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判斷脊椎是否歪斜
怎樣判斷你的脊椎是否健康?
你還可以通過以下簡單的檢查對照,判斷你的脊椎是否健康:
1.你的腳後跟常被磨得高低不平,通常是由於雙腿長度的不相等或沿著脊柱長軸壓力的不均衡造成的。
2.你不能完全十分舒適的深,長呼吸。呼吸、健康、脊椎的健康和活力相互緊密聯系。
3.你的下頜運動時會發出「卡嗒」的聲音。多是由於頸部或者髖部關節半脫位引起的。
4.你的頸部、背部或更多的關節會發出爆裂的聲音。通常是由於你的脊椎關節被鎖住或卡住。
5.你的頭或髖部不能向兩側輕松地扭動或者旋轉相同的角度,運動的范圍正逐漸縮小。
6.你經常感到疲勞,不平衡的脊柱耗盡你的能量。
7.你的精神不能很好的集中,因為脊椎半脫位會影響大腦健康。
8.你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弱。脊椎半脫位可以影響你的神經內分泌系統,而神經內分泌系統在抵抗疾病和防止傳染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9.行走時,你的腳尖會向外展開,只要你不有意改變的話,這種檢測實驗很容易完成。在你走路的時候,注意看你的腳。它們二者都指向前方嗎?或者有一側腳已向內或向外展開?或者雙側?腳外展也許是下部脊椎或髖骨的問題,或頭頸部、顱骨基底部的壓力不均衡的信號。
10.出現一條腿比另一條腿短。不脫鞋,躺下,讓一個人在你後邊站著,把你的腳後跟沿著身體的方向輕輕拉直,觀察你的腳,比腳後跟的位置。一側腿(通常是右側)會出現比另一側短0.32---2.5CM。(測量短的腿記錄它的長短在需要時可以給脊椎矯正醫生看)。
11.你有不良姿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體重應該相等地分配上兩個腳掌。 如果不是,這就是你的脊椎或頭,臀部不在身體中心線上的最好證明。
12.你有頭痛或頸、腰、背部的疼痛,及肌肉或關節的軟組織疼痛。通常是具有脊椎半脫位的信號。
13.你有一種持續的緊張皺縮感和壓迫感,尤其是在肌肉和關節中有發緊的感覺。通常是肌肉受脊椎半脫位的影響。
14.你感到背和頸部僵硬不適。僵硬不適也許是脊椎半脫位的信號。
15.你只是感到輕微的不舒服,但你的健康狀況並不好,脊椎半脫位能影響你的全面健康。
如果你發現自己有這些情況中的一種或多種,說明你已經需要向脊椎矯正醫生進行咨詢。
矯正脊椎治療腰痛
日常的腰部姿勢不正確,長期的坐姿不良對脊椎造成壓力,就有引起腰痛的可能。腰痛的人越來越多,在腰部過度用力,使得腰部突然激烈的痛起來,象閃腰,椎間疝氣,脊椎分離症等就是最常見的例子。
又如老化,習慣側坐的人,卧床太軟,以致罹患變形性脊椎症的人也很多。腰一旦發疼,下半身就發揮不了作用,背脊也會跟著彎曲,頸部也會跟著傾斜,頭腦也會受到影響。
欲矯正歪斜的腰骨必需注意以下幾點:
1勿睡彈簧床之類,勿側坐。保持端正的坐姿、站姿。
2在平坦的床上,把兩手兩腿向上下充分的伸直,把腰骨保持於相等的間隔。
3把血液送入腰的椎間板。為此,可以做「下半身搖擺功」
動作:仰卧,十指交叉放在頭下,兩手肘打開貼著地面,吸氣,屈雙腿靠近胸部,呼氣,兩腿慢慢搖擺到左側,吸氣,兩腿回到正中,呼氣,慢慢搖擺到右側。重復幾次。
作用:按摩背部和肩膀,促進血液循環,加強大腿和腹內臟,收緊腹部,纖細腰部。扭開腰椎,把血液送入腰的椎間板。
2、什麼瑜伽動作可以矯正頸椎歪斜
隨著脊椎疾病在人群中發病的增多,很多人開始通過瑜伽練習在尋求脊椎保健方法。
然而,我們發現許多人在練習瑜伽某些體式時,如:扭動頸椎的活動范圍過大,讓頭部刻意進行大回轉動作,轉動中頭部過於用力,這個出現在初學者居多,這樣,對頸椎產生過大的沖擊,這是不利於頸椎健康的。正確的方法應當是做方向的運動時,即向左、向右、水平轉動,需要放鬆、輕松並柔和有度,配合呼吸才能進行有效,否則,生硬的扭動屬於不良姿勢,而加重引發頸椎病。又如:一些瑜伽練習者,身體的腰身向左、向右側彎,向前、向後彎時,每個動作重復時過度用力,過於向難度或者所謂的標准姿勢看齊,因此,常有練習者感到身體酸痛、疲勞等,正是如此,腰椎問題不但得不到治療或者矯正,反而是容易加重症狀的姿勢;國內各大醫院在進行脊椎病的治療過程中,對頸椎、腰椎的保健與矯正治療是非常慎重的,如:首先需要經過對頸椎的X線片進行細致的結構分析,全面的進行物理檢查,在搞清楚頸椎各部分的情況的基礎上,根據生物力學的原理,按照特殊訓練的技術進行矯正,才能達到安全而有效的治療目的。
3、哪種睡姿導致胖
1,壓迫頸椎的「趴睡」
趴在床上,有安心感人很容易入睡。因為可以保持氣管暢通,對於打呼嚕的人來講也是一個很有益處的睡姿。
但是,對於需要美容減肥的女人們來講,這是最應該避開的睡姿。
趴著睡的時候,大多數人會自然地把臉偏左或者右來放鬆身心。這時候不但壓迫頸椎,容易引起頸肩疼痛,最主要的是,當你感覺偏左或者偏右時會舒服的話,已經證明了脊頸椎存在歪斜。
我們的身體平常為了適應這種歪斜,肌肉就會相應調整更加強化歪斜。這時候肌肉就不會平衡高效率的動作造成基礎代謝下降,不知不覺中身體曲線變形,贅肉生長。
2,壓迫一側骨盆的「側睡」
對大多數來講,入睡時都是「側睡」,比較仰睡來講可以減輕腰部負擔。
但是,側睡也是很容引起肢體歪斜的睡姿,很少翻身的話,身體會壓迫一側的骨盆,長期下去造成骨盆歪斜。
骨盆歪斜的話,為了支撐失衡的軀干,骨盆的肌肉會時常緊綳,引起血液和淋巴循環不暢,影響代謝,最終變成下半身脂肪容易積累的體質。
這時候,無論多注意飲食熱量,也很難減掉這些脂肪。
3,「側睡」+「屈膝蜷身」
「側睡」的時候,把膝蓋蜷曲身子縮起來,是不是很有安心感。
但是,這種姿勢長時間繼續的話,會在睡眠時自然形成貓背,也會影響清醒時姿勢,讓人發生軀干歪斜。
另外,由於身體蜷縮會妨礙睡眠時自然的深呼吸,同時壓迫內臟造成臟器功能低下,降低基礎代謝。
如果在側睡時喜歡蜷曲膝蓋的話,至少要讓上面的腿往前伸,不要讓雙腿互相壓迫。
一般人,睡眠時會反復無意識地翻身,這樣會調整睡姿,但是入睡前稍微注意一下姿勢的話,會減少很多對於身體循環的負的因素。
總的來講,軀干尤其是脊椎的歪斜,會讓人變成容易積累脂肪的體質。一個好的床墊,高低合適的枕頭,放鬆但不壓迫骨骼的睡姿--也就是自然站立時脊椎和形體被平放的姿勢,會減輕日間的疲憊,恢復骨骼和形體。注意睡姿,防止基礎代謝降低其實是減肥的基礎。
4、如何治療頸椎歪斜?
用手按一下頸椎骨頭,如果有痛點是頸椎有問題
如果沒有不舒服就沒事的
5、什麼瑜伽動作可以矯正頸椎歪斜
隨著脊椎疾病在人群中發病的增多,很多人開始通過瑜伽練習在尋求脊椎保健方法。然而,我們發現許多人在練習瑜伽某些體式時,如:扭動頸椎的活動范圍過大,讓頭部刻意進行大回轉動作,轉動中頭部過於用力,這個出現在初學者居多,這樣,對頸椎產生過大的沖擊,這是不利於頸椎健康的。正確的方法應當是做方向的運動時,即向左、向右、水平轉動,需要放鬆、輕松並柔和有度,配合呼吸才能進行有效,否則,生硬的扭動屬於不良姿勢,而加重引發頸椎病。又如:一些瑜伽練習者,身體的腰身向左、向右側彎,向前、向後彎時,每個動作重復時過度用力,過於向難度或者所謂的標准姿勢看齊,因此,常有練習者感到身體酸痛、疲勞等,正是如此,腰椎問題不但得不到治療或者矯正,反而是容易加重症狀的姿勢;國內各大醫院在進行脊椎病的治療過程中,對頸椎、腰椎的保健與矯正治療是非常慎重的,如:首先需要經過對頸椎的X線片進行細致的結構分析,全面的進行物理檢查,在搞清楚頸椎各部分的情況的基礎上,根據生物力學的原理,按照特殊訓練的技術進行矯正,才能達到安全而有效的治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