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歲得脊髓型頸椎病,不治療以後會什麼樣?見過這樣病例的人回答
什麼是脊髓型頸椎病?主要症狀有哪些?
脊髓型頸椎病的主要症狀是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或者反弓,頸椎 1 2 3甚至4程度不同的向後錯位,同時向左側或者右側錯位,椎間管狹窄,故而會出現頭暈 惡心嘔吐,迷糊,昏昏沉沉,全身無力,行走失穩,手腳麻木,感覺路軟地不易摔倒,暈倒或者昏厥,嚴重失眠,記憶力減退 ,眼睛疼痛,干澀,視力模糊,頭痛頭暈,搖頭手顫抖,太陽穴疼痛,額頭刺痛悶疼,有的能抽疼到鼻腔的原因。寰樞肌疼痛,頭皮麻木,頭憋脹,咪咪眼 眼睛睜不開,眼皮特別沉,憔悴,後腦勺眩暈,疼痛,嘔吐等等全身性的症狀。上述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症狀。因為症狀特別的多,很多很多的醫生根本搞不清楚是什麼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因而誤診誤治率非常之高。患病原因是長期低頭,歪頭等等壞習慣而生活出來的疾病。這種頸椎病盡管嚴重但是不需要吃葯打針,不可以牽引,按摩,更不需要手術,做頸椎復位完全可以治療好。現在這種脊髓型頸椎病呈現高發狀態,主要原因是使用電腦,手機姿勢不正確,生活和工作以及睡眠的姿勢不正確而生活出來的頸椎病。治療的關鍵在你自己能否克服日常工作及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例如挺頭收下巴,長時間低頭,歪頭做事,高枕歪躺等等壞習慣,治療頸椎病的過程就是和自己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做斗爭的過程。這是最關鍵的問題,否則,就是治好了用不了多長時間頸椎病又必然會復發的。
2、頸椎病的病例證明應如何撰寫?
你想造假啊?拿著病歷本到醫院給你看病的醫生出一份診斷證明書就行了,這個簡單。
3、急!頸椎退行性變(求有相同病例和專家幫助),萬分感謝
你別聽醫生嚇唬你,就是個頸椎病,你看現在的這個病的多不多,哪個癱瘓了,退行性變,說白了就是變老了,人老了骨頭也老了,不是啥大問題,醫生說的是理論的情況,比如感冒也能死人。你老爸也有50了吧,這個現象是正常的,不用害怕,不是啥大病
還有就是不要吃葯,口服葯對這個病基本沒用,這個病其實和腳踝扭傷性質差不多,你說你扭傷是啥葯好使,還不是要養著,慢慢就好了,媒體上的葯物廣告100%騙人,不信你就試試,也不要去買什麼治療儀,都是扯淡,按摩能有點用,但是你不能天天都按摩吧,也就是急性期按一按,好點就停了
你爸爸其實症狀不重,很多人片子看著比你爸爸嚴重,但是沒症狀,這就是說衰老是個過程,過程中是否痛苦人人就不一樣了,你爸爸這個很輕微,沒事,有沒有不良嗜好,比如長時間打麻將之類的累脖子的行為,就改正一下,然後就是鍛煉,這個最管用,去網上找個頸椎保健操的視頻,跟著作,要緩慢,不要太累了,但是要堅持,你爸爸多休息堅持做操,幾個月,肯定見好,你可以去看看我回答被人是答案,都差不多。總之我覺得給親人出錢買葯不算孝順,你要認真學習一下這方面的知識,然後監督你老爸休息,鍛煉,這才是真正的關心,對吧。我就是頸椎病,現在基本好了,有問題給我留言,
4、中醫病房病例(神經內科,針灸科,什麼都行啊)?急啊!
首 次 病 程 記 錄
患者xxx,女,42歲,以「反復頸部酸痛伴頭暈1月,加劇2天」為主訴,門診擬「頸椎病」於2005年8月2日8點00分收住入院。
病例特點:
1、患者女性、42歲;
2、患者平時家務繁忙,1月前無明顯誘因逐漸出現頸部酸痛,伴頭暈、俯仰轉側不利,無潮熱盜汗、夜間痛甚、進行性消瘦,無耳鳴、嘔吐、聽力下降,患者自行用傷濕止痛膏及卧床休息未見好轉,患者未予重視,未進行系統治療,2天前症狀加劇,今為診斷及綜合康復治療求診我院我科,遂由門診醫師擬「頸椎病」收住我病區治療。患者自發病以來,無潮熱盜汗、夜間痛甚、進行性消瘦,無耳鳴、嘔吐、聽力下降。
3、否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史,否認「肝炎、結核」等常見傳染病史,否認手術、中毒、輸血史,否認葯物、食物及其他過敏史。
4、體格檢查:T:36.0℃ P:68次/分 R:19次/分 BP:110/68mmHg。神志清楚,皮膚粘膜無黃染及出血點,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3mm,對光反射存在,雙側額紋、鼻唇溝對稱,口唇無紫紺,舌淡暗,苔薄白,脈細澀。頸軟,氣管居中,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性羅音。心率68次/分,律齊,無雜音。腹平軟,無壓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觸及,肝腎區無叩擊痛,腸鳴音4次/分,雙下肢無浮腫。.
專科檢查: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雙側頸肩部肌肉緊張,頸椎活動度為前曲25°,後仰25°,左側屈20°,右側屈20°,左旋35°,右旋35°。頸部廣泛壓痛點,壓、叩頂試驗陰性,雙側椎間孔擠壓試驗及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陰性,雙側旋頸試驗陽性。雙側上、下肢肌力、肌張力正常,雙側肢體淺、深感覺正常。無肌肉萎縮。雙側腱反射對稱引出,雙側病理征陰性。
5、輔助檢查:待入院後檢查。
中醫辨病辨證依據及鑒別診斷:患者以「反復頸部酸痛伴頭暈1月,加劇2天」為主訴,伴頸部俯仰轉側不利、頭暈,屬中醫學「項痹」 范疇。患者家務繁忙,耗傷氣機,氣為血之帥,氣虛無力推動血行,故見血行瘀滯不暢,不通則痛,故見頸部酸痛、俯仰轉側不利,氣虛清陽失養,故見頭暈,舌淡暗,苔薄白,脈細澀為氣虛血瘀徵象。病在頭、頸項、肩部經絡,病性屬本虛標實。患者無潮熱盜汗、夜間痛甚、進行性消瘦,頸椎影像學可證實,故不考慮頸椎腫瘤、結核。無耳鳴、嘔吐、聽力下降,故不為「耳眩暈」。
西醫診斷依據及鑒別診斷:1、以「反復頸部酸痛伴頭暈1月,加劇2天」為主訴,伴頸部俯仰轉側不利、頭暈。2、查體: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雙側頸肩部肌肉緊張,頸椎活動度為前曲25°,後仰25°,左側屈20°,右側屈20°,左旋35°,右旋35°。頸部廣泛壓痛點,壓、叩頂試驗陰性,雙側椎間孔擠壓試驗及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陰性,雙側旋頸試驗陽性。雙側上、下肢肌力、肌張力正常,雙側肢體淺、深感覺正常。無肌肉萎縮。雙側腱反射對稱引出,雙側病理征陰性。3、患者無潮熱盜汗、夜間痛甚、進行性消瘦,頸椎影像學可證實,故不考慮頸椎腫瘤、結核。無耳鳴、嘔吐、聽力下降,故不為「美尼埃氏病」。
初步診斷:
中醫診斷:項痹
氣虛血瘀
西醫診斷:頸椎病
診療計劃:
1、中醫康復科二級護理、普通飲食。
2、進一步血常規、糞常規、尿常規、生化全套、胸片、心電圖、全腹B超、數字頸椎、血液流變學、骨密度、頸部血管彩超等檢查。
3、子午流注(靈龜八法)取穴,如今日戍時取列缺、照海,輔以肩頸部阿是穴。
4、拔罐、刮痧疏經通絡。隔姜灸溫通經絡。
5、神燈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牽引緩解頸肌緊張。
6、推拿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操作:①點、按揉風池(雙) C1-7夾脊(雙) 肩外俞(雙) 肝俞(雙) 腎俞(雙)三陰交(雙)等穴位,酸脹為度,每穴各半分鍾;②滾、拿揉、彈撥頸肩部肌肉以充分松解,約10min;③仰卧位輕柔撥伸法,以調整頸椎結構。
7、中葯益氣活血,方葯如下:
桂枝6 炒白芍12 乾薑6 大棗10 杜仲15
補骨脂12 黃芪12
水煎服 (8.2-8.3)
8、注意避風寒、慎起居、忌勞累、暢情志、適飲食、睡適枕。
住院醫師: .-
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