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護理

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護理

發布時間:2020-10-22 05:21:43

1、怎樣診斷神經根型頸椎病?

診斷神經根型頸椎病,主要根據患者主訴中的根性症狀、上肢腱反射及痛覺改變等體征、後頸部棘突位置等觸診及頸椎X 線片,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及時診斷。

(1)症狀及體征。一般患者都主訴頸、肩、臂部的疼痛和手指的麻木。急性期會出現頸肌緊張,頸部活動受限。頸部體位改變可以誘發或加重症狀。部分患者前臂及手部肌肉出現萎縮現象。椎間孔壓迫試驗陽性,臂叢神經牽拉試驗可呈陽性。部分患者伴有眩暈症狀。

(2)後頸部觸診檢查。患椎的棘突大多數都有病理性移位、壓痛,相應的關節突關節腫脹,明顯壓痛,這是重要的診斷依據。

(3)頸椎X 線平片檢查。通過觀察患者的正側位片和斜位片,除發現椎體後緣及Luschka 關節部骨質增生外,部分病例可見患椎移位而引起的頸椎位置改變。臨床醫生可以依據頸椎病的症狀和體征,而對其頸椎病的定位做出診斷。同時,觀察頸椎片可以幫助排除頸椎腫瘤、結核和其他炎症等骨質破壞性病變。少數診斷不明確的患者,需要作腰穿進行奎肯氏試驗及腦脊液檢查,或脊髓造影以明確診斷。

臨床上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診斷依據主要如下。

患者年齡多為中、老年人,男性患者為多;患者有頸肩臂部痛、手指麻木等症狀,部分患者可合並椎動脈型的眩暈症狀;大多數患者頸部活動受限;患者移位的頸椎棘突和關節囊常有壓痛;部分患者的頸椎片顯示患椎移位改變。

2、得了神經根型頸椎病需要注意什麼

這個治療沒有特效療法,只有對症治療.牽引,理療,紅外線,推拿 按摩治療.一定要避免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工作和學習,尤其是低頭工作學習,每1小時左右要休息10分鍾左右.

3、神經根型頸椎病術後注意什麼?

頸椎病患者手術以後的康復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它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患者今後的工作,學習及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手術創傷反應期過後,患者若病情平穩,康復訓練即可開始進行.首先,主要是進行一些深呼吸運動,這樣可防止肺部的感染.其次,可進行四肢遠端一些小范圍的關節運動,如握拳,足背屈伸等.有些脊髓型患者術前已有四肢運動功能損害症狀,上述動作也可用被動運動的方法完成.這不僅有利於手術創傷的恢復,而且為術後更好地康復打下基礎.

在恢復期,四肢運動要從卧位逐漸過渡到半卧位,坐位的鍛煉,然後是下床活動.在此過程中要逐漸增加肌力訓練量,促進各組肌群恢復相應的肌力.尤其是手部的活動,如對指,分指,抓拿等動作應著重加以訓練;下肢訓練先通過直腿抬高,下肢負重抬舉,伸屈活動以加強肌力和關節活動范圍,並逐漸藉助於雙拐,手杖,下肢功能支架等訓練站立,邁步.然後過渡到行走.這個過程根據患者病情可以不同.

此外,尚可進行作業治療和生活自理訓練.

對於頸椎病手術的患部,在頸托保護下可以適當活動,,避免劇烈扭頭等活動,以防止術後的外傷造成頸椎病惡化.在切口及組織(特別是骨組織)癒合之前,應避免頸椎過多,過度地活動,減少其負荷,盡可能地保持局部的安靜.在恢復期也應循序漸進地進行生理性活動,以便順利地康復.對於頸椎病患者尚應進行一些心理性康復療法,消除悲觀和急躁情緒,樹立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良好的精神狀態同樣有助於術後更好地康復.此外患者應當在術後3月,半年,一年,兩年來醫院拍片復診,以了解術後恢復情況.

4、什麼是神經根型頸椎病,有什麼臨床表現?

頸椎疼痛,有那種會引起截癱、偏癱等情況

5、我是神經根型頸椎病能治癒嗎

神經根型頸椎病是頸椎病壓迫了脊神經根,導致的一系列症狀,神經根型頸椎病典型症狀會引起手指麻木,神經根型頸椎病好不好治療取決於治療方法,現在一般採用美式脊椎矯正解除了脊神經根的壓迫才能保證症狀不復發。

6、神經根型頸椎病有什麼臨床表現

神經根型頸椎病在臨床上有很多表現,我們來詳細地了解一下。第一種就是頸肩部症狀。不同的原因導致的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輕重程度不一樣。主要表現為頸肩部疼痛,如果是處在急性期的患者在活動頭部時,會引起頸部,肩部,胳膊疼,還常常伴隨著手腳的麻木感,尤其是在晚上,麻木感就會更加強烈,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秩序。 第二種就是上肢胳臂無力感,主要表現為拿不起東西,即使拿住東西也會掉落,上肢的活動也不靈便。第三種是頸部僵硬感明顯。患者會感到頸椎發直,頸部肌肉緊張疼痛。

與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護理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