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傷頸椎的姿勢

傷頸椎的姿勢

發布時間:2020-10-11 09:37:39

1、怎樣的睡姿對頸椎

仰睡是最合理的
側睡,容易傷害頸椎
左側睡壓迫心臟,容易夢魘
如果你你總是落枕,可能是頸椎病
需要從網上買個鍛煉器械去鍛煉頸椎
網上有蓓力佳、康世品物等,鍛煉幾天就好了

2、哪些不良姿勢會導致頸椎病

一、不良姿勢:如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高枕、坐位睡覺等都可出現頸椎病。 二、頭頸部外傷:50%髓型頸椎病與頸部外傷有關。一些病人因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間盤膨出、椎管內軟組織病變等使頸椎管處於狹窄臨界狀態中,頸部外傷常誘發症狀的產生。 三、勞損:長期使頭頸部處於單一姿勢,如長時間低頭工作,易發生頸椎病。據統計,小於30歲的頸椎病人,多從事低頭工作的工種。 四、頸椎的先天性畸形:在對正常人頸椎進行健康檢查或作對比研究性攝片時,常發現頸椎段可有各種異常所見,其中骨骼明顯畸形約佔5%。但與頸椎病患者對比,後者頸椎的畸形數約為正常人的一倍以上。此說明骨骼的變異與頸椎病的發生有著一定關系。 五、慢性感染:主要是咽喉炎,其次為齲齒、牙周炎、中耳炎等。這些部位的炎症刺激頸部軟組織或通過淋巴系統引起頸枕部軟組織病變。有人認為,慢性咽喉部感染是頸椎病的重要發病因素,這可能與軟組織的慢性勞損和炎症的相互影響而使病情加重有關。

3、什麼樣的運作會傷頸椎

只要人為的長時間的改變頸椎的原始狀態,慢慢的積累就會造成對頸椎的傷害。例如長時間低頭 長時間的睡高枕頭就會造成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和寰樞肌肉的拉傷,就會出現惡心,嘔吐,手腳無力走路不穩等等症狀。頸椎病一般而言主要是因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正確的姿勢和生活習慣動作而生活出來疾病。即頸椎受內外力的影響,造成頸部肌肉勞損和痙攣性的改變, 肌肉的拉力發生了不平橫,而內外力不平衡的拉扯就造成了頸椎骨的錯位而造成椎間管變窄,錯位的頸骨擠壓了頸動脈血管的正常供血,就出現眩暈,惡心,心慌,摔倒,耳鳴,突發性耳聾等症狀,神經受到擠壓出現出現疼痛,水腫等,關節活動受限出現疼痛韌帶,軟骨,肌肉受到擠壓均處於不正常狀態,使頸部個系統均發生了改變和損傷,從而產生了一系列臨床症狀,這就是頸椎病。

4、哪些動作比較傷肩頸?

久坐不動
健康的頸椎呈現的是「S」型,而當我們坐在椅子上的時候,為了追求舒適感,頸椎就會不自覺呈現出「C」字形狀。如果坐的時間較長,頸椎將長時間保持這個形狀,頸椎的生理弧度就難以保持,導致頸椎疼痛,長此以往就會出現頸椎病。
2、長期低頭
隨著電子科技發達,「低頭族」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長期低頭也成為頸椎受損的主要因素。因為長期低頭,導致頭部的重量完全依靠頸椎的肌肉支撐。因此,工作時一定要盡量保持正確的姿勢,如果一定要低頭,最好每隔20分鍾活動一下頸椎,這樣可以放鬆頸椎和肌肉,不至於過於勞累。

低頭族最愛招惹頸椎病
3、葛優躺
葛優躺姿勢是身子東倒西歪、彎腰塌背蜷成一團,長時間保持這種姿勢,頸椎很容易受到損害。因為東倒西歪的姿勢會導致上半身和下半身不在同一條軸線上,同時彎腰塌背又使頸椎和腰沒有正常屈伸,兩部分肌肉容易被拉傷而造成頸椎病。
4、俯卧睡覺
俯卧位時,為了能夠呼吸,頸部處於旋轉緊張狀態,對椎動脈造成刺激,另在旋轉狀態中,椎間關節的關節囊處於牽拉狀態,使椎間關節系統得不到休息。

俯卧睡姿也易招惹頸椎病
5、擅自按摩
脊椎是塊「豆腐」,很容易一碰就壞。擅自按摩,碰巧了可以緩解一下症狀,但更多的時候會把問題越弄越糟。脖子突然扭傷時,先別亂動,要趕緊去醫院的骨科診斷,對症治療。
6、緊急拉伸
脖子最怕遭遇緊急拉伸。比如在車上打瞌睡,脖子沒有支撐,只要稍微受到外力的刺激,頸椎就極易受到損傷、錯位,嚴重時還會損害神經。

5、仰卧起坐傷頸椎和腰??求科普

最近兩天,網路上在熱議「仰卧起坐致癱」的話題,有部分專家還據此提出「仰卧起坐是否應該退出體測」等觀點。其實,面對這樣的問題,應該首先了解一個事實,那就是:什麼是正確的仰卧起坐?《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中的仰卧起坐又是什麼? 
 
第一,仰卧起坐作為一個經典的力量練習動作,在競技體育、全民健身等領域中已存在多年。我們知道,腰腹部、後背部稱之為人體的「核心」,是支撐和保障我們行走、跑步、上下樓、負重等日常活動的基礎,每個人都應該加強核心肌群的力量。
第二,運動人體科學和運動訓練學的基本理論告訴我們,人體的力量素質分為三類,即最大肌力、力量耐力和速度力量(爆發力)。其中,最大肌力和力量耐力與健康密切相關,後者多與運動能力、競技能力有關。例如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年輕人,當家人遇到危險時,能抱得動或背得動家人嗎?所以,力量是保障人體活力的基礎。 
 
第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俗稱「體測」)中採用一分鍾仰卧起坐作為評價學生力量耐力的指標,從1985年全國開展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監測工作時就有了,至今網路熱議的我國青少年體質持續下降,其中就包括不同年齡學生人群仰卧起坐成績下降。 第四,仰卧起坐動作要領的關鍵環節是指人體呈仰卧位,機體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發出的指令,優先動員腹前、腹外側壁肌群發力,將軀干抬起,即腹肌是原動肌(俗稱「發力肌」),也就是說經常做仰卧起坐,可以有效地發展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腰方肌等腹部前群肌肉的力量,而不是某些「專業」健身教練所說的「鍛煉豎脊肌、多裂肌」。而位於後背部的肌群,在該動作完成中恰好是對抗肌,在運動中起拮抗作用。即要想圓滿完成仰卧起坐,該肌群在運動全過程中是要放鬆的,或者說後背肌群的伸展性和彈性決定了動作質量。同時,為了固定骨盆、下肢(完成屈髖、屈腿)等部位,盆帶肌、臀肌、大腿、小腿周圍的肌群保持適度緊張,理論上稱為固定肌。由此可見,仰卧起坐動作是需要上述肌群協同配合才能完成的。

第五,《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對仰卧起坐動作的要求是「受試者仰卧於軟墊上,兩腿稍分開,屈膝呈90度,兩手手指交叉貼於腦後。同伴按壓其踝關節,以固定下肢」。所以,「體測」中沒有要求學生雙手抱頭。「兩手手指交叉貼於腦後」怎麼就理解為「雙手抱頭」了,不得而知。正確動作中,兩手的作用其實就是固定頸部,也可以理解為托住頸部,使頸部保持微微前屈的姿勢,以防止頸部後伸(仰頭),造成背部肌肉緊張,影響動作質量。
由此可見,雙手抱頭仰卧起坐本身就是一個錯誤動作。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要講科學。因此,筆者還是想建議媒體不要用一個錯誤動作來質疑「體測」中的仰卧起坐。「體測」中的一分鍾仰卧起坐是一個測試動作、一個評價指標,其目的是考查學生們力量耐力水平的,不要簡單地理解為是一個鍛煉動作或健身動作。
第六,需要指出的是,引發這場討論的誘因是台灣的個案和美國軍隊等倡導「平板支撐」代替仰卧起坐等。首先因為證據和信息不全,無法判斷仰卧起坐是否是導致血管破裂,最終淪為全身癱瘓的「元兇」。但是醫學常識告訴我們,導致全身癱瘓的病理基礎應該是頸髓受損。人體解剖學知識告訴我們,頸髓是被軟脊膜、硬脊膜、頸椎以及相關的關節、韌帶、肌群等結構嚴密保護在椎管中的,雙手抱頭產生的壓力能夠「突破」這些結構嗎?此外,神經(如頸神經)受損,應該引起手麻、頸部不適等症狀。 
 
第七,運動解剖學和運動生物力學的基本理論告訴我們,人體的肢體運動均是轉動。套用杠桿原理解釋一下,雙手不管是伸直放在頭後,交叉放在胸前或者是伸直放在體側,我們都可以稱之為仰卧起坐,雙手不同的位置,改變的是阻力矩,或者通俗地講,手在不同的位置,會導致我們在做動作時,常常感覺到費力或輕松。

6、脊椎受傷適合的睡姿?

 正確的睡姿應該是什麼樣的

什麼樣的睡姿最合理呢?一般情況下,只要不影響或加重心臟負擔,不引起脊椎變形,能使全身肌肉放鬆,有利於休息的睡眠姿勢都是合理的。

通常來說,合理的睡姿以仰卧位和右卧位比較好。但是,不管是仰卧位也好,右卧位也罷,在睡覺的時候一定要適時翻身,保持同一個姿勢不要超過2小時。任何一個姿勢保持時間長了都會不舒服。

很多人可能說了,白天睡得時間短,可能睡1小時就足夠了,可晚上我不可能2小時一醒去調整我的睡姿吧,那樣的睡眠豈不是更累。事實上,大家並不需要過分擔心這點。人在睡眠時會自動調整睡姿,長時間睡一個姿勢,身體自己也會感覺不舒服,它會自動調整的。我們說的這「2小時」,只是提醒你要記得適時翻身。當潛意識里有這件事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養成適時翻身的習慣。

起床時如何避免腰痛

平時腰痛的人每次早晨起床時都會感覺腰痛好像更重了,這主要是因為起床的姿勢不當引起的。為減少或避免起床時產生腰痛,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我們的身體經過一夜的休整後,起床前得先做一些熱身運動。可以先進行腹式呼吸,使腹部肌肉一鬆弛一收縮,接著再做刁氏脊椎保健操的第八節。

活動幾分鍾後,再起床。起床時,由仰卧位轉成側卧位,再以手撐起上半身緩慢起身。也就是說,在起床時,不要直接由仰卧位的姿勢用腰部的力量起床,而是要藉助手、腳的力量起床,這樣起床時腰痛的機會就能大大減少。總之,起床要悠著點,要順其自然,要順勢而為。

摘自刁文鯧 《你的脊椎還好嗎》

7、做不了哪幾個動作頸椎不健康,你的頸椎病已經傷到肩,再不注意就危險了?

從酸痛的肩膀到僵硬的脖子,我總是感到肩膀發冷,手臂舉得很困難。小心,可能有健康問題。因為肩部和頸部是大腦的主要開關,向上流到頭部和面部的血液通過頸部。如果肩部和頸部的氣血不暢,許多疾病會逐漸向你襲來。

伸出你的手,觸摸另一側的後腦勺,例如,用左手觸摸你的右耳。簡單的理解就是梳理頭發的行為。如果可以完成,肩關節的向前運動不受限制。一隻手臂向側面抬起,直直地伸到頂部。看起來像「舉手回答問題」。如果能完成,肩膀外展能力就沒問題了。要到達手背,請到達脊柱中間的位置,這可能是女性內衣按鈕的位置。它可以完成,表明肩關節旋後功能沒有問題。如果這三個動作不能成功完成,就必須小心肩部和頸部疾病。

長時間工作後,頸部、肩部和腰部的肌肉一直處於緊張和僵硬狀態,容易僵硬和緊張,導致肩部和頸部疾病。有些人也喜歡躺在床上,玩電腦游戲和聊天。這種看似「時尚」的生活方式實際上非常危險。骨科醫生提醒,坐在床上工作和學習時,頸、胸、腰和骶骨的四個曲率不符合人體脊柱的最佳生理曲率,因此長期強制性向前屈曲姿勢容易引起脊柱退行性疾病,如頸椎病和腰椎間盤突出症。


肩部和頸部保護一個叫做「神經傳導」的中樞神經系統,這也是大腦營養傳遞的唯一途徑。當這條路徑出錯時,它會影響人們的記憶,甚至導致老年痴呆症。當肩頸部疾病惡化時,有些人會經常暈倒,當正中神經受壓時,會發生截癱,影響自理。

8、日常生活中哪些你意想不到的姿勢、習慣,會給你的頸椎帶來巨大的傷害?

有很多不良的姿勢會給頸椎帶來傷害。我就發現了好幾個。因為我的工作需要長期的面對電腦,每天基本上六到八小時左右吧,忙碌的時候,基本上兩三個小時才會休息一小會兒。尤其是在處理工作的時候會保持高度緊張的狀態,身體也會跟著緊綳起來,就保持一個姿勢很久的時間。長期這樣子,我的頸椎就變形了,我們都知道頸椎其實本身是有一個彎曲的弧度的,不良的姿勢會導致頸椎變得筆直並且僵硬,這都是日積月累的最終結果。對身體非常不好。

工作久了很多人都會覺得腰部很累,所以就會買來一些靠墊什麼的讓腰部輕松一些,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最重要的頸椎,經常那樣坐著,頸椎的角度不正確,時間久了頸椎會變得越來越僵硬,從而變成頸椎病。有了頸椎病以後更痛苦,肩周炎、頭痛等症狀也會隨之而來。

這就是我們長期久坐不動,不經常活動頸椎的後果,沒有良好的坐姿再加上長時間不活動,對頸椎傷害很大的原因。有些人喜歡在工作時使用腰椎靠墊讓腰部保持舒適,而忘記了買護頸的頭枕。還有的人經常躺在比較軟的枕頭上玩手機,靠在床邊低頭看書等等,這些姿勢都是不正確的。

我們平時工作生活中要避免久坐,時不時的起身活動一下,扭動頭部讓頸椎也活動活動。睡覺的時候使用記憶海綿的護頸枕,看書時間短一些,看一會就抬頭休息一下,養成良好的坐姿和生活習慣,能夠讓我們的頸椎更加健康。

9、頸椎病正確睡姿圖片

1.糾正不良的坐姿
長時間地伏案工作、打撲克、打麻將、操作電腦、看書等,均會改變頸椎的正常曲度,導致頸椎出現慢性勞損。可外付(頸*椎順*古*貼)灰付因此,在進行上述活動時要保持脊柱的正直。在長時間低頭工作和學習時,應每隔 10分鍾就活動一下頸部,適時伸展四肢。
2.並科學地選用枕頭
人在睡覺時,若睡眠姿勢不正確,就會使頸椎之間的韌帶處於緊張的狀態。一定要保持正確的睡姿,即以側卧位為主,以仰卧位為輔。另外,枕頭的高低和質量對人的頸椎也有很大的影響,標准枕頭的高度應該在10厘米左右,枕芯的材料應以柔軟、彈性好為佳。
3.加強頸部的鍛煉
加強頸部肌肉的鍛煉是預防頸椎病的重要措施。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科學的頸部運動反而會加劇頸椎的勞損。正確的頸椎鍛煉法應該是用肩部和上肢的運動來帶動頸部的肌肉,如進行慢跑、做甩手運動、練瑜伽和游泳等。
4.注意保暖
臨床研究發現,受涼會引起頸部肌肉的痙攣或小關節的緊張。因此,人們應盡量避免呆在潮濕和寒冷的環境中,並要根據氣候的變化,隨時調整衣被的厚度,以防止頸部受涼。
5.保持樂觀情緒
有研究表明,人們長期處在感情壓抑、煩悶等精神狀態下易患神經衰弱。而神經衰弱會影響骨關節及肌肉的休息。所以,除了要在平時保持正確的姿勢、加強鍛煉外,還要保持健康快樂的心情。

與傷頸椎的姿勢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