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什麼樣的症狀會導致什麼樣的狀況
(1)頸部症狀:頸部不適感及活動受限,有頸部疼痛、頸部酸脹、頸部發僵。晨起、勞累、姿勢不正及寒冷刺激後突然加劇;活動頸部有「嘎嘎」響聲;頸部肌肉發板、僵硬;用手按壓頸部有疼痛點;按摩頸部有韌帶「彈響」,轉動頸部不夠靈活等。
(2)肩部症狀:雙肩發沉;肩部酸痛脹痛;頸部肌肉痙攣,按壓頸部有疼痛,有時疼痛劇烈;勞累、久坐和姿勢不當加重。
(3)背部症狀:背部肌肉發緊、發僵,活動後或者按摩後好轉;背部有疼痛點,按壓明顯;勞累和受寒背部不適症狀加重。嚴重一些的朋友可能還會產生以下幾個症狀:
1、眩暈:眩暈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病人的常見症狀,一般由前庭神經核缺血性病變或迷路缺血性病變引起。前庭神經核缺血性病變引起的眩暈,持續時間較短,數秒至數分鍾即消失,發病時病人可有輕度失神及運動失調,表現為行走不穩或斜向一方;迷路缺血性病變引起的眩暈不伴有意識障礙。部分病人有惡心感,急性發病時病人不能抬頭,少數病人有復視、眼顫、耳鳴及耳聾等症狀。
2、頭痛: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病人在發病時,頭痛和眩暈症狀一般同時存在。頭痛症狀一般為間歇性跳痛,從一側後頸部向枕部及半側頭部放射,並有灼熱感,少數病人會痛覺過敏,摸及頭部即感疼痛明顯。
3、視覺障礙:少數病人可出現視力減退或視野缺損,嚴重者甚至可引起失明現象。
4、突然摔倒:當病人頸部旋轉時,突然感到下肢發軟而摔倒。發病時病人意識清楚,短時間內能自己起來,甚至行走。有別於其他腦血管疾病。
此病多數原因是骨骼錯位卡壓軟組織產生頸椎痛,必須先將錯位的骨骼復位,孵德純手法復位骨骼,安全輕柔的疏鬆開軟組織,讓氣血通順,經絡通順後疼痛就當場減輕大半甚至消失了,病症自然就好了。平時要堅持鍛練身體,生活中注意保護頸椎。
生活中注意保護頸椎
1、睡眠要注意
最佳枕頭:應該是能支撐頸椎的生理曲線,並保持頸椎的平直;枕頭要有彈性,枕芯以木棉、中空高彈棉或穀物皮殼為宜。
睡覺姿勢:習慣仰卧的, 枕頭的高度為5cm左右(受壓以後的高度);習慣側卧的,高度為10cm左右。仰卧位時,枕頭的下緣最好墊在肩胛骨的上緣,不能使頸部脫空。
2、頸部注意保暖
在秋冬季節,最好穿高領衣服;天氣稍熱,夜間睡眠時應注意防止頸肩部受涼;炎熱季節,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3、低頭不要過長
(1)最佳的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
(2)工作時間>1h,應該休息幾分鍾,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
(3)不宜頭靠床頭或沙發扶手上看書、看電視。
2、得了頸椎病,身體會有什麼異常?
如今大多數的年輕人都是用電腦辦公久而久之,也難免會讓自己患上頸椎病。頸椎病在如今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病症,但是其獨特的表現也讓很多人都非常明確的知道自己患有頸椎病。頸椎在人體中是非常獨特的一部分,它支撐著我們整個頭顱,也完成整個身體的支撐,很多神經都在頸椎中存在,所以一旦患有頸椎病,我們的手指末端變會有一定的感觸。
頸椎中分布有眾多神經,支配著我們的身體,其中大部分的神經都會支配著我們的四肢,任何一個患有頸椎病的病人,大多數都會表現為手指末端的麻木,這是頸椎病非常獨特的一種表現方式。頸椎受到一定的壓迫,神經病不能非常完整的支配我們的四肢,所以在最終便會體現為手指末端的麻木,只要有這種形式表現,大部分的原因便是頸椎病的存在。
頸椎病最直接的表示便是頸椎自身的疼痛,畢竟錐體之間會受到一定壓迫或者突出,並不能非常完美的協作,便會有疼痛的感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坐姿,睡眠時注意枕頭的高度,最大限度的保護好我們的頸椎,也可以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不會受到疾病的迫害,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都會患有頸椎病,所以更多的人們也都會非常注重頸椎的保護,不僅如此,腰椎如今也都是人們多發的病痛。
對於身體的保護都是為了能夠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受到疾病的威脅,任何一種疾病的存在都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劣勢,如今很多疾病逐漸年輕化,年輕人本身非常不注重自己身體的同時,也會給自己的工作帶來一定的麻煩。
3、頸椎病病情進展中可能出現的危重情況
鼻腔乾燥,鼻孔邊緣發癢,腮幫子發癢,口乾舌燥,舌頭尖麻木,嘴唇麻木,嚴重的還會整個舌頭麻木,牙齒疼痛,唾液分泌失調,口腔,舌頭乾燥的像乾燥皮膚一樣,嘴裡沒有一點點唾液。嘴唇麻木的光想用牙齒咬住嘴唇。咽喉部位有針刺感,有堵塞感,異物感會造成咳嗽,造成吞咽困難,需要做伸脖子才能順利吞咽,而且每吞咽一下就會刺痛一下。咽喉乾燥,發聲沙啞,咬字困難,咬字不清,舌頭動作不靈活,甚至不會說話,人會不停的飲水以便緩解口乾舌燥,有的整天不停的口含」草珊瑚 銀黃含片葯物「以便緩解口乾舌燥的症狀。但是很難收到好的效果。當然,還會有其它症狀,例如耳鳴,感覺耳朵發悶,聽力下降,腦子感覺有響聲,有的出現感覺聲音非常遙遠,會發生突發性耳聾等等症狀。這些問題醫院拍片子是檢查不出來的。因為他們也不懂是什麼問題。上述問題去醫院就醫絕對誤診誤治率非常之高幾乎達到100%。這僅僅是頸椎4錯位出現的症狀!過去經常看到有人在路上摔倒,頭破血流。其中大部分是頸椎病引起的!你相信嗎?這么說吧,頸椎病可以引起大小便失禁,癱瘓,心力衰竭和死亡!
4、頸椎病的情況
你好,頸椎病裡面有一種脊髓型的可以導致這種情況的。頸椎間盤突出、韌帶肥厚骨化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頸椎椎管狹窄頸椎間盤突出脊髓受壓和缺血,引起脊髓傳導功能障礙者。有的以上肢開始發病,向下肢發展;有的以下肢開始發病,向上肢發展。主要表現為走路不穩、四肢麻木、大小便困難等。的可以導致這種情況的。
5、頸椎病最嚴重的情況是什麼
您好,一般的頸椎病都會引起頭疼眼花.四肢麻木疼痛,你也別擔心,採取積極有效的方法還是可以緩解的,西醫治療這樣的病症效果不是很理想,除了口服葯物以外,只有手術了,而且一般頸椎部手術是不提倡做的,因為頸部位神經線密集.有很大的風險,按摩牽引不能解除病痛,如果你找個技術不高的醫生,反而會加重病情,建議採用中醫的治療方法,效果很好,民間的一種偏方,穴位治療,通過毛孔把體內的炎症拔出來,如果您需要可以去我的診室看看,只求信任,祝早日康復.
6、我的頸椎病情狀況,急需解答!!!!!!
1。頸椎病患者睡的床:
從頸椎病的預防和治療角度來看,選擇什麼樣的床鋪與選擇枕頭一樣,對頸椎病的預防和治療是十分有幫助的。
(1)棕綳床透氣性好、柔軟、富有彈性,比較適合頸椎病患者使用。但要注意的是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編織的棕繩逐漸鬆弛,它的彈性就逐漸減弱,而不適合頸椎病患者。因此,使用棕綳床間隔3—5年後就應更換棕繩,以增強彈性。
(2)席夢思床墊這樣的床墊放在床板上,可起到維持人體生理曲線的作用。因此,也較適合頸椎病患者,但價錢略貴些。
(3)火炕是我國北方寒冷地區農村常用的床鋪。炕加溫後,不僅可以抗寒,而且可達到有類似於熱療的效果,對痙攣與疼痛的肌肉、關節起到放鬆和緩解的作用,並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頸椎病症狀。
(4)木板床使用較多,可維持脊柱的平衡狀態。若被褥鋪墊松軟合適,也有利於頸椎病患者,並且較為經濟實惠。
二: 頸椎病患者的枕頭:
從醫學角度講,枕頭高度以8~10厘米為佳,最高不要超過15厘米,與肩同寬即可,不能呈斜坡形,側卧時頭不發生側屈,粗略的標準是,仰卧枕高約一拳(根據各人自己的拳手),側卧枕高應為一拳加二指。
枕頭是維持頭頸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這個"正常"位置是指維持頭頸段本身的生理曲線。這種重量曲線既保證了頸椎外在的肌肉平衡,又保持了椎管內的生理解剖狀態。因此一個理想的枕頭應是符合頸椎生理曲度要求的,質地柔軟,透氣性好的,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佳。因為這種形狀可利用中間的凹陷部來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也可以對頭頸部起到相對制動與固定作用,可減少在睡眠中頭頸部的異常活動。
其次,對枕蕊內容物選擇也很重要,常用的有:①蕎麥皮:價廉,透氣性好,可隨時調節枕頭的高低。②蒲絨:質地柔軟,透氣性好,可隨時調節高低。③綠豆殼:不僅通氣性好,而且清涼解暑,如果加上適量的茶葉或薄荷則更好,但主要用於夏天。其他如鴨毛等也不錯,但價格較高。
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切忌"高枕無憂"以生理位為佳,一般講,枕頭高以8~15cm為宜,或按公式計算:(肩寬-頭寬)÷2。
頸椎枕亦可起預防或治療作用。
三: 頸椎病患者的睡姿: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很多,經過治療病情可以得到緩解。但是,單憑治療還是不夠的。頸椎病人要做好自身的保養。伏案工作的人,頭頸不要長時間地扭向一側,要汁意休息,讓頸背肌肉放鬆。許多人睡覺喜歡側卧伏卧,整夜的頭向一側歪著,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它使頸背部肌肉,頸椎韌帶處於扭曲狀態。
長期如此,會造成年輕人經常落枕,但較易恢復;而這些人到了中年,就會發生頸椎病。所以,睡覺時要注意枕頭柔、輕,以平卧為主,側卧要注意翻身,絕對不允許歪著頭伏卧。
頸椎病如何保養
1、注意改善不良的睡眠習慣:正常人仰卧位枕高應在12厘米左右,側卧與肩等高、枕頭的高低因人而異,約與個人拳頭等高為好。頸椎病患者與正常人大致相同,椎體後緣增生明顯者,枕頭可相應偏高些;黃韌帶肥厚、鈣化者應偏低些。枕芯內容要求細碎、柔軟。常用穀皮、芥麥皮、綠豆殼草屑等充填,而海綿、棉絮、木棉等均不適應。枕頭的形狀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佳。此種形態可利用中部凹陷部來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對頭頸部可起到相對制動與固定作用。
2、固定姿勢工作習慣的改善:對於低頭工作或頭頸部固定在一姿勢下工作的人,首先要使案台與坐椅高度相稱,適於自身盡量避免過度低頭屈頸桌台可適當高些,勿過低,半坡式的斜面辦公桌較平面桌更為有利。除改善工作條件外,另一個必須注意的方面是應有工間操,包括頸椎保健操。在長時間工作中,做短暫的頸部前屈、後伸、左右旋轉及回環運動。以改善頸肌疲勞,恢復最佳應力狀態。另外每日早晚堅持必要的鍛煉可達到預防及治療頸椎病的作用。對於專業化程度高的工作,適當改變工種,或定期輪換工作,對預防頸椎病均可起到良好的作用。 從事低頭工作的人易患頸椎病,但若長時間地保持挺胸、抬頭、收頜。可使頸部肌肉緊張,頸椎曲度變直,也可以產生頸椎病。即所謂「軍人頸」。所以,在聽報告或坐位狀態,我們應注意放鬆頸部肌肉,保持頸椎自然狀態。對於長期服役的軍人,更應注意。
3、注意感染的影響:咽喉部炎症及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因為這類炎症一旦經淋巴系統向頸部及關節囊擴散,往往成為頸椎病的原因或誘因。因此,防止各種上呼吸道炎症,預防感冒,保持口腔清潔,也是預防頸椎病的措施之一。
頸椎病患者飲食調理應遵循什原則?
合理搭配:飲食要合理搭配,不可單一偏食。食物一般分兩大類:一類是主食,主要是提供熱能,如米、面,都屬於這類食物;另一種食物,可以調節生理機能,稱為副食,如豆類、水果和蔬菜等。主食中所含的營養是不同的,粗細要同時吃,不可單一偏食。 粗細、干稀、主副搭配的全面營養可滿足人體需要,促進患者的康復和維持正常人體的需要。
對症進食:由於頸椎病是椎體增生、骨質退化疏鬆等引起的,所以頸椎病患者應以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B族、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飲食為主。其中鈣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魚、豬尾骨、黃豆、黑豆等含量為多。蛋白質也是形成韌帶、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維生素B、E則可緩解疼痛。解除疲勞。另外,如頸椎病屬濕熱阻滯經絡者,應多吃些葛根、苦瓜、絲瓜等清熱解肌通絡的果菜;如屬寒濕阻滯經絡者,應多吃些狗肉、羊肉等溫經散寒之食物;如屬血虛氣滯者,應多進食公雞、鯉魚、黑豆等食物。 總之,對症進食,就能有利於頸椎病患者的康復。
頸椎病的按摩與推拿療法
按摩和推拿療法都是用於在病人身體表面加壓,並向多個方向移動,以放鬆局部由淺到深層的各種組織(主要是肌肉及韌帶),使血流加快,從而達到消除局部肌肉疲勞和改善代謝的目的。推拿療法還可對相鄰部位的關節產生作用,亦有利於改善肢體功能。
按摩和推拿療法都可以在家裡或辦公室中進行,前者較簡單,讓家人或同事幫忙就可以了,而推拿療法由於手法較重,且涉及關節活動,應該讓懂點醫道的朋友幫忙,不可隨意操作。
按摩手法輕柔,適用於各型診斷明確、不伴有其他疾患的頸椎病及術後的病人。雖無特效,但局部肌肉感覺舒服,因此,有肩頸部症狀的病人不妨試試。
各種按摩手法要求雖不統一,但大致相似,操作時盡可能在溫度適中、通風較好的場所進行,如能在溫水浴後操作更為理想。操作中及操作後局部避免受涼,冬天注意保溫。
推拿手法操作較按摩為重,將病人的頸、肩、胸及背部肌肉作較大幅度的被動運動。因此,適用於以神經根症狀為主者;脊髓受壓為主者不要選用,可能加重病情,造成嚴重後果。
推拿的部位大多選擇椎旁壓痛點處或枕後的風池穴,或是其他壓痛明顯的部位。操作手法開始應輕柔,可逐漸加重對局部肌肉或肌肉附著點處的按揉,以病人能忍受為原則。同時將病人上肢作相應幅度的活動(被動式),以達到使肩背部肌肉鬆弛、氣血運行的作用。但中老年婦女及高齡者,因其骨髓疏鬆,容易引起病理性骨折,一般情況下不要選用。
頸椎病的牽引
每天牽引幾次才合適 頸椎牽引的時間視病人的症狀嚴重程度和牽引效果來決定,若牽引方法正確,而牽引效果不好,甚至牽引時有諸多不適,則乾脆放棄牽引。
從理論上講如果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可行卧位持續牽引,除了吃飯及大小便外,24小時連續牽引效果最好。但是一般情況下白天牽引,晚上停用,因為過度牽引反而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對於那些症狀尚能耐受,又不能放棄工作者,可利用上班的休息時間和在家行間斷牽引,每天2-3次,每次半小時到1小時。
頸椎牽引貴在堅持,方法簡便易行,由於神經根的水腫消退大約需2周以上,一般要堅持2-3周才能有肯定的效果。
過度牽引有什麼危害?過度牽引指由於牽引重量過大或牽引持續時間過長,頸肌鬆弛,重量相對過重,從而引起頸部損傷,產生一系列不適。輕者引起頸部軟組織包括肌肉、韌帶。關節囊及椎間盤等的損傷,重者引起脊髓、神經根、椎動脈的牽拉刺激,導致頸椎病加重,嚴重者可出現截癱。
因此,必須掌握好牽引的度,才能既達到治療效果,又不致造成不良後果。
參考資料:http://lifenous.com/health/2006-4-20/4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