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病都是脖子酸嗎

頸椎病都是脖子酸嗎

發布時間:2020-11-05 15:36:20

1、自從得了頸椎病,就算很少低 頭,每天下班後也是脖子都酸 痛,以前沒這樣過,這樣怎麼工 作啊?

這是最輕的頸椎病,得趕緊治,不然接下來就往中度發展:頭暈,頭痛,記憶力下降,嗜睡等。多做仰頭動作。脖子底下墊瓶子,每天半個小時。睡前最好!

2、脖子酸怎麼治

您好, 脖子酸一般多是頸部的疲勞引起的,如低頭時間較長或頸部保持一個姿勢時間太長有關。長期下去易引起頸椎病。少數人有外傷史也可以出現頸椎間盤突出引起疼痛(多會有手的肌肉萎縮或精細運動受限等)。 有部分人睡眠姿勢不正確也是可以引起的(枕頭過高過低,或頭部的部位不正確等) 注意多做一做頸部的保健操等活動,避免長時間或頸部保持一個姿勢時間過長,也可以自我按摩頸部的兩側肌肉等緩解症狀,預防頸椎病的發生。 脖子酸痛的患者平時應該注意些以下幾點 (1)要注意頭頸部的正確姿勢,每天堅持作前傾,後仰、左右旋轉 1-2次,堅持10分鍾。 (2)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勢,最好採用質地柔軟的元寶型枕頭,以維持頸椎棘突 向前的生理弧度。 (3)枕頭的高度應以10厘米左右為宜,適之寶新推出的專利產品護頸套枕就是專門針對頸椎不好人群設計的,主要起到呵護和理療同時進行。 (4)平時工作的體位,做到既不抬頭又不低 頭的舒適姿勢。長時間工作時1小時要活動一下頭頸部,使頸韌帶肌肉得到適當休息。 (5)仰頭看電視 時勿使頸部疲勞,最好與眼睛保持同一水平。這些措施不僅可以預防頸椎病,還可防頸椎病的復發和病情加重. (6)平時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間或工余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7)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8)勞動或走路時要防止閃、挫傷。 自我按摩操 1.按摩百會 : 用中指或食指按於頭頂最高處正中的百會穴,用力由輕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腦寧神,益氣固脫。 2.對按頭部 : 雙手拇指分別放在額部兩側的太陽穴處,其餘四指分開,放在兩側頭部,雙手同時用力做對按揉動20~30次。功效:清腦明目,振奮精神。 3.按揉風池 : 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在同側風池穴(頸後兩側凹陷處),其餘手指附在頭的兩側,由輕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風散寒,開竅鎮痛。 4.拿捏頸肌 : 將左(右)手上舉置於頸後,拇指放置於同側頸外側,其餘四指放在頸肌對側,雙手用力對合,將頸肌向上提起後放鬆,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痙止痛,調和氣血。 5. 按壓肩井 : 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於對側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然後由輕到重按壓10~20次,兩側交替進行。功效:通經活絡,散寒定痛。

3、頸椎病,是一直低著頭會得頸椎病嗎??還是什麼,脖子後面有點酸,一陣一陣的

是的,一般上班族容易得頸椎病,因為基本對著電腦,脖子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導致肩頸的問題。低頭一段時間要活動一下頸椎哦,平時經常運動的話這些問題也會得以緩解

4、坐一會兒就感覺脖子很酸。。不會是頸椎病吧??!!

如果很疼的話可以嘗試以下緩解疼痛的方法:
1按摩,2吃葯(芬必得能版緩解疼痛)3火罐刮痧權理療,
這些都能緩解疼痛,但是暫時的,而從你20歲來說,你應該不是頑固性頸椎病,所以有可能康復,去醫院有用嗎?反正我去過n多回,打過封閉,吃過葯,按過摸,當時有用,可以緩解,但是你經常上網,難免日後再犯,難道每次都去醫院嗎?如果你有錢可以,但是都是治標不治本,還不如從根本上杜絕頸椎病,我的經驗就是鍛煉頸部肌肉,讓其發達,可以使血液供應充足,養分及時供應大腦,還有,作啞鈴聳肩這個動作,很有效,每日堅持3組,一周後就換個人,鞏固幾個月,這輩子都不用擔心頸椎出問題,還有,上網可以,但是上1個小時休息幾分鍾,就不會脖子酸痛了

5、這幾天覺得脖子特別不舒服,很酸,脹脹的,然後一檢查是頸椎病,這該怎麼辦啊,我該如何快速的解決頸椎病

這是信息時代,就連孩子的部分作業,都需要藉助電腦來完成;退休的大叔大媽們,也沒閑著,看完股市起伏的曲線,就捂住胸口在屏幕前打麻將;上班族,更是離不開電腦。隨之而來的,是很多人感覺疲憊、肌肉緊張、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連轉動腦袋也覺得吃力,被診斷為頸源性頭痛的人越來越多。

頸源性頭痛的症狀特點,從疼痛程度來看,多屬於中等或重度疼痛;頭痛約12%為單側,76%以上是全頭痛或是雙側頭痛;頭痛多為牽涉痛,多數疼痛從頸部或枕部開始,最終發展到眼眶或顳部及前額部位,但很少波及到耳部或鼻部,許多患者還會在枕部按壓時出現向頭頂、顳額、眼部的放射痛。頸源性頭痛的持續時間較長,疼痛發作常會超過72小時。

頸源性頭痛的共性特徵有5個要點,頸部活動可誘發頭痛;壓迫枕區或高位頸椎區域可誘發頭痛;頸部活動受限;伴有患側的頸、肩、臂的疼痛;通過神經阻滯注射,可使疼痛緩解。此外,頸源性頭痛,使用麥角胺或曲坦類葯物治療無效。目前,沒有證據支持葯物治療對頸源性頭痛有效,這是個令人沮喪的消息,而且,考慮存在潛發並發症的風險,也需要慎用脊柱正骨,特別是那些缺乏資質的按摩,還是避免嘗試,以防不測。

小編認為此還是保守治療,膏貼啊,針灸啊,按摩啊等對此都有不同程度的緩解改善,那個(義珍堂貼)對此就有不錯的緩解改善,陶宔上就有,大家可以看看了解一下。

頸源性頭痛,會在醫學檢查中出現特徵性的體征,在頸椎方面會出現活動度下降,屈曲旋轉試驗陽性;頸部皮褶厚度會比正常人增加約5毫米;患者的頭痛側較正常側的顱周肌肉壓痛明顯,在肌肉被動牽拉時會使疼痛感加重,頸深屈肌群的肌力和肌耐力出現降低。

頸源性頭痛患者做X線檢查,會發現頸椎曲度增加及關節間隙狹窄;磁共振檢查會發現頸椎退行性變或是頸椎椎間盤膨出或突出。此外,肌電圖檢查等也有助於頸源性頭痛的診斷。
這些人的特點是,長期從事需要維持低頭姿勢的工作,或需要使用電腦。發病的誘因,除了長期伏案外,還有過度疲勞、頸肩部受涼、外傷、心理壓力等。

頸源性頭痛發作,有約42%的患者為一過性的短暫發作,54%為慢性持續疼痛,發作頻率多為2到4周1次。發作時,疼痛多以脹痛或搏動樣跳痛為主,也會為鈍痛、針刺樣痛,或是有緊箍感、燒灼感、重壓感、刀割感、爆炸感,或者是描述不清,總之一個字,就是痛。外力刺激頸部或是頸椎處於異常體位,是激發頸源性頭痛或加重頭痛的因素,運動、精神壓力等也是相關因素,有部分女性會在經期前後出現頭痛加重。頸源性頭痛還會出現伴隨症狀,多數是頸項部緊張僵硬,或是肩臂部不適,以右上肢不適為多見。部分人會伴隨出現頭暈、畏光、畏聲,或是出現耳部、眼部、鼻部、喉部的不適。

6、整天坐在辦公室,脖子特別酸,問了百度,我懷疑是得了頸椎病,我該怎麼調節呢?

頸椎病是由於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症狀的綜合征。頸椎病可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和其他型,頸椎病臨床常表現為頸、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區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縮,甚至四肢癱瘓。頸椎病具有發病率高,治療時間長,治療後極易復發等特點。對於頸椎病患者,所用枕頭的外形和質地的設計對於預防及治療尤為重要。
頸椎病患者所用的枕頭應該具備以下條件:
(1)枕頭的長度:約40cm-60cm確保在睡眠體位變化時,始終能支撐頸椎。
(2)枕頭的外形設計:蝶型對頸椎托扶較佳,適於頸椎感覺明顯不適的人群;波型適於頸椎有一定不適感的人群。
(3)枕頭的高度:在8-12厘米左右為宜。過高使頸椎過於前曲,頸部軟組織過度緊張、疲勞,易發生落枕,也會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對椎動脈型頸椎病尤為不利。過低,頸椎容易處於懸空狀態,下顎會因此向上抬,容易張口呼吸、打鼾。 (4)枕頭枕芯的材質:枕芯要求有一定的硬度和透氣性外還具有粘彈特性,可隨頭位置的改變,自動發生形變,隨時保持與頸部緊密結合的位置,特別是能固定頭部,不讓頭滑落造成落枕
保健枕必須具有兩個功能:
(1)不會傷害頸椎。
(2)能維護頸椎序列的形態、維持頸部結構的各項功能。人體脊柱的形態,從前面看它是直立的,但從側面看它卻是彎曲的。人體的7個頸椎排列成向前凸出的形,醫學上稱之為頸曲。如果頸曲被破壞,頸椎就要受損傷,頸內各種結構的功能就要受影響。
因此能維護人體頸曲的枕頭才有保健作用。
這種保健枕頭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當人仰卧時它能填滿頸後與床鋪之間的空隙,並有一定的彈性支撐力,在睡眠中能維護頸椎原有的彎曲度;
(2)當側卧時它又能維持頸椎呈一條水平線。不言而喻,這種能保健的枕頭應該是比較窄的,墊在脖子後面的,並且應該有合適的高度。
用枕不當是引發頸椎病的根本原因,所以治療頸椎病首先必須丟棄寬枕,使用頸椎枕。其目的是逐漸矯正其變形的頸椎序列,重新塑出頸曲。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治病要除根。如果病根不去除,僅僅採用牽引、按摩、針灸、電療以及口服葯物等方法治療,則治標不治本,使頸椎病久不愈。
枕頭的長度、高度、硬度都符合以上標准了,這肯定是一個專業的頸椎保健枕了。但是,市場上銷售的保健枕大多是在利用一些新概念來提高賣點,你在選用枕頭時一定要好好衡量一下它的科學性與合理性。艾詩曼品牌系列無論是在枕頭的外形,材質,功能上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是您挑選保健枕的首選佳品。 篇幅有限如需詳細了解請進入QQ空間1918000200

7、脖子老是很酸是不是頸椎病?

治療可用中醫外科膏葯貼敷。中醫外科膏葯,純天然中草葯組成,屬民間傳統黑膏葯,由於膏葯用於肌表薄貼。因此可透入皮膚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貼於體表的膏葯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主要治療肩周炎,頸椎病、腱鞘炎,骨膜炎、滑膜炎,膝蓋積水,關節紅腫,新舊筋骨損傷疼痛,跌打損傷等疾.通過膏葯外敷,舒筋,活血,化淤,可迅速消除腫痛.如有需要可以進我的診室查看,只求信任,祝早日康復
Q號84
35
47
756
.!

8、脖子經常酸會是頸椎病嗎?

可能頸椎有問題

保護頸椎有方法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10日 15:44

1、金濤 北京按摩醫院副主任醫師 從事中醫推拿工作十三年 再頸椎病和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保守治療方面有豐富經驗 參編醫學專著5部。(左圖)

2、王金濤 北京按摩醫院副主任醫師 從事中醫推拿工作二十餘年 在中醫治療內科疾病方面經驗豐富,在推拿治療頸、肩、背、腰疼方面醫術精湛。(右圖)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你們好!這里是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直播節目,今天我們來聊的是頸椎方面的問題。

主持人:頸椎病是不是和職業特點有關系?

金濤:頸椎病和職業的關系還是很密切的,經常低頭或者是需要保持某一個姿勢很長時間的人容易得頸椎病。

主持人:日常就診病人的年齡結構是怎樣的?

金濤:一般來講是30-50歲,近些年也有年輕化的趨勢,很多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也患了頸椎病。

王金濤:人體在二十歲以後就會有不同程度的蛻變,出現增生、肌肉緊張、勞損等,到了30-50歲之間蛻變的因素就更大了,再加上一些著涼、姿勢錯誤等,就加速了頸椎病的發生。

主持人:為什麼現在有這么多的年輕人也患上了頸椎病呢?

金濤:這主要是和他們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有關系,或者和他們的工作有一定的關系。比如很多學生需要長時間低頭看書、寫字,另外現在網路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如果上網時間過長,一種姿勢保持久了就會出現頸部、肩部肌肉緊張,頸椎的屈度也會發生變化,導致頸椎病。

主持人:具體都有哪些人容易得頸椎病?

金濤:比如財會人員、電腦操作員、牙科大夫等。

主持人:有網友問他(38歲)十年前頸部受過傷,現在陰天的時候就感覺脖子僵硬,頸椎兩側酸脹,請問這是頸椎病嗎?

王金濤:患者受過外傷,再加上可能是職業關系導致頸背部肌肉經常處於緊張狀態,這屬於比較輕的頸椎病。

主持人:頸部外傷是引發頸椎病的主要原因嗎?

王金濤:是的。比如我們經常坐車特別是剎車的時候就容易造成頭部突然後仰,導致頸椎病急性發作。

主持人:為什麼經常伏案低頭的人就容易得頸椎病?

金濤:因為頸椎本身有一個正常生理屈度,長期低頭就會使得這個正常的生理屈度發生變化,然後會引起頸椎很多其他變化,比如松動、增生、頸部肌肉緊張等,刺激到了周圍神經或者血管,就會產生頸椎病的變化。

主持人:來看一段片子;

旁白:余大媽今年62歲,退休後不願意閑待在家裡,在一家企業找了份工作,身板一支硬朗的她對自己的健康充滿信心,在工作上也是一絲不苟、勤勞肯干。

余大媽:這份工作本身是一份伏案的工作,整天老是寫和畫,時間長了就覺得脖子特別不舒服。主要是覺得頸椎往後彎的時候特別疼,當時沒覺得是頸椎病,以為是別的病,所以也沒在意。有一天街坊來了後和我聊天,聊得時間很長,從八點聊到十二點,老保持一個姿勢。早晨就發覺自己起不來了,我就感覺天暈地轉,開始暈了,反胃、吐,最後幾乎把胃裡的東西都吐完了。

旁白:余大媽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了醫院,經診斷余大媽得的是頸椎病。

王金濤:頸椎病根據不同的發病機制和症狀體征可以分為六個型,第一型是頸型的頸椎病,會出現頸背部的酸脹、疼痛,不會有上肢竄痛、竄麻的症狀。第二型是神經根型,主要是頸背部肌肉僵硬、緊張、疼痛,並伴有上肢的竄痛、竄麻。第三型是椎動脈型的頸椎病,余大媽的惡心、嘔吐等就是因為壓迫了椎動脈引起的。第四型是交感神經型頸椎病,也就是余大媽後來的心慌、胸悶等表現。第五型是脊髓型頸椎病,這也是比較嚴重的一種類型,壓迫脊髓會造成四肢麻木、行走無力甚至下肢癱瘓等症狀。

主持人:余大媽是得的什麼類型的頸椎病?

王金濤:余大媽是屬於混合型的頸椎病,混合型頸椎病包括了椎動脈型頸椎病症狀中的頭暈、惡心、耳鳴、嘔吐、頸部活動障礙等,又包括了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症狀中的心慌、胸悶等。再結合臨床的影像學檢查,我們診斷其為混合型頸椎病。

主持人:我自己有時候脖子動的時候會有一些響,這是不是頸椎病的前期預兆?

王金濤:有可能是頸椎病的前期反映,可能是由於緊張、長時間的工作以及著涼導致的。

金濤:在這幾類頸椎病中頸型頸椎病是比較輕的頸椎病。髓型頸椎病是比較重的頸椎病,會有一些下肢的症狀,比如下肢發麻、發涼,走路笨拙、雙腿無力等,甚至還會導致癱瘓、大小便失禁。

主持人:什麼情況下病人就應該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呢?

金濤:一般來說如果出現了頸肩部經常的疼痛,或者是很容易經常落枕,或者有時候出現手部麻木、疼痛等,就應該尋求醫生的幫助了。

主持人:醫生是通過什麼方式對頸椎病患者進行確診的?

王金濤:中醫講究辨證施治,通過望聞問切,然後通過一些檢查比如影像學檢查、X光片等。

金濤:還可以把一些臨床上的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結合起來,再加上患者的症狀,就可以給予一個明確診斷。

主持人:來看看余大媽是怎麼接受治療的:

旁白:經分析余大媽是由於長期不良姿勢導致的,醫生認為余大媽病情較輕,經過保守治療就可以了。

醫生:我們重點治療都是以手法為主,然後配合下邊的理療,然後還有牽引,牽引就是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

主持人:除了中醫按摩以外還有沒有其他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王金濤:按摩已經被臨床證實了是主要的方法,其他方法還有中醫的熏蒸、針灸、拔罐、刮痧等。

金濤:治療頸椎病主要是保守療法和西醫的手術療法,病人是否需要手術是需要一定指征的,不是得了頸椎病就馬上要進行手術的。

主持人:按摩是最有效的方法嗎?

金濤:按摩應該說是保守療法中對頸椎病的治療來說比較好的方法。

王金濤:按摩不僅可以使肌肉放鬆,還可以起到加快氣血運行的作用,達到舒筋活血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可以起到理經整腹、滑潤關節的作用。

主持人:對於一些重度的病人,比如下肢已經癱瘓了,應該採取怎樣的治療方法?

金濤:這一類病人就不太適合保守的比如按摩這種方法了,需要進行西醫的手術療法。

主持人:一起來看看余大媽的治療效果怎樣?

旁白:經過近三個月的治療和休養,余大媽的病情出現了好轉,當我們去醫院再次造訪她時,我們看到了一個精神煥發、步履輕盈的余大媽。

余大媽:現在感覺好多了,感謝醫院的治療。現在頭不暈了,手也沒有那麼麻了,現在腦袋可以活動自如了。

主持人:廈門王女士 62歲 我原來只是頸椎不舒服,現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偶爾會因為手臂麻木醒過來,我的頸椎病是不是比原來嚴重了,頸椎病是不是越早治越好?

金濤:病人的頸椎病是在加重,已經從初期頸椎病發展到了神經根型頸椎病了,如果是在初期頸部感到不適的時候就進行治療,肯定比現在治療效果好。頸椎病都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很少有突發的情況。

主持人:余大媽治療好後,還有可能復發嗎?

王金濤:反復復發是頸椎病治療比較常見的問題。余大媽要注意不要長時間一種姿勢,還要注意保暖。

主持人:有網友問有時候早起覺得頸部很疼,動都動不了,是不是頸椎病的先兆?

王金濤:要考慮是不是枕頭的高度合適,睡姿是否正確,頭一天是否著涼了等。首先考慮是不是落枕了。

金濤:如果是頻發這種落枕的情況,就有可能是頸椎病了。落枕一般一周左右可以自愈。

主持人:一起來做一個頸部自我保健操:

自我保健「米字操」

做米字操時身體要直立,雙手自然下垂,挺胸、抬頭,目視前方,頸部向左側屈,吸氣,復原時呼氣,再向右側屈。頸前屈,下頜貼胸。頸後伸到最大限度。頭向左斜上方擺動至最大限度,配合呼吸。再向又斜上方擺動至最大限度。向左斜下方擺頭至最大范圍,再向右斜下方擺動至最大范圍。

頸部自我按摩保健

抬起右手,彎曲手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屈曲,由上到下、由輕到重在頸部拿捏3-5遍。然後抬起另一隻手,用同樣方法做一遍。用左手拿捏右側頸肩部3-5遍,再用右手拿捏左側頸肩部3-5遍。雙手拇指揉風池穴,半分鍾後會感覺到酸脹感。頸部前屈後伸,左右側屈,做頭部的環繞運動,順時針轉一圈,逆時針再轉一圈。

主持人:這樣的保健操所有人都適合做嗎?

王金濤:不是。比如有頭暈、惡心、嘔吐等症狀的人就應該慎用,過度活動會加重病情。

金濤:椎動脈型頸椎病人和有頭暈症狀的頸椎病人要慎用。其他的有頸椎病的人和沒有頸椎病的人都可以練一練這個操。

主持人:來看一段有關選擇枕頭的片子:

要點

1、 在枕芯的選擇上最好選用蕎麥皮做成的

2、 肩寬減頭寬再除以二等於合適的枕頭高度

3、 勿讓頸部懸空,避免受力不均
參考資料:http://www.cctv.com/program/jkzl/20040810/101954.shtml
回答者:≡VIP≡ - 進士出身 八級 12-28 22:34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非常感謝,順便祝願你新年快樂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3 個人評價

66% (2) 不好
33% (1)

其他回答共 2 條
多活動:

頸肩操作簡介 頸肩操共八節,每節做1—4個8拍,自由選擇。
預備動作:雙腳站平行11字與肩同寬,全身自然放鬆,上肢自然下垂,雙眼向前平視。
1 四面側頸:(1)頭頸向前向下低垂,盡可能將下頦彎向胸骨上凹。(2)頭頸緩緩回預備位 。(3)頭頸盡量向後側仰。(4)頭頸緩緩回預備位。(5)頭頸向左側側屈到最大極限。(6)頭頸 緩緩回預備位。(7)頭頸向右側側屈到最大極限。(8)頭頸緩緩回預備位。
2 地上尋珠:(1)頭頸緩緩向左肩方向轉動。(2)頭頸轉向左後下方最大極限,雙眼看向左 後下方地上(3)繼續轉向左後下方,直至頸肩部有酸脹感。(4)頭頸 放鬆緩緩轉回預備位。( 5)、(6)、(7)、(8)拍頭頸轉向右後下方做相似動作。
3 天上望月:(1)頭頸緩緩向左肩方向轉動。(2)頭頸轉向左後上方最大極限,雙眼看向左 側後上方天空。(3)繼續轉向左後上方,直至頸肩部有酸脹感。(4)頭頸放鬆緩緩轉回預備位 。後4拍向右後上方做相反向動作。
4 運轉頸椎:注意點是頭頸肩要完全放鬆,雙肩不要上抬,轉圈要到位,用力要均衡。(1) 頭頸向左側轉動。(2)向後側轉。(3)向右側轉。(4)向前轉。每4拍轉1圈,動作要連續,轉 動時雙眼不要閉上。先逆時針轉4圈再順時針轉4圈。
5 夾脊牽頸:預備動作再加上屈雙手肘關節,雙手握實心拳置於腰側。(1)雙拳緊握與肘關 節同時向身體後側用力牽拉,同時夾緊大椎及脊柱旁的豎脊肌群,頭頸向身體前方平行牽伸 至最大極限,直至頸肩部有酸脹感。(2)緩緩放鬆回預備位。後面每2拍重復上述動作一遍。
6 雙手托天:預備動作,再把雙手十指交叉置於小腹前。(1)交叉的雙手掌心向上平托胸 部前,肘關節與手掌成水平線。(2)雙手心向外翻轉,雙手掌心向上盡力伸托於頭頂上方, 頭頸盡最大極限後仰。(3)雙手分開側舉與肩平高,同時雙手掌心朝向身體後側,大拇指與 其餘四指分開朝向下方,其餘四指並攏向上方豎起,頭頸轉向左側,雙眼看向左手豎起的手 指尖。(4)手及頭頸回預備位。第5—8拍動作同前4拍,僅在第7拍時頭頸轉向右側,雙眼看 向右手豎起的手指尖。
7 搭手轉肩:預備動作是將右手從右肩上方伸向左背側,左手從腰背側伸向右肩上方,掌 心向外,雙手手指相對搭,如果手指搭不到的也要將雙手指尖盡力伸向相對方向。(這個動 作是自我鑒定練操效果的觀察方法之一,一般經過一段時間練操後雙手對搭距離均會明顯改 變)(1)下肢保持平行站立,同時緩緩將腰、肩、頭頸向左後側轉動。(2)繼續向左後側轉至 最大極限,雙眼看向身體後方。(3)略放鬆後再向左後側做最大限度的轉動。(4)放鬆回預備 位。5~8拍重復上述動作,連續做二個8拍後對換雙手對搭的位置,向相反方向轉動二個8拍 。
8 按摩頸肩:(1)回第一節預備位,以雙手十指按壓頸部的天柱、頸百勞、大椎等穴位或痛 點,手指可上下移動按壓,重復做2~4個8拍均可。(2)搓熱雙手手掌心,再以雙手手掌心輪 流摩按上述相同部位2~4個8拍。(3)以右手按壓左側肩井、天 、月需俞、秉風等穴位或痛點,第1、2、3拍分別各按1下,第4拍以右手掌心從左肩 井穴沿手臂外側向下疏通經絡至左手背。第5~8拍以左手按右肩與上述相同部位動作。做4 個8拍後,再手輕拍頸、肩、肘、手。

與頸椎病都是脖子酸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