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中立位

頸椎中立位

發布時間:2020-10-27 07:38:44

1、頸椎病應該怎樣運動?

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以往多見於中老年人,近年來有年輕化的傾向;過去是會計、教師的職業病,現在則是辦公室里的多發病。頸椎病的主要症狀是頸部疼痛板滯伴有上肢的疼痛麻木,但是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頸椎病還會產生頭痛、頭暈、耳鳴、眼睛發脹、胸悶氣急、四肢無力等症狀。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很多,推拿、針灸、牽引、理療、局封、葯物等,還有手術,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療,不注意自我保養和功能鍛煉,就會拖延病情,並容易復發。

一.保養

1.用枕適當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過的,枕頭的高低軟硬對頸椎有直接影響,最佳的枕頭應該是能支撐頸椎的生理曲線,並保持頸椎的平直。枕頭要有彈性,枕芯以木棉、中空高彈棉或穀物皮殼為宜。喜歡仰卧的,枕頭的高度為5厘米左右(受壓以後的高度);喜歡側卧的,高度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時,枕頭的下緣最好墊在肩胛骨的上緣,不能使頸部脫空。其實,枕頭的真正名字應該叫「枕頸」。枕頭不合適,常造成落枕,反復落枕往往是頸椎病的先兆,要及時診治;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枕席以草編為佳,竹席一則太涼,二則太硬,最好不用。

2.頸部保暖 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秋冬季節,最好穿高領衣服;天氣稍熱,夜間睡眠時應注意防止頸肩部受涼;炎熱季節,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3.姿勢正確 頸椎病的主要誘因是工作學習的姿勢不正確,良好的姿勢能減少勞累,避免損傷。低頭時間過長,使肌肉疲勞,頸椎間盤出現老化,並出現慢性勞損,會繼發一系列症狀。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鍾,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扶手上看書、看電視。

4.避免損傷 頸部的損傷也會誘發本病,除了注意姿勢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剎車,頭部向前沖去,會發生「揮鞭樣」損傷,因此,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要在車上打瞌睡,坐座位時可適當地扭轉身體,側面向前;體育比賽時更要避免頸椎損傷;頸椎病急性發作時,頸椎要減少活動,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轉頭,必要時用頸托保護。

二.鍛煉

頸椎的鍛煉應該慎重,要避免無目的的快速旋轉或搖擺,尤其是頸椎病急性期、椎動脈型頸椎病或脊髓型頸椎病。我們推薦的方法簡單易行,但要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須持之以恆。

1.頭中立位,前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後伸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動作宜緩慢,稍稍用力。鍛煉時,有的病人頸部可感覺到響聲,如果伴有疼痛,應減少鍛煉的次數或停止鍛煉;如果沒有疼痛,則可以繼續鍛煉。

2.頭中立位,雙手十指相叉抱在頸後,頭做緩慢的前屈和後伸運動,與此同時,雙手用力對抗頭的運動,以鍛煉頸椎後側的肌肉力量。

2、頸椎非中立位

?

3、如何進行頸椎復位

以患者棘突向右側偏歪為例,令患者坐於一矮凳上,醫生站立在其背後,用拇指進行觸診,自上而下。因寰椎(第一頸椎)無棘突,故可依次觸摸到第二至第七頸椎的棘突。偏歪的棘突,往往有壓痛。以前胸頂住病人枕部,用右肘前部托住其下頜部向上牽引,適當右旋,以左拇指端頂住偏歪棘突的右側,向左側推動,可聽到響聲或偏歪棘突復位時的移動感。復位完畢後,頭部置於中立位,再次進行檢查,如未復位,可重復上述動作。如偏歪棘突已復位,可適當行按揉及理筋等手法處理項背軟組織。治療後病人要休息數日,避免伏案工作。頸椎不穩定的病人要採用頸圍加以外固定,維持體位。對於項背肌僵硬或疼痛較重病例,可於治療前口服肌鬆弛或消炎鎮痛葯物,並進行理療或熱敷,待肌肉痙攣緩解,疼痛減輕後再進行治療,切忌強行復位。如果頸椎復位手法不當,就有可能會拉傷頸部肌肉,甚至造成頸椎骨折。如果你在家裡自行復位的話,一定要小心。祝您身體健康!

4、頸椎病的自我治療方法

5、有關頸椎問題在健身房的鍛煉方法。。。

有頸椎病可到健身房鍛煉,但要避免頸椎的猛烈活動。 頸椎病大多是由於低頭過多時間過長引起的,所以要多抬頭,多做頭部左右轉動的鍛煉對頸椎比較有利。

頸椎病具體症狀是頸背疼痛、上肢無力、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

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改善:

①頭中立位,前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後伸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動作宜緩慢,稍稍用力。鍛煉時,有的病人頸部可感覺到響聲,如果伴有疼痛,應減少鍛煉的次數或停止鍛煉;如果沒有疼痛,則可以繼續鍛煉。

②頭中立位,雙手十指相叉抱在頸後,頭做緩慢的前屈和後伸運動,與此同時,雙手用力對抗頭的運動,以鍛煉頸椎後側的肌肉力量。

③頸椎病可以正規鍛煉。同時推薦游泳等健身項目,對您的頸椎病有好處,鍛煉後,要積極進行各關節,肌肉的放鬆,避免導致局部酸麻脹痛,經常做頸椎保健操為好。必要時,針灸按摩理療等。疼痛劇烈的話,紅花油外敷配合貼膏葯。

6、頸椎病體格檢查要點?

1
.臂叢神經牽拉試驗:又稱
Eaten
試驗。此試驗之機制是使神經根受到牽拉,觀察是
否發生患側上肢反射性痛。檢查時,
讓患者頸部前屈,檢查者一
手放於頭部病側

另一手握
住患肢的腕部,
沿反方向牽拉,

患肢感覺疼痛、
麻木則為陽性

若在牽拉的同時迫使患肢
做內旋動作,稱為
Eaten
加強試驗。

2
.頭部叩擊試驗:又稱「鐵砧」試驗。病人坐位,醫生以一手平置於患者頭部,掌心
接觸頭項,另一手握拳叩擊放置於頭頂部的手背。若
病人感到頸部不適、疼痛或上肢
(
一側
或兩側
)
痛或有酸麻感,則該試驗為陽性。

3
.椎問孔擠壓試驗:又稱
Spurling
試驗。讓患者取坐位,
頭部微向病側側彎
,檢查者
立於患者後方,
用手按住患者頂部向下施加壓力,
如患肢發生放射性疼痛即為陽性。
原因在
於側彎使椎間孔變小,
擠壓頭部使椎間孔更窄,
椎間盤突出暫時加大,
故神經根擠壓症狀更
加明顯。

4
.傑克遜
(Jackson)
壓頭試驗:當患者頭部處於中立位和後伸位時,檢查者於頭頂部依
軸方向施加壓力,若患肢出現放射性疼痛,症狀加重,稱為
Jackson
壓頭試驗陽性。

5
.肩部下壓試驗:患者端坐,讓其頭部偏向健側,當有神經根粘連時,為了減輕疼痛,
患側肩部會相應抬高。
此時,
檢查者握住患肢腕部做縱軸牽引,
若患肢有放射痛和麻木加重,
稱為肩部下壓試驗陽性。

6
.直臂抬高試驗:患聲取坐位或站立位,手臂伸直,檢查者站在患者背後,一手扶其
患側肩,
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並向外後上方抬起,
以使臂叢神經受到牽拉,
若患肢出現放射
性疼痛,
即為陽性。
可根據出現放射痛時的抬高程度來判斷頸神經根或臂叢神經受損的輕重。
此試驗類似於下肢的直腿抬高試驗。

7
.頸部拔伸試驗:檢查者將雙手分別置於患者左、右耳部並夾頭部,輕輕向上提起,

患者感覺頸及上肢疼痛減輕,即為陽性
。本試驗可作為頸部牽引治療的指征之一。

8
.轉身看物試驗:讓患者觀看自己肩部或身旁某物,若患者不能或不敢貿然轉頭或轉
動全身觀看,說明頸椎或頸肌有疾患,如頸椎結核、頸椎強直、
「落枕」等。

9
.頭前屈旋轉試驗:也稱
Fenz
試驗。先將患者頭部前屈,繼而向左右旋轉,如頸椎出
現疼痛,即為陽性,多提示有頸椎骨關節病。

7、頸椎不好做什麼運動可以有所緩解?

一般人認為頸椎病無非是頸背疼痛,沒什麼了不起。殊不知頸椎上承頭顱下接軀干,神經血管分布交錯密集,處於人體神經中樞的重要部位,還是腦血循環的必由之路。因此,一旦發生疾病,必然會影響到心腦心血和中樞神經,造成各類頸源性疾病,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對於各型頸椎病,甚至對有些需行手術治療的重症患者,我們多採用中葯內外合治療法,並酌情輔以運動療法,幾乎均可避免手術而獲良好療效。運動療法的種類很多,現介紹療效確切,簡便易行的三套頸肩操。

第一套:頸椎操:
預備動作:取坐位,全身放鬆,頸伸直,雙手自然交叉置於腿上。第一節:①頭正位。②頭低下至最大限度。③抬頭回到正位。4頭仰至最大限度。⑤恢復頭正位。第二節:①頭向左轉至最大限度。②頭回到正位。③頭向右轉至最大限度。4頭恢復正位。第三節:①頭正位。②頭向左轉,下頜盡量夠左肩。③頭回到正位。4頭向右轉,下頜盡量夠右肩。⑤頭恢復正位。

第二套:縮頸揉肩操:
預備動作:可坐位或站立,全身放鬆,雙臂自然下垂,雙手半握拳。①聳肩縮頸,雙肩向前順時針揉動。②頸肩收回到中立位。③聳肩縮頸,雙肩向後逆時針揉動。4頸肩恢復到中立位。

第三套:頸椎「米」字操:即以頭為筆頭,用頸作筆桿,按下述順序反復書寫「米」字,每次書寫5~10個「米」字。
准備動作同第一套。整套操連續做,不分節。具體書寫方法為:
①先寫一橫,頭盡量由左到右劃一橫線。②頭回到正位。③再寫一豎,頭盡量向前上方拉伸,自上而下劃一豎線。4頭回到正位。⑤頭頸盡量向左上方拉伸成45度角,而後斜行劃線拉伸至右下45度。⑥頭回正位。⑦同法書寫米字右上點。⑧頭回正位。⑨頭頸盡量向右前上方拉伸,向左下方劃一撇。⑩頭頸回到正中位。11頭盡量向左前上方拉伸,向右下方劃一捺;12恢復頭頸正位。以上為一個「米」字。

這三套操,可活動頸椎關節和肩關節,保持關節的靈活度,鍛煉頸部肌群的伸縮功能,增強頸肌肌力,維系頸部軟組織的自然彈性,避免或松解粘連,糾正頸椎小關節的錯位,恢復或改善頸椎的生理力線平衡,增進頸椎的穩定性。有助於治療或預防頸椎病和頸性肩周炎。患者可酌情任選其中一套,或按順序三套一氣呵成。但「米」字操動作較大,病情較重者,應循序漸進,逐步加大運動量,即可先做頭兩節,後做「米」字操。動作宜柔和,切忌用力過猛。這三節操,一般每天做1~2次,見縫插針,靈活安排運動時間,其運動量因人而異。一般以操後感覺頭、頸、肩輕快,舒適為度。持之以恆,必收良效。

8、頸椎需要日常生活保護,生活中的注意點

得了頸椎病當然得治療,目前治療此病總體分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兩大類版,不到萬權不得已手術是不提倡的,因為頸部是神經線密集區,一旦觸碰了神經根後果是很嚴重的,術後的復發率是很高的,至於治療選對合適方法是很關鍵的,建議是保守治療,保守治療也分多種,效果也是不一樣的。 在治療的同時,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應有所注意:

與頸椎中立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