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叫後伸運動
你說的是頸椎後伸運動吧;
頸椎的後伸運動使活動節段上椎骨的下關節突向後下方滑移,後關節間隙更加狹窄,增加了關節面相互運動的摩擦阻力,後伸運動使椎間孔的上下徑減小,同時因後關節囊及黃韌帶皺縮的關系,椎間孔前後徑也相應減小後伸運動對髓核的影響與前屈運動相反,但椎間盤壓力也呈增高趨勢由於後縱韌帶及黃韌帶的皺縮,膜性椎管的前後徑則趨向減小。
頸椎後伸時,其生理前凸加大,穿行於橫突骨通道中的椎動脈行程也相應延伸,可能對椎動脈產生強烈的牽拉而塌陷;或雖不致直接造成椎動脈的機械壓迫,但對椎動脈外周交感神經叢的強烈刺激可導致椎動脈分支的平滑肌痙攣而同樣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對已存在頸椎向後滑脫的患者進行大幅度的後伸操作,有使頸椎滑脫增大的可能;對已存在頸椎間盤突出或椎體後緣巨大骨贅的病人進行後伸操作,同樣有造成或加重脊髓損傷的可能。
旋轉運動
2、腰2,3椎體稍向後滑移是怎麼了,嚴重嗎?還有就是骨炎嚴重嗎
椎體滑脫
加上骨炎的話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骨炎這種病跟一般的骨病不同,常見的抗生素治療效果並不理想。而且部位因為在椎體
也比較特殊,所以不建議您盲目治療。不知道您有沒有去醫院做過檢查,有片子嗎?如果有什麼不太明白的問題,可以直接再問我
3、脊柱滑移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輕微滑移保守治療能治好嗎?
腰椎滑脫的原因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後天性的,在兒童時期或更晚些發生。主要是因各種過度的機械應力引起,誘因包括搬運重物、舉重、足球、體育訓練、外傷zd、磨損和撕裂。還有一種腰椎滑脫是退行性的.
發生腰椎滑脫後,患者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僅僅在是拍片時發現;也可能會出現各種相關症狀,如腰痛、下肢疼痛、麻木、無力,嚴重時可出現大小便異常。滑脫較內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腰部凹陷、腹部前凸,甚至軀干縮短、走路時出現搖擺。如果腰椎滑脫沒有明顯的加重,可以採取保守治療,定期復查腰椎X線,了解滑脫情況。如果有腰痛和腿部的不適,在休息後通常症狀可以得到緩解。
如果有神經根的壓迫症狀,還需要進行神經根管及椎容管的減壓,從而消除因腰椎滑脫引起的下肢疼痛麻木等。
脊椎滑移,最好能手術復位,保守可能比較難的,多注意休息及清淡營養飲食,不要熬夜、勞累,不要吃辛辣肥甘厚膩食物。建議配合醫生調理,有利於身體健康。
4、頸椎關節錯位型式有哪些
頸椎小關節錯位是頸椎病中最常見的病因。頸椎椎間關節包括頸椎間盤、左、右鉤突關節及左、右後關節五對,不同姿勢引起的作用力可導致不同關節錯位方向的不同。
1 前後滑脫式錯位:當椎間盤損傷、退變時易發生椎間盤關節滑移。觸診同一平面橫突左、右兩側均隆起或凹陷。X線側位片椎體後緣聯線中斷,上一椎體向後或前滑移。
2 左右旋轉式錯位:椎間盤尚好,頸椎扭轉時易發生。觸診錯位椎的橫突偏歪為上下二椎方向相反。X線側位片可見錯位椎體雙邊、雙突影,或椎體後緣聯線中斷、成角或反張,斜位片見椎間孔內小關節移位而致椎間孔變形、變窄,其左右多不在同一椎間孔。
3 側彎側擺式錯位:椎間盤受損或已變性,頸椎側屈過度或頸椎側位挫(撞)傷時易發生(習慣高枕或偏一側睡者多見)。橫突觸診頸椎向一側偏歪或側彎隆突,另側 陷(症狀常出現在錯位關節的凹陷側)。X線正位片可見頸軸側彎,或某二個椎間鉤突關節偏歪不對稱(側擺),病程長者常見鉤突關節變尖。
4 傾位或仰位式錯位:多見於急性外傷或有外傷史者(尤以揮鞭性損傷常見),有時合並有旋轉錯位。橫突觸診兼有前後滑脫式和側擺式的關節偏歪情況,棘突觸診間距不正常(一寬一窄)。側位X線片可見椎體(棘突)傾位或仰位(上寬下窄為仰位,反之為傾位)。
5 混合型錯位:與上述各型兼有二型以上者。
6 鉤突關節型錯位:好發於早期變性的椎間盤部位。後關節錯位觸診易於發現,鉤椎關節錯位,除側彎側擺式易於觸診外,輕度的扭傷或滑膜嵌頓,雖症狀較明顯,但關節變形不易觸診。檢查確診時,注意下列三個特徵:1.斜角肌緊張呈索狀硬結;2.術者以手指沿此索狀硬結向上觸診至橫突處,重症者可觸及綠豆大的粒狀硬結,為橫突間肌及軟組織痙攣形成;3.該處壓痛明顯,重按可誘發症狀。當關節復位後,症狀可即行緩解或消失。X線正位片可見椎體側擺,病程長者,可見鉤突關節骨質增生(變尖)。
7 後關節滑膜嵌頓:由於後關節襄松馳,當關節張開在某種姿勢較久致關節內膜牽張松馳後,突然活動關節,襄中的內膜(又稱滑膜,分泌滑液,內含豐富交感神經組織,由脊膜返回支神經支配,痛覺十分敏感)因松馳而被關節蛟合於關節內,稱為關節滑膜嵌頓。最常見於落枕患者,起病突然,頸部因劇痛引起反射性肌痙攣而致活動功能顯著受限,出現斜頸。觸診於發病關節處有包塊樣隆起,(關節內膜受傷後,滲出水腫至關節腫脹),多呈半球形,按之劇痛,其有關頸部肌肉保護性緊張。頸部X線側位片可見該椎間關節椎間隙後緣增寬,密度略增高(關節炎表現)。
5、頸椎2.3.4.向後滑移,一抬頭低頭後背跟著疼,翻身也疼,前幾天窩過脖子,該怎麼治療
建議您上傳頸椎磁共振圖片,明確病情,決定下一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