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錯位嚴重嗎
這是頸椎病的表現,建議去醫院骨科就診,行頸椎ct或者磁共振檢查可明確,平時要注意避免長時間低頭,晚上睡覺枕頭不要過高,可以堅持做頸椎保健操。結合頸部按摩理療,牽引等治療。嚴重的話需要手術治療。
2、我頸椎一,二節錯位,引發頭疼,頭暈,怎麼辦
頸椎病是一種發作起來令人十分痛苦的疾病,頸椎病患者經常會出現頭痛的症狀。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頸椎病引起的頭痛,多為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症狀。頸椎的退行性改變,導致頸椎的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等病理改變,導致椎動脈受到刺激、牽拉或壓迫,就會導致頭痛症狀的出現。椎動脈型頸椎病引起的頭痛症狀,主要是由於椎動脈受壓導致供給枕大神經的枕動脈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枕大神經病變導致的。所以頸椎病引起的頭痛多為枕大神經支配區的疼痛,臨床上多呈間歇性跳痛,多從一側後頸部向枕部及半側頭部放射,並伴有灼熱感。少數頸椎病患者由於痛覺過敏,在觸及頭部時就有明顯的疼痛的症狀。
頸椎病所引起的頭痛的症狀,根據患者的病變部位、受壓的神經、血管等組織的不同以及病變的輕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頸椎病性頭痛主要有以下幾種:
1.局部性頭痛。頸椎病引起的局部性頭痛,多呈鈍痛或隱痛,少數患者表現為刺痛,這是由於頸椎椎間關節之間位置的改變而引起的頸部肌肉疲勞緊張,使頸椎的結構穩定性失衡導致的。多與睡姿不當有光,晨起多見。
2.頭痛伴有放射性的上肢痛。頸椎病頭痛的患者,伴有上肢的放射性疼痛,是神經根型頸椎病常見的症狀。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沿上肢向手部的放射性疼痛,是脊神經根受突出的椎間盤髓核或骨質增生的刺激、壓迫或牽拉所導致的。疼痛的分布區與所患病變部位的脊神經支配區相一致,多為刺痛,常伴有麻木感以及感覺的缺失。
3.血管性頭痛。頸椎病引起的血管性頭痛是椎動脈型頸椎病常見的臨床症狀。由於頸椎病變導致椎動脈受到壓迫或刺激,使椎動脈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臨床上常表現為偏頭痛,且多為一側。局限於顳部,發作短暫,呈跳痛或灼痛,常伴有眩暈及突然猝倒。每次發作多與旋頸或頸部側彎有關。
4.頭痛伴有牽涉性內臟痛。頸椎病頭痛的患者,可出現牽涉性的內臟疼痛。這主要是頸椎病病變部位受到壓迫的神經,支配著內臟的感覺所導致的。如頭痛的患者伴有心絞痛與胃痛症狀出現時,應高度警惕頸椎病的發生。
頸椎病日常緩解的方法。
1.做戶外運動:軟骨組織長的營養是通過壓力的變化來進行營養交換的,缺乏活動會造成軟骨營養不良,進而導致退化。
2.工間5分鍾做操: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中也可保養頸椎,如利用工間休息做如下頸椎操:端坐進行頭部運動,分別做低頭、抬頭、左轉、右轉、前伸、後縮及順、逆時針環繞動長作。每次5分鍾,動作要輕緩柔和。
3.及時主動調溫:頸椎最怕受寒,所以要及時增減衣物,給自己的頸椎以適宜的溫度。可在辦公室准備一件披肩以保護好頸背部,既有溫度又有風度。
4.游泳:游泳是一項全身運動,能有效促進全身肌肉的血液循環,適宜早期或恢復期頸椎病患者、項背肌筋膜炎患者。
5.午、夜摸頸放鬆:中午和晚上,緊張忙碌後的脖子可能早已疲憊不堪,此時可用兩手手指互相交叉,放在長頸部後方來回摩擦頸部,力度要輕柔,一次連續摩擦50下,以頸部長發熱為宜,可緩解頸椎疲勞、放鬆全身。
6.選擇健康枕頭:枕頭過高或過低、床墊過於柔軟都會連累頸椎。枕頭寬度應達到肩部,高度在10厘米左右,中間低、兩端高呈元寶形的枕頭對頸椎有良好的支撐作用,可長以讓頸椎得到很好的休息。
7.學學大鵬展翅:看電視時別總坐著,更不宜窩在床上看,可在看時模擬大鵬展翅:輕輕彎腰至90度,長兩個手臂模仿鳥飛行一樣向斜後方伸展開,越高越好,但不要將頭抬起來,堅持5分鍾。
3、頸椎第二節錯位有什麼症狀?靠鍛煉能好嗎?
頸椎錯位,復位就可以了,一般的復位方法是前低頭,慢慢的低,盡量便頸椎彎曲 ,再慢慢的抬頭,就可以復位了,不要左右搖頭。
4、請老師看看,我的頸椎是錯位了嗎,那幾節出問題了
根據你說的症狀分析:你是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頸椎12345關節向後錯位;同時,因為你向左側歪頭的習慣造成頸椎123關節向左側錯位所以就會出現「低頭頸椎左側臉頰發脹不舒服」的症狀,以後還會出現麻木 發涼或者面部疼痛等症狀。可能你的手有時麻木,肩膀不舒服。總之症狀還比較輕。治療的關鍵在你自己能否克服日常工作及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例如挺頭收下巴,長時間低頭,歪頭做事,高枕歪躺等等壞習慣,治療頸椎病的過程就是和自己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做斗爭的過程。這是最關鍵的問題,否則,就是治好了用不了多長時間頸椎病又必然會復發的。頸椎病治療我告訴你方法:1:首先要糾正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問題:頸椎枕在啤酒瓶上,(在枕頭上放上一個和啤酒瓶,枕頭和啤酒瓶加在一起的高度大約12公分,太低效果不好,但可以適當調整),頸椎一定要擔在啤酒瓶上呈現正十字症狀,後腦勺要懸空。堅持做到60分鍾以上。 如果感覺頸椎有疼痛的地方,就把疼痛的地方枕在啤酒瓶上,例如頸椎右側3的地方疼痛處枕在啤酒瓶上,頭也向右扭一點把疼的地方做成支點,利用頭部的重力和啤酒瓶的頂力來對頸椎進行糾正和復位。切記:一直做到頸椎感覺不疼了,不惡心了,頭部不暈了就可以停止了。你頸椎c3 4都可以用此方法來進行糾正。這個方法治療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有很好的糾正效果。枕啤酒瓶復位,頭 頸椎會出現麻木,這是因為枕啤酒瓶影響了血液的循環,就和坐的時間長了腿腳麻木是一個道理,把頸椎左右轉動一下血液恢復循環就解決了。之後再繼續復位就行了。一但復位你會很快進入深沉的睡眠當中。都是正常的好現象。2:用大拇指一點一點的用力按壓按揉寰樞《就是頭部和頸椎起連接作用的那塊肌肉》肌肉疼痛的地方,最大5公斤的力量,直到不疼了,眼睛能睜開為止。3:再就是 用大拇指按壓住頸椎疼痛的地方,如果是右側疼痛就向左側推壓。如果是左側疼痛就向右側推壓。按壓的力 量是由輕到重最大5公斤的力,絕不能用蠻力推壓。逐漸加力一直推壓和按揉到頸椎沒有任何一點疼痛了,頭不眩暈了,頭不痛了,眼睛能看清東西了,轉動頸椎沒有響聲了,你的頸椎病就是治好了。做完復位之後要立刻做檢驗:頸椎能夠自由轉動沒有響聲了也不痛了,頭不疼了,頭不暈了,就是復位成功了。如果轉動困難就是沒有復位到位,應該繼續推壓復位,直到頸椎能夠自由轉動為止。4:整個做完復位之後必須要帶上頸椎保護托架,進行強制糾正不正確的頸椎姿勢。最少30天。5:睡覺應該用側卧的方式,不要平躺的姿勢。請認真閱讀文章,真正理解內容再學習復位。
5、先生調頸椎錯位的方法是不是仰卧位操作
調頸椎錯位仰卧位操作 是最好的方法,容易全身放鬆。當然採用坐姿是常用的方法。復位方法是:用大拇指按壓住頸椎的疼痛點,頸椎右側疼痛就往左肩方向推壓,反之就往右肩方向推壓,後邊疼痛就向前邊推移,右後方就向左前方推移,左後方疼痛就向右前方推壓等等,,,,, 直到疼痛腫脹感立即消失為止。推壓的力量是由輕到重逐漸加力最大到5㎏的力量,絕不可用蠻力猛力推壓,逐漸加力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頭不眩暈了,眼睛能看清東西了,你的頸椎病就是治好了。方法簡單實用安全可靠。嚴重骨質疏鬆和外傷引起的頸椎病不適合版這個方法。做完復位之後要立刻做檢驗:頸椎能夠自由轉動沒有響聲了也不痛了,頭不疼了,頭不暈權了,就是復位成功了。如果轉動困難就是沒有復位到位,應該繼續推壓復位,直到頸椎能夠自由轉動為止。 關與頸椎幾你分不清沒關系,一個原則:那裡疼你就推壓那裡,推到不麻,不疼,不暈症狀消失為止。
6、什麼是頸椎錯位?
「 頸椎錯位」,臨床上稱為「頸椎小關節錯位」亦稱「頸椎小關節功能紊亂」;是指骨與骨之間關系的微小改變,幅度很小,屬頸椎小關節囊內的微小移位。 椎間盤由於退變而變薄,患椎失去正常活動度,相應的小關節突關節受到異常應力,可引起小關節軟骨軟化、骨質增生、關節滑膜腫脹或肥厚,關節囊內可發生積液。這常常會引起小關節的錯位(頸椎錯位)。上一頸椎的下關節突突向後下移位後,頸椎做後伸運動時下關節突抵於下一頸椎關節突背側以致活動受限;頸椎的上關節突突向椎間孔,可刺激或壓迫根功脈。 隨著椎間盤、小關節錯位(頸椎錯位),位於椎弓間的黃韌帶可呈現纖維變性或增生。當頸部後伸時頸髓稍變粗,由於椎弓間距變短,退變的黃韌帶可凸向椎管,使脊髓受到壓迫性損傷。 頸椎的周圍韌帶因椎間盤、小關節錯位(頸椎錯位)等組織變性而鬆弛,加重了患椎的失穩程度。頸椎橫突周圍的韌帶,受到牽扯性傷力可引起骨質增生,橫突孔周圍骨贅可壓迫或刺激椎動脈周圍的交感神經纖維,引起椎動脈痙李,影響腦幹部的供血。
7、頸椎錯位怎麼辦
如果不是太嚴重的話你可以找人幫推拿過來,然後配合貼些膏葯,膏葯可以消腫止痛的,使用起來又方便。我也是經常玩電腦久了脖子痛,這就是貼膏葯好的。可以綬解疼痛 的。我們是專門做膏葯的。需要的話可以聯系我。不過你以後可得注意以下幾點:長期在辦公室工作的人員,由於長期低頭伏案工作,使頸椎長時間處於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不僅使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也使頸部肌肉長期處於非協調受力狀態,頸後部肌肉和韌帶易受牽拉勞損,再加上扭轉、側屈過度,更進一步導致損傷,所以極易於發生頸椎病。由於辦公室人員缺乏運動而導致頸肌慢性勞損,從而發展成為頸椎病的重要原因。
正確坐姿:辦公室人員在坐姿上應保持自然的端坐位,頭部略微前傾,保持頭、頸、胸的正常生理曲線;桌面與椅子的高度比例應以避免頭頸部過度後仰或過度前屈為適合。
頭頸運動:每天堅持做1-2次頭頸部運動,包括前屈、後伸、左右旋轉運動,這樣可預防頸椎間隙變窄及生理曲度的變直。工作1-2小時左右,應有目的地讓頭頸部向左右轉動數次,轉動時應注意輕柔、緩慢,以達到該方向的最大運動范圍為准;聳肩運動,兩肩慢慢緊縮3-5秒鍾,然後雙肩向上堅持3-5秒鍾,重復6-8次;
注意護眼:長時間近距離看物,尤其是低頭狀態者,既影響頸椎,又易引起視力疲勞,甚至誘發屈光不正。因此,每當伏案過久後,應抬頭向遠方眺望半分鍾左右。這樣既可消除疲勞感,又有利於頸椎的保健。
8、頸椎錯位了,怎麼治療才能好
頸椎錯位能治好。但是只是治好頸椎錯位,如果是合並有頸部脊髓損傷的,一般來說脊髓損傷很難完全恢復好。這個單純的頸椎錯位裡面,常見的寰樞椎的半脫位,這個是可以沒有頸部脊髓的損傷的,輕度的,一般是可以用顱骨牽引2周後改石膏或者是頸托固定4-6周,這個就可以癒合恢復好了的,有些小的關節突錯位,也是可以予以頸椎牽引而自動復位的。但是對於嚴重外傷導致的頸椎錯位並合並有頸髓損傷的,這個頸椎錯位本身是可以通過手術復位和固定治療的,但是頸髓是神經損傷,損傷後及時治療,有些恢復效果也不理想。
9、頸椎關節錯位型式有哪些
頸椎小關節錯位是頸椎病中最常見的病因。頸椎椎間關節包括頸椎間盤、左、右鉤突關節及左、右後關節五對,不同姿勢引起的作用力可導致不同關節錯位方向的不同。
1 前後滑脫式錯位:當椎間盤損傷、退變時易發生椎間盤關節滑移。觸診同一平面橫突左、右兩側均隆起或凹陷。X線側位片椎體後緣聯線中斷,上一椎體向後或前滑移。
2 左右旋轉式錯位:椎間盤尚好,頸椎扭轉時易發生。觸診錯位椎的橫突偏歪為上下二椎方向相反。X線側位片可見錯位椎體雙邊、雙突影,或椎體後緣聯線中斷、成角或反張,斜位片見椎間孔內小關節移位而致椎間孔變形、變窄,其左右多不在同一椎間孔。
3 側彎側擺式錯位:椎間盤受損或已變性,頸椎側屈過度或頸椎側位挫(撞)傷時易發生(習慣高枕或偏一側睡者多見)。橫突觸診頸椎向一側偏歪或側彎隆突,另側 陷(症狀常出現在錯位關節的凹陷側)。X線正位片可見頸軸側彎,或某二個椎間鉤突關節偏歪不對稱(側擺),病程長者常見鉤突關節變尖。
4 傾位或仰位式錯位:多見於急性外傷或有外傷史者(尤以揮鞭性損傷常見),有時合並有旋轉錯位。橫突觸診兼有前後滑脫式和側擺式的關節偏歪情況,棘突觸診間距不正常(一寬一窄)。側位X線片可見椎體(棘突)傾位或仰位(上寬下窄為仰位,反之為傾位)。
5 混合型錯位:與上述各型兼有二型以上者。
6 鉤突關節型錯位:好發於早期變性的椎間盤部位。後關節錯位觸診易於發現,鉤椎關節錯位,除側彎側擺式易於觸診外,輕度的扭傷或滑膜嵌頓,雖症狀較明顯,但關節變形不易觸診。檢查確診時,注意下列三個特徵:1.斜角肌緊張呈索狀硬結;2.術者以手指沿此索狀硬結向上觸診至橫突處,重症者可觸及綠豆大的粒狀硬結,為橫突間肌及軟組織痙攣形成;3.該處壓痛明顯,重按可誘發症狀。當關節復位後,症狀可即行緩解或消失。X線正位片可見椎體側擺,病程長者,可見鉤突關節骨質增生(變尖)。
7 後關節滑膜嵌頓:由於後關節襄松馳,當關節張開在某種姿勢較久致關節內膜牽張松馳後,突然活動關節,襄中的內膜(又稱滑膜,分泌滑液,內含豐富交感神經組織,由脊膜返回支神經支配,痛覺十分敏感)因松馳而被關節蛟合於關節內,稱為關節滑膜嵌頓。最常見於落枕患者,起病突然,頸部因劇痛引起反射性肌痙攣而致活動功能顯著受限,出現斜頸。觸診於發病關節處有包塊樣隆起,(關節內膜受傷後,滲出水腫至關節腫脹),多呈半球形,按之劇痛,其有關頸部肌肉保護性緊張。頸部X線側位片可見該椎間關節椎間隙後緣增寬,密度略增高(關節炎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