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頸椎什麼時候發育完整?在發育不完整期間有什麼表現?
你好,小兒頸部肌肉鬆弛,力量不強,由於姿勢和頭部的重量問題,所以容易導致小兒的頭部往一側傾斜,如果時間比較長,就會引起一側的胸鎖乳突肌緊張痙攣,久而久之,形成硬結,繼而攣縮,牽動頸部往患側傾斜,再由於傾斜,引起一側的臉部發育不良,導致大小臉,這就是小兒肌性斜頸的病理表現。
指導意見:
小兒斜頸是比較常見的小兒毛病,這種通過小兒推拿完全可以治癒,只要沒有骨骼關節的變異,都是可以治癒的,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建議你到當地醫院的推拿科尋求小兒推拿治療,一般治療周期是3個月到半年,具體時間各不相同,根據病情的輕重和小兒的體質,醫生的技術,和治療的頻率。通常每天或者隔天一次。
2、晚上寶寶頭枕我胳膊上睡覺 影響他的頸椎發育嗎
給寶寶弄點茶葉做枕頭,龍井也不錯哦。最好建議給孩子用自己的枕頭,有利於孩子頭後的扁平。建議望採納。
3、三個月前的寶寶豎抱真的會導致頸椎變形嗎?
三個月前的寶寶豎抱據說會導致頸椎變形。
一般在滿三個月後才能豎抱,因為寶寶的脖子還很軟,豎得太早怕他閃了。但大多數寶寶豎過一次後就再也不願橫著抱了。我們可以這樣豎抱,就是把寶寶轉一面,背靠著媽媽的胸膛,而不是通常的寶寶正面對著媽媽。
媽媽一手摟著寶寶的身子,一手托著寶寶的屁股,這樣一來最主要是寶寶的脖子以及脊柱有了依靠和保護,二來也可以讓寶寶更多的看到外面的世界。而寶寶睡覺的時候還是要橫著抱。嬰兒從仰天躺著到能站立起來,是一個飛躍。
往往有些父母經常抱著3-4個月的嬰兒學坐甚至學站,其實過早地坐和站立對嬰兒的降成長極為不利。因為小兒骨骼中所含的有機物較多,無機鹽相對較少,所以硬度孝彈性大,容易變形。
尤其是嬰兒脊椎骨之間的軟骨盤比較厚,而外面的韌帶較松,所以長時間勉強坐起和站立,很容易導致小嬰兒脊椎變形。過早地學走不但容易使嬰兒的下肢發生彎曲畸形,而被父母牽拉的小手的肘關節也很容易發生橈骨頭半脫位。
小月齡的寶寶,因為脊柱還沒發育好,頭還抬不起來,建議橫著抱,讓寶寶的頭枕著大人的胳膊肘,大人的一隻手順勢摟住寶寶肩部,另一隻手托住寶寶臀部,這個姿勢寶寶最舒服,對寶寶的發育也很好,要注意寶寶剛吃飽的時候,大人要稍微抬高寶寶的頭,以免吐奶。
當寶寶3個月以後,頭已經可以抬起來,很多寶寶都喜歡豎起來抱,寶媽可以將寶寶面對自己靠在胸前,讓寶寶的頭枕在自己肩上,一手托住寶寶屁股,一手摟住寶寶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