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頸椎病 女 49歲 3.0T MRI 3~4年頸椎腰椎間盤突出史
胸3椎體那個沒關系的,印象都沒寫,也不引起你症狀,不需要管他。
你真正的問題還是頸椎問題,你也沒說你有什麼症狀。。。
那你的症狀還不算重了,主要專還是肌肉的問題,還沒有上肢疼痛,麻木,走路不穩等神經症狀。
可能主要還是頸部肌肉勞損導致的症狀,好好屬休息,可以吃點非甾體消炎葯,以後注意保養和鍛煉
2、脊椎動物(五大類)的特點
魚類:絕大多數魚類都棲息在水中,利用鰓來呼吸,體外覆蓋著一層鱗片,用鰭游泳前進,體內有魚鰾。如鯉魚、鯽魚、大白鯊
兩棲:兩棲動物一般母體在水中繁殖,幼體在水中發育,用鰓呼吸,幼體經過一個復雜的變態過程,發育成成體。成體生活在陸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有些兩棲類動物的成體則完全用皮膚呼吸。
兩棲類動物不是恆溫動物,在環境溫度低於7度時就進入冬眠狀態,其生殖方式是卵生或卵胎生,他們都是肉食動物。如青蛙、樹蛙、蟾蜍
爬行類:爬行動物的生殖方式是卵生或卵胎生,與兩棲動物相比,爬行動物的繁殖方式有了重大的飛躍。在繁殖季節,爬行動物進行體內受驚,卵在發育過程中出現了羊膜卵和尿囊等胚膜,這樣就使胚胎不依賴於水環境就能很好地發育。如龜、鱷魚、蜥蜴
哺乳類:是高級的脊椎動物,雌性動物有乳腺,以乳汁哺育後代。能自行調節體溫是恆溫動物。繁殖方式是雌雄個體進行交配,精子和卵子在雌體內結合發育成受精卵,幼體由受精卵發育而成。多是全身都有毛。如虎、牛。
鳥類:所有的鳥類都有羽毛,為了減輕飛行重量,鳥的骨骼中間變成了空腔。鳥沒有牙齒有喙,鳥有兩足,足上有趾,趾上有爪。鳥是恆溫動物,鳥的生育方式是卵生,胚外有羊膜。如鸚鵡、畫眉
3、頸椎不好壓迫腦供血不足吃點什麼比較好?
飲食治療是高脂血症治療的基礎,無論是否採取任何葯物治療之前,首先必須 進行飲食治療。飲食治療無效時或病人不能耐受時,方可用葯物治療。在服用降脂 葯物期間也應注意飲食控制,以增強葯物的療效。 (1)減少脂肪的攝入量是控制熱量的基礎。減少動物性脂肪如豬油、肥豬肉、 黃油、肥羊、肥牛、肥鴨、肥鵝等。這類食物飽和脂肪酸過多,脂肪容易沉積在血 管壁上,增加血液的粘稠度,飽和脂肪酸能夠促進膽固醇吸收和肝臟膽固醇的合 成,使血清膽固醇水平升高。飽和脂肪酸長期攝入過多,可使甘油三酯升高,並有 加速血液凝固作用,促進血栓形成。 科學家發現北極圈內格陵蘭島的愛斯基摩人以魚獵為生,在他們中間冠心病的 死亡率僅5.3%,遠遠低於丹麥人的35%。他們吃的食物中,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很低, 多不飽和脂肪酸很高,主要含有20碳5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它們存在 於海魚的魚油中。 不飽和脂肪酸能夠使血液中的脂肪酸譜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能夠減少血小板 的凝聚,並增加抗血凝作用。能夠降低血液的粘稠度。DHA可以降低血脂保護神經 系統。因此提倡多吃海魚,以保護心血管系統,降低血脂。烹調時,應採用植物 油,如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茶油、芝麻油等,每日烹調油10毫升~15亳升。 (2)限制膽固醇的攝入量。膽固醇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物質,但攝入過多的確害 處不少,膳食中的膽固醇每日不超過300亳克,忌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內 臟、蛋黃、魚子、魷魚等食物。 植物固醇存在於稻穀、小麥、玉米、菜籽等植物中,植物固醇在植物油中呈現游離 狀態,確有降低膽固醇作用,而大豆中豆固醇有明顯降血脂的作用。提倡多吃豆制 品。 (3)供給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的來源非常重要,主要來自於牛奶、雞蛋、瘦 肉類、禽類應去皮、魚蝦類及大豆、豆製品等食品。但植物蛋白質的攝入量要在 50%以上。 (4)適當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不要過多吃糖和甜食,因為糖可轉變為甘 油三酯。每餐應七、八分飽。應多吃粗糧,如小米、燕麥、豆類等食品,這些食品 中纖維素含量高,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5)多吃富含維生素、無機鹽和纖維素的食物。應多吃鮮果和蔬菜,它們含維生 素C,無機鹽和纖維素較多,能夠降低甘油三酯、促進膽固醇的排泄。可選用降脂食 物,如酸牛奶、大蒜、綠茶、山楂、綠豆、洋蔥、香菇、蘑菇、平菇、金針菇、木 耳、銀耳、猴頭等食物。近年發現菇類中含有豐富的「香菇素」。學者們做過實驗, 當人們吃進動物性脂肪後,血液中的膽固醇都有暫時升高的現象。同時吃些香菇, 發現血液中的膽固醇不但沒有升高,反而略有下降,並且不影響對脂肪的消化。國 外學者認為,中國菜餚中常用木耳、香菇等配料,是一種科學的配菜方法。每3朵~ 4朵的香菇中含香菇素100毫克,具有降脂和保健作用。山楂、花生、淡菜、蘿卜、 玉米、海帶、豆腐、牛奶、黃豆等食物均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要避免飲酒、酒能夠 抑制脂蛋白酶,可促進內源性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合成,導致血脂升高。 要採用蒸、煮、燉、氽、熬的烹調方法,堅持少鹽飲食,每日食鹽6克以下。 ●高脂血症食物選擇 TOP (1)節制主食。體重超重或肥胖者尤應注意節制。忌食純糖食品及甜食。 (2)多食用魚類(尤其是海產魚類)、大豆及豆製品、禽肉、瘦肉等能提供優質 蛋白,而飽和脂肪酸、膽固醇較低的食物。 (3)控制動物肝臟及其它內臟的攝入量,對動物腦、蟹黃、魚子等要嚴格限制。 (4)用植物油烹調,盡量減少動物油脂攝入。 (5)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糧等,保證適量食物纖維、維生素、無機鹽攝入。 尤應多食用含尼克酸、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6等豐富的食品。 (6)已發現許多食品具有降血脂作用: ①大蒜:大蒜可升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對防止動脈硬化有利。 ②茄子:茄子在腸道內的分解產物,可與過多的膽固醇結合,使之排出體外。 ③香菇及木耳:能降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據研究,其降膽固醇作用,比降血 脂葯物安妥明強10倍。 ④洋蔥及海帶:洋蔥可使動脈脂質沉著減少;而海帶中的碘和鎂,對防止動脈 脂質沉著也有一定作用。 ⑤大豆: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吃115克豆類,血膽固醇可降低20%,特別是與動 脈粥樣硬化形成有關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明顯。 ⑥茶葉:茶能降血脂,茶區居民血膽固醇含量和冠心病發病率明顯低於其它地 區。 ⑦魚類:魚中含有大量高級不飽和脂肪酸,對降血膽固醇有利。漁民冠心病發 病率低於內陸居民,就是證明。 ⑧植物油:含有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能降血膽固醇,尤以芝麻油、玉米 油、花生油等為佳。 ⑨其它食物:如山楂、芹菜、冬瓜、粗燕麥、蘋果等,均有不同程度降血脂作 用。 ●高脂血症一日食譜舉例 TOP 早餐:去脂牛奶250毫升(脫脂牛奶250克),玉米面發糕(玉米面100克),拌萵筍 絲150克(萵筍150克) 午餐:饅頭或米飯100克(麵粉或大米100克),燉豆腐(海米15克,香菇25克,豆 腐100克),炒茄絲(茄子100克) 晚餐:饅頭或米飯(麵粉或大米100克),西紅柿炒圓白菜(西紅柿50克,圓白菜 100克),清燉雞塊(雞塊100克) 全日烹調用油10克。 以上食譜含熱能1682千卡(7.03兆焦耳) ●高脂血症食療方 TOP (1)降脂減肥茶:草決明子5克,菊花5克。先將菊花洗凈備用,草決明子先洗 凈炒至微膨帶有香味後搗碎,紗布包好,用清水煮沸,煎至微黃色, 再倒入菊花同煎幾分鍾即可。代茶飲,一次飲完後再加入水沖泡,直至無味即可棄 之。具有降脂、減肥、清熱、平肝作用。 (2)素燴三菇:冬菇25克,蘑菇25克,嫩玉米筍片50克,鮮湯適量,草菇25克, 粉芡、調料各少許。先將冬菇、蘑菇、草菇入清水泡發洗凈,入油鍋煸炒,之後加 入鮮湯、嫩玉米筍片同煮,待熟後再加入粉芡和調料(鹽、味精等),翻炒片刻即可。 (3)銀耳炒肉絲:銀耳9克,瘦豬肉絲150克,醬油10毫升,水豆粉5克,油、鹽、 味精、姜粉、沸水各少許。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去除黃蒂,雜質洗凈,並撕為小 片;肉絲放入水豆粉、適量醬油、姜粉拌和碼味後,放入熱油鍋炒至八成熟時,加 入銀耳、沸水、鹽及少許醬油,同時並不斷用旺火翻炒5分鍾即可,起鍋時加入味 精調味即成。 (4)山楂荷葉飲:山楂15克,荷葉12克,煎水代茶飲。 (5)黑芝麻桑椹糊:黑芝麻60克,桑椹60克,白糖10克,大米50克。將黑芝麻、 桑椹、大米洗凈後,一同放入砂盤中搗碎,再放入砂鍋內加清水3碗,煮成糊狀後, 加入白糖即可食用。每日服2次。 (6)豆漿粥:豆漿汁500毫升,粳米50克,砂糖或細鹽少許。將上味同入砂鍋內, 煮至粥稠,表面有粥油為度。每日早晚餐溫熱食。 (7)奶油大蒜汁:大蒜榨汁,單味飲服,或加奶油適量調勻後一起服下。也可用 大蒜油製成膠丸,飯後服用,每次3粒,每日3次,1個月為一療程。
4、企鵝是脊椎動物嗎
肯定是的
qǐ』é
* 企鵝簡介 *
1620年法國的Beaulieu) 船長在非洲南端首度驚見會潛游捕食的企鵝時,稱其為『有羽毛的魚』。
企鵝本身有其獨特的結構: 企鵝羽毛密度比同一體型的鳥類大三至四倍,羽毛的作用是調節體溫。 雖然企鵝雙腳基本上與其它飛行鳥類差不多,但它們的骨骼堅硬,並比較短及平。這種特徵配合有如只槳的短翼,使企鵝可以在水底『飛行』。 雙眼上的鹽腺可以排泄多餘的鹽份。 企鵝雙眼由於有平坦的眼角膜,所以可在水底及水面看東西。雙眼可以把影像傳至腦部作望遠集成使之產生望遠作用。
企鵝是地球上數一數二可愛的動物。世界上總共17種企鵝,它們全分布在南半球;南極與亞南極地區約有8種,其中在南極大陸海岸繁殖的有2種,其它則在南極大陸海岸與亞南極之間的島嶼。企鵝常以極大數目的族群出現,佔有南極地區85% 的海鳥數量。
和鴕鳥一樣,企鵝是一群不會飛的鳥類。雖然現在的企鵝不能飛,但根據化石顯示的資料,最早的企鵝是能夠飛的哦!直到65萬年前,它們的翅膀慢慢演化成,能夠下水游泳的鰭肢,成為目前我們所看到的企鵝。
其主要食物是小魚及磷蝦。
企鵝通常很長壽,如帝王企鵝可達20-30歲。
現今世界上有17種企鵝,在生物學上可區分為6個屬
[penguin] 企鵝科的各種短腿而不會飛的水鳥,產於南半球,在陸地上直立而笨拙地行走,身上披覆短、硬、鱗形的羽,主要食甲殼類、軟體動物和魚.企鵝這種生物在被發現的過程中也有很多故事,1488年葡萄牙的水手們在靠近非洲南部的好望角第一次發現了企鵝。但是最早記載企鵝的卻是歷史學家皮加菲塔。他在1520年乘坐麥哲倫船隊在巴塔哥尼亞海岸遇到大群企鵝,當時他們稱之為不認識的鵝。人們早期描述的企鵝種類,多數是生活在南溫帶的種類。到了18世紀末期,科學家才定出了6種企鵝的名字,而發現真正生活在南極冰原的種類是19世紀和20世紀的事情。例如,1844年才給王企鵝定名,響弦角企鵝1953年才被命名。企鵝身體肥胖,它的原名是肥胖的鳥。但是因為它們經常在岸邊伸立遠眺,好像在企望著什麼,因此人們便把這種肥胖的鳥叫做企鵝。
楔翼總目(Impennes)又叫企鵝總目, 只包括企鵝目(Sphenisciformes)企鵝科(Spheniscidae),包括6屬18種企鵝。全部為不會飛翔而擅長游泳和潛水的海洋鳥類。體羽呈鱗片狀,均勻分布於體表,骨骼沉重,胸骨有發達的龍骨突。企鵝通常被當作是南極的象徵,但企鵝最多的種類卻分布在南溫帶,其中南大洋中的島嶼,南美洲和紐西蘭都比較多,在這里有6屬13種企鵝營巢,其中有2個屬限於澳新地區,而企鵝中最大的屬角企鵝屬也是以澳新地區為分布中心。企鵝第二大屬環企鵝屬則主要分布於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甚至可到達赤道附近,而在南極大陸沿岸營巢的企鵝只有2屬4種,亞南極有2屬2種,而真正在南極大陸越冬的則只有皇企鵝。現存於世的企鵝有18種,它們分別是小白鰭企鵝、白鰭企鵝、黃眼企鵝、麥哲倫企鵝、秘魯企鵝、加拉帕戈斯企鵝、帝企鵝、王企鵝、阿德里企鵝、南極企鵝、巴布亞企鵝、史氏角企鵝、角企鵝、響弦角企鵝、馬可羅尼角企鵝和直冠角企鵝。
王企鵝屬(Aptenodytes):有兩種,是最大型也是最漂亮的企鵝。皇企鵝,身高一米以上,體重可超過30千克,是唯一在南極大陸沿岸一帶過冬的鳥類,並在冬季繁殖,皇企鵝每次只產一枚卵,孵化時由雄企鵝將其放在兩腳的蹼上並用肚皮蓋住,此其間,雄企鵝停止進食,完全靠脂肪維持生命,直到幼企鵝孵出,其體重可減輕1/3。王企鵝,體型稍小些,嘴則比較長,顏色更加鮮艷,主要分布於南大洋一帶及亞南極地區,最北可到紐西蘭一帶。
皇企鵝Aptenodytes forsteri
阿德里企鵝屬(Pygoscelis):有3種。巴布亞企鵝,又叫金圖企鵝,分布於南極半島和南大洋中的島嶼島嶼上。阿德里企鵝,數量最多的企鵝,可在南極見到大規模的群體,游盪於南極有浮冰的水域。南極企鵝,又叫帽帶企鵝,主要分布於南極一帶,有時游盪到南極以外。
巴布亞企鵝Pygoscelis papua
南極企鵝Pygoscelis antarctica
長冠企鵝Eudyptes chrysolophus
角企鵝屬(Eudyptes):企鵝中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一屬,有6種,頭部有黃色羽冠,在陸地上活動比較敏捷,在紐西蘭的有些種群可進入森林。鳳冠企鵝,分布於紐西蘭一帶。響弦角企鵝,分布於紐西蘭的斯內斯群島。豎冠企鵝,分布於紐西蘭一帶水域。史氏角企鵝,分布於澳大利亞的麥闊里島。冠企鵝,分布於南美洲南部及南大洋一帶。長冠企鵝,分布於南大洋一帶及亞南極地區。
黃眼企鵝屬(Megadytes):只有一種,即黃眼企鵝,分布於紐西蘭南島一帶。
黃眼企鵝Megadyptes antipodes
白鰭企鵝屬(Eudyptula):有兩種,是最小型的企鵝。小鰭腳企鵝,又叫仙企鵝,分布於澳大利亞到紐西蘭一帶,其中澳大利亞菲利浦島的小鰭腳企鵝每年9-10月下午8:05准時登陸,成為一大奇觀。白翅鰭腳企鵝,分布於紐西蘭南島東部,有時被並入小鰭腳企鵝。
小鰭腳企鵝Eudyptula minor
企鵝屬(Spheniscus):也稱環企鵝屬,有4種,是分布最靠北的企鵝。企鵝又叫斑嘴環企鵝或黑足企鵝,產於南非。洪堡企鵝或洪氏環企鵝,產於秘魯一帶的南美洲西海岸。麥哲倫企鵝或麥氏環企鵝,產於南美洲南部。加島環企鵝,產於赤道附近的加拉帕哥斯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