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有椎動脈型頸椎病,現在想要治療一下,要怎麼治療?
椎動脈型頸椎病最好早期手術治療 手術去除對椎動脈的壓迫 起到治療的目的
2、椎動脈型頸椎病怎樣分型?
根據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病理生理特點及臨床症狀可分為三型。
(1)椎動脈型頸椎病。症狀以發作性眩暈為主,眩暈發作與頸部旋轉或後伸運動或體位急劇變動有關,以伴有復視及無意識障礙的猝倒為特徵。X 線片表現為上頸段或下頸段有節段性不穩或鉤椎關節骨贅橫向增生,無神經系統陽性體征。
(2)椎動脈—神經根型頸椎病。病者以椎動脈型症狀為主,伴有脊神經受刺激症狀,上肢有節段性感覺障礙及腱反射改變。
(3)椎動脈—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病者除有椎動脈型症狀外,還有明顯的交感神經症狀,有時不易與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相區別。
主要以主訴為主,很少有客觀體征,表現為多種多樣相當復雜的臨床症狀,如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耳鳴、視力障礙、心悸、多汗、多夢、失眠、咽部異常感覺、舌根痛、聲音嘶啞或訥吃、頸部運動限制等,可由於體位變化、疲勞、興奮而誘發或加重。
3、椎動脈型的頸椎病該怎麼鍛煉呢?
早上起床洗刷後在空氣流通的地方(最好是花園里)雙手叉腰挺胸頭盡量往後仰調勻呼吸內心模數10,然後以此類推前後左右各個方向都做1到2次。再就是旋轉頸部運動兩個方向各做幾圈就OK了!!呵呵是不是很簡單啊!!不要問我效果!!你堅持2個星期自己就知道了!!
4、哪些椎動脈型頸椎病適合手術治療?
椎動脈型頸椎病是由於椎動脈在頸椎橫突孔中因椎間隙狹窄、頸椎失穩或鉤椎關節骨贅增生,而受壓迫或刺激,使動脈血流暫時阻斷,導致腦部椎動脈-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產生的一系列臨床症狀,如頸性眩暈、頭痛、視覺障礙、猝倒、感覺障礙或運動障礙等,X線平片可顯示患椎的病理性移位或鉤椎關節的骨贅增生及椎間孔的形態改變,椎動脈造影可提供明確的病變部位,表現為椎動脈受壓呈扭曲上行的陰影。大部分椎動脈型頸椎病可經系統的保守治療而獲緩解或痊癒,僅有以下情況者考慮手術治療。
(1)有頸性眩暈或猝倒症狀,經非手術療法久治無效者。
(2)經選擇性椎動脈造影檢查已明確椎動脈受壓的部位、程度和范圍者。
(3)症狀主要由患椎關節突移位引起,雖保守治療緩解,但病情反復發作,患椎長期不穩定,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者。
(4)椎動脈造影、CT 或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椎動脈在橫突孔部因骨贅等因素受壓而導致明顯的供血障礙且症狀嚴重者。
(5)椎動脈造影檢查發現椎動脈近側部由於解剖異常導致椎動脈明顯行曲、血流受阻且症狀嚴重者。
5、怎樣用中葯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用葯多選擇養血活血、祛風化痰之品。
(1)丹參山甲芎芍湯
組成:紫丹參30g,炮山甲10g,三棱、莪術各6g,片姜黃、川芎、白芍各10g,葛根30g,全蟲3g,枸杞子、仙靈脾各10g,桂枝6g,防風10g,珍珠母或石決明30g。
功用:活血化瘀,益腎養血,祛風。
用法:水煎服,日服1 劑。
(2)定眩沖劑
組成:天麻、僵蠶各3.6kg,鉤藤4.8kg,茯苓6kg,丹參、夜交藤各12kg,白糖40kg。
功用:活血通絡,健脾化濕,平肝定眩。
用法:上葯經加工製成沖劑,每包30g。每次15g,每日3 次口服。
15 日為一療程,療程間隔2 ~ 3 日。
(3)益氣通絡湯
組成:黃芪、葛根各30g,白芍20g,威靈仙、穿山甲、天麻、淫羊藿各10g,蜈蚣2 條,地鱉蟲8g,熟地15g。
功用:益氣養血,舒筋活絡。
用法:水煎服,日服1 劑。
加減:頭痛者加川芎、蔓荊子;惡心嘔吐者加姜黃、羌活、雞血藤;耳鳴、視物不清者加枸杞子、山萸肉。
6、椎動脈型頸椎病如何治療
做牽引可以有效緩解頭暈等症狀。但是要有MRI報告,有少部分患者不適合做這個治療,要看過MRI才可以。
7、椎動脈型頸椎病該怎樣治療
刁文鯧教授介紹:很多頸椎病患者都有腦供血不足,出現眩暈等症狀,主要表現為頭暈、耳鳴、惡心,甚至耳聾、眼花、看不清楚東西。最主要的特點是有惡心甚至嘔吐,面色蒼白,有時候渾身出汗,連路都不能走,需要人攙扶。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眩暈是怎麼發生的呢?我認為,除去腦神經畸形等先天因素或外傷引起的器質性病變外,大約有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椎動脈是人體的一條重要「管道」,它穿過頸椎通向大腦,負責腦部的血液輸送。而頸椎發生任何錯位、增生等問題,都可能傷及或影響這根供血「管道」,進而影響腦部供血。眩暈是由於枕寰椎、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壓迫了椎動脈第3段,致使腦基底動脈供血、供氧不足所致,此時腦干、小腦、間腦、大腦均缺氧、缺血,迷路動脈、內聽動脈也缺血、缺氧,造成耳內神經紊亂而出現耳鳴、耳聾;同時因壓迫頸上交感神經引起腦內血管痙攣,更加劇了腦缺血狀態,所以出現眩暈等症狀。
2009年7月18日,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北京市衛生局、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民間中醫醫葯研究開發協會共同舉辦的「中醫刁氏正脊」治療「眩暈""心臟神經官能症」市級科研項目啟動儀式暨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醫刁氏正脊」是刁文鯧教授在傳承中醫「筋出槽,骨錯縫」醫術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醫學理論,經過幾十年的臨床實踐與系統的理論研究,制定了「中醫刁氏脊椎病論證四歸椎診斷標准和中醫刁氏脊椎關節五點一線手法復位術治療標准」。臨床中嚴格遵循兩個標准,在不手術,不使用葯物和器械的前提下,對「眩暈症」、「心臟神經官能症」的患者予以治療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並且實踐證實「中醫刁氏正脊」手法在臨床應用中是100%安全的。
刁文鯧教授對眩暈的研究結果是:對於確診是由於枕寰關節或寰樞關節錯位導致的眩暈,治癒率83%,有效率96%。怎麼治的呢?那就是採用「中醫刁氏脊椎關節五點一線手法復位術」,針對錯位的椎間關節進行手法復位。隨著錯位的椎間關節復正,其相對應的組織器官達到相對平衡,眩暈等症狀自然就會緩解、消除。
8、椎動脈型頸椎病怎麼樣確診以及治療?
1.頸椎病的一般症狀
如頸痛、後枕部痛、頸部活動受限等。如波及脊髓或脊神經根,則出現相應的症狀。
2.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症狀
主要表現為以下特點:
(1)偏頭痛 以顳部為劇,多呈跳痛或刺痛。
(2)迷路症狀 主要為耳鳴、聽力減退及耳聾等症狀。
(3)前庭症狀 主要表現為眩暈,
(4)記憶力減退。
(5)視力障礙 出現視力減退、視物模糊、復視、幻視及短暫的失明等。
(6)精神症狀 以神經衰弱為主要表現,多伴有近事健忘、失眠及多夢現象。
(7)發音障礙 主要表現為發音不清、嘶啞及口唇麻木感等,嚴重者可出現發音困難,甚至影響吞咽。
(8)猝倒 即當患者在某一體位頭頸轉動時,突感頭昏、頭痛,患者立即抱頭,雙下肢似失控狀發軟無力,隨即跌(坐)倒在地。
3.自主神經症狀
臨床上以胃腸、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症狀為多。個別病例可出現瞳孔縮小、眼瞼下垂及眼球內陷等。
1:首先要糾正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問題:頸椎枕在啤酒瓶上,(在枕頭上放上一個和啤酒瓶,枕頭和啤酒瓶加在一起的高度大約12公分,太低效果不好,但可以適當調整),頸椎一定要擔在啤酒瓶上呈現正十字症狀,後腦勺要懸空。堅持做到60分鍾以上。 如果感覺頸椎有疼痛的地方,就把疼痛的地方枕在啤酒瓶上,例如頸椎右側3的地方疼痛處枕在啤酒瓶上,頭也向右扭一點把疼的地方做成支點,利用頭部的重力和啤酒瓶的頂力來對頸椎進行糾正和復位。切記:一直做到頸椎感覺不疼了,不惡心了,頭部不暈了就可以停止了。你頸椎c3 4都可以用此方法來進行糾正。這個方法治療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有很好的糾正效果。
枕啤酒瓶復位,頭 頸椎會出現麻木,這是因為枕啤酒瓶影響了血液的循環,就和坐的時間長了腿腳麻木是一個道理,把頸椎左右轉動一下血液恢復循環就解決了。之後再繼續復位就行了。一但復位你會很快進入深沉的睡眠當中。都是正常的好現象。2:用大拇指一點一點的用力按壓按揉寰樞《就是頭部和頸椎起連接作用的那塊肌肉》肌肉疼痛的地方,最大5公斤的力量,直到不疼了,眼睛能睜開為止。3:再就是 用大拇指按壓住頸椎疼痛的地方,如果是右側疼痛就向左側推壓。如果是左側疼痛就向右側推壓。按壓的力 量是由輕到重最大5公斤的力,絕不能用蠻力推壓。逐漸加力一直推壓和按揉到頸椎沒有任何一點疼痛了,頭不眩暈了,頭不痛了,眼睛能看清東西了,轉動頸椎沒有響聲了,你的頸椎病就是治好了。做完復位之後要立刻做檢驗:頸椎能夠自由轉動沒有響聲了也不痛了,頭不疼了,頭不暈了,就是復位成功了。如果轉動困難就是沒有復位到位,應該繼續推壓復位,直到頸椎能夠自由轉動為止。4:整個做完復位之後必須要帶上頸椎保護托架,進行強制糾正不正確的頸椎姿勢。最少30天。5:睡覺應該用側卧的方式,不要平躺的姿勢。請認真閱讀文章,真正理解內容再學習復位。
9、怎樣用葯膳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屬氣虛下陷者,宜用補中益氣之品;屬痰瘀交阻者,宜用祛濕化痰、散瘀通絡之品;屬肝腎不足,風陽上亢者,宜用滋水涵木、調和氣血之品。
(1)雙補膏主料:黨參、山葯、桂圓肉、黃芪、茯苓各30g,甘草10g,白術、枸杞子各200g,山萸肉、當歸各15g,大棗10 枚。
製法:諸葯入砂鍋內,加水1000ml,文火煎煮,取專汁500ml;再加水500ml,文火煎煮,取汁300ml。將兩次葯汁混合入砂鍋內,文火濃縮至500ml,加蜂蜜100ml 收膏。
用法:每服20ml,每日3 次。
功能:補氣養血,健脾益腎。
(2)丁香薑糖主料:丁香粉5g,生薑末30g,白砂糖50g。
製法:將白砂糖加水少許,放入砂鍋內,文火熬化;再加丁香粉、生薑粉調勻,繼續熬至挑起不粘手為度。另備一大搪瓷盆,塗以小磨香油,將糖傾入攤平,稍冷後趁軟切成50 塊。
用法:隨意食用。
功能:和中化痰,降逆止嘔。
(3)菊楂決明飲主料:菊花10g,生山楂15g(打碎),冰糖適量。
製法:三葯同煮,去渣取汁,調入冰糖。
用法:代茶飲。
功能:清肝疏屬風,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