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的保健法
用頭書寫米字!或者打羽毛球不要扣殺,鍛煉為主!
2、怎樣運用扳法治療頸椎病?
扳法主要用於頸椎小關節紊亂的治療,這種手法如運用得當,常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此類手法動作要求嚴格,使用時必須謹慎,一定要在生理活動的范圍之內進行。
(1)頸椎定位旋轉復位法。患者正坐位,醫生站在患者身後,一手拇指頂住患病棘突或偏歪棘突,另一手托住患者面頰,令患者低頭45 度,再向患側旋轉45 度,同時令一助手用雙手緩緩用力壓住患者頭頂,保持45 度低頭位,醫者扶面頰之手用力向患側旋轉30度左右。頂棘突之手拇指用力向對側推按,如聽到「喀」的一聲,或有拇指下的棘突跳動感,說明復位成功。
(2)頸椎快速旋轉復位法。患者正坐位,醫生站在患者身後,一手扶握後枕部,一手扶握下頜部,兩手在輕提下,環轉搖晃頸部6 ~ 7 次。待感到患者頸部肌肉已完全放鬆後,兩手突然交錯用力,快速旋轉頸部,同時兩手馬上放鬆,讓其頸部的活動自動停止。這種扳法要待患者頸部完全放鬆後方可用力,初學者應謹慎使用。
(3)頸椎拔伸旋轉復位法。患者正坐位,醫生站在患者身後,一手扶握枕後,另一手以肘部托起患者下頜,然後用力輕輕拔伸頸部,並環轉搖晃頸椎5 ~ 7 次,再在拔伸的基礎上旋轉頸椎,當感到有阻力時,在有控制的情況下突然加大旋轉幅度,此時常可聽到多個椎體的「喀喀」聲,左右各旋轉一次。此手法比較穩妥,因為拔伸時頸椎處於一種失穩狀態,這時不易損傷脊髓。
(4)寰樞椎旋轉復位法。患者仰卧位,頭部伸出床邊,助手用雙手扶按患者雙肩,醫生坐在患者頭前,一手托扶患者枕後,一手扶握下頜部,在拔伸下環轉搖晃頸椎6 ~ 7 次。然後做前屈後伸活動各一次,先向健側旋轉頸椎,再向患側旋轉頸椎。這一扳法主要用於寰樞椎半脫位,操作手法要輕巧,不可超過頸椎的生理活動范圍。
3、頸椎手法牽引下後縮並伸展啥意思?
用牽引帶。牽引頸椎。往後發力。再慢慢向下壓。是頸椎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