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莫名其妙左手發麻,主要是小拇指和手掌肉厚部分
手指麻木的原因:
1、上肢神經卡壓:一是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間麻醒史,醒後活動可好轉。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的精細動作,這是因為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到壓迫,即所謂的「腕管綜合症」;二是環、小指的麻木疼痛,也可有夜間麻醒史,嚴重者伴有肌萎縮,環、小指的屈指力下降,影響精細運用。這是因為神經在肘部受到卡壓,即所謂的「肘管綜合症」。
2、頸椎病:引起手麻最常見的疾病就是頸椎病,它是中老年人好發的疾病之一。當人步入中年以後,一些器官往往會發生退行性變,當頸椎間盤發生退行性以後,往往會導致頸椎間盤突出或是關節突發生增生或肥大,這些突出的頸椎間盤或增生的關節突一旦壓迫鄰近的頸神經根時,便出現了頸椎病。頸椎病除了有手指麻木、感覺異常以外,還伴隨其它症狀,如:頸肩部骨肉酸痛,上肢有放射痛或活動障礙等。確診頸椎病並不困難,只要照一張X光片就可以了。另外還有一種檢查頸椎病的簡單方法,一個人托患側頭部,一手握患側上肢,將其外展90°,兩手同時向反方向推拉,有放射痛或麻木者可初步確診為頸椎病。
3、中風:引起手麻的另一常見疾病便是中風。《衛生寶鑒·中風門》曾說:「凡人初覺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之內有中風之疾。」須預防之:宜慎起居,節飲食,遠房幃,闊情志。雖然手指麻木不一定會發生中風,但對於年齡在40歲以上的中年人來說,如果經常出現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肢體麻木、舌頭發脹等症狀,且患者平時又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的發生。
4、更年期綜合症:進入更年期的婦女有時候也有手麻的現象,但是並不明顯,隨著更年期的結束,手麻現象就會隨之消失。
總之,手麻症狀的確診,還需參考頸椎片、肌電圖等輔助檢查才能明確論斷。一旦確診,如若症狀尚輕,則經正規的非手術治療,均可有不同程度好轉,如若症狀明顯,並出現手內肌明顯萎縮,則應及時採取手術治療,阻止病情發展,以免造成手內在肌不可逆的嚴重萎縮,導致手的功能嚴重障礙。
...............................
手麻的原因是什麼?
1. 血管因素:
當我們坐久或坐的姿勢不好, 會引起下肢麻木, 當手放的姿勢 不對時亦會麻, 一鬆懈, 有如千萬只螞蟻在爬.) 因為當血管受到壓迫時, 血管 供應肢體部分缺血, 引起麻木, 等一下解除了壓迫, 血液流過去, 則感覺象有 許多螞蟻在爬. 如圖, 當上肢尺動脈, 橈動脈管在某一處受壓, 均會引起手麻.
2. 神經因素:
神經內有軸漿流動, 當神經受到壓迫時, 軸漿流動受阻礙, 亦會 引起手麻. 如圖: 到手掌主要有橈神經, 尺神經, 正中神經, 這些神經從頸椎管出發, 穿過關節, 韌帶, 骨纖維管到達手掌末梢, 在任何一個部位, 神經受到壓迫, 均會引起手麻.
3. 大腦因素:
所有神經均來源於大腦, 當腦部出問題. 如中風, 則大腦所支配 區會出現麻木, 無力.
4. 全身因素:
一些全身的疾病如:
A. 血脂過高: 長期血脂過高,易引起血管壁硬化,加上血脂過高,血液粘稠,血流變慢,細胞所得到氧氣養料減少, 導致麻木.
B. 糖尿病人:血糖維持較高水平, 長久以往, 對人體血管, 神經造成極大傷害, 血管硬化, 神經變性.
手腳麻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出現的症狀,如懷孕、不正確睡姿、如廁蹲久了均可引發,一般會在短時間內消除,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是,有的人手腳麻木後長時間(超過一天)無法緩解,就得看醫生了。可是該看哪個科呢?專家說,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手腳麻木,應首先求診神經內科。
引起手腳麻木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患有糖尿病的人會出現手腳麻木。只要身體任何部位經常出現麻木、酸痛、腫脹,就要及時檢查血糖,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二是葯物或化學制劑引起的麻木。如感冒或拉肚子時,服用了黃連素或痢特靈後,會引起手腳麻木;在含有氫、砷、二硫化碳等環境中呆時間長了,也會出現手腳麻木。
三是神經炎引起的麻木。神經炎最常見的病症即手腳麻木、肌肉萎縮、四肢無力。如果拉肚子或感冒達半個月之久,就會引起神經炎。
四是四肢分散性地出現麻木。四肢不是同時出現麻木,而是分散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局部神經受到了刺激,如醉酒後的中風、昏迷引起對頭部神經刺激、老年人拄拐棍對手神經的刺激、頸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經刺激導致的腿麻木等。
手腳麻木不能對症治療,而是要對病因治療。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手腳麻木,都應該首先到醫院神經內科進行檢查,判斷神經有無損害,受過何種刺激。 若是神經方面的問題,還需要作肌電圖檢查,進一步確認神經受損程度、范圍、性質等。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手腳麻木,則再轉到其他相關科室治療。 神經損傷引起的手腳麻木,要根據神經損傷的程度、范圍、性質來選擇是採用葯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葯物治療通常配合針灸、理療同時進行,促使其快速恢復。手術治療則是通過手術引開受壓迫神經以達到解除神經受壓迫、刺激的目的。 病情治癒程度,主要取決於神經病變原因和性質。如果是周圍神經(除腦、脊髓以外的神經)損傷,一般恢復的時間比較長。
2、大椎突出肉厚像駝背是怎麼回事,23歲,有頸椎病
?
3、後頸部肉厚如何減掉
抓住細節 美頸全攻略
一圈年近30,添一圈長10歲,不小心被脖子上的「年輪」出賣了年齡,怎麼辦?
美頸的5個好習慣
●每天做美頸操
●每晚沐浴塗抹頸霜按摩
●養成每周為頸部敷面膜的習慣(選擇補水性面膜,在面部使用後敷在頸部即可)
●防曬
●選擇高度為8cm左右的枕頭,以減少睡覺時對頸部的壓力
美頸操怎麼做?
為頸部減肥,促進血液循環,修理線條,每天利用空餘時間做下面的動作:
●前後彎曲
端正的坐姿或站姿,頭垂直於肩,下背部微屈。雙手按住前額,肘部與肩平。用雙手的力量慢慢往後推壓,直到頸部充分後仰,前額指向天花板,暫停,數到10。雙手移到腦後,用力慢慢向前壓,直到下巴抵到前胸,暫停,數到10。反復6~8組。
●側彎曲
端正的坐姿或站姿,給頭部左側施加外力,用頸肌的力量用力向左側擠壓,直到右耳幾乎指向天花板。放鬆,重復。反向進行右側練習。重復6~8組。
哪些運動能幫助頸部保持年輕狀態?
●芭蕾舞。芭蕾舞演員個個都有天鵝一樣頎長的美頸。現在就去上芭蕾形體課,並且在日常的站、坐、走中採取芭蕾的姿態,挺胸、收腹、抬下頜。
●普拉提。普拉提教練就常常對你喊,「長高一點」、「拉開一點」。你的頸椎、脊椎在這種號令下不斷地伸展、拉長。
●瑜伽。瑜伽不但能讓你的頸部柔軟、頎長,它的許多姿勢還能預防頸椎疾病的發生。
剛剛25歲,我的頸部怎麼就開始出現橫紋了?
這可是一個明顯的信號,提醒你再不護理,頸部皮膚就真的提早衰老了。
頸部肌膚十分細薄脆弱,尤其是頸部前麵皮膚的皮脂腺和汗腺的數量只有面部的三分之一,皮脂分泌較少,更容易缺水,產生皺紋。頸部的皺紋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初期老化的皺紋,十幾歲時便開始出現,這種皺紋通常不明顯。另一種皺紋則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深,這種皺紋可能非常明顯。特別是如果你平時坐姿「固定」,缺乏運動,體重增加,紋路就會提早出現。一年一歲,頸部還會出現鬆弛、缺水、輪廓感下降的情況。當務之急是要趕快進行頸部練習和保養。
頸部保養
記得每天晚間的護膚步驟後,給頸部塗保濕乳液,由下至上按摩20~30下,直至乳液完全被吸收。給頸部打圈:頸部的皮膚是橫向的,按摩時千萬不能打橫,而要用向上打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