡,緩解肌肉痙攣,消除病症。
適宜技術
米醋熱敷治療落枕
1.治療方法
取米醋300~500毫升,准備一塊棉紗布浸入米醋中,然後將浸濕的棉紗布平敷在頸部肌肉疼痛處,上面用一個70℃~80℃的熱水袋熱敷,保持局部溫熱20~30分鍾。熱水的溫度以局部皮膚感覺不燙為度,必要時可及時更換熱水袋中的熱水,以保持溫度。熱敷的同時,也可以配合活動頸部,一般治療1~2次,疼痛即可緩解。如果家中沒有棉紗布,也可用純棉毛巾代替。
2.特色
米醋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局部熱敷後可有效緩解「落枕」帶來的不適。
預防調護
治療過程中,應有意識地放鬆頸部肌肉,疼痛緩解後,應積極進行頸部的功能活動,可作頭頸的前屈、俯仰、左右旋轉動作,以舒筋活絡。
睡眠時枕頭要合適,不能過高、過低、過硬,避免頸部受寒受涼,盡量不要在床上看書、看報、看電視。枕頭要置於頸項部,避免頸部受風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