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曲度變直,痙攣斜頸如何治療
你好,痙攣性斜頸分為兩種,一種是先天性斜頸,先天性斜頸先天性斜頸是指出生後即發現頸部向一側傾斜的畸形,其中因肌肉病變所致者稱之為肌源性斜頸;因骨骼發育畸形所致者稱之為骨源性斜頸。先天性斜頸的真正原因至今仍不明了。臨床表現為頸部腫塊,斜頸,面部不對稱和其他並發症等。其治療方法分為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一般症狀嚴重的話,孩子3歲或者4歲手術。一種是後天性斜頸,後天性斜頸一般多見於人體胸鎖乳突肌發病病變,引起了人體頸部一側肌腱的牽拉後形成了斜頸,出現了人體的頸部的酸困不適,頸部傾斜,影響了正常的生活。指導意見:需去醫院的外科就診,需適當用些按摩,熱敷,外貼膏葯等治療,如果嚴重需用手術修復治療,應該可以恢復到正常狀態。
2、痙攣性斜頸是頸椎病引起的嗎?
痙攣性斜頸是指原發性頸部肌肉不隨意收縮引起的頭頸扭轉和轉動為表現的症侯群。以成人肌張力障礙局限性發作最為常見,稱之為特發性頸肌張力障礙更確切。這種頸部肌肉不自主的異常運動尤其會在患者處於公眾場合或緊張繁忙時加重,使患者的工作無法正常進行。痙攣性斜頸的危害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表現的:1、工作影響:由於頭頸部不自主或持續性的扭轉或偏斜,走路、家務和工作無法進行,甚至吃飯、飲水等基本的生活活動都不能完成,自感「生不如死」,非常痛苦。2、心理方面:輕型患者因為頸部姿勢異常,往往不願意參加正常的社會活動,甚至對社交活動有恐懼感。3、引起其他疾病:持續頸部肌肉的痙攣和頸部歪斜和扭曲,可產生頸椎的骨質增生或損害,特別是顱頸交界處或寰樞椎的異常,椎動脈的受累可引起腦供血不足。
3、頸椎病就是痙攣性斜頸嗎?
頸椎病並不是 痙攣性斜頸,它屬於神經系統疾病,是肌張力障礙的一種。當患者出現頸部姿勢異常的話,比如說頸部向一側扭轉、歪斜,頸部前傾或者是頸部後仰的話,都應該高度重視,盡早就醫。需要就診於神經科門診,在專科大夫的指導下,明確診斷,查找誘因等,並進行干預治療。治療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說可以考慮葯物口服,葯物口服無效的話,也可以考慮採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來進行治療,這是目前比較可行的有效的治療方法。
4、頸椎病會不會引起痙攣性斜頸?
頸椎病會引起很多的疾病,比如說壓迫腦神經引起腦梗,引起肩膀不適。引起血壓升高。也會引起痙攣性斜勁,所以平時要多注重頸椎的保健和保養。
5、痙攣性斜頸和頸椎病怎樣區分?
痙攣性斜徑是,胸鎖乳頭肌炎慢性炎症增生,硬化出現的頸部一側僵硬,
而頸椎病是頸間盤突出,頸椎曲度變直,壓迫臂叢神經出現的疾病,臨床表現,肩臂麻木,疼痛,頸背肌痙攣,俯仰不便頭暈等症狀。
6、頸椎病是造成痙攣性斜頸的原因嗎?
痙攣性斜頸是肌張力障礙疾病中的一種,局限於頸部肌肉。由於頸部肌肉間斷或持續的不自主的收縮,導致頭頸部扭曲、歪斜、姿勢異常
7、痙攣性斜頸是不是頸椎病引起的?
大多數痙攣性斜頸病人病因不明,少部分病人有家族史。痙攣性斜頸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基底核、丘腦、前庭神經等部位的功能障礙有關。
痙攣性斜頸,青島老方堂中醫認為本病的病機在於竅閉神妄,痰濁、濕熱等病邪阻滯經絡,上蒙清竅,或督脈失養、陰虛筋燥,導致神機妄動,經筋結聚無常,拘攣弛縱混亂,而發此病。
(1) 痰濁內阻:素體脾虛或思慮過度,導致痰濕內蘊, 升降失司, 濁阻竅絡,痰迷心竅,神明被擾,神機妄動而發此病。《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2) 氣機內郁:五志過極,憂思氣結,氣機郁滯,郁而生熱,熱阻清竅,擾動神明,竅閉神妄,致筋脈攣急而成此病。
(3) 肝腎虧虛:先天稟賦不足,操勞過度,傷及肝腎,導致肝腎虧虛,陰虛筋燥而攣急,發為此病。《景岳全書痙證》曰:愚謂痙之為病,強直反張病也。其病在筋脈,筋脈拘急,所以反張。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攣。
(4) 督脈失攝:頸部過勞,損傷督脈, 督脈為諸陽之會,入屬於腦,上巔,督脈受損,統攝失司,神明擾動,神氣妄亂而發本病。
其治療宜舒通筋脈,調和營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