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較頸(C)、胸(T)、腰(L)椎骨各自的結構特徵。
頸椎
頸椎(cervical vertebrae),共7個,第1、2頸椎屬特殊椎骨。一般頸椎的椎體較小,近似長方形;上、下關節突的關節面幾乎呈水平位;椎孔大,呈三角形。橫突根部生有橫突孔(transverse foramen),是頸椎最顯著的特點。橫突孔內有椎動脈和靜脈穿行。橫突末端分為前、後結節,第6頸椎橫突的前結節較大,頸總動脈經其前面上行,故稱為頸動脈結節(carotid tubercle),當頭部受傷嚴重出血時,可在此壓迫頸總動脈暫時止血。第2~6頸椎棘突短而分叉。第7頸椎棘突則長而水平,末端不分叉,容易捫到,故又名隆椎(vertebra prominens),是臨床上計數椎骨序數和針灸取穴的標志。[1] 第3~7頸椎體上面側緣向上突起,稱椎體鉤。椎體鉤與上位椎體兩側的唇緣相接,形成鉤椎關節,又稱「Luschka」關節。如「Luschka」關節過度增生肥大,可使椎間孔狹窄,壓迫脊神經,產生相應症狀,為頸椎病的病因之一。[1] 第1頸椎又稱寰椎(atlas),呈環狀。主要由前弓、後弓及側塊組成:側塊上面的橢圓形上關節面與枕骨髁相關節,下面稍凹的圓形下關節面與第2頸椎相關節,前弓後面有齒突凹。上關節凹後方有椎動脈溝,椎動脈出橫突孔經此溝而入枕骨大孔。後弓長,中點略向後方突起,叫做後結節。寰椎無椎體、棘突和關節突。[1] 第2頸椎又稱樞椎(axis),椎體向上有指狀突起,稱齒突,與寰椎的齒突凹相關節。在發生學上齒突來自第1頸椎椎體。樞椎其餘形態同一般頸椎。
胸椎
胸椎(thoracic vertebrae)共12個。從上向下椎體逐漸增大,橫截面近三角形。椎體的後外側上下緣處有與肋骨頭相接的半關節面叫肋凹,分為上肋凹和下肋凹。橫突的前面也有橫突肋凹,與肋結節形成關節。棘突長,伸向後下方,鄰位椎骨的棘突依次掩疊。呈瓦楞狀排列。關節突明顯,其關節面位於冠狀方向。[1] 第1胸椎體的肋凹有一個圓形的全肋凹和一個半圓形的下肋凹;第10胸椎只有一個上肋凹;第11、12胸椎各有一個全肋凹,橫突無肋凹。
腰椎
腰椎(lumbar vertebrae)共5個。椎體粗壯,橫斷面呈腎形,椎孔大而呈三角形,關節突關節面幾呈矢狀位,棘突寬而短,呈板狀,幾乎水平地伸向後。[1] 腰椎的上面
骶骨
骶骨(sacrum)由5塊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骶骨底前緣向前突出稱骶岬,是產科骨盆測量的一個重要標志。骶骨前面有4對骶前孔。骶骨後面的骶正中嵴兩旁有4對骶後孔。骶前、後孔均與骶管相通,分別有骶神經的前支和後支通過。骶管為椎管的下段,其下端的裂孔稱骶管裂孔(sacral hiatus)。裂孔兩側有向下突出的骶角,臨床上,常以骶角作為確定骶管裂孔位置的標志進行骶管麻醉。骶骨的外側面有耳狀面與骶骨的耳狀面相關節。
尾骨
尾骨(coccyx)由3~4塊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離為尾骨尖
呵呵,學過的東西已經遺忘了,結果還是得求助網路,網路里找到的答案,希望有幫助
2、怎麼快速區分頸椎與胸椎以及胸椎與腰椎的交接點?
問題分析:您好,正常人體骨骼中,頸椎有7節,胸椎有12節,腰椎5節。
意見建議:你可以低頭,觸摸頸部後面最高的一點,那裡是就是第七頸椎的位置。跟肚臍平行的是第3、4腰椎,其它的您只能自己通過觸摸計算了。
3、我可能就是頸椎及胸椎問題,才會左胸部不舒服,請問去那裡醫治?
我可能就是頸椎及胸椎問題,才會左胸部不舒服,請問去那裡醫治?去大一點的醫院看懶
4、胸部太大會不會加重頸椎病
不會啊
5、脊髓從頸部到胸第幾部位?
脊髓位於椎管內,前端在枕骨大孔與延髓相連,後端止於第二薦椎前半部,呈背、腹向略扁的圓柱狀,依其與脊椎的對應關系分頸部、胸部、腰部、薦部和尾部。
6、頸椎病有種束胸的感覺怎麼辦啊
頸脈通】葛根25克,當歸15克,川芎30克,黃芪35克,蜈蚣3條,天麻9克,地龍15克,白芍15克,鉤藤20克,五靈脂15克,澤蘭15克,丹參20克。功能補氣養血,袪風散寒,溫通經絡,活血化瘀,止痛。加減:兼手指麻木者加羌活10克,地龍12克,雞血藤20克,首烏藤20克;兼惡心、嘔吐者加法半夏9克,竹茹15克,天南星6克,炒白術15克,生薑6克;痛甚者重用葛根35克,秦艽15克;肝腎虧損者加續斷15克,炒杜仲15克;風寒痹阻型重用防風15克,獨活15克,荊芥15克,羌活15克;血瘀重者加水蛭3克。臨床運用該方臨床可配合頸椎牽引、理療、針灸及中葯離子局部熏蒸效果更佳。
【老中醫趙淑炳驗方】威靈仙
7、頸椎病會影響胸部發育嗎?
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