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補中益氣治療頸椎病

補中益氣治療頸椎病

發布時間:2020-10-25 17:23:25

1、有治療頸椎病有效的小偏方嗎?

一、桃仁葛根治頸椎
材料:桃仁、葛根
做法:將以上2味研為細粉,混合調勻後瓶裝備用。早晚各服1次,加少量開水調成糊狀,兌入適量白糖吞服。本方可活血舒筋通絡。
功效: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絡之效,適用於頸椎病氣滯血瘀者。
二、艾葉灸治頸椎
艾葉中纖維質較多,水分較少,同時還含有許多可燃的有機物,具有透皮入骨的作用。艾灸通過燃燒艾葉刺激身體表面一定的穴位,可以達到溫經散寒、疏通經絡、活血化瘀、鎮痛止痛、祛濕散寒、補養氣血、回陽舉陷、增強身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作用。現代研究認為,艾燃燒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並且比未燃燒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強,艾灸可以改善疼痛。所以用艾灸治頸椎病治再好不過了。
艾灸療法的適應范圍十分廣泛,在中國古代是主要治療疾病的手段。用中醫的話說,它有溫陽補氣、祛寒止痛、補虛固脫、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可以廣泛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對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上面給朋友介紹了一個關於治療頸椎病的一個小偏方,雖然說不太科學,但是有些偏方就可以治療大的疾病。由頸椎病的朋友不妨試試上面所說的這幾個小偏方。
我用了挺管用的。

2、吃頸康膠囊可不可以吃補中益氣丸

你好,吃頸康膠囊可以吃補中益氣丸,沒有配伍禁忌,不影響葯物療效。具有補腎、活血、止痛,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的功效。主要用於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導致的體倦乏力、食少腹脹、便溏久瀉、肛門下墜等;治療腎虛血瘀型頸椎病所致的頸項脹痛麻木、活動不利、頭暈耳鳴等症。祝你健康快樂!

3、頸椎病的中葯治療方法是什麼?

(一)風寒濕痹

[辨證要點]由於病人長期伏案低頭工作或感受風寒濕邪而致,發病較急,頸部酸痛沉重,肩臂疼痛、麻木、酸脹,畏風怕寒,得溫則舒,舌質淡,苔白,脈象浮緊。

[治法]祛風通絡,散寒除濕。

[方葯]防風加葛根湯加減:防風10g,麻黃3g,川芎10g,當歸10g,秦艽10g,肉桂3g,片姜黃10g,羌活10g,威靈仙10g,白芷10g,葛根10g,茯苓10g,生薏苡仁12g,芍葯10g,甘草6g,生薑6g,大棗6g。

方中以防風、麻黃祛風散寒;川芎、當歸、秦艽、肉桂、片姜黃活血通絡;羌活、威靈仙、白芷、葛根散風解肌止痛;茯苓、生薏苡仁健脾滲濕;芍葯、甘草緩急止痛;生薑、大棗和中調營。

(二)氣虛血瘀

[辨證要點]頭暈,頭脹痛或跳痛,轉動頭部即發生眩暈,甚至發生暈厥、跌倒,以中老年為多發,舌質暗淡,苔白,脈細弱或細弦。

[治法]益氣活血。

[方葯]補中益氣湯合通竅活血湯加減:人參6g,白術12g,黃芪12g,當歸12g,川芎9g,赤芍9g,紅花9g,桃仁9g,麝香100mg,生蔥10g,柴胡6g,升麻3g,蔓荊子9g,甘草9g,生薑9g,大棗9g。

方中以人參、白術、黃芪益氣;當歸、川芎、赤芍、紅花、桃仁活血通絡;麝香、生蔥通竅;柴胡、升麻、蔓荊子具升提之力;甘草、生薑、大棗和中。

(三)腎精不足

[辨證要點]頭暈,耳鳴,疲倦乏力,健忘,頭空痛,視物模糊,聽力下降,轉頭時加重。偏於陰虛者,五心煩熱,舌質紅,脈弦細數;偏於陽虛者,四肢不溫,形寒怯冷,舌淡,脈沉細無力。

[治法]偏陰虛者治以補腎滋陰,偏陽虛者治以溫腎助陽。

[方葯]補腎滋陰宜左歸丸為主方:熟地15g,山葯10g,構杞子15g,山萸肉15g,菟絲子15g,鹿角膠10g,龜板膠10g。

方中熟地、山萸肉、菟絲子、龜板膠補益腎陰;鹿角膠可填精補髓。五心煩熱可加知母、黃柏、丹皮、菊花、地骨皮滋陰清熱。

溫腎助陽宜右歸丸:熟地15g,山葯10g,構杞子15g,山萸肉15g,絲子15g,鹿角膠10g,杜仲15g,肉桂10g,當歸15g,炮附子8g。

方中熟地、山萸肉、杜仲、構杞子、山葯、菟絲子補腎,附子、肉桂、鹿角膠益火助陽,當歸補血。形寒肢冷用附子、肉桂,辛溫剛燥,不宜久服,可改用仙靈脾、巴戟天等溫潤之品。兩方用於治療頸性眩暈多配合活血化瘀葯物,如當歸、川芎、丹參、葛根等。

(四)痰濁中阻

[辨證要點]眩暈,頭痛,困重如蒙,胸悶惡心,食少多寐,身體肥胖,苔白膩,脈濡滑。

[治法]燥濕祛痰,健脾和胃。

[方葯]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陳皮12g,法半夏12g,茯苓12g,炙甘草9g,白術9g,天麻9g,蔥白9g,鬱金9g,石菖蒲9g。

本方用二陳湯燥濕祛痰,白術健脾,天麻熄風而治眩暈,加蔥白、鬱金、菖蒲以通陽開竅。

(五)肝腎虧損

[辨證要點]發病緩慢,肢體沉重,肌肉萎縮,運動無力,持物及走路不穩,甚至癱瘓,二便失禁,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補益肝腎。

[方葯]虎潛丸加減:狗骨10g,牛膝10g,鎖陽10g,陳皮10g,白芍12g,黃柏20g,知母10g,熟地12g,龜板20g。

方中狗骨與牛膝合用可壯筋骨;鎖陽溫腎益精;白芍養血柔肝;黃柏、知母、熟地、龜板滋陰清熱;陳皮理氣。可酌加鹿角膠10g溫腎補陽,炙黃芪20g、黨參12g、當歸12g、雞血藤30g補氣養血。

4、補中益氣丸,有副作用嗎?我白天特別嗜睡,乏力,尤其起床後 早晨,吃完早點,就昏迷了,我才28歲單身,

年輕人還是少吃些葯吧 最好還是每天鍛煉一小時 健康精神會伴隨你的

5、頸椎病的症狀分類及治療方法有哪些

1.頸型頸椎病症狀:較為常見,是最早期的頸椎病,以頸部症狀為主,以青壯年發病居多,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頸部不適感或活動受限等,此時百洋黃葯師建議大家可以在家常備一款頸椎牽引器,可以有效改善頸部血液循環,緩解頸部疼痛。
2.神經根型頸椎病症狀:此型發病率最高,先有頸痛及頸部發僵;繼而有肩背痛或上肢疼痛。上肢有沉重感,握力減退,有時持物墜落,手指有麻木感等。
3.脊髓型頸椎病症狀:發病率約占頸椎病的10℅15℅,以中老年以上人為多,急性發病多為外傷所致,可出現截癱或偏癱。多數發病緩慢,先有上肢症狀,手部發麻或活動不靈;或先有下肢症狀,如發麻及行走不穩,軀干有緊束感等。
4.椎動脈型頸椎病症狀:發病率與脊髓型相近。多見頭昏、眩暈、甚至摔倒;有時出現惡心、嘔吐、視物不清、耳鳴、耳聾。當頭頸處於某一位置時,常可誘發上述表現。
5.交感型:臨床表現較復雜,常見有偏頭痛、枕後痛;或有視物不清,畏光、流淚、眼球發脹、眼瞼下垂;或有耳鳴、聽力障礙、面部發麻等。
6.其他型:又稱混合型,上述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症狀同時出現。
這六種不同的頸椎病的類型,就是i我們今天主要要進行了解的,它們各自的症狀都會有著比較明顯的地方,也是對其進行定義的一個標准,了解到每一種頸椎病的類型的相應症狀以後,我們就會對其更加的熟悉和熟知。

6、頸椎病能吃補中益氣丸嗎?

如果有氣虛證,應該是比較符合的,還是對證下葯比較好。

7、怎樣用葯膳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屬氣虛下陷者,宜用補中益氣之品;屬痰瘀交阻者,宜用祛濕化痰、散瘀通絡之品;屬肝腎不足,風陽上亢者,宜用滋水涵木、調和氣血之品。

(1)雙補膏主料:黨參、山葯、桂圓肉、黃芪、茯苓各30g,甘草10g,白術、枸杞子各200g,山萸肉、當歸各15g,大棗10 枚。

製法:諸葯入砂鍋內,加水1000ml,文火煎煮,取專汁500ml;再加水500ml,文火煎煮,取汁300ml。將兩次葯汁混合入砂鍋內,文火濃縮至500ml,加蜂蜜100ml 收膏。

用法:每服20ml,每日3 次。

功能:補氣養血,健脾益腎。

(2)丁香薑糖主料:丁香粉5g,生薑末30g,白砂糖50g。

製法:將白砂糖加水少許,放入砂鍋內,文火熬化;再加丁香粉、生薑粉調勻,繼續熬至挑起不粘手為度。另備一大搪瓷盆,塗以小磨香油,將糖傾入攤平,稍冷後趁軟切成50 塊。

用法:隨意食用。

功能:和中化痰,降逆止嘔。

(3)菊楂決明飲主料:菊花10g,生山楂15g(打碎),冰糖適量。

製法:三葯同煮,去渣取汁,調入冰糖。

用法:代茶飲。

功能:清肝疏屬風,活血化瘀。

8、頸椎壓迫神經導致的肌肉萎縮怎麼治療

你好頸椎病還是屬於長期的疲勞勞累會造成的臨床一般還是建議合理的保養休息還是很必要的要注意這是難以治癒的勞累很容易發作的試試頸舒顆粒配合局部熱敷按摩牽引還是問題不大的

9、脖子疼怎麼辦?調理有學問!

常常感到脖子疼怎麼辦?身邊很多朋友都有脖子疼的問題,就連父母經常低頭刷手機後,都會出現脖子疼。如果不是外力導致的脖子疼痛,也並非偶爾著涼引發,那就要當心頸椎病了。要知道,頸椎病的早期症狀就是長期脖子疼痛。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脖子疼怎麼辦?

說起脖子疼怎麼辦,為什麼聯想到頸椎病呢?首先,脖子疼痛的人群大多為長期保持頭部一個姿勢的人群,比如文員、長期打牌和看電視的人等,而頸椎病的高發人群就集中在長期伏案者,比如辦公室文員、編輯等;長時間玩麻將、打撲克、看電視的人;長期睡高枕、軟床的人;以及外傷、頸椎先天性畸形者。其次,頸椎病的早期症狀就表現為脖子疼痛、僵硬、脖子部位肌肉痙攣和疲勞,若早期不加以重視和調理,很可能引發頭暈、頭痛、惡心、突然性摔倒,甚至癱瘓等頸椎病晚期症狀。

脖子疼怎麼辦?如果確診為頸椎病,治療和疾病的調理可是有學問的!

頸椎病治療一般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大多數患者通過非手術治療就能緩解疼痛,改善症狀。非手術治療一般包括牽引、按摩、推拿及葯物治療(如頸復康顆粒等)。牽引治療可以通過增加頸椎間隙寬度、減少頸椎間盤內壓等方法緩解脖子疼痛,但是這種方法容易反復,治療過程也比較痛苦;按摩、推拿等手法可以緩解肌肉疼痛、痙攣,但治療起來費時費力。葯物治療較於上述治療方法,簡單易行,一般包括西葯和中葯治療,西葯可以緩解患者症狀,中葯兼具調理、治療的作用,更受患者的青睞。頸復康顆粒是專門治療頸椎病的中成葯,由21味葯組成,其中,蒼術、秦艽、威靈仙、乳香、沒葯等能夠疏通人體經絡;川芎、丹參、桃仁、紅花、花蕊石等能行氣止痛、活血化瘀,通過促進血液循環來改善脖子疼痛等症狀;黃芪、黨參、地黃能榮養經絡、補中益氣,在治療的基礎上,對身體進行全面調理。上述葯物共同作用,對頸椎病引起的頭暈、脖子疼痛、脖子僵硬、肩背酸痛、手臂麻木等症狀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對於脖子疼怎麼辦?除了上述治療方法之外,輔以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一些「頸椎康復操」也是很有幫助的。

在生活習慣方面,首先要避免長時間保持脖子處於同一姿勢,以減輕脖子酸疼;一旦坐得時間長了,要適當舒展身體,運動頭部(前後左右輕輕轉動)。與此同時,還要避免睡高枕(一般成年人的枕頭高度約在10-15厘米之間),因為高枕會使脖子過度屈曲,導致脖子周圍韌帶拉傷,加重脖子疼痛和頸椎病。

頸椎康復操的操作非常簡單。通過運動鍛煉脖子的肌肉,促進脖子周圍的血液循環,緩解脖子的疼痛不適。讓我們掌握口訣,一起做起來吧。口訣一:左顧右盼,頭先向左後向右轉動,幅度宜大,以自覺酸脹為好,30次;口訣二:前後點頭,頭先前再後,前俯時頸項盡量前伸拉長,30次;口訣三:旋肩舒頸,雙手置兩側肩部,掌心向下,兩臂先由後向前旋轉20-30次,再由前向後旋轉20-30次;口訣四:搖頭晃腦,頭向左-前-右-後旋轉5次,再反方向旋轉5次;口訣五:頭手相抗,雙手交叉緊貼後頸部,用力頂頭頸,頭頸則向後用力,互相抵抗5次;口訣六:雙手托天,雙手上舉過頭,掌心向上,仰視手背5秒鍾。注意動作不可太大!

因此,脖子疼怎麼辦?那就是遵醫囑+好好調理,才能早日康復!

與補中益氣治療頸椎病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