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病的中醫鑒別診斷

頸椎病的中醫鑒別診斷

發布時間:2020-10-25 22:40:29

1、中醫上認為頸椎病的病因病機是什麼?

中醫對頸椎病沒有專門論述,根據頸椎病各型的臨床表現,分屬「痹證」、「痿證」、「頭痛」、「眩暈」等證范疇,多因督脈受損,氣血滯澀,經絡痹阻,或氣血不能環周所致。

我國古代經典醫著《素問骨空論》中就有關於頸椎病的論述:「大風頸項痛,刺風府……噫嘻在背下俠脊旁三寸所,厭之合病者呼噫嘻,噫嘻應手」。這里不但描述了頸椎病症狀、治法,同時對本病的檢查也有獨到的方法。「噫嘻穴」按現代解剖部位相當於肩胛背神經出口處,肩胛背神經是一束來自頸5神經根與胸神經根合乾的神經。其壓迫表現為頸、肩、背、腋、側胸壁的酸痛和不適。

《靈樞大惑論》指出:「邪中於項,因逢其虛,其入深,則隨目系,以入於腦,入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眩以轉矣」,從病因、病理、病位上對現代所分類的椎動脈型與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給予了形象的描述。

《靈樞海論篇》:「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於蓋,下在風府,……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卧」,《靈樞口問篇》:「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對脊髓型和椎動脈型頸椎病進行論證,認為椎動脈供血不足可影響腦髓的功能。

清代胡延光《傷科匯篡絕台骨》載有:「有因挫閃及失枕而頸強痛者」。「失枕」即現代「落枕」,現代醫學認為,「落枕」即為頸椎關節紊亂,滑膜充血、水腫、嵌入,關節囊鬆弛而引起疼痛,屬現代醫學分類的頸型(肌型)或部分神經根型頸椎病。

2、中醫如何認識頸椎病?

頸椎病概括一旦腎氣虧損時就會腰膝酸軟、骨鈣流失、退化,如果碰上勞損過度百或是寒濕來襲就很容易引發頸椎病。
再者,我們的頸椎本身是有自己正常的生理曲線的,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度存在一些不正確的姿勢會破壞頸椎正常的生理結構,導致血液循環不暢,造成筋骨損傷
好頸椎的保暖工作
平時穿回戴過少使風寒容易侵襲,從而使得筋骨虛寒、風寒濕邪容易乘虛而入,使頸部肌肉痙攣、小血管收縮,導致軟組織血循環障礙,久而久之,頸椎就易受損,答引發頸椎病。

3、頸椎病與其他病證怎樣進行中醫鑒別診斷?

中醫臨床上有一些證候常與頸椎病相混淆,應認真予以鑒別,以避免誤診、誤治。1.肩痹 肩痹又稱漏肩風、凍結肩、凝肩等。以五十歲左右為多發。其病機為腎氣不足,氣血兩虛。肩關節受到風寒濕邪,筋凝氣聚,氣血凝滯,以致筋失滋養,經脈拘緊而肩痹。肩痹特徵主要是一側或兩側肩關節疼痛,並常竄痛到上肢其他部位,兩肩可先後或同時發病。肩痹輕者於生活、工作無明顯影響。重者則肩關節活動受限。影響正常生活、工作。多於夜間作痛加劇。局部檢查並無明顯異常,僅可有一、二處壓痛點而已。肩痹有別於頸椎病主要有三:一為雖有頸部疼痛,但明顯輕於肩部;二為雖可牽扯上肢疼痛,但不引起肌力減退,以及感覺遲鈍、麻木;三為不出現頭暈目眩,以及癱瘓等證。2.落枕 現代醫學稱為頸部急性扭傷、頸椎關節紊亂、急性斜頸等。落枕多發而常見、其病因主要是高枕而眠,睡姿不良,兼之風寒侵襲等所致。其主要證候是多於晨起頸部疼痛,頸肌僵硬,頸椎活動受阻。落枕與頸椎病之別有三:一為落枕發病急,疼痛部位局限,並無牽扯受阻疼痛、麻木;二為無頭暈目眩;三為雖有頸部活動受限並疼痛,但經治療後很快痊癒如常。3.眩暈症 為一多發證候,其病機復雜。風邪、耳疾、目疾、氣虛、血虛等,均可造成眩暈症。眩暈症別於頸椎病有三:一為頸椎病之眩暈多發於頸部過伸或轉側時發生;二為頸椎病眩暈症發作時之耳鳴聽力下降,其症較輕;三為治療眩暈症葯物,於頸椎病多無效。4.肌痹 好發於二十歲至五十歲的女性,其證為肩部、頸部、腰部、背部、髖部等均疼痛,並於寒冷、潮濕、勞累、緊張時疼痛加劇。肌痹者常於晨起後,自覺各關節僵硬,並感全身乏力、頭暈、以及四肢麻木、腫脹、腹痛,還多有交替性腹瀉、便秘等證。肌痹病機常因情志不暢,憂思郁怒,氣機不舒與肝氣郁結等,導致氣血瘀滯脈絡所致。本病與頸椎病區別有三:一為肌痹多發於女性,而頸椎病則男女性別無明顯差異;二為肌痹呈全身性肌痛,並多累及各關節與四肢,頸椎病以累及上肢為多,其他關節無礙;三為肌痹者多伴有畏寒、少汗、乏力、食慾不振等證,而頸椎病常無這些證候。5.頸椎外傷 頸椎外傷於日常生活中並不鮮見,如跌倒、扭傷、歐傷、工傷,以及交通意外等,皆可導致頸椎外傷,頸椎外傷因暴力輕重不一,部位不同等因素,其所表現證候不一。頸痛者常為挫傷、扭傷,一般除頸部疼痛、活動稍有受限,多無其他證候。地址:揭陽試驗區漁湖碼頭回春堂

4、頸椎病在中醫裡面是怎麼解釋的呢?頸椎

中醫學認為頸椎病因年老體衰、肝腎不足、筋骨失養;或久坐耗氣、勞損筋肉;或感受外邪、客於經脈,或扭挫損傷、氣血瘀滯,經脈痹阻不通所引起。
長期伏案工作或低頭工作者,平時也要多多注意頸部保健。工作1-2小時後要活動頸部,或自我按摩局部,放鬆頸部肌肉。落枕會加重頸椎病病情,故平時應注意正確睡眠姿勢,枕頭高低要適zhong,枕於頸項部。並注意頸部保暖,恢復以般可通過描%父養丷%生貼,還有運動是不可少的。

與頸椎病的中醫鑒別診斷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