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保護頸椎的動作

保護頸椎的動作

發布時間:2020-10-18 00:19:12

1、平常做些什麼運動可以保護頸椎?還應注意些什麼?

1.用枕適當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過的,枕頭的高低軟硬對頸椎有直接影響,最佳的枕頭應該是能支撐頸椎的生理曲線,並保持頸椎的平直。枕頭要有彈性,枕芯以木棉、中空高彈棉或穀物皮殼為宜。喜歡仰卧的,枕頭的高度為5厘米左右(受壓以後的高度);喜歡側卧的,高度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時,枕頭的下緣最好墊在肩胛骨的上緣,不能使頸部脫空。其實,枕頭的真正名字應該叫「枕頸」。枕頭不合適,常造成落枕,反復落枕往往是頸椎病的先兆,要及時診治;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枕席以草編為佳,竹席一則太涼,二則太硬,最好不用。

2.頸部保暖 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秋冬季節,最好穿高領衣服;天氣稍熱,夜間睡眠時應注意防止頸肩部受涼;炎熱季節,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3.姿勢正確 頸椎病的主要誘因是工作學習的姿勢不正確,良好的姿勢能減少勞累,避免損傷。低頭時間過長,使肌肉疲勞,頸椎間盤出現老化,並出現慢性勞損,會繼發一系列症狀。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鍾,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扶手上看書、看電視。

4.避免損傷 頸部的損傷也會誘發本病,除了注意姿勢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剎車,頭部向前沖去,會發生「揮鞭樣」損傷,因此,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要在車上打瞌睡,坐座位時可適當地扭轉身體,側面向前;體育比賽時更要避免頸椎損傷;頸椎病急性發作時,頸椎要減少活動,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轉頭,必要時用頸托保護。

二.鍛煉

頸椎的鍛煉應該慎重,要避免無目的的快速旋轉或搖擺,尤其是頸椎病急性期、椎動脈型頸椎病或脊髓型頸椎病。我們推薦的方法簡單易行,但要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須持之以恆。

1.頭中立位,前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後伸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動作宜緩慢,稍稍用力。鍛煉時,有的病人頸部可感覺到響聲,如果伴有疼痛,應減少鍛煉的次數或停止鍛煉;如果沒有疼痛,則可以繼續鍛煉。

2.頭中立位,雙手十指相叉抱在頸後,頭做緩慢的前屈和後伸運動,與此同時,雙手用力對抗頭的運動,以鍛煉頸椎後側的肌肉力量。頸椎病的預防

頸椎病的預防,應從病因及發病誘因兩方面採取措施,以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和防止已治癒患者的復發。頸椎是脊柱的一部分,要從脊柱的整體加以預防。

預防是防止頸椎病發病的重要內容之一。通常認為脊柱的椎間盤在發育至成人之後,即開始退行性變。事實上每一個人的各椎間盤出現退行性變差異甚大。從年齡方面觀察,魏徵等對無症狀的100例頸椎X線照片進行分析結果提示,椎間盤退變和骨質增生是隨年齡增長而增多的:20歲以下組,2/20人;20~29歲組,2/20人;30~39歲組,4/20人;40~49歲組,50歲以上組,16/20人。潘之清研究認為,嬰幼兒及青少年時期脊柱外傷機遇最多,因此,頸椎病的預防,應從兒童時期開始。加強體質鍛煉,促使椎周軟組織強狀有力,有助於增強脊柱的穩定性。更注意防止外傷和糾正工作與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頸椎病的誘發因素除外傷外,常見的還有落枕、受涼、過度疲勞、強迫體位工作、姿勢不良及其他病症等。頸椎病的致病因素是復雜的,但總的可分為內因(體內因素)和外因(急慢性外傷),二者可以互為因果。內因是致病的基礎。我們這里講的是外因方面的預防。

(一)嚴防急性頭、頸、肩外傷:頭頸部跌撲傷、碰擊傷及揮鞭傷,均易發生頸椎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直接或間接引起頸椎病,故應積極預防,一旦發生應及時檢查和徹底治療。有些外傷是不是易引起人們注意的,例如坐車打瞌睡,遇到急剎車,頭部突然後仰,可造成頸椎揮鞭性損傷;有人生氣時隨意擰孩子耳朵,孩子為了防禦而急性扭頸,或用巴掌打擊孩子後頭部等,均可引起頸肌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嬰幼兒頸部肌肉尚不發達,頸軟,如過早抱起或抱孩子姿勢不合適,甚易造成過伸性頸椎損傷;有些青少年體育運動不得要領或不重視運動前的預備活動,如頂牛、頭頂立、前滾翻及騎頸娛樂等,均可造成運動損傷。防止外傷是預防脊柱退行性變的有力措施。一旦發生外傷,除治療軟組織損傷外,還要及時治療頸椎小關節錯位,以防止發展成為頸椎病。

(二)糾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防止慢性損傷:頸肩部軟組織慢性勞損,是發生頸椎病的病理基礎,生活中的不良姿勢是姿勢是形成慢性勞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糾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勢,對預防頸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有人喜歡俯卧,為了呼吸、只能將頭扭向一邊,這樣會發生1~4頸椎扭傷。頸軸側彎,達到失代償時,就會出現頭昏、頭痛和眼、耳、鼻喉等症狀。由於損害頸椎的正常力學失衡,會加速各頸椎的椎間盤退變;有人平時姿勢尚好,但當看小說、看電視時,習慣把頭靠在床欄桿上或沙發扶手上,造成屈頸屈背扭腰等,這樣會因脊柱椎間韌帶損傷而致該段脊柱失穩;婦女帶孩子睡覺,常面向孩子側卧,如果枕頭不合身材高度,將置頸胸椎於強迫體位,形成側彎,可導致脊柱病。

(三)合理用枕:枕頭是頸柱的保護工具,一個成年人,每天睡眠6~9小時,即每天有

2、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要如何保護頸椎?

很多上班白領每天都盯著電腦看,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想要保護頸椎首先就是見縫插針地活動,另外日常多吃一些氨糖軟骨素吧,不僅可以促進受損的關節軟骨修復,還可以促進關節滑液分泌,潤滑關節,保持頸椎的靈活。我自己就常備了一瓶健力多氨糖軟骨素鈣片,每天吃一點,你也可以試試看~

3、有什麼保護頸椎的動作

?

4、如何保護自己的頸椎?

要想保護自己的頸椎,要避免久坐,參與護頸運動,熱敷頸椎,選擇合適的枕頭。

有人說“頸椎病是百病之源”。其實,這有誇張的成分,但也從側面說明頸椎對人體確實很重要。如果不注意宮頸問題,會出現各種不適,嚴重影響生活、生活質量。

頸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護頸椎需要做六件事

頸椎起什麼作用?

1支持功能。人的脊椎和頸椎支撐著頭部和背部,而頸椎是一個負荷較大的部分。

2保護。人的脊髓神經、血管在頸椎這里經過,可以說這是一條“交通動脈”。

三。移動杠桿。為了保證身體能夠與視覺、聽覺和嗅覺反應一致(如前屈、伸展、側屈、旋轉、綜合運動等),頸椎需要參與運動。

頸椎異常怎麼出現不適症狀?

1因為頸椎有脊髓,所以兩側都有椎動脈。脊髓將大腦的神經傳遞到全身,動脈則為大腦供血。

頸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護頸椎需要做六件事

2頸椎一旦出現異常,甚至發展為椎間盤變形,對神經和血管會有明顯的壓迫作用。(1) 如果壓在神經上,手腳會麻木和疼痛。(2) 如果它碰到血管。會出現頭暈、頭暈、心動過速、耳鳴、心前區疼痛等現象。(3) 如果頸椎長期得不到緩解,甚至可能導致猝死、中風、腦血栓形成、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

那麼,如何保護我們的頸椎呢?

1避免久坐

當人們在辦公桌前工作、看書、使用電腦和手機時,應注意適當休息,坐或保持姿勢約1小時,然後放鬆5-10分鍾。

2參與頸部保護

多運動,如游泳、跑步等運動,增強頸部的抗壓能力和韌性。

頸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護頸椎需要做六件事

三。頸椎熱敷

當頸部有輕微不適時,可用溫水熱敷,以緩解疼痛,激活血液循環,緩解不適症狀,防止疾病迅速發展。

4枕頭合身

(1) 成人一般仰卧時,枕頭高度可保持在1拳(12厘米)左右;側卧時,可與肩同高,過高或過低都會損傷頸椎。

(2) 枕芯也要求細度和柔軟度;枕頭的形狀應中間低,兩端高。這種形狀可以保持頸椎的生理曲度,起到固定頸椎的作用。)

5脖子要保暖

保持頸椎溫暖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有空調的房間里)。如果頸部受涼,很容易誘發或加重頸椎的不適症狀,如疼痛、僵硬等。

6避免揉捏和揉捏

不同類型的頸椎病,治療方法也不同。一旦出現頸部不適,可以到按摩中心隨意按摩按摩。它很容易損傷頸椎,甚至導致癱瘓。因此,要注意在專業中醫診斷下治療頸椎不適症狀。

5、什麼運動方式可以保護頸椎?

頸椎的鍛煉應該慎重,要避免無目的的快速旋轉或搖擺,尤其是頸椎病急性期、椎動脈型頸椎病或脊髓型頸椎病。我們推薦的方法簡單易行,但要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須持之以恆。
1.頭中立位,前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後伸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動作宜緩慢,稍稍用力。鍛煉時,有的病人頸部可感覺到響聲,如果伴有疼痛,應減少鍛煉的次數或停止鍛煉;如果沒有疼痛,則可以繼續鍛煉。
頭中立位,雙手十指相叉抱在頸後,頭做緩慢的前屈和後伸運動,與此同時,雙手用力對抗頭的運動,以鍛煉頸椎後側的肌肉力量。

6、保護頸椎腰椎的運動或者體操

就是頸、腰部的仰俯、擺動和旋轉(但一般不主張360度的那種),幾句話說不清。我原來也較厲害,現在堅持用以前上體育課涉及活動腰部的熱身動作、以及頸部的多種仰俯、擺動,大有好轉。具體可以網上搜搜,再自己體驗、琢磨。無非是活動腰頸椎,關鍵是堅持。

7、如何保護我們的頸椎?

對於頸椎的保護,一是避免頸部的外傷,以免外傷以後引起頸部軟組織或者是骨質的損傷,就會引起頸部有明顯的疼痛和活動受限的情況,如果說外傷以後導致的骨折,引起了頸椎管內脊髓的受壓,還容易出現四肢癱瘓及zd大小便功能障礙的情況。
再就是一定要多注意保暖,避免受涼,以免受涼以後專,引起頸後部的肌肉痙攣收縮,從而就會過度的牽拉頸部的椎體,從而引起頸部椎體的退變,甚至椎間盤突出的情況,並且受涼以後還容易導致頸後部有明顯的疼痛。
再就是避免長時間反復的低頭活動,這種情況也容易導致頸部曲度變直,或者是彎曲的情況,從而就會導致椎屬動脈迂曲,引起顱腦後循環的缺血,並且還容易壓迫交感神經,從而引起臨床的症狀,並且長時間低頭活動以後,還容易導致椎間盤過度的受到擠壓,從而引起椎間盤的突出,從而壓迫脊髓,神經根也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從而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

與保護頸椎的動作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