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睡不好覺
參考資料:
什麼是肩關節周圍炎?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退行性改變所引起的廣泛的炎症反應。本病是以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為主要特徵的慢性疾患,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左側較右側多見,雙側同時發病者少見。早期表現,僅以疼痛為主,或僅有輕微隱痛或肩關節不適和束縛感;繼則疼痛逐漸加重,夜間尤甚,常影響睡眠,肩關節活動也逐漸完全受限;最後形成「凍結狀態」。本病在中醫學屬「痹證」范圍,又稱為五十肩、漏肩風、肩凝症、凍結肩等。
中醫對肩周炎是如何認識的?
中醫認為,人過中年陽氣虛弱,正氣漸損,肝腎不足,氣血虛弱,營衛失調,以致筋脈肌肉失去濡養,遇有風濕寒邪外侵,易使氣血凝滯,陽氣不布,脈絡不通故發本病。
(1)正氣內虧:「七七腎氣衰」,人到50歲左右,肝腎精氣開始衰退,或勞逸過度,或病後體弱,致氣血不足,筋脈得不到充分滋養,日久筋脈拘急,營衛失調。《中藏經*五痹》曰:「腎氣內消……精氣日衰,則邪氣妄入」。宋·王懷隱《太平聖惠方》曰:「夫勞倦之人,表裡多虛,血氣衰弱,腠理疏泄,風邪易侵……隨其所惑,而眾痹生焉」。現代醫學家劉渡舟在《金匱要略詮解·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中曰:「凡尊榮之人,則養尊處優,好逸惡勞,多食肥甘,而肌肉豐盛,不事勞動則筋骨脆弱,以致肝腎虛弱……陽氣虛,血行不暢,重因疲勞則汗出,體氣愈疲**此時加被微風,遂得而干之,則風與血相搏,陽氣痹阻,血行不暢。」
(2)邪氣外侵:居住潮濕,中風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內侵,寒濕留滯於筋脈,血受寒則凝,脈絡拘急則痛;寒濕之邪侵淫於筋肉關節,以致關節屈伸不利,如金元·張子和《儒門事親》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時陰雨之時,及三月九月,太陰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瀕水之地,勞力之人,辛苦失度,觸冒風雨,寢處潮濕、痹從外入。」又如明·朱
2、右肩膀又痛又響,怎麼辦
參考資料:
什麼是肩關節周圍炎?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退行性改變所引起的廣泛的炎症反應。本病是以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為主要特徵的慢性疾患,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左側較右側多見,雙側同時發病者少見。早期表現,僅以疼痛為主,或僅有輕微隱痛或肩關節不適和束縛感;繼則疼痛逐漸加重,夜間尤甚,常影響睡眠,肩關節活動也逐漸完全受限;最後形成「凍結狀態」。本病在中醫學屬「痹證」范圍,又稱為五十肩、漏肩風、肩凝症、凍結肩等。
中醫對肩周炎是如何認識的?
中醫認為,人過中年陽氣虛弱,正氣漸損,肝腎不足,氣血虛弱,營衛失調,以致筋脈肌肉失去濡養,遇有風濕寒邪外侵,易使氣血凝滯,陽氣不布,脈絡不通故發本病。
(1)正氣內虧:「七七腎氣衰」,人到50歲左右,肝腎精氣開始衰退,或勞逸過度,或病後體弱,致氣血不足,筋脈得不到充分滋養,日久筋脈拘急,營衛失調。《中藏經*五痹》曰:「腎氣內消……精氣日衰,則邪氣妄入」。宋·王懷隱《太平聖惠方》曰:「夫勞倦之人,表裡多虛,血氣衰弱,腠理疏泄,風邪易侵……隨其所惑,而眾痹生焉」。現代醫學家劉渡舟在《金匱要略詮解·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中曰:「凡尊榮之人,則養尊處優,好逸惡勞,多食肥甘,而肌肉豐盛,不事勞動則筋骨脆弱,以致肝腎虛弱……陽氣虛,血行不暢,重因疲勞則汗出,體氣愈疲**此時加被微風,遂得而干之,則風與血相搏,陽氣痹阻,血行不暢。」
(2)邪氣外侵:居住潮濕,中風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內侵,寒濕留滯於筋脈,血受寒則凝,脈絡拘急則痛;寒濕之邪侵淫於筋肉關節,以致關節屈伸不利,如金元·張子和《儒門事親》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時陰雨之時,及三月九月,太陰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瀕水之地,勞力之人,辛苦失度,觸冒風雨,寢處潮濕、痹從外入。」又如明·朱
3、記不起是哪一次心血管學術會議上哪位專家講過一句話很有警示作用
北京中醫葯大學國醫堂有一些看胃病很好的專家,給您簡單的介紹如下:
聶惠民 (掛號很貴,特需專家,300)
教授 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國內外著名中醫葯專家,國家級名老中醫,北京中醫葯大學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中醫葯學會理事,行醫40餘年臨床經驗豐富。擅用經方治療內科、兒科、婦科等疑難雜病,尤以消化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為特長,如急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潰瘍病、外感熱病、慢性疲勞綜合症、抑鬱症及更年期綜合征、月經病、盆腔炎、小兒厭食、疳積等療效顯著。
裴永清 (人很好,醫術精湛,長期給首長看病)
教授 主任醫師
1969 年畢業於黑龍江中醫學院中醫系本科六年。畢業後分配到黑龍江省江縣人民醫院內科工作。於 1978 年報告北京中醫學院劉渡舟教授的研究, 1980 年末碩士研究生畢業。因成績優異,首屆研究生畢業後被留校任教,在北京中醫學院中醫系,傷寒教研室工作至今。 1991 年被評為副教授, 1996 年被評為正教授、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自 1981 年至今,個人獨自發表的論文 50 余篇,均為國家級雜志。著作十餘部。其代表作是《傷寒論臨床應用五十論》,該書已被日本東洋學術出版社在日本翻譯出牌,並被收入《傷寒 論研究叢書》。於 1993 年獲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科技以進步二等獎。 2000 年應中央教育 1 台邀請,在電視台現場直播「乙肝的中醫治療」( 1 小時), 2002 年北京電視台到門診采訪,在電視報導中譽稱:「 京城名醫,德高望眾」。個人多年注重臨床,特別對西醫葯治療較棘手的疾病,諸如過敏性鼻炎、哮喘、病毒性心肌炎、丹毒、痛風、濕疹、心血管病、肝膽病,胃腸病、泌尿系疾病,婦科乳腺疾病、盆腔炎、附件炎、包括皮膚濕疹,過敏性皮膚病等等,涉及內、外、婦、兒、皮、諸科療效滿意,有自己成形的治療經驗。因診務煩忙,患者就診人多,因此無暇搞動物實驗性科研。在療效上無水分。多年來一直給總參、總裝高級首長做醫療工作,以及部分老革命(享受高幹待遇)做醫療工作.
付延齡 (平時15,特需100)
教授 主任醫師 博士研究生導師
《傷寒論》教研室副主任,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學科帶頭人;兼任中國中醫葯學會張仲景學說分會委員,醫學博士研究會委員,北京市中醫學會對外交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委、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郝萬山 (為人很好,醫術精湛)
教授 主任醫師
出生於中醫世家,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師從多位名師,從事中醫教學、臨床和研究工作多年。在臨床上,精於辯證論治,用方葯簡效佳。以心理因素所導致的奇病怪症;精神躁狂抑鬱症、精神焦慮症、恐懼症、神經性厭食症、多食症、頑固性咳喘;食道炎、胃炎、腸炎、膽囊炎、膽道結石、各種肝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頸椎病、月經紊亂、更年期綜合症等的中醫診療,有豐富的經驗。
出診時間:
聶惠民:星期二下午 星期五上午
裴永清:星期一上午 星期四下午
付延齡:星期一晚上 星期四晚上
郝萬山:星期三晚上
友誼醫院的消化科在北京是非常著名的科室
於中麟教授是消化屆的學術帶頭人,以下是他的個人資料,但他的門診很難掛,從上述你敘述的病人情況看,可先不用直接掛他的號,你們可先去友誼醫院掛專家號(任何一個),在看進一步的確診情況而訂。
於中麟,1956年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兼任中華醫學會第22屆及北京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會主任委員,《中華消化內鏡》雜志主編;並任《歐洲內鏡》雜志、《美國消化內鏡》雜志、《日本消化內鏡》雜志國際編委,北京消化內鏡學會主任委員,《中華內科》雜志、《中國實用內科》、《臨床內科》等雜志編委。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津貼。
於教授從事消化內科工作40餘年,在消化系統疾病的內鏡診治方面造詣頗深,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治療食管靜脈曲張、胃腸道息肉、早期癌等。在原發性肝癌的治療方面已獲得存活10年、8年、5年的良好病例,為大量患者解除了痛苦。他緊密聯系臨床,積極創新與開發,在消化內鏡研究上率先開展膽道引流,使梗阻性黃疸的造影後嚴重並發症的死亡率由11.3%降至為零,並在國內率先開展經皮經肝膽道造影及內外引流術;最早開始肝癌的介入治療,目前已使一年生存率達60%,最長生存者已達11年仍健在;最早開展B超引導下的肝囊腫硬化治療,使囊腫閉合率達80%,外科手術開窗後復發者也達到閉合的效果;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死亡率極高,內鏡下直接注射法並發症多,難以推廣,首先推廣了使用ST- E1管的凝血酶硬化劑治療方法,以後又並用結扎法,使治療極為安全、准確,國內很快普及;設計了符合中國國內使用的食管靜脈曲張結扎器,現國內已有幾百家醫院採用,為在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防治上提供了手段,並獲得國家專利;應用中西醫結合開發研究證明鴉膽子油乳劑是一個良好的胃粘膜保護劑,不僅可減輕胃粘膜的炎性浸潤粘膜厚度,還能提高內源性前列腺素,減少氧自由基對胃粘膜的損傷,與泰胃美對比治療胃潰瘍療效相似,是至今少有的胃粘膜保護劉。為積極推廣和普及內鏡診斷治療技術,提高國內學術水平,於教授組織舉辦全國性學術交流大型會議,基層醫院內鏡診斷治療技術交流,創辦北京市消化內鏡讀片會。為促進國際間交流,提高我國消化內鏡的國際地位,於教授每兩年主持召開一次國際消化內鏡學術及操作演示會議,邀請世界有名的消化內鏡專家前來報告和演示,使國內消化內鏡的水平得到了提高和發展。
從事醫、教、研工作40餘年,於教授總結經驗共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專著《簡明消化系內鏡治療學》、《十二指腸鏡的診斷與治療學》、《胃腸道疾病治療學》、《急救醫學》等書的主編及編寫部分章節,共計14冊;曾榮獲衛生部級成果二等獎,省、市級成果3項,局級成果獎9項。
4、肩周老損怎麼辦?
參考資料:
什麼是肩關節周圍炎?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退行性改變所引起的廣泛的炎症反應。本病是以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為主要特徵的慢性疾患,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左側較右側多見,雙側同時發病者少見。早期表現,僅以疼痛為主,或僅有輕微隱痛或肩關節不適和束縛感;繼則疼痛逐漸加重,夜間尤甚,常影響睡眠,肩關節活動也逐漸完全受限;最後形成「凍結狀態」。本病在中醫學屬「痹證」范圍,又稱為五十肩、漏肩風、肩凝症、凍結肩等。
中醫對肩周炎是如何認識的?
中醫認為,人過中年陽氣虛弱,正氣漸損,肝腎不足,氣血虛弱,營衛失調,以致筋脈肌肉失去濡養,遇有風濕寒邪外侵,易使氣血凝滯,陽氣不布,脈絡不通故發本病。
(1)正氣內虧:「七七腎氣衰」,人到50歲左右,肝腎精氣開始衰退,或勞逸過度,或病後體弱,致氣血不足,筋脈得不到充分滋養,日久筋脈拘急,營衛失調。《中藏經*五痹》曰:「腎氣內消……精氣日衰,則邪氣妄入」。宋·王懷隱《太平聖惠方》曰:「夫勞倦之人,表裡多虛,血氣衰弱,腠理疏泄,風邪易侵……隨其所惑,而眾痹生焉」。現代醫學家劉渡舟在《金匱要略詮解·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中曰:「凡尊榮之人,則養尊處優,好逸惡勞,多食肥甘,而肌肉豐盛,不事勞動則筋骨脆弱,以致肝腎虛弱……陽氣虛,血行不暢,重因疲勞則汗出,體氣愈疲**此時加被微風,遂得而干之,則風與血相搏,陽氣痹阻,血行不暢。」
(2)邪氣外侵:居住潮濕,中風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內侵,寒濕留滯於筋脈,血受寒則凝,脈絡拘急則痛;寒濕之邪侵淫於筋肉關節,以致關節屈伸不利,如金元·張子和《儒門事親》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時陰雨之時,及三月九月,太陰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瀕水之地,勞力之人,辛苦失度,觸冒風雨,寢處潮濕、痹從外入。」又如明·朱
5、如何治療肩周炎?
其實肩周炎的話來, 適量鍛煉可以緩解肩部的疲勞,讓肩周炎盡快的恢復。能夠進行一些戶外的體育運動是最好的,比如單杠、游泳、打太極、練練瑜伽等,都對肩部關節有幫助,如果不能夠經常做這些運動,建議可以在辦公室內適當的運動,可以做一些舒緩肩部的動作,比如聳肩,自肩部關節的旋轉運動,伸伸手臂,抻懶腰等,這些小的運動對緩解肩部的疲勞也會有作用。想要恢復徹底,可以採取苗﹥0﹥父 ﹥ 1﹥ 養﹥﹥生來調理,這樣恢復的快,淘﹥3﹥寶有,希望對你有幫助。
6、肩膀痛、經脈不通、血淤、體質屬寒濕,應怎樣治療?
什麼是肩關節周圍炎?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退行性改變所引起的廣泛的炎症反應。本病是以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為主要特徵的慢性疾患,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左側較右側多見,雙側同時發病者少見。早期表現,僅以疼痛為主,或僅有輕微隱痛或肩關節不適和束縛感;繼則疼痛逐漸加重,夜間尤甚,常影響睡眠,肩關節活動也逐漸完全受限;最後形成「凍結狀態」。本病在中醫學屬「痹證」范圍,又稱為五十肩、漏肩風、肩凝症、凍結肩等。
中醫對肩周炎是如何認識的?
中醫認為,人過中年陽氣虛弱,正氣漸損,肝腎不足,氣血虛弱,營衛失調,以致筋脈肌肉失去濡養,遇有風濕寒邪外侵,易使氣血凝滯,陽氣不布,脈絡不通故發本病。
(1)正氣內虧:「七七腎氣衰」,人到50歲左右,肝腎精氣開始衰退,或勞逸過度,或病後體弱,致氣血不足,筋脈得不到充分滋養,日久筋脈拘急,營衛失調。《中藏經*五痹》曰:「腎氣內消……精氣日衰,則邪氣妄入」。宋·王懷隱《太平聖惠方》曰:「夫勞倦之人,表裡多虛,血氣衰弱,腠理疏泄,風邪易侵……隨其所惑,而眾痹生焉」。現代醫學家劉渡舟在《金匱要略詮解·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中曰:「凡尊榮之人,則養尊處優,好逸惡勞,多食肥甘,而肌肉豐盛,不事勞動則筋骨脆弱,以致肝腎虛弱……陽氣虛,血行不暢,重因疲勞則汗出,體氣愈疲**此時加被微風,遂得而干之,則風與血相搏,陽氣痹阻,血行不暢。」
(2)邪氣外侵:居住潮濕,中風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內侵,寒濕留滯於筋脈,血受寒則凝,脈絡拘急則痛;寒濕之邪侵淫於筋肉關節,以致關節屈伸不利,如金元·張子和《儒門事親》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時陰雨之時,及三月九月,太陰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瀕水之地,勞力之人,辛苦失度,觸冒風雨,寢處潮濕、痹從外入。」又如明·朱
7、科研合作處翻譯成英語
北京中醫葯大學國醫堂有一些看胃病很好的專家,給您簡單的介紹如下:
聶惠民 (掛號很貴,特需專家,300)
教授 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國內外著名中醫葯專家,國家級名老中醫,北京中醫葯大學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中醫葯學會理事,行醫40餘年臨床經驗豐富。擅用經方治療內科、兒科、婦科等疑難雜病,尤以消化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為特長,如急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潰瘍病、外感熱病、慢性疲勞綜合症、抑鬱症及更年期綜合征、月經病、盆腔炎、小兒厭食、疳積等療效顯著。
裴永清 (人很好,醫術精湛,長期給首長看病)
教授 主任醫師
1969 年畢業於黑龍江中醫學院中醫系本科六年。畢業後分配到黑龍江省江縣人民醫院內科工作。於 1978 年報告北京中醫學院劉渡舟教授的研究, 1980 年末碩士研究生畢業。因成績優異,首屆研究生畢業後被留校任教,在北京中醫學院中醫系,傷寒教研室工作至今。 1991 年被評為副教授, 1996 年被評為正教授、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自 1981 年至今,個人獨自發表的論文 50 余篇,均為國家級雜志。著作十餘部。其代表作是《傷寒論臨床應用五十論》,該書已被日本東洋學術出版社在日本翻譯出牌,並被收入《傷寒 論研究叢書》。於 1993 年獲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科技以進步二等獎。 2000 年應中央教育 1 台邀請,在電視台現場直播「乙肝的中醫治療」( 1 小時), 2002 年北京電視台到門診采訪,在電視報導中譽稱:「 京城名醫,德高望眾」。個人多年注重臨床,特別對西醫葯治療較棘手的疾病,諸如過敏性鼻炎、哮喘、病毒性心肌炎、丹毒、痛風、濕疹、心血管病、肝膽病,胃腸病、泌尿系疾病,婦科乳腺疾病、盆腔炎、附件炎、包括皮膚濕疹,過敏性皮膚病等等,涉及內、外、婦、兒、皮、諸科療效滿意,有自己成形的治療經驗。因診務煩忙,患者就診人多,因此無暇搞動物實驗性科研。在療效上無水分。多年來一直給總參、總裝高級首長做醫療工作,以及部分老革命(享受高幹待遇)做醫療工作.
付延齡 (平時15,特需100)
教授 主任醫師 博士研究生導師
《傷寒論》教研室副主任,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學科帶頭人;兼任中國中醫葯學會張仲景學說分會委員,醫學博士研究會委員,北京市中醫學會對外交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委、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郝萬山 (為人很好,醫術精湛)
教授 主任醫師
出生於中醫世家,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師從多位名師,從事中醫教學、臨床和研究工作多年。在臨床上,精於辯證論治,用方葯簡效佳。以心理因素所導致的奇病怪症;精神躁狂抑鬱症、精神焦慮症、恐懼症、神經性厭食症、多食症、頑固性咳喘;食道炎、胃炎、腸炎、膽囊炎、膽道結石、各種肝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頸椎病、月經紊亂、更年期綜合症等的中醫診療,有豐富的經驗。
出診時間:
聶惠民:星期二下午 星期五上午
裴永清:星期一上午 星期四下午
付延齡:星期一晚上 星期四晚上
郝萬山:星期三晚上
友誼醫院的消化科在北京是非常著名的科室
於中麟教授是消化屆的學術帶頭人,以下是他的個人資料,但他的門診很難掛,從上述你敘述的病人情況看,可先不用直接掛他的號,你們可先去友誼醫院掛專家號(任何一個),在看進一步的確診情況而訂。
於中麟,1956年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兼任中華醫學會第22屆及北京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會主任委員,《中華消化內鏡》雜志主編;並任《歐洲內鏡》雜志、《美國消化內鏡》雜志、《日本消化內鏡》雜志國際編委,北京消化內鏡學會主任委員,《中華內科》雜志、《中國實用內科》、《臨床內科》等雜志編委。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津貼。
於教授從事消化內科工作40餘年,在消化系統疾病的內鏡診治方面造詣頗深,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治療食管靜脈曲張、胃腸道息肉、早期癌等。在原發性肝癌的治療方面已獲得存活10年、8年、5年的良好病例,為大量患者解除了痛苦。他緊密聯系臨床,積極創新與開發,在消化內鏡研究上率先開展膽道引流,使梗阻性黃疸的造影後嚴重並發症的死亡率由11.3%降至為零,並在國內率先開展經皮經肝膽道造影及內外引流術;最早開始肝癌的介入治療,目前已使一年生存率達60%,最長生存者已達11年仍健在;最早開展B超引導下的肝囊腫硬化治療,使囊腫閉合率達80%,外科手術開窗後復發者也達到閉合的效果;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死亡率極高,內鏡下直接注射法並發症多,難以推廣,首先推廣了使用ST- E1管的凝血酶硬化劑治療方法,以後又並用結扎法,使治療極為安全、准確,國內很快普及;設計了符合中國國內使用的食管靜脈曲張結扎器,現國內已有幾百家醫院採用,為在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防治上提供了手段,並獲得國家專利;應用中西醫結合開發研究證明鴉膽子油乳劑是一個良好的胃粘膜保護劑,不僅可減輕胃粘膜的炎性浸潤粘膜厚度,還能提高內源性前列腺素,減少氧自由基對胃粘膜的損傷,與泰胃美對比治療胃潰瘍療效相似,是至今少有的胃粘膜保護劉。為積極推廣和普及內鏡診斷治療技術,提高國內學術水平,於教授組織舉辦全國性學術交流大型會議,基層醫院內鏡診斷治療技術交流,創辦北京市消化內鏡讀片會。為促進國際間交流,提高我國消化內鏡的國際地位,於教授每兩年主持召開一次國際消化內鏡學術及操作演示會議,邀請世界有名的消化內鏡專家前來報告和演示,使國內消化內鏡的水平得到了提高和發展。
從事醫、教、研工作40餘年,於教授總結經驗共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專著《簡明消化系內鏡治療學》、《十二指腸鏡的診斷與治療學》、《胃腸道疾病治療學》、《急救醫學》等書的主編及編寫部分章節,共計14冊;曾榮獲衛生部級成果二等獎,省、市級成果3項,局級成果獎9項。
8、肩頸部疼痛,在呼吸時也會引起疼痛,是什麼原因
可能是肋神經炎或肩周炎,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