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肩膀發麻

頸椎肩膀發麻

發布時間:2020-10-19 03:03:51

1、為什麼無緣無故肩膀會變麻木

1.發病原因

頸椎病多由頸椎間盤退變、老化及繼發性改變,從而刺激或壓迫神經根、脊髓或影響椎動脈血液供應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征。這與多種因素有關,以致病情錯綜復雜。頸椎病是50歲以上人群中的常見病。

頸椎位於上顱和胸椎之間,頸椎間盤的結構與腰椎間盤相似。間盤較厚,活動范圍較大。其中第1、第2頸椎主要是旋轉活動,第3頸椎以下部位前後移動較多,第5、第6頸椎在屈伸活動時前後移動范圍最大。頸椎在脊椎中活動度最大,因此其頸間盤、周圍韌帶受傷機會增加。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損傷的積累頸椎間盤也發生退行性改變,逐漸老化,彈性減退,脆性增加。如果繼續受到損傷,可使椎體的骨膜受牽拉和擠壓,而產生損傷後修復反應,形成增生骨贅,骨贅與破裂的椎間盤組織成突出物,壓迫鄰近的組織。突出物如向外側突出,可壓迫神經根,而產生神經根被壓迫或刺激的症狀;如突出物向後突出,壓迫脊髓可產生脊髓受壓症狀;如突出物向側方突出,可刺激交感神經;如壓迫椎動脈,可引起椎動脈供血不足症狀。此外,青壯年頸椎間盤尚未發生退化時,可因明顯的外傷而破裂,發生急性頸椎問盤突出,表現症狀與頸椎病相似,但無骨資增生。較少見。

2.護理診斷

頸椎病的病人主要以下特徵:

多見於中年以上的男性,常發單側,偶發雙側。

(1)神經根型是壓迫或刺激椎管單側或雙側的神經根引起的症狀。病人表現為頸肩痛、頸僵硬,且反復發作。常因勞累、寒冷、睡眠不佳或伏案工作過久而誘發,仰頭、咳嗽、打噴嚏時加重,疼痛沿神經根支配區放射至上臂、前臂、手和指,頸部活動受限,有時可有頭皮痛、耳鳴、頭暈,重者手指麻木,活動不靈。

(2)脊髓型此型發生於40歲-60歲的中年人,是壓迫或刺激脊髓而引起。早期症狀表現為單側或雙側下肢軟弱無力,有麻木感,以至行走困難,腳好似踩在棉花上樣感覺,胸或腰部有束帶感。少有疼痛,繼而出現上肢發麻,手部肌無力,嚴重者發展至四肢癱瘓,大小便功能障礙。

(3)椎動脈型沿大腦走行的椎動脈從第6頸椎橫突孔開始通過,當頸椎的橫突孔附近發生病變,頸動脈受壓迫或刺激,除有頸部壓痛、活動受限等頸椎病一般表現外,有時可表現為頭痛、頭暈、眩暈、視物不清、惡心、嘔吐、耳鳴、耳聾等症狀,其甚發生猝倒。其症狀常為一過性缺血或脊髓缺血的表現。當體位改變時,供血恢復,症狀也得以緩解。

(4)交感型頸椎病由於刺激或壓迫頸椎旁的交感神經節後纖維,可引起頭痛、頭暈、耳鳴、耳聾、枕部痛、枕大孔壓痛、視物模糊、眼窩脹痛、眼球震顫、流淚、鼻塞、心跳加快或減慢、心律紊亂、血壓升高或降低、肢體發冷、皮膚瘙癢、麻木感、多汗或少汗等症狀,這些症狀可局限於單側,也可見於雙側。

3.護理措施

(1)讓病人了解頸椎病的有關知識,提高防病意識,增強治療信心,掌握康復的方法。觀察病人治療過程中經受心理情緒的變化,調節心理情緒,保持心理健康。

(2)正確有效牽引,解除機械性壓迫。注意牽引時的姿勢、位置及牽引的重量,並及時發現牽引過程中的反應,如是否有頭暈、惡心、心悸等。由於病人頸部制動,應減輕局部刺激。正確應用理療、按摩、葯物等綜合治療,以解除病痛。正確指導病人的頭頸功能鍛煉,堅持頸部的活動鍛煉,方法為前、後、左、右活動及左、右旋轉活動,指導病人兩手做捏橡皮球或毛巾的訓練,以及手指的各種動作。

(3)非手術治療過程中注意疼痛部位,肢體麻木無力的變化。按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長期卧床的病人,應注意有關卧床並發症的預防與觀察。經常用50%的紅花酒精按摩病人的骨突部位,如骶骨、尾骨、足跟處、內外踝等。按摩上、下肢肌肉,鼓勵病人主動加強各關節活動。

4.治療與急救

(1)神經根型、交感型頸椎病可採用非手術療法治療。非手術療法也是手術治療的基礎,是治療頸椎病的基本方法,它可使頸椎病的症狀減輕、好轉、治癒,對早期病人尤其應如此治療。常採用頭部牽引、理療、局部制動、葯物治療等措施。

(2)頭部牽引用刻枕吊帶取坐位或仰卧牽引,頭前傾15度,重量為4千克-6千克,每日1次-2次,每次25分鍾—30分鍾,10次為1個療程。可連續牽引3個療程後休息2周,必要時可再牽引。

(3)按摩可與牽引治療配合,在牽引後進行,可以加速炎性水腫消退和改善神經的供血。按摩可以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松馳肌肉痙攣,解除疼痛,緩解症狀。

(4)局部制動症狀輕者不需制動,可用消炎鎮痛劑及舒筋活血中葯等。症狀嚴重者可用硬紙殼、泡沫塑料條或石膏條製成簡單圍頸局部制動,也可用頸支架制動。

(5)加強頸部活動鍛煉疼痛好轉後,逐漸作頸部各方向活動,以增強頸部肌力。平時應注意卧位的姿勢及枕頭的高度,仰卧時枕頭不宜過高;側卧時枕頭可略高,使頸部與軀干保持一條線,而不偏向一側。

2、頸椎很難受,最近麻木明顯,肩膀也酸的不行,怎麼辦

麻木明顯以及肩膀酸脹,說明病情可能有所加重,現在最好的是先做一下針灸來緩解消除一下

3、我朋友得了頸椎病,輕微的那種,就是會肩膀酸麻,問幾個問題。。

是。頸椎病有不同的分型,不同分型的頸椎病,在治療方式上有差別,甚至有的手法是相沖突的,所以不要自己盲目的作「康復訓練」,否則有可能加重病情;

頸椎病和吃啥東西毫無關系,也和天氣變化無關。到正規醫院的骨科檢查以後,醫生根據具體情況再給她做治療,可以在正規醫院的理療科作理療。

4、肩膀麻木是怎麼回事

左肩膀出現麻木與疼痛,可能原因為:1、應先除外頸椎病的可能:頸椎病時,由於神經根壓迫,可出現肩臂麻木症狀。2、肩部肌肉痙攣:因長期低頭伏案、或從事電腦操作,頭、頸與肩臂長期保持某一種姿勢,使肌肉、關節等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容易引起肩膀酸痛、麻木症狀,並且由於頸椎正常生理曲度的改變,很容易引發頸椎病。治療方法:一、頸椎病時可牽引、推拿按摩治療。二、肩部肌肉痙攣治療1、局部熱敷:用毛巾熱敷,可促進血液循環、解除肌肉痙攣。

5、頸椎反弓,肩膀胳膊痛麻木

你患上的是脊髓型頸椎病。說明你的生活中壞習慣比較多:低頭嚴重,造成頸椎反弓,歪頭嚴重,造成頸椎56關節向左側或者右側錯位而出現肩膀胳膊痛麻木 。枕高枕頭,枕頭枕在後腦勺上都是造成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和頸椎反弓的直接原因。如果這些壞習慣不進行糾正,你的頸椎病絕對還會發展而且絕對不會治療好!明確的告訴你不要亂求醫。絕對不可以做「垂直懸吊方式的頸椎牽引」,不可以做小針刀微創手術。不可以按摩。其它的針灸 貼膏葯 刮痧理療等等都不需要。你的頸椎問題是:頸椎生理曲度變直 ,寰樞《就是頭部和頸椎起連接作用的那塊肌肉》肌肉拉傷。頸椎123456或者頸椎7關節程度不同的向後錯位,同時向右側或者左側有錯位,頸椎234關節出現反弓。能否談談具體症狀?例如頸椎那個地方疼?是頸椎左側疼還是右側疼?頭部有什麼症狀?太陽穴疼不疼?眼睛有沒有視力變化?有沒有頭疼頭暈症狀?是那一隻手 胳膊 手臂疼?手麻木否?有沒有惡心想吐的症狀?咽喉有沒有堵塞,針刺的症狀?心臟有沒有變化?後腦中樞部位頭暈不暈疼不疼?行走穩定不穩定?等等。請你說一下以便幫助你。因為症狀不一樣,治療的方法不一樣。依據症狀才能分析出是那裡出了問題

6、是頸椎病導致的肩膀酸疼,手臂發麻嗎?

頸椎病引起的手麻 手腫漲 手疼 胳膊腫漲疼痛 疼痛感減弱的原因是頸椎5,6錯位擠壓了頸椎神經和血管成的。治療方法是:1:用大拇指按壓住頸椎的疼痛點,頸椎右側疼痛就往左肩方向推壓,反之就往右肩方向推壓,一直推壓到手不麻不疼了,這時應保持推壓的力量穩固10到20妙鍾,直到疼痛腫脹感立即消失為止。推壓的力量是由輕到重逐漸加力最大到5㎏的力量,絕不可用蠻力猛力推壓。2:第2個復位方法是平躺在床上《比坐式立式復位更好些》全身放鬆,用手伸到脖子下手心朝上,用四指按壓住頸椎疼痛點,右側疼就往左肩方向推,反之就往右肩方向推,推壓的力量是由輕到重逐漸加力最大到5㎏的力量,絕不可用蠻力猛力推壓。推到頸椎不痛了,手不麻為止。
關與胳膊手腫漲的問題你就不用管它了,血脈通了,神經不受壓了,一般有個四五天自己就吸收了。一般情況下半個來小時就可復位治好了。 治療頸椎病就是和自己的不正確姿勢做斗爭的過程,姿勢正確了經過復位治療頸椎病就好了。姿勢不正確,頸椎病必然會復發而且會逐步加重。你也可以照如下方法做:在你家的門上,把左側頸椎疼痛處(頸椎和肩膀連接處就是6的位置)抵
在門上,採用左腿弓右腿蹬的姿勢,左胳膊自然下垂,右手扶在門框上把握方向,頸椎頂門全身慢慢加力,記住:力量是由左側向右肩方向推壓,左手感覺到不麻了,胳膊不疼痛了,就不要再加力了,穩住一會就行了。這是一個自己治療手麻方法,幾分鍾就可以治療好了。

7、頸椎和肩周背部,一年間斷斷續續有麻麻的感覺(男,25歲)

你說的情況有點像頸肩綜合症,這種情況往往是有頸椎病史,肩部外傷或者著涼引起,現在年輕人都是有車族,左肩部容易著涼.你做x光,什麼也不顯影,想做就去做個頸部CT,我考慮椎間盤突出症可能有.

與頸椎肩膀發麻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