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痛能引起哪些疾痛?
隨著社會競爭和工作壓力的加大,現在患上頸椎病的幾率越來越大。但除了脖子僵硬、手指麻木之外,血管疾病、女性乳房脹痛、眩暈等都可能是患上頸椎病的症狀。
1.頸源性腦血管疾病
全國每年近100萬腦血管病人中,其中26%是因頸椎病而誘發。這是由於椎-基底動脈受壓,造成腦供血不足,長期維持這種狀態,就會出現頭暈、手足麻木、步態不穩,甚至發生腦血栓、腦梗死,有些病人可因此導致偏癱。如及時治療頸椎病,就不會惡化為中風偏癱等嚴重後果。
2.頸源性乳房疼痛
多見於中老年女性頸椎病患者,開始覺一側乳房或胸大肌疼痛,間斷隱疼或陣發性刺痛,向一側轉動頭部時最為明顯,有時疼痛難以忍受。這種疼痛被誤診為心絞痛或胸膜炎。由於增生骨壓迫第6、7頸椎的神經所致。
3.頸源性眩暈症
有的人患“高血壓”久治不愈,最後檢查竟然是頸椎病。頸椎病可引起血壓增高或降低,但以血壓增高為常見。這類病人常伴有頸部疼痛、發緊、上肢麻木等頸椎病症狀。一般按高血壓治療多不見效,而當頸椎病症狀被控制後,血壓即隨之下降。這與頸椎病所致椎基底動脈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經受刺激發生功能紊亂有關。由於頸椎病和高血壓病皆為中老人多見,故兩者並存的機會較多。
4.頸源性視力障礙
有些頸椎病患者首先表現為視力障礙,如視力下降、間歇性視力模糊、一眼或雙眼脹痛、怕光、流波、瞳孔不等,甚至視野縮小、視力脫減等。其特點是眼部症狀與頸部姿勢改變有明顯關系,有些同時伴有頸椎病症狀。不少病人感覺到當頭頸部長時間處於某種特殊不良姿勢時出現視力障礙。這種視力障礙與頸椎病造成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引發的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損有關。
5.頸源性心絞痛
有些人患“心絞痛”,而一般葯物治療又無效,應想到是否為頸椎病所致的頸源性心絞痛。這是因為支配橫膈及心包的頸椎神經根受到頸椎骨刺激和壓迫所致,或心臟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所致。病人可出現心前區疼痛、胸悶、早搏等心律失常及心電圖ST段改變,易誤認為冠心病。當按壓頸椎附近的壓痛區可誘發疼痛,頭部處於某種特定的位置和姿勢時可使症狀加重,改變位置後則減輕,按頸椎病治療就能收到明顯效果。
6.頸源性吞咽困難
有的病人開始感覺咽部發癢,有異物感,後又覺吞咽困難,間斷發作,時輕時重。少數有惡心、嘔吐、聲音嘶啞、乾咳、胸悶。不少患者曾被懷疑為食管癌,但胃鏡檢查正常。經頸椎X線檢查為頸椎病,並且在頸椎側位X線片上,可見明顯向前突出的骨贅等退行性改變。這是由於頸椎椎體前緣骨質增生速度過快,骨贅過大直接壓迫食管後壁而引起食管狹窄,或因頸椎病引起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導致食管痙攣或過度鬆弛而出現的症狀。也可因骨刺形成使食管周圍軟組織發生刺激反應引起。
7.頸源性胃病
頸部的交感神經受到頸椎骨刺、退化的椎間盤以及變得狹窄椎間隙的刺激後,信號通過進入顱內的交感神經網路,傳入下丘腦自主神經中樞,然後又沿著交感或副交感神經再傳到內臟,引發胃部出現兩種現象。當交感神經興奮時,胃腸分泌蠕動受到抑制,出現口乾舌燥、厭食、腹脹不適、打嗝噯氣、上腹隱痛、惡心嘔吐等症狀;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時,可引起食慾增強、反酸燒心、噯氣以及飢餓時疼痛、進食後緩解等類似消化性潰瘍的症狀。治好頸椎病後,胃部症狀隨之消失。
8.頸源性猝倒
常在站立或走路時因突然扭頭,出現身體推動支援力而猝倒,倒地後因頸部位置改變可很快清醒並站起,不伴有意識障礙,亦無後遺症。此類病人可伴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出汗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這是由於頸椎增生的骨質壓迫椎動脈搏引起基底動脈供血障礙,導致一時性腦供血嚴重不足所致。
9.頸源性抽動症
多見於少年兒童,主要是長期趴著、歪頭、偏頭看書寫字,易引發頸椎病,出現頭向一側偏斜,頻頻抽動不止等現象。改變不良習慣,積極治療後會很快中止抽動,逐漸康復。
10.頸源性下肢癱瘓或排便障礙
下肢癱瘓或排便障礙系脊髓的椎體側束受刺激所致。患者上肢麻木、疼痛有力、跛行,頸部症狀多數輕微易被掩蓋。有的伴有尿頻、尿急、排尿不凈或大小便失禁。
2、脖子後背拉扯感疼痛怎麼回事?
有些患者因頸肩背部反復疼痛而懷疑自己是否得了頸椎病。其實引起慢性頸肩背部疼痛的原因很多,如頸部扭傷、外傷、肩關節周圍炎、落枕、慢性肌纖維組織炎、筋膜炎、韌帶勞損等軟組織疾患,均可引起頸肩背部疼痛。此外,畸形、感染、腫瘤、風濕性炎症、結核等也可以引起慢性頸肩背部疼痛。那麼,如何才能與頸椎病相鑒別呢? 頸部扭傷和落枕往往由於頸部活動不當或睡眠體位不良導致局部肌肉被扭傷。壓痛點不像頸椎病位於棘突部,而是位於肌肉損傷部,以肩胛內上方多見,且伴有肌肉痙攣,可觸及壓痛明顯的條索狀痙攣肌束。頸部牽引不像頸椎病那樣症狀消失或緩解,反而疼痛加劇;對封閉療法有明顯效果。 肩關節周圍炎疼痛往往在肩關節處,頸部症狀僅為受牽拉後產生。其特徵為肩關節活動明顯受限,X線片表現無明顯頸椎病理改變。但有時與頸椎病伴發,在診斷上易造成混淆。 肌纖維組織炎則有風寒、潮濕、勞累、扭傷等明顯誘因。局部肌肉僵硬,以酸痛為主,范圍較大,多無固定壓痛,按揉有明顯舒適感。 上述慢性頸肩背部疼痛,主要容易與頸型頸椎病相混淆。頸型頸椎病除了上述頸肩背部酸痛、沉脹等不適感外,還有頸部「軍人立正體征」(即頸部不自然伸直,生理曲度減弱或消失)的特點。其診斷標准為:①主訴為頭、頸、肩、背、臂疼痛,並伴有相應的壓痛點;②X線片上顯示頸椎生理弧度改變,動力性側位片上可顯示椎間關節不穩、松動(輕度的梯形樣改變);③除外上述非椎間盤退變所致的頸肩背部疼痛疾病。
3、有頭、頸、肩疼痛等異常感覺,並伴有相應的壓痛點,是頸椎不好嗎
1.頭、頸肩、部疼痛:起初陣發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發作,以後疼痛逐漸加劇或頓痛或刀割樣痛。勞累後或者偶然受到撞擊常使疼痛加重疼痛。晝輕夜重為本病一大特點,這也是早期的肩周炎症狀。2.肩關節活動受限:肩關節向個方向活動受限,隨著病情進展甚至梳頭穿衣洗臉叉腰等動作均難以完成。特別是嚴重時肘關節功能也可受影響: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同側肩部,尤其在手臂後伸時不能完成屈肘動作。3.怕冷:患肩怕,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出現了症狀之後,一般來說,肩周炎多半是到中期肩周炎症狀了。4.壓痛: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5.肌肉萎縮: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可發生廢用性肌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舉不便,後彎不利等典型症狀。此時疼痛症狀反而減輕6.體檢,三角肌有輕度萎縮,斜方肌痙攣。崗上肌腱、肱二頭肌長、短頭肌腱及三角肌前、後緣均可有明顯壓痛。肩關節以外展、外旋、後伸受限最明顯,少數人內收、內旋亦受限,但前屈受限較少。7.年齡較大或病程較長者,X線平片可見到肩部骨質疏鬆,或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鈣化征。肩周炎的症狀就說這么多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其實大多數人都有肩頸疾病,建議保守治療,可以貼肩頸寶寶。。
4、如何正確判斷頸椎病壓痛點
?
5、右後腦勺有按壓痛,疑似有頸椎病,按壓處有腫
你是寰樞(就是頭顱和頸椎起連接作用的那一塊)肌肉右側拉傷,寰樞椎(頸椎1)錯位,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造成的症狀,時間已經很長了,所以寰樞肌肉和後腦勺會出現水腫脹和疼痛症狀。另外你的眼睛可能有憋脹,視力模糊等等症狀。我告訴你治療方法自己治療。1,寰樞《就是頭部和頸椎起連接作用的那塊肌肉》肌肉拉傷疼痛的地方,採用大拇指一點一點的按壓按揉的方法,絕對不允許用蠻力猛烈推壓,必須逐漸加力,最大到五公斤的力。每一個點要按壓八下,也就是說每一個點大約要用四十公斤的力量才行。整個寰樞肌肉大約需要按壓十到十四個點,可以像想需要多麼大的力量?按壓完要做檢查,直到寰樞肌肉沒有任何疼痛點,眼睛能睜開,眼睛能睜大為止。才是治療好了的標准。一次就可以治療好。這個是指寰樞肌肉拉傷而造成的頭皮麻木,發涼,後腦勺發木,後腦勺中樞部位眩暈,憋脹,惡心等等症狀立刻就能消失,眼睛立刻就能睜開了,眼睛立刻能睜大了。其餘的症狀例如水腫脹需要5到7天才能吸收恢復正常。
2:必須糾正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和頸椎生理曲度反弓問題:用一個啤酒瓶枕在頸椎上,(枕頭和啤酒瓶加在一起的高度大約12公分,太低效果不好。),剛開始做會暈一下,原因是血液突然通了,腦供血突然多了而不習慣,過幾分鍾適應了就好了。堅持做45到60分鍾以上。(一般一個錯位的頸椎骨用此方法復位需要45分鍾左右才可以復到位。)如果感覺頸椎有疼痛的地方,就把疼痛的地方枕在啤酒瓶上,例如頸椎右側3的地方疼痛處枕在啤酒瓶上,頭也向右扭一點把疼的地方做成支點,利用頭部的重力和啤酒瓶的頂力來對頸椎進行糾正和復位。一直做到頸椎感覺不疼了,頭部不暈了就可以了。3,頸椎病完全可以治療好,但是,關鍵是自己能否克服日常工作中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例如「挺頭收下巴,長時間低頭,歪頭做事,高枕歪躺」等等,治療頸椎病的過程就是和自己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做斗爭的過程。頸椎病和別的任何病都不一樣,其它疾病可以接觸傳染,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唯獨頸椎病是自己找病而得的。 任何治療方法和手段都是外因,我給你的治療方法只是起外因作用,我無法起到能控制你內因的作用,僅僅是幫助你解決問題的手段。絕定的因素是你自己——克服日常工作及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這是最關鍵的問題,否則,就是治好了用不了多長時間頸椎病又必然會復發的。而且會引起胸椎出現問題。這不是危言聳聽!
6、頸椎中間右側按壓疼(出汗時頸部出冷汗);頭脹:站立或坐著的時候太陽穴以及後面脹,脹得厲害的時候會吐
病情分析:
根據你的描述來看,你的情況可能是腦血管痙攣所導致的。
指導意見:
建議你最好做頭頸部血管多普勒超聲看看是否有異常的情況,平時最好適度的休息,低鹽低脂飲食,多飲水,保持好的睡眠,不要熬夜,必要的話可以服用奧力保克緩解不適的症狀。
7、誰知道如何正確判斷頸椎病壓痛點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在生活中的不良習慣更容易造成頸椎病。在進行頸椎病的診斷與治療中,正確的判斷
頸椎病的壓痛點
頸椎病主要因為頸椎間盤和頸椎及其附屬結構的退行性改變引起。頸椎病的發病機制和腰椎間盤突出症一樣。不能單純用機械壓迫因素來解釋。還有血管因素和化學因素在起作用。因而引起水腫及炎症引發或加重了神經症狀。頸椎病的病理改變主要有下面的兩點,專家指出想要治療頸椎病,尋找頸椎病的壓痛點也很重要。檢查頸椎病患者的壓痛點時,醫者立於患者背後,令患者頸部輕度前屈,用一手拇指自上而下逐個觸壓棘突,由內及外觸壓椎旁。
椎旁壓痛是指沿棘突兩側由上而下、由內及外按順序進行檢查有無壓痛。常見的頸椎病的壓痛點為下頸椎橫突、肩胛骨內側及第1、2頸椎旁,基本上沿斜方肌走行。
檢查棘突間壓痛對頸椎病的定位關系密切,尤其是病變早期,壓痛點的位置一般均與受累的椎節相一致。但對後期病例,由於推間關節周圍韌帶已硬化或骨化以及骨贅形成,則頸椎病的壓痛點反而不明顯。
以上就是關於頸椎病的壓痛點的介紹,相信通過了解頸椎病的壓痛點,各位患者能夠更明確的了解自身病症,以便進行及時准確的診斷和治療。
詳情可登錄頸椎病疾病專題
8、背部胸椎處痛,有壓痛感,頸部也酸痛,全身無力,肌肉酸痛。晚上全身出汗,因為是體力勞動,每天彎腰,用
你是胸椎錯位造成的症狀。是因為你的胸椎大概是6 7 8其中之一發生了錯位擠壓了神經而造成的肋間神經痛,或者胸壁疼痛。原因是用力不當造成的錯位。你後背胸椎疼痛的地方,也就是胸椎錯位的地方。解決方法告訴你:做這個復位一定要平爬在床上, 雙手向後放在身體兩側,身體自然放鬆。《需要叫家人幫助做復位》方法是握拳用手背中指大關節按壓住胸椎的疼痛點,右側疼就往左側方向推,反之就往右側方向推,推到不疼為止。推壓的力量是由輕到重,逐漸加力最大到10㎏的力量,絕不可用蠻力猛力推壓,逐漸加力一直推壓到胸椎不疼了。只要復位推壓到位你「右肋骨痛」的症狀立刻就能消失。胸椎錯位處按壓疼的症狀需要5到6天以後才能長好,之後就不疼了。做這個復位是比較疼的, 因為胸椎骨錯位長時間擠壓神經已經很疼了,現在復位又要在長時間受到擠壓已經很疼的神經上再進行推壓,因此會很疼,但在可以忍受的范圍內。不用做肝功檢查,就不是肝臟的問題。
頸椎痛怎麼治療? 我告訴你方法:用大拇指按壓住頸椎的疼痛點,頸椎右側疼痛就往左肩方向推壓,反之就往右肩方向推壓,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這時應保持推壓的力量穩固10到20妙鍾,直到疼痛腫脹感立即消失為止。推壓的力量是由輕到重逐漸加力最大到5㎏的力量,絕不可用蠻力猛力推壓,逐漸加力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頭不眩暈了,眼睛能看清東西了,你的頸椎病就是治好了。方法簡單實用安全可靠。嚴重骨質疏鬆和外傷引起的頸椎病不適合這個方法。做完復位之後要立刻做檢驗:頸椎能夠自由轉動不痛了,頭不暈了,頭不痛了,頸椎沒有響聲了,就是復位成功了。如果轉動困難就是沒有復位到位,應該繼續推壓復位,直到頸椎能夠自由轉動為止。以後不要吃葯了,白花錢沒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