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阿膠能治頸椎病嗎

阿膠能治頸椎病嗎

發布時間:2020-11-11 03:05:02

1、阿膠都治什麼病呀

您好,很高興能幫助您、
阿膠又名盆覆膠、驢皮膠,為驢皮熬成的膠塊。其製作方法是:先將驢皮颳去毛,切成小塊,加水煎熬3晝夜,待液汁濃稠,取出驢皮塊,再加水煎熬。如此反復5~6次後,再將熬出的阿膠汁濾去雜質,用火濃縮至稠膏狀,冷凝,陰干結塊,方成入葯的阿膠。上等的阿膠以顏色烏黑、透明光亮、無腥臭氣,經夏不濕軟者為佳。阿膠主產於山東、浙江、北京、上海等地。而以山東平陰縣東阿鎮所產者最為著名。

中醫學認為,阿膠性味甘、平,有滋陰補血、安胎的功效。據研究,阿膠含有多種蛋白質、氨基酸、鈣等,能改善血鈣平衡,促進紅細胞的生成。此外,阿膠還能升高血壓,防止失血性休克,對動物實驗進行性肌營養不良也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在中葯里,阿膠為婦科上等良葯。臨床上多用於治療婦女胎、經、產病和一些內科疾病。阿膠與川芎、甘草、當歸、熟地、艾葉、白芍同用,為《金匱要略》中「膠艾湯」,主治妊娠腹中冷痛或產後下血不止。阿膠配伍艾葉,可防治流產,腹痛出血。阿膠加黃芪、大棗服用,可治因分娩出血過多或月經量過多引起的氣短、乏力、頭暈、心慌。阿膠配伍桑白皮、石膏、杏仁、甘草、生地、麥冬、麻仁、枇杷葉,為「清燥救肺湯」,可治口乾、鼻燥、乾咳、少痰。阿膠與蒲黃配伍,可治咳血、鼻出血。阿膠與好墨並用,可治尿血、大便出血。取阿膠配茯苓、豬苓、澤瀉、滑石,可治泌尿系感染。取阿膠加蔥、蜂蜜煎服,可治老人或體質虛弱者大便不通。取阿膠與黃連、黃芩、白芍、雞子黃配伍,即為《傷寒論》中「黃連阿膠湯」,可治煩躁不安,失眠。

值得注意的是,因阿膠滋膩,有礙脾胃消化功能,因此有胃部脹滿、消化不良、飲食不香,屬中醫學脾胃虛弱者應慎用阿膠。此外,市面上常有用牛皮膠、雜皮膠冒充阿膠,但與真阿膠質硬易碎,加熱後有麻油香味散出不同,這些偽劣品多粘性較強,不易破碎,遇熱則散發出一股濃烈的腥味或臭味。購買者可憑此加以鑒別。

滿意請採納~

2、阿膠的用處,可以治療什麼病

葯理1.對造血系統的作用 阿膠有明顯的補血作用,療效優於鐵劑。 2.抗休克作用 麻醉貓反復從股動脈放血造成嚴重出血性休克,靜注5%~6%阿膠溶液約8ml/kg,能使極低水平之血壓恢復至正常水平,且作用較為持久。另用麻醉貓靜注組胺,使血壓下降,此時反復注射等滲氯化鈉溶液4次,每次l0ml,血壓無明顯升高。隨即改用5%阿膠溶液20ml靜注,血壓逐漸恢復至正常。 3.對鈣代謝的影響 能改善動物體內鈣平衡。 4.其他 阿膠有促進健康人淋巴細胞轉化作用。 應用] 性味歸經:甘.平,入肺、肝、腎經。功能:滋陰潤肺,補血止血,定痛安胎。主治:血虛萎黃,眩暈心悸,為治血虛的主葯。對吐血、便血、崩漏、陰虛咳嗽、虛煩不眠、陰虛發熱等都可應用。 臨床新用途 1.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有人用驢膠補血沖劑治療本病32例。方法:口服神箭牌補血沖劑,每次1包,每日3次,15歲以上每次2包,開水沖服,30日為1個療程。停用其他葯用。結果:痊癒24例,顯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8%。 2.治療月經過多性貧血 有人用驢膠補血沖劑治療本病100例。方法:阿膠補血沖劑早、晚各服1包,6日為1個療程。結果:基本痊癒20例,顯效49例,有效23例,無效8例。 3.治療貧血白細胞減少症 有人用阿膠補血沖劑治療本病178例。方法:給患者口服驢膠補血沖劑,每次1包(20g),每日2次,連用28日。治療期間,患者沒有服用其他中西葯物或採用其他治療方法。結果:痊癒37例,顯效?2例,有效47例,無效22例,總有效率為87.64%。 4.治療先兆流產 有人用阿膠補血沖劑治療本病30例。方法:服用驢膠補血沖劑,每日3次,每次2包(40g),10日為1個療程,連服3個療程。但要求患者停用其他葯物,並卧床休息,避免一切可以引起子宮收縮的刺激,安定情緒,增強營養。結果:治癒15例,好轉「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7%。 5.治療不孕症 筆者以驢膠補血沖劑為主治療本病33例。方法:予以神箭牌驢膠補血沖劑;每次1包(20g),每日2次。白帶多者用烏賊骨20g煎水沖服;痛經者用制香附30g煎水調服;閉經者用益母草20g煎水沖服;頭昏腰痛者用天麻20g煎水沖服。1個月為1個療程。一般經1—4個療程治療後有效。其中經1個療程者6例;2個療程者16例;3個療程者10例,4個療程者1例。結果顯效28例,有效2例,無效3例,有效率93%。 6.治療陽萎 有人以驢膠補血沖劑為主治療本病40例。方法:以神箭牌驢膠補血沖劑每次1包(20g),每日3次,口服1個月為1個療程。凡治療1個療程已獲痊癒的,不再繼續服第2個療程。治療本病40例中,腎虛型29型,總有效率96.6%;其中偏腎陰虛17例,痊癒8例,顯效5例,有效4例;偏腎陽虛12例,痊癒4例,顯效3例,有效4例,無效1例;心脾受損型6例,痊癒2例,顯效1例,有效2例,無效1例;恐懼傷腎3例,顯效l例,有效1例,無效1例;濕熱下注型2例,有效1例,無效1例。以腎虛型和心脾受損型療效最好,尤以偏腎陰虛者療效最好。 7.治療燒傷後消化道出血 有人用黃土湯治療本病26例。方法:灶心黃土50g,阿膠、黃芩、附片、白術、生地黃、甘草、烏賊骨(研粉)、白及各10g。每日1劑半。水煎分3次服或頻飲。結果:痊癒20例,顯效4例,無效2例(死亡),總有效率為92.3%。 8.治療習慣性流產 有人用阿膠治療本病60例。方法:受孕後內服補腎益氣安胎之補腎安胎飲加味:黨參、杜仲、川斷、狗脊各15g,阿膠(烊化)、艾葉炭、白術、菟絲子、桑寄生、益智仁、補骨脂各12g。自以往習慣性流產月份前1個月開始服,隔日1劑,連續服過平素習慣性流產月份。加減:腎虛者加山茱萸10g,山葯各12g;氣虛者加生黃芪15g;血虛者加熟地15g;血熱者加黃芩9g;脾虛者加砂仁6g;流血多者加地榆炭9g。結果:43例痊癒,12例有效,5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1.60%。 [禁忌] 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者忌用。 [功用] 滋陰養血,補肺潤燥,止血安胎。 [主治] 陰虛心煩失眠、虛勞咳嗽、肺癰吐膿、吐血衄血、便血、崩帶、胎動不安等症。 [用量] 5g~10g。 釋名 傅致膠。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1、癱緩偏風,手足不遂,腰膝無力。用阿膠微炙熟,先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渣,以汁和入膠中,再煮開幾次,膠化如糖稀,一次服下。服後取蔥豉粥溫服(不能冷服,否則令人嘔逆)。照此法服至三、四劑,可見效。 2、肺風喘促。用秀明阿膠切小,炒過,加紫蘇、烏梅肉(焙、研)等分,水煎服。 3、老人虛秘。用阿膠(炒)二錢、蔥白三根,水煎化,加蜜暗無天日匙,溫服。 4、赤白簡疾(腸胃氣虛,冷熱不調,不痢赤白,里急後重,腹痛,不便不利)。用阿膠(炒過,水化成膏)一兩、黃連三兩、茯苓二兩,共搗勻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粟米湯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黃連阿膠丸」。 5、吐血不止。用阿膠(炒)二兩、蒲黃六合、生地黃三升,加水五程式,煮成三升,分次服。又方:用阿膠(炒)、蛤粉各一兩,辰砂少許,研為末,藕節搗汁,加蜜調勻服下。 6、肺損嘔血。用阿膠(炒)三錢、水香一錢,糯米一合半(研為末),和勻。每服一錢,百沸湯沖下。一天服一次。 7、鼻血不止(口耳都流血)。用阿膠炙蒲黃半兩,每取二錢,加水一碗,生地黃汁一合,煎至六成。溫服。同時以布系住兩乳。 8、月經不調。用阿膠一錢,加蛤粉(炒成珠,研為末),熱酒送服。又方:依上方,再加辰砂末半錢。 9、月經不斷。用阿膠炒焦研為末,酒送服二錢。 10、妊娠下血。用阿膠三兩,炙為末,酒一升半煎化服下。又方:用阿膠末二兩、生地黃半斤(搗成汁)、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分次服。此方名「膠艾湯」。 11、妊娠胎動。用香豉一升、蔥一升、加水三升,煮取一升,再加進阿膠(炙過,研細)二兩,化勻服下。又方:用阿膠(炒熟)、艾葉二兩、蔥白一斤,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分次服。此方名「膠艾湯」 12、多年咳嗽。用阿膠(炒)、人參各二兩,研細。每取三錢,加豉湯一碗、蔥白少許,煎服。一天服三次。
求採納

3、吃阿膠糕對頸椎病有好處嗎

您好,阿膠是有補血的功效,一般用於血虛的人群,對頸椎沒有明顯療效。

4、我爸有頸椎病,吃點東阿阿膠可以么?

阿膠有膠原蛋白組成,這正是人體軟骨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阿膠還能促進鈣的吸收、貯存,補血、補液,因此可以有效保護並為人體軟骨組織提供足夠營養,延長其衰老速度。頸椎病關鍵在日常的調養,沒事多活動活動。

5、阿膠能治什麼病?

1.阿膠補血和治療血液疾病的功效與作用:缺鐵性、失血性、營養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多種原因引起的貧血患者。適用於血虛眩暈、心悸等。據臨床觀察,阿膠對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增長速度的療效優於鐵劑
2.阿膠止血的功效與作用:適用於一切血證,可治便血、尿血、氣血虧損、流鼻血、胃腸潰瘍出血、血小板減少症紫疳患者,甚至吐血。慈禧太後曾身患血症,服用阿膠後得以痊癒並順利生下同治皇帝。
3. 阿膠治療婦科疾病的功效與作用:可以治療月經紊亂、月經過多、過少、功能性子宮出血、經期腹痛、月經不調等婦科病症。

6、頸椎病喝阿膠能改善病情嗎

你好!
治癒頸椎病的方法確實很多
但是能治癒的方法很少
個人認為只有中葯治療方法還可以
這樣你看看陳氏|活骨丸純中葯的。治療頸椎病還不錯你可以看看!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7、頸椎病喝阿膠能改善病情嗎

頸椎病的治療 濟南天志醫院 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股骨頭壞死、退行性骨關節疾病 筋骨復原療法 靶向集束尋找受體 多靶點調控基因 一、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目前,國內外治療頸椎病的方法很多,可分為非手術療法和手術兩大類。我國多採用中西醫結合多種方法治療頸椎病,大多數患者通過非手術療法可獲得較好的療效,且花錢少、痛苦小,很受歡迎。只有極少數病例,神經,血管,脊髓受壓症狀進行性加重,或者反復發作,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才需手術治療。非手術療法有手法治療、中西葯治療,頸部圍領、頸枕、頸椎牽引,局部封閉,理療,針灸及功能鍛練等;手術療法則有後路椎板切除減壓,前路椎間盤切除術,椎體間植骨術,骨刺切除術,椎動脈減壓術等。治療時,應根據患者病情選擇適當的方法。 二、頸椎病的非手術療法 非手術療法也稱中西醫結合綜合療法。它是頸椎病的最基本療法。包括頸椎牽引、理療、手法按摩、針灸、葯物,圍領,頸托及醫療體育和自我療法等。非手術療法可使頸椎病症狀減輕、明顯好轉,甚至治癒。對早期頸椎病患者尤其有益。另外,非手術療法還能為手術療法打好基礎。 因為頸椎病是在人體退變的基礎上,由於各種附加因素加速而成的。因此,為了停止,減慢或逆轉這一過程,必須採取一系列預防與治療措施,這是對頸椎病採取的最為基本,最為有效的措施,由此可見,非手術療法是本病的基本療法。 三、非手術療法的適應症 (一) 頸椎間盤突出症; (二) 神經根型,交感神經型和椎動脈型頸椎病; (三) 早期脊髓型頸椎病; (四) 年邁體弱或心、肝、腎功能不良,不能耐受手術者; (五) 有嚴重神經功能症,或精神失常兼有頸椎病者; (六) 頸椎病的診斷尚不能完全肯定,需要在治療中觀察者; (七) 手術後恢復期的患者。 四、頸椎牽引療法 頸椎牽引療法對頸椎病是較為有效且應用廣泛的一種治療方法。此療法適用於各型頸椎病,對早期病例更為有效。對病期較久的脊髓型頸椎病進行頸牽引,有時可使症狀加重,故較少應用。 頸椎牽引的作用機制是: (一) 限制頸椎活動,有利於組織充血,水腫的消退。 (二) 解除頸部肌肉痙攣,從而減少對椎間盤的壓力。 (三) 增大椎間隙和椎間孔,使神經根所受的刺激和壓迫得以緩和,神經根和周圍組織的粘連也可能得以松解。 (四) 緩沖椎間盤組織向周緣的壓力,並有力於已經向外突出的纖維環組織消腫。 (五) 使扭曲於橫突孔間的椎動脈得以伸張。 (六) 牽引被嵌頓的小關節滑膜。 牽引方法:通常採用枕頜布帶牽引法。輕症患者採用間斷牽引,每日1~3次,每次1/2~1小時;重症者可行持續牽引,每日牽引6~8小時。牽引重量可自3~4公斤開始,年齡,體質強弱,頸部肌肉發育情況以及患者對牽引治療的反應等,適當增加牽引重量和延長牽引時間。療程:小重量牽引30次為一療程。如果有效,可繼續牽引1~2療程或更長。兩療程之間休息7~10天。在進行牽引治療的同時,若能配合其它治療措施,可以提高療效。 五、頸椎病的理療 理療的作用:在頸椎病的治療中,理療可起到多種作用,也是較為有效和常用的治療方法。其作用機制為: 1. 消除神經根及周圍軟組織為炎症水腫。 2. 改善脊髓、神經根及頸部的血液供應和營養狀態。 3. 緩解頸部肌肉痙攣,增強頸椎牽引效果,並改善頸部軟組織血液循環。 4. 延緩或減輕椎間關節,關節囊,韌帶的鈣化和骨化過程。 5. 增強肌肉張力,改善小關節功能。 6. 改善全身鈣磷代謝及植物神經系統功能。 其方法有: 1. 離子導入療法:應用直流電導入各種中西葯物(鹽酸普羅卡因、碘化鉀、陳醋、冰醋酸、威靈仙等)治療頸椎病,有一定治療效果。 2. 高頻電療法:常用的有超短波、短波及微波等療法,通過其深部電熱作用,改善脊髓,神經根、椎動脈等組織的血液循環,以利其功能的恢復。 3. 石蠟療法:利用加熱後的石蠟敷貼於患處,組織受熱後,局部血管擴張,循環加速,細胞通透性增加,有利於組織水腫的消散,血腫吸收。 4. 其它:如冰醋酸,其它中葯導入,電興奮治療機等,在減輕頸椎病的症狀方面都有一定效果。 六、頸椎病的按摩,推拿療法 按摩、推拿療法對頸椎病是一種較為有效有治療措施。其對頸椎病的治療作用為: 1. 疏通脈絡,止痛止麻。 2. 加寬椎間隙,擴大椎間孔,整復椎體滑脫,解除神經壓迫。 3. 松解神經根及軟組織粘連,緩解症狀。 4. 緩解肌肉緊張,恢復頸椎活動。 5. 對癱瘓肢體進行按摩,可以減輕肌肉萎縮,防止關節僵直和關節畸形。 大致可分為兩類: 1. 傳統的按摩、推拿手法; 2. 旋轉復位手法:應用於頸椎小關節紊亂、頸椎半脫位等疾患,臨床上發現有棘突偏歪,X線片上見有雙凸,雙凹,雙邊等脊柱旋轉表現的病例。 醫生立於患者後方,以左手握住裝有橡皮頭之"T"形叩診錘的交接部,錘柄向左後方,錘之一端斜置於患頸棘突之右側,尖端指向右前方。醫生拇指把住錘之另一端,令病人屈頸並向後靠於醫生的胸腹部,放鬆頸部肌肉,醫生右手掌置於患者左側下頜角部用力將其頭部向左側旋轉,同時利用左拇指及身體的力量推動叩診錘將患頸棘突推向左側。在旋轉過程中,一般可以聽到清脆的響聲,此時再查看棘突偏歪現象已消失,表明棘突偏歪已得矯正,而患者即感症狀已好轉。旋轉完畢後,按揉兩側頸項肌,並點揉雙側風池穴。若偏歪棘突已被矯正,病人仍有部分症狀,可加用左右被動旋轉頭頸部及作左右兩側屈頸手法,往往可獲症狀的進一步改善。 七、頸椎病的葯物治療 葯物在頸椎病的治療中可以起到輔助的對症治療作用,常用的葯物有: (一) 解熱鎮痛劑:疼痛嚴重者可口服阿斯匹林、消炎痛、炎痛靜、強筋松、抗炎靈等。 (二) 擴張血管葯物:如菸草酸、血管舒緩素、地巴唑等,可以擴張血管,改善脊髓的血液供給。 (三) 解痙類葯物:如安坦片、苯妥英鈉等葯,可解除肌肉痙攣,適用於肌張力增高,並有嚴重陣攣者。 (四) 營養和調節神經系統的葯物:常用的有谷維素、刺五加糖衣片,健腦合劑,硃砂安神丸、柏子養心丸等,可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有助於神經變性的恢復。 八、頸椎病的局部應用葯物 1. 水針療法:"水針"是指將某此葯物進行穴位注射或痛點注射,是一種對症治療措施,對消除疼痛、麻木、頭暈、失眠等症狀有較好的效果,常與其它治療方法配合使用。常用的葯物有:0.25~1%鹽酸普魯卡因加強的松龍混懸液,維生素B1、維生素B12、5%葡萄糖注射液、50~100%丹參注射液、50%狗脊注射液等。其中維生素B1、維生素B12應用於以麻木為主要症狀的患者,而丹參注射液對患有疼痛及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患者有良好的效果。 2. 外用止痛搽劑:本類葯物局部應用對減輕因肌肉筋膜炎和肌肉勞損所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的效果。市售的成葯有松節油和冬青油軟膏及正骨水等。應用時,將患處洗凈並先行熱敷,然後以手指蘸少許葯液或葯膏用力揉擦患處,有止痛、止麻作用及輕松感覺。 3. 外敷葯及熏洗葯:此法對消除肌肉酸痛也有一定療效。市售成葯有坎離砂。 九、頸椎病的中葯治療 中醫根據辯證施治,多採用散風祛濕、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等法,對減輕疼痛,麻木,頭暈等症狀有一定療效。常用的成葯有:木瓜丸、風濕痹痛片、換骨丹、養血榮筋丸、桐丸、頸復康顆粒等。常用的方劑有:四物止痛湯、獨活寄生湯、桃紅四物湯、骨刺湯、伸筋活血湯,蠲痛丸等。 十、頸復康顆粒 頸復康顆粒根據益氣養血、活血通絡,散風止痛的原則,精選黃芪、丹參、白芍、川芎、桃仁、紅花、乳香、沒葯、土鱉蟲等二十餘味地道中葯材按日本漢方制葯技術精製而成,經臨床觀察,總有效率為92.7%。 葯理學研究表明,頸復康顆粒可明顯減輕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炎症,對蛋清導致的大鼠中趾腫脹的炎症有明顯的改善作用。能明顯地減少小鼠醋酸所引起的扭體次數。並能明顯延長小鼠熱板引起舔後足時間,提示頸復康有明確的鎮痛作用。 頸復康顆粒能明顯增加麻醉犬大腦血流量和降低血管阻力,同時有輕度降低血壓作用。可能是由於其擴張血管,血管阻力下降,因此血流量明顯增加,有利於臨床症狀的緩解和消失。 十一、頸復康顆粒是頸椎病的良葯 頸椎病是一種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也是長期從事電子、科技、文教、機關等工作的職業病。根據中醫學觀察對頸椎病臨床表現症狀的辯證分析,屬於痹症范圍。尤其是中老年人由於氣虛、抵抗力弱,風寒濕邪乘虛而入頸肩部經路,加上長期勞損和外傷,容易導致氣血阻滯,出現頸項僵痛、關暈耳鳴、背酸肩沉,臂指麻木、視力減退等一系列症狀,嚴重的會肌肉萎縮,引起痙攣性癱瘓。 長期以來,醫葯界對頸椎病一直沒有療效顯著的葯物。近十幾年,電子工業部四二醫院脊椎病專家糜緯真教授積多所臨床經驗,研究出頸復康顆粒,榮獲電子工業部一級科技進步獎中國中葯名牌產品。中國中葯保護品種。頸復康先後經北京的協合醫院、積水潭醫院、宣武中醫院、廣安門醫院等533例臨床觀察,總有效率達到92.7%。中國葯學會北京分會專門組織會議邀請專家、學者、醫師等40多人,對頸復康的處方,配伍方解、工藝質量標准、毒性、葯理試驗及臨床觀察進行了反復論證、評議,認為這是目前國內治療頸椎症的良葯。 十二、頸復康顆粒的葯理及毒性 承德中葯集團生產的頸復康顆粒是由黃芪、黨參、丹參、川芎等中葯組成的大復方制劑,有補氣養血,活血化瘀,活絡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頸椎骨質增生,腦供血不足引起的頭暈、頸項僵硬和肩背手臂酸麻等症。處方成分以活血化瘀葯為主。活血化瘀治則及其方葯,具有多方面的治療作用,而促進心血管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心功能和血液循環的改善,將會促使腦供血不足的症狀隨之得到緩解。我們用頸復康顆粒作的實驗性家兔心肌缺血的影響,對離體豚鼠心臟冠脈流量及對紅細胞比積影響的實驗。提示頸復康顆粒對冠狀動脈結扎所形成的實驗性家兔缺血心肌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可減少缺血范圍,減輕損傷程度。而且冠脈結扎後心外膜電圖ST段的變化與24小時心肌壞死范圍相平行。能明顯增加離體豚鼠心臟的冠脈流量。毒性試驗表明選健康的小白鼠,灌胃給予頸復康相當成人用量100倍~200倍,觀察48小時,小白鼠無不良反應及死亡。 十三、圍領及頸托 圍領和頸托均可起到制動的保護頸椎,減少神經的磨損,減輕椎間關節創傷性反應,並有利於組織水腫的消退和鞏固療效,防止復發的作用。 圍領和頸托可應用於各型頸椎病患者,對急性發作期患者,尤其對頸椎間盤突出症,交感神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患者更為合適。圍領應用較廣,因其製作較簡單,用普通硬紙板按頸部的高度和周徑剪裁成帶狀,其外面套以針織物品,兩端按裝接成布帶即可製成。白天戴上,休息時可除去。頸托製作較復雜。一般頸椎病患者應用較少。 長期應用頸托和圍領可以引起頸背部肌肉萎縮,關節僵硬,非但無益,反而有害,所以穿戴時間不可過久,且在應用期間要經常進行醫療體育鍛煉。在症狀逐漸減輕後,要及時除去圍領及頸托,加強肌肉鍛煉。 十四、醫療體育 各型頸椎病患者的全身各部肌肉可因神經營養失調或廢用等原因而發生明顯肌肉萎縮,並引起肌肉勞損和肌肉筋膜類等症狀。頸椎周圍之關節囊、韌帶、肌肉等組織也可因炎性反應,缺少活動等原因發生粘連、顯得僵硬,因而應鼓勵病人積極進行醫療體育鍛煉。 醫療體育對頸椎病的作用有: (一) 改善頸椎椎間關節的功能。 (二) 增強肌肉,韌帶、關節囊等組織的緊張力,加強頸椎的穩定性。 (三) 改善頸椎的血液。 (四) 矯正不良的身體姿勢。 長期進行醫療體育鍛煉有助於改善頸椎病的症狀,鞏固療效,減久復發。故在頸椎病的防治中,醫療體育起著重要的作用。 進行醫療體育的方法要因人而異,以頸背肌肉勞損為主要症狀者,要鍛煉頸背部肌肉;上肢肌肉萎縮無力者,以鍛煉上肢動作為主;而下肢跛行無力,步行困難者,則要練習行走及蹲立動作;發生四肢癱瘓的患者,失去自主活動的能力,除加強護理,防止發生各種並發症外,對癱瘓肢體的肌肉要進行按摩,對所有關節進行全范圍的被子動活動,每日兩三次,可以減輕肌肉萎縮,防止關節僵直和關節畸形。 十五、磁療 經絡磁場療法是用磁場作為經絡穴絡一種刺激能,治療某些疾病的方法。對頸椎病伴有肌肉勞損,肌肉筋膜炎的病例和少數神經根型頸椎病疼痛較明顯的病例進行治療,其在減輕疼痛方面確有一定效果。所採用的磁性材料有:鈰-鈷-銅-鐵合金或釤-鈷合金等。治療方法可將磁石體直接貼敷於患處或穴位上,也可應用磁療機治療。 十六、針灸 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的寶貴遺產。對頸椎病的治療可取得明顯療效,而且設備簡單,易行。 用針灸治療主要是為了達到舒經活血,常取絕骨穴和後溪穴,再配以局部穴位的大椎、風府、天脊、天目、天柱等,一般每日一次,每次留針20~30分鍾,2周為一療程。因為絕骨穴足少陽膽經,是足三陽絡,為髓之會穴;後溪穴屬太陽小腸經,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過督脈。而頸後部正是督脈,是太陽膀胱經,是少陽膽經必經之路;而側頸部有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陽三焦經通過,所以能起到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疏筋止痛等功效。 十七、泥療 泥療是將具有醫療作用的泥類,加熱37~43左右,進行全身泥療或頸、肩、背局部泥療,每日或隔日一次。結束時要用溫水沖洗,卧床休息30~40分鍾。 由於泥的熱容量小,並有可塑性的粘滯性,可影響分子運動而不對流,所以其導熱性低、散熱慢,保溫性好,能長時間保持恆定的溫度。其次,由於泥中含有各種微小砂土顆粒及大量膠體物質當其與皮膚密切接觸時,對機體可產生一定的壓力和磨擦刺激,產生類似按摩的機械作用。另外泥土中尚有一些化學作用和弱放射作用,通過神經反射、體液傳導和直接作用對機體產生綜合效應。 十八、蠟療 蠟療法是將加熱後的石蠟敷貼於患處,使局部組織受熱、血管擴張,循環加快,細胞通透性增加,由於熱能持續時間較長,故有利於深部組織水腫消散、消炎、鎮痛。此法簡便易行,家庭亦可採用。 十九、手術療法 一、適應證 (一) 頸椎間盤突出經非手術治療後根性疼痛未得緩解或繼續加重,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者。 (二) 頸椎病有脊髓受累症狀,經脊髓碘油造成影有部分或完全梗阻者。 (三) 頸椎病病人突然發生頸部外傷或無明顯外傷而發生急性肢體痙攣性癱瘓者。 (四) 頸椎病引起多次頸性眩暈、暈劂或猝倒,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者。 (五) 頸椎病有明確的交感神經症狀,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而嚴重影響工作者。 (六) 頸椎病椎體前方骨贅引起食道或喉返神經受壓症狀者。 二、禁忌證 (一) 有嚴重的心血管疾患或肝腎功能不良者。 (二) 年邁體衰者。 (三) 有嚴重的神經官能症者。 (四) 有精神病者 二十、頸椎病休息有何作用 頸椎間盤突出症及各型頸椎病的急性發作期或初次發作的患者,要適當注意休息。病情嚴重者宜卧床休息二至三周。待急性期症狀基本緩解以後,患者可在圍領保護下逐漸離床活動,並積極進行項背肌的功能鍛煉。此外,卧床休息的作用還在於能使頸部肌肉放鬆,減輕由於肌肉痙攣和頭部重量對椎間盤的壓力,減少頸部活動,有利於組織充血,水腫的消退,特別對突出的椎間盤消腫有利。卧床休息期間若能配合應用熱療、頸椎牽引和葯物治療,則效果更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卧床時間不宜過久,以免發生肌內萎縮,肌肉、韌帶、關節囊粘連、關節僵硬等變化,造成慢性疼痛及功能障礙,不易恢復。還需強調的是在各型頸椎病的間歇期和慢性期,除症狀較重的脊髓型患者外,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安排適當的工作,不需長期休息。

與阿膠能治頸椎病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