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無力支撐頭部

頸椎無力支撐頭部

發布時間:2020-11-07 08:53:37

1、治療頸椎病的儀器,硬硬的,支撐的頭部的那種東西叫什麼名字啊?

頸椎康復治療儀;也叫頸托。

2、頸椎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頸椎發病的原因

一是溫度高,睡眠中翻身次數增多,導致落枕。應盡量保持室內溫度不能太熱,另外給枕頭增加一個草席套也是非常有用的。

二是天氣燥熱,心情煩躁,誘發頸椎病。研究表明,多愁善感、脾氣暴躁的人易患神經衰弱,神經衰弱會影響骨關節及肌肉休息,長此以往,頸肩部容易疼痛。因此,夏天我們一定要注意保持健康、快樂、平和的心情。

三是空調溫度過低或猛吹風扇,頸部受涼,誘發頸椎病。頸椎病和受涼有很大關系。夏天在辦公室里,空調溫度一般開得很低,特別是座位正對空調,或是穿吊帶裝的女性,頸背部肌肉很容易受寒,誘發頸椎病。

四是天氣炎熱,外出減少,在家上網、看電視時間增多,長期保持一個姿勢不動,這也是對頸椎不利的習慣。建議不妨多安排一些就地取材的“運動”,比如仰卧起坐、擦擦窗戶、隔上一個小時起來遠眺等,充分運動頸部、背部肌肉,保持頸部血液暢通。

小建議

1早上起床時,切記不要用頸椎拖著身體起床,這樣很容易在身體沒有活動的情況下造成頸椎損傷,起床時應用腰腹力量帶動起身。

2吃飯時應盡量活動咀嚼肌肉,喝水時也要注意將頭盡量後仰,可有效緩解頸部僵硬的肌肉。

3工作時要盡量保持正確的坐姿,上身及頭部要直立,使得雙肩放鬆頭部有支撐。此外,長時間工作時要定時起身活動一下,可以做頸椎操,動作保持輕緩,使肩部的肌肉得到鬆弛。

4盡量選擇中間低兩頭高的枕頭,這樣睡覺時對頸椎有很好的支撐作用,讓頸椎得到較好的休息。還應注意睡覺時不要趴著睡,不要躺著看書,也不要讓冷風直接吹頸部。

5平時注意多參加戶外運動,讓全身肌肉得到有效的活動及放鬆。

五是日長夜短,夜生活豐富,睡眠減少誘發頸椎病。

六是夏日易犯困,午休不良姿勢傷頸椎。我們常看到一些上班族在座位上耷拉著腦袋就睡著了,殊不知這樣睡覺給頸椎帶來的傷害非常大。午休或在車上睡覺時,不提倡向前趴著睡覺,可採取向後仰躺的姿勢稍事休息;一定要為頸椎找到托扶點,比如在頸部後面墊一個卷裹的衣服或帶上U型頸舒枕等。

七是冷水沖涼對於本身頸椎就不好的人,夏天不要圖涼快用冷水沖涼,這樣很容易誘發頸椎病。

3、我才25歲,男 頭往後仰時,頸椎感覺有東西支撐著一樣,,刺疼的很.好象有幾年了,不知道是不是頸椎病!

有很多種可能:
1、可能是頸椎附近的肌肉和韌帶鈣化,以後注意多多休息;
2、還有可能是頸椎間盤病變,壓迫周圍的血管神經及其他軟組織
3、當然還有可能是椎管內病變,包括脊髓的佔位性病變
4、建議做頸部核磁,有利於確診。

4、我最近老感覺頸椎酸疼,有時候抬脖子一會就覺得支撐不住,怎麼回事哦?

如果不是大問題,注意幾點,枕低枕頭,睡
硬板床
,適當運動規律休息,晚上拿熱毛巾敷後頸,效果很不錯的,要是不行去醫院看下

5、平板撐對頸椎好嗎

一般平板支撐俯卧撐對頸椎病是有幫助的,可以通過做俯卧撐,對頸椎病的肌肉韌帶以及神經是有一定的恢復性的,也可以強身健體,對頸椎有幫助,對身體也是有好處的,若徹底治療頸椎病是需要通過打個頸托固定,口服治療頸椎病的葯物,以及舒筋活血止疼調節神經的葯來加以調理治療,也可以做做按摩推拿熱敷理療來康復治療一下是有幫助恢復的。
希望被採納,謝謝

6、趴在床上用手支撐頭往上仰,對頸椎病有幫助么?

這樣鍛煉可以對頸椎有幫助的,長期低頭會導致頸椎肌肉緊張僵硬的。也可以去游泳,打球,做後仰活動都可以的,就是久坐低頭的時間,注意保暖,熱敷頸部促進血液循環,注意保暖

7、頸椎老是感覺很疲勞,有一種支撐不起腦袋的感覺.

我和你有相同的症狀,下面的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以往多見於中老年人,近年來有年輕化的傾向;過去是會計、教師的職業病,現在則是辦公室里的多發病。頸椎病的主要症狀是頸部疼痛板滯伴有上肢的疼痛麻木,但是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頸椎病還會產生頭痛、頭暈、耳鳴、眼睛發脹、胸悶氣急、四肢無力等症狀。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很多,推拿、針灸、牽引、理療、局封、葯物等,還有手術,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療,不注意自我保養和功能鍛煉,就會拖延病情,並容易復發。
一.保養
1.用枕適當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過的,枕頭的高低軟硬對頸椎有直接影響,最佳的枕頭應該是能支撐頸椎的生理曲線,並保持頸椎的平直。枕頭要有彈性,枕芯以木棉、中空高彈棉或穀物皮殼為宜。喜歡仰卧的,枕頭的高度為5厘米左右(受壓以後的高度);喜歡側卧的,高度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時,枕頭的下緣最好墊在肩胛骨的上緣,不能使頸部脫空。其實,枕頭的真正名字應該叫「枕頸」。枕頭不合適,常造成落枕,反復落枕往往是頸椎病的先兆,要及時診治;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枕席以草編為佳,竹席一則太涼,二則太硬,最好不用。
2.頸部保暖 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秋冬季節,最好穿高領衣服;天氣稍熱,夜間睡眠時應注意防止頸肩部受涼;炎熱季節,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3.姿勢正確 頸椎病的主要誘因是工作學習的姿勢不正確,良好的姿勢能減少勞累,避免損傷。低頭時間過長,使肌肉疲勞,頸椎間盤出現老化,並出現慢性勞損,會繼發一系列症狀。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鍾,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扶手上看書、看電視。
4.避免損傷 頸部的損傷也會誘發本病,除了注意姿勢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剎車,頭部向前沖去,會發生「揮鞭樣」損傷,因此,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要在車上打瞌睡,坐座位時可適當地扭轉身體,側面向前;體育比賽時更要避免頸椎損傷;頸椎病急性發作時,頸椎要減少活動,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轉頭,必要時用頸托保護。
二.鍛煉
頸椎的鍛煉應該慎重,要避免無目的的快速旋轉或搖擺,尤其是頸椎病急性期、椎動脈型頸椎病或脊髓型頸椎病。我們推薦的方法簡單易行,但要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須持之以恆。
1.頭中立位,前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後伸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動作宜緩慢,稍稍用力。鍛煉時,有的病人頸部可感覺到響聲,如果伴有疼痛,應減少鍛煉的次數或停止鍛煉;如果沒有疼痛,則可以繼續鍛煉。
2.頭中立位,雙手十指相叉抱在頸後,頭做緩慢的前屈和後伸運動,與此同時,雙手用力對抗頭的運動,以鍛煉頸椎後側的肌肉力量。
頸椎病的預防
頸椎病的預防,應從病因及發病誘因兩方面採取措施,以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和防止已治癒患者的復發。頸椎是脊柱的一部分,要從脊柱的整體加以預防。
預防是防止頸椎病發病的重要內容之一。通常認為脊柱的椎間盤在發育至成人之後,即開始退行性變。事實上每一個人的各椎間盤出現退行性變差異甚大。從年齡方面觀察,魏徵等對無症狀的100例頸椎X線照片進行分析結果提示,椎間盤退變和骨質增生是隨年齡增長而增多的:20歲以下組,2/20人;20~29歲組,2/20人;30~39歲組,4/20人;40~49歲組,50歲以上組,16/20人。潘之清研究認為,嬰幼兒及青少年時期脊柱外傷機遇最多,因此,頸椎病的預防,應從兒童時期開始。加強體質鍛煉,促使椎周軟組織強狀有力,有助於增強脊柱的穩定性。更注意防止外傷和糾正工作與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頸椎病的誘發因素除外傷外,常見的還有落枕、受涼、過度疲勞、強迫體位工作、姿勢不良及其他病症等。頸椎病的致病因素是復雜的,但總的可分為內因(體內因素)和外因(急慢性外傷),二者可以互為因果。內因是致病的基礎。我們這里講的是外因方面的預防。
(一)嚴防急性頭、頸、肩外傷:頭頸部跌撲傷、碰擊傷及揮鞭傷,均易發生頸椎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直接或間接引起頸椎病,故應積極預防,一旦發生應及時檢查和徹底治療。有些外傷是不是易引起人們注意的,例如坐車打瞌睡,遇到急剎車,頭部突然後仰,可造成頸椎揮鞭性損傷;有人生氣時隨意擰孩子耳朵,孩子為了防禦而急性扭頸,或用巴掌打擊孩子後頭部等,均可引起頸肌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嬰幼兒頸部肌肉尚不發達,頸軟,如過早抱起或抱孩子姿勢不合適,甚易造成過伸性頸椎損傷;有些青少年體育運動不得要領或不重視運動前的預備活動,如頂牛、頭頂立、前滾翻及騎頸娛樂等,均可造成運動損傷。防止外傷是預防脊柱退行性變的有力措施。一旦發生外傷,除治療軟組織損傷外,還要及時治療頸椎小關節錯位,以防止發展成為頸椎病。
(二)糾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防止慢性損傷:頸肩部軟組織慢性勞損,是發生頸椎病的病理基礎,生活中的不良姿勢是姿勢是形成慢性勞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糾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勢,對預防頸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有人喜歡俯卧,為了呼吸、只能將頭扭向一邊,這樣會發生1~4頸椎扭傷。頸軸側彎,達到失代償時,就會出現頭昏、頭痛和眼、耳、鼻喉等症狀。由於損害頸椎的正常力學失衡,會加速各頸椎的椎間盤退變;有人平時姿勢尚好,但當看小說、看電視時,習慣把頭靠在床欄桿上或沙發扶手上,造成屈頸屈背扭腰等,這樣會因脊柱椎間韌帶損傷而致該段脊柱失穩;婦女帶孩子睡覺,常面向孩子側卧,如果枕頭不合身材高度,將置頸胸椎於強迫體位,形成側彎,可導致脊柱病。
(三)合理用枕:枕頭是頸柱的保護工具,一個成年人,每天睡眠6~9小時,即每天有1/4~1~3的時間是在睡眠(枕頭上)中度過的,所以枕頭一定要適合頸部的生理要求。人在熟睡後,頸肩部肌肉完全放鬆,只靠椎間韌帶和關節囊的彈性來維護椎間結構的正常關系,如果長期用高度不合適的枕頭,使頸椎某處屈曲過度,就會將此處的韌帶、關節囊牽長並損傷,而造成頸椎失穩,發生關節錯位,進而發展成頸椎病。這類病人常常表現為睡眠中或睡醒後晨起時頸項不適、落枕、頭昏、頭痛或頑固性失眠等症狀。合理的枕頭對治療和預防頸椎病十分重要,是葯物治療所不能替代的,但應長期堅持應用。合理的枕頭必須具備兩項:科學的高度和舒適的硬度。對枕頭的高度,國內外學者均十分重視,並提出多種數據。我們研究認為,枕頭不宜過高,亦不宜過低。大部分人以自己的頜肩線(下頜角至肩峰的距離)或手掌橫徑,作為側卧或仰卧的高度,此高度適合絕大多數人;少數人需適當高枕,如棘突發育畸形、吻棘,枕頭過低則可使症狀加重。枕頭應有適當的彈性或可塑性,不要過硬,以木棉或穀物皮殼較好,應用後可以形成馬鞍形。
睡姿良好對脊柱的保健十分重要。人體軀幹部、雙肩及骨盆部橫徑較大,側卧時,脊柱因床墊的影響而彎曲,如果長期偏重於某一側卧位,脊柱會逐漸側彎,輕者醒後腰背僵硬不適,需要起床活動方可恢復正常,重者可發展成脊柱病。睡眠應以仰卧為主,側卧為輔,要左右交替,側卧時左右膝關節微屈對置。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體扭轉而睡,都屬不良睡姿,應及時糾正。頭應放於枕頭中央,以防落枕。脊柱病患者應以木板床為宜,彈簧床對脊柱生理平衡無益。
(四)預防慢性勞損: 由於工作需要,有些工種需要特殊姿勢或在強迫體位中工作較長時間,如果不予重視,委容易發生慢性勞損,並逐漸發展成脊柱病。例如長期看顯微鏡的人員、坑道作業人員、會計師、縫紉刺綉、牙科醫生、飛機的機械師、打字員、發報員等屈頸、斜頸、扭頸、聳肩工作者,以及長期伏案工作的學習的人,若不注意桌椅的高度與自己的身材相適應,又不重視業余時間的平衡運動(與工作姿勢相反的姿勢鍛煉,如伏案工作者作伸懶腰動作),時間長了將會發生肩頸部軟組織負荷,不僅容易發生腰背軟組織勞損,而且可進一步發展成為頸、胸、腰椎關節功能紊亂。預防慢性勞損,除工間或業余時間作平衡運動外,還可根據不同的年齡和體質條件,選擇一定的運動項目,進行增強肌力和增強體質的鍛煉。
乘車中睡眠,急剎車時,極易造成頸椎損傷,故應盡量防止。游泳者在淺水處跳水,經常有造成頸椎嚴重撞傷者,故跳水應到深水處。
(五)老年人的預防: 50歲以上的老人,脊柱多有退行性改變,因此更應重視預防脊柱病的發生。枕頭必須選用合乎個人規格的(保健枕分為特大號、大號、中號、小號、特小號5個規格,男士按個人襯衣號用同號的枕頭;女士按襯衣號用小一號的枕頭),無論家居或外出,都要重視用枕;天氣寒冷時要注意頸腰部保暖,減少縮頸、聳肩、彎腰等不良姿勢,冬季應注意防止頸肩受寒,尤其睡眠時頸肩部要保暖,以避免因冷刺激而發生落枕,誘發頸椎病和肩周炎。與人談話、看電視、看電影或看書報,要盡可能正面注視,不要過度扭屈頸部。總之,要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正直、防止因姿勢不良而誘發頸椎病。
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證明,危及中老年生命的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及種慢性病與脊柱相關,故作為老年人預防脊柱病,亦能達到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腦血管等病的作用。對待疾病最積極的方法是防患於未然,尤其在目前治療葯物日益增多的時代,注意 預防醫學宣教尤為重要。

8、頸椎疾病如 何支撐、固定最有利

當頸子有點兒不舒服時,不由自主地將頭昂起(翹首),這個動作頸椎能得到最好的放鬆,也使頸椎回歸彎曲,頸子會感到很舒服。翹首的動作過程,其實是頸椎保健操「仙鶴飲水」的一個動作。
「仙鶴飲水」的翹首動作,頸子很舒服,是因為頸椎在生理狀態放鬆了,頸椎疾病支撐、固定的器具,如果能自然狀態效果會最好。
翹首松頸器,這支撐、固定頸椎的器具,就是根據這個理念發明的新產品。
翹首松頸器後面抵住後腦勺,撐拉頸椎時,後支點不動,頸椎彎曲處被抵在一個曲面上,被托住的下頜,由下而上升高翹起,直至頭顱昂起。
這個動作過程,兼顧了頸曲,彷彿是人在自主昂起頭(翹首),頸椎的拉升過程保持在頸椎的正常生理狀態,這種狀態放鬆頸椎的治療效果無疑是較理想的。傳統的器具大多是直線牽拉,設計的合理性欠佳。

9、U型枕是如何保護頸椎的 對肩周、腰椎問題有幫助嗎,感覺對脖子沒有支撐作用的U型枕是無效的嗎?

我給大家普及下知識:

U型頸枕,又名充氣旅行枕,是根據頸部工學設計,材專料為採用熱感的慢回彈屬材料,提供頭頸最平均、柔和及真實的支撐。

可提供人體頭部、頸部的自然舒展狀態,不阻礙血液循環,避免因小睡引起之頸部及肩部疼痛,多種用途,健康舒適,對頸椎疾病有明顯的防治作用。

與頸椎無力支撐頭部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