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引起的眩暈有什麼特點
眩暈有的是因為血壓比較低,腦供血不足,甚至還會昏倒。比如,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我國著名的射擊選手王義夫昏倒在賽場,就是這個原因所致。
很多頸椎病患者都有眩暈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頭暈、耳鳴、惡心,甚至耳聾、眼花、看不清楚東西。最主要的特點是有惡心甚至嘔吐,面色蒼白,有時候渾身出汗,連路都不能走,需要人攙扶。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眩暈是怎麼發生的呢?我認為,除去腦神經畸形等先天因素或外傷引起的器質性病變外,大約有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
我們知道,椎動脈是人體的一條重要「管道」,它穿過頸椎通向大腦,負責腦部的血液輸送。而頸椎發生任何錯位、增生等問題,都可能傷及或影響這根供血「管道」,進而影響腦部供血。眩暈是由於枕寰椎、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壓迫了椎動脈第3段,致使腦基底動脈供血、供氧不足所致,此時腦干、小腦、間腦、大腦均缺氧、缺血,迷路動脈、內聽動脈也缺血、缺氧,造成耳內神經紊亂而出現耳鳴、耳聾;同時因壓迫頸上交感神經引起腦內血管痙攣,更加劇了腦缺血狀態,所以出現眩暈等症狀。
2009年7月18日,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北京市衛生局、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民間中醫醫葯研究開發協會共同舉辦的「中醫刁氏正脊」治療「眩暈""心臟神經官能症」市級科研項目啟動儀式暨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刁文鯧教授對眩暈的研究結果是:對於確診是由於枕寰關節或寰樞關節錯位導致的眩暈,治癒率83%,有效率96%。怎麼治的呢?那就是採用「中醫刁氏脊椎關節五點一線手法復位術」,針對錯位的椎間關節進行手法復位。隨著錯位的椎間關節復正,其相對應的組織器官達到相對平衡,眩暈等症狀自然就會緩解、消除。
2、頸椎病的症狀都有哪些症狀和現象,眩暈症的
常見症狀 1、眩暈 眩暈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病人的常見症狀。病人因為頸部的伸展或旋轉而改變體位誘發眩暈症狀。前庭神經核缺血性病變引起的眩暈,一般持續時間較短,數秒至數分鍾即消失,發病時病人可有輕度失神及運動失調,表現為行走不穩或斜向一方;迷路缺血性病變引起的眩暈不伴意識障礙。前庭神經病變引起的眩暈屬中樞性眩暈症;迷路缺血性病變屬周圍性眩暈症。部分病人有惡心感,急性發病時病人不能抬頭,少數病人有復視、眼顫、耳鳴及耳聾等症狀。 在體征方面,發病時病人頸部活動受限,作頸部旋轉或活動可引起眩暈、惡心或心慌等症狀;部分病人在患側鎖骨上聽診檢查能聽到椎動脈因為扭曲、血流受阻引起的雜音。後頸部拇指觸診能摸及患推向一側呈旋轉移位,同時棘突及移位的關節突關節部有明顯壓痛。 2、頭痛 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病人在發病時,頭痛和眩暈症狀一般同時存在。其中枕大神經病變是引起頭痛的主要原因。因為椎動脈分支枕動脈供給枕大神經,臨床上椎動脈痙攣引起枕大神經缺血而出現枕大神經支配區頭痛症狀,為間歇性跳痛,從一側後頸部向枕部及半側頭部放射,並有灼熱感,少數病人有痛覺過敏,摸及頭部即感疼痛明顯。另外,副神經周圍支配的斜方肌,其根性的病變或該肌外傷後可引起斜方肌痙攣,而從斜方肌穿出的枕大神經支受到擠壓誘發臨床症狀。寰椎或樞椎發生移位時也可刺激從中穿出的枕大神經而誘發頭痛。 3、視覺障礙 由於頸椎病引起椎-基底動脈系痙攣,繼發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變,少數病人可出現視力減退或視野缺損,嚴重者甚至可以引起失明現象。 4、突然摔倒 當病人頸部旋轉時突然感到下肢發軟而摔倒。臨床特徵是:發病時病人意識清楚,短時間內能自己起來,甚至行走。這有別於其他腦血管疾病。 5、根性症狀 由於局部解剖的關系,椎動脈型的病人也常常伴有神經根性症狀。 (1)頸部症狀:頸部不適感及活動受限,主要頸部不適感有頸部疼痛、頸部酸脹、頸部發僵活動或者按摩後好轉;晨起、勞累、姿勢不正及寒冷刺激後突然加劇;活動頸部有「嘎嘎」響聲;頸部肌肉發板、僵硬;用手按壓頸部有疼痛點;按摩頸部有韌帶「彈響」,轉動頸部不夠靈活等。 (2)肩部症狀:雙肩發沉;肩部酸痛脹痛;頸部肌肉痙攣,按壓頸部有疼痛,有時疼痛劇烈;勞累、久坐和姿勢不當加重; (3)背部症狀:背部肌肉發緊、發僵,活動後或者按摩後好轉;背部有疼痛點,按壓明顯;勞累和受寒背部不適症狀加重。 6、上肢麻木或單肢麻木
記得採納啊
3、頸椎性眩暈有什麼特徵?會不會很嚴重?應該怎樣治療和預防?謝謝
胸背手足頸項肩膀腰膝痛(頸椎病、肩周炎、胸背痛、手足痛不能勞動、手、腿、足麻木、口臭口燥)等,是痰涎伏在心隔上下所引起的筋骨牽引所致。晚上睡覺口中有流口水的現象,喉中有鋸聲。頸椎病、肩周炎,胸背手足肩膀腰膝痛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大多數患者為慢性,臨床常表現不頸既稱(頸椎)、肩膀既稱(肩周),肩上背胛背及胸前區疼痛,手足麻木或痛,甚至癱瘓不能勞動、自理。此類病可發生任何年齡,以40歲的中老年為多。
頸肩胸背手足腰膝痛,是臨床常見的疾病,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加上一些職業的特點,如:電腦操作員、司機會計等,其頸肩腰胸背每天都處於高度的負荷狀態。然而,臨床對此類疾病的診療,無論患者還是醫師,則往往重治療,輕預防和功能鍛煉。古人,早就認識到,也就是說治療頸肩腰胸背手足腰膝痛患者要從平時的預防和鍛煉開始。卻往往因為工作忙,或缺乏針對性的鍛煉的知識和經驗。因此,治病效果差,甚至,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其經濟負擔,導致治療時機而轉為慢性病。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醫生不知道此類疾病的根源在那,更不知道其病的治療方法。在束手無策的同時,只用那些按摩、筋骨牽引或吃些通筋舒骨的西葯或止痛葯等,這樣下去只能是治表不治本,所以導致此類疾病的嚴重性,給人們帶來了痛苦。總之,其病的主要病源在於,痰涎伏在心隔上下(心腹積水或胸隔積水),會造成頭痛(腦供血不足),頸椎病、肩周炎、手足痛不能勞動、胸背痛、腰膝痛、口臭口乾、口流唾液、晚上睡覺喉中有鋸聲(打鼾咯)。總而言之,治療此類疾病葯理分析如下:
~~:瀉水飲,治水腫,水鼓,痰飲,瘰癧,癰疽腫毒。《本經》:「主十二水,腹滿急痛,積聚,中風皮膚手足痛,吐逆。」《別錄》:「主頸液癰腫,頭痛發汗,利大小腸。」《現代實用中葯》:「用於壯實體質之腹水,全身水腫,胸脅膜積水等。」《綱目》:「治痰之本,痰之本水也,濕也,得氣與水,則凝滯而為痰,為飲,為涕,為癖。~~能祛臟腑之水濕,~~能行經之水濕。~~能散皮里膜外之痰氣,惟善用者能收奇功也。」~~瀉水飲,通二便,治水腫脹滿,留飲,結胸,癲癇,噎隔,積聚,二便不通。《葯性論》:「能瀉十二種水痰,治心腹堅滿,下水,去痰水,主皮膚浮腫。」《珍珠囊》:「水結胸中,非~~不能除。」~~~:利氣豁痰,濕中散寒,通絡止痛,治痰飲咳嗽,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痹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朱震享:「痰肋下及皮里膜外非~~~莫能達,古方~~~用~~~正此之義也。」如果得此類疾病的患者,用此葯物治之,則痊癒也。每天只需服4克,而一次性的,用生薑沖開水送服,輕者八天,重者一十五天痊癒,不復發。
4、頸椎病的特徵是什麼?
頸椎病,通常表現為頸、肩、背部酸脹疼痛不適,有時可放射到頭部、耳後、上肢甚至手指等處。
骨刺壓迫脊髓時,出現雙下肢走路不穩、易摔倒。
當骨刺壓迫椎動脈時,影響腦的供血,而產生頭暈、頭痛、眩暈、惡心、耳鳴等。
5、「頸性眩暈」有什麼特點
從頸椎病角度來分析的話,引起頭暈考慮是椎動脈受壓大腦供血不足而引起頭暈。眩暈症的原因有很多,腦供血不足、頸椎基底供血不足、美尼爾氏綜合症、耳石症等都會造成眩暈的情況,而他們歸根結底是由於微循環不暢造成的,蜜環菌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供血供氧能力,促進各部分組織的微循環,以達到攻克眩暈的效果。
美尼爾氏綜合症屬於眩暈症中比較嚴重的一種,它因為內耳迷路積水造成,究其原因也是微循環不暢造成,積水使內耳迷路堵塞,而蜜環菌能夠疏通積水暢通迷路,解決美尼爾氏綜合症引起的眩暈耳鳴等,效果都是經過科學驗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