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岔氣了,怎麼辦
主要以胸部悶脹疼痛、痛無定處、疼痛面積比較大為臨床特點;特別是在深呼吸、咳嗽或者身體轉側時疼痛比較嚴重,並且伴有呼吸急促、煩悶不安、牽引胸背而疼痛。一般情況下在皮膚外看不到紅腫,壓痛也不很明顯。到底呢?有辦法的,請看下文。 臨床上岔氣多因舉重、跳躍、推車、攀高、搬運重物的時候,用力過度、用力不當或者突然進氣受傷,使得一股氣聚結在胸內,留之不去,進而開始脹滿疼痛。如果久治不當,就會變生它候。下面簡要介紹一些治療岔氣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按摩療法 讓病人側卧位,醫者站在患者的右側,用按揉法或者滾法施於背部的膀胱經上,之後再點按大抒、天宗、章門等穴位。坐起後讓患者再坐在凳子上,醫者站在病人的背後,用雙手的掌面沿著肋骨擦搓。擦搓之前先塗一些紅花油、冬青膏之類的葯物。大部分病人經過以上的治療,症狀自然會消失。這個辦法能夠宣通胸脅氣機,致使氣血運行的作用。 二、提端療法 病人坐於凳子上,找一個助手和患者面對面地蹲下,助手的雙手按壓在病人的兩側腹股溝上。醫生站在病人的背後,右手拿一塊毛巾,兩上肢抱住病人的胸部,然後左右搖晃旋轉抖動;假如右側岔氣了,就向左側傾斜,與此同時醫生的右手把毛巾堵住病人的口鼻,馬上把病人身體斜傾於右前方,迅速撤離堵物,右手及時准確地點按在最疼痛處;此時趕快讓病人用大力氣咳嗽幾聲。按上法反復提端幾次,能夠宣通胸脅留閉的氣機,症狀自然緩解。 三、提推療法 讓病人站立,雙足和雙肩一般寬度;如果岔氣在右面,醫生就站在病人的左側,用右臂從病人的背後抱住其胸部,手掌扶放在病人的右腋之下,將病人的左上肢搭在醫生的肩背上,醫生用左手握住病人的手腕,用力提起,盡量向醫生的左側傾斜,之後把病人拋起。當病人落在地上站穩的時候,醫生再用雙手掌用力推按病人左脅下,再讓病人用力咳嗽幾聲,大多數病人自然痊癒。 一般情況下疼痛比較輕的患者用按摩療法就行,按摩療法不行的再用以下兩個療法。
2、岔氣怎麼辦?
「岔氣」又稱急性胸肋痛,屬於內傷范疇,是指氣血、臟腑、經絡受傷所致,其臨床表現以胸部悶脹作痛,痛無定處,疼痛面積較大,尤其是在呼吸,咳嗽以及轉側活動時,因牽制胸部而痛或竄痛,並有呼吸急促,煩悶不安,胸背部牽引作痛。一般外無紅腫、壓痛等客觀體征。由於該病多發病於胸脅部,又稱胸脅迸傷或胸脅內傷。
造成「岔氣」的原因多以舉重、推車、跳躍、攀高、挑抬或搬運重物時,用力過度或不當或突然進氣受傷,使氣聚結於胸內,不得消散,而出現疼痛、脹滿;或在劇烈活動之前,准備活動不夠或未做准備活動。劇烈活動時肌肉進入緊張狀態,而內臟器官惰性大,不能馬上活動起來,以滿足肌肉活動時所需要的養料和氧氣,使呼吸肌緊張而痙攣;或是在身體活動需氧量加大時,呼吸不得法,只是加快呼吸頻率而呼吸表淺,也能引起呼吸肌的緊張導致痙攣。長期沒有參加體育活動或天氣過冷,以及大量出汗引起的體內氯化鈉含量過低,也能引起「岔氣」。
「岔氣」時,呼吸肌痙攣,刺激呼吸肌里的感受器,而產生疼痛。人體最主要的呼吸肌是肋間肌和膈肌,當肋間肌痙攣時,胸部兩側就會發痛。當膈肌痙攣時,疼痛就會發生在左右肋下。制止和預防「岔氣」的方法是:
1.改變表淺呼吸,加深呼吸,呼氣慢而深,用力向外呼氣,這樣可以吸進大量空氣,滿足運動時氧的需要,使呼吸肌放鬆下來,消除疼痛。
2.調整呼吸節奏,把呼吸節奏與跑步頻率配合起來,做到二步一呼一吸或三步一呼一吸。其他的活動也是一樣。
3.若用以上辦法疼痛還不能消除,可作深呼吸憋氣,用力扣打胸腔兩側或肋下疼痛處,然後作緩慢深長呼吸氣,重復幾次可使呼吸肌逐漸放鬆,痙攣緩解。
4.劇烈活動之前,做好准備活動,使呼吸肌逐漸適應較快頻率的收縮,不致引起痙攣。
5.冬天鍛煉盡量用鼻子呼吸,若用口呼吸時,要半張口,讓冷空氣從牙縫中進入口腔,防止冷空氣過分刺激。
6.按摩療法治療岔氣有較好的療效,在臨床上常運用按、摩、揉、滾、點、擦、搓於胸部。令患者仰卧或側卧位,術者站在患者右側,用按揉或一指禪,或滾法施法於背部膀胱經。再點按天宗、大抒、章門、雲門等穴。再令患者坐於凳子上,術者站在患者背後,用雙手掌面沿肋骨走向擦搓。在擦搓前先塗冬青膏,以增加療效和預防擦搓時損傷皮膚。
經過以上治療,可宣通胸脅之氣機失調,氣血同流、症狀自消。一般「岔氣」消除後,還可以繼續進行體育活動,對身體沒有什麼損害及影響。
3、後背岔氣怎麼辦才能快點好
你好! 岔氣指的是運動時胸壁某部位出現疼痛,並且說話、呼吸和咳嗽時疼痛還會加劇。醫學上稱之為「呼吸肌痙攣」。其原因大都是在進行大運動量活動前准備不足,因人體突然從安靜狀態進入緊張狀態時,難以馬上動員起內臟器官,結果無法滿足肌肉運動所需要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另外在運動時呼吸頻率太快,深度不夠,致使呼吸肌連續過急收縮,長時間得不到放鬆。天氣寒冷或者大量出汗使體內氯化鈉含量過低等,也會引起岔氣。
發生岔氣時,可以及時做深呼吸,然後憋氣,握拳由上到下捶打胸腔左右兩側,再緩緩做深長呼氣;或在深吸氣後,請別人握拳自上而下捶擊胸背;或躺在床上墊子上反復滾動,使疼痛慢慢消失。
4、脖子岔氣了,怎麼辦?
岔氣指的是運動時胸壁某部位出現疼痛,並且說話、呼吸和咳嗽時疼痛還會加劇。醫學上稱之為「呼吸肌痙攣」。其原因大都是在進行大運動量活動前准備不足,因人體突然從安靜狀態進入緊張狀態時,難以馬上動員起內臟器官,結果無法滿足肌肉運動所需要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另外在運動時呼吸頻率太快,深度不夠,致使呼吸肌連續過急收縮,長時間得不到放鬆。天氣寒冷或者大量出汗使體內氯化鈉含量過低等,也會引起岔氣。
發生岔氣時,可以及時做深呼吸,然後憋氣,握拳由上到下捶打胸腔左右兩側,再緩緩做深長呼氣;或在深吸氣後,請別人握拳自上而下捶擊胸背;或躺在床上墊子上反復滾動,使疼痛慢慢消失。
參考資料:健康時報2002-07-24
5、頸椎疼怎麼辦?
你好根據你提供的情況考慮是頸椎病,建議去康復理療科做按摩牽引推拿等理療效果較好,患處可以熱敷或者烤燈照射,平時少做低頭伏案工作,多做頸部保健操,可以口服頸復康顆粒。睡覺用的枕頭不宜過高過軟。
6、脖子岔氣了怎麼辦?
最好做DR看看氣管有沒有受壓,明確診斷才好治療。
7、頸椎出問題怎麼辦?
運動治療
通過一些頸部的放鬆運動,可以促進頸椎區域的血液循環,拉伸頸部韌帶,放鬆痙攣肌肉,增強頸部肌肉對疲勞的忍耐力,從而減輕症狀,也可以幫助改善頸椎的穩定性,幫助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復發作,但前提是頸椎病症狀是在緩解的過程中或者症狀較輕的時候,可進行運動療法,單單通過運動療法治療頸椎病,就不太可能了。
推拿療法
推拿療法可以緩解頸肩肌群的緊張及痙攣,恢復頸椎活動,松解神經根受卡壓及軟組織粘連引起的症狀,修復椎體錯位和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對神經、血管、軟組織的刺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舒筋活絡,解痙鎮痛。但是對引起頸椎病症狀的根本原因椎體錯位和椎間盤突出一般沒有作用,治標不治本,容易反復。
牽引療法
牽引療法對早期頸椎病比較有效,它有利於組織充血、水腫的消退,可解除頸部的肌肉痙攣,減少椎間盤的壓力,使神經根所受的刺激得以緩解,緩沖椎間盤對周圍軟組織的壓力,但是牽引要注意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頸椎的角度、牽引的力量、牽引時間、體位、牽引方式等。還有頸椎病伴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頸椎嚴重退行性改變、嚴重骨質疏鬆、椎動脈狹窄、年齡低於18歲等並不適合牽引治療。
手術療法
因為頸部解剖結構復雜,支撐頭顱,頸椎內部的脊髓是大腦和全身神經聯系的關卡,頭部以外的感覺均通過頸脊髓才能上傳,供應大腦的血管也是從頸椎經過,而且還是消化道、呼吸道的起始部位,所以安全起見,頸椎病多採用非手術療法,只有非手術療法無效時,才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