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左肩甲骨鬆了有兩指那麼大的縫隙,而且左肩膀的骨頭高出來了導致頸椎痛,而且兩個肩甲骨一邊大一邊
這種情況建議結合CT等檢查,可以嘗試針灸理療,牽引復位,或是葯物等對症治療
2、腳後跟痛是痛風?長骨刺了嗎?
腳後跟腫痛誤認為是痛風、跟骨刺
23歲的李先生最近出現腳後跟痛,尤其是早晨最為嚴重。朋友和家裡人說他可能是長骨刺了,要不就是患上了“痛風”,年輕的小李覺得沒什麼大問題開始自我治療,不喝啤酒也不多走路了,可是腳後跟痛還是沒好轉,最終小李還是來到醫院進行了檢查。可讓他想不到的是,檢查結果顯示他患上的既不是痛風,也不是長了骨刺,而是強直性脊柱炎。
腳後跟長骨刺、痛風和強直性脊柱炎有什麼區別?
雖然三種病都會引起腳後跟的疼痛,但三者是有區別的,普通老百姓可以從疼痛時間上來初步判斷。腳後跟長骨刺一般在行走和走路時,因為骨刺的刺激和壓迫會引起疼痛,而休息時,疼痛減輕,並且跟骨刺多發於中老年人群。
痛風屬於“發作型”,就是毫無預兆的突然就腳痛了,而且疼痛會在24小時內達到高峰,劇烈的疼痛有時都不能觸碰。
而強直性脊柱炎的疼痛沒有那麼強烈,並且是越休息越痛,多活動反而會緩解。所以有些患者經常夜間被痛醒,早上起床時最痛,而下床活動後,疼痛就會減輕。
年輕人出現關節痛,也要警惕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原因一般與遺傳、環境和感染有關,一般好發於十幾歲到三十歲的年齡段,男性患者居多,一般超過四十歲的人是不會患上強直性脊柱炎的。
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炎症侵入關節間隙,甚至向關節軟骨,骨組織侵入,導致關節軟骨和骨組織被破壞。所以,強直性脊柱炎除了影響脊柱,出現腰背痛外,也可以造成外周關節炎,並且一般會影響到下肢大關節,比如膝、踝等部位。但還會引起‘附著點炎’的症狀,就是與關節相連的肌腱會出現疼痛,如腳後跟、鎖骨肌腱部位疼痛等。
強直性脊柱炎的危害不僅是出現關節疼痛,還會致殘,尤其是脊椎關節部位會慢慢發生“竹節狀改變”,也就是相鄰椎體邊緣相連,長在一起了,脊柱會變得僵硬,向前彎腰和後屈等都受限,嚴重的患者就連早上穿襪子都很難完成。對於該病的治療,最重要的是正規系統,並且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大多數早期發現患者能得到有效控制,不影響工作和生活。
如何初步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表現為脊柱的病變,所以當出現腰背部疼痛,頭、頸、身體旋轉受限時,尤其是年輕人,就要提防強直性脊柱炎,大家可以通過自測判斷脊柱是否有變化。
靠牆站立,身體挺直,腳後跟緊貼牆根,如果後腦勺和牆壁之間有幾厘米的縫隙,就說明頸椎、胸椎後凸程度不正常,有患上強直性脊柱炎的可能。這時就要重視起來,及時到醫院診治。
3、頸椎縫隙變窄能治好嗎
可以治好的,這個類型的頸椎挺嚴重的,長期下去會導致頭暈,惡心 記憶力減退,年齡大了可能會導致大腦萎縮或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