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芭蕾頸椎

芭蕾頸椎

發布時間:2020-10-03 09:56:05

1、什麼舞蹈對頸椎有好處

瑜伽
我也在練,因為長期坐在辦公室,頸椎不太好。
具體的好處你可咨詢一下瑜伽老師
在這里三言兩語說不清

2、芭蕾舞的基礎

芭蕾舞的基礎是—形體芭蕾。

所有芭蕾舞開始和結束的動作都用五種姿勢中的一個。這些姿勢是在18世紀創造的,是為了達到平衡並使腳顯得優美。傳統的古典芭蕾技術建築在外開、伸展、綳直的審美基礎之上的。

它包括:腳的5種基本位置、3種基本舞姿:如阿拉貝斯(arabesque)、阿提秋(attitude)和伊卡特(ecarte);腿部技巧:各種巴特芒(battements)包括腿的伸展、打開以及ronddejambo(腿的劃圓圈)等;

各種幅度和舞姿的跳躍;各種旋轉;擊腿技巧;各種舞步和連接動作;女子的腳尖舞技巧;雙人舞的扶持和托舉等技巧;以及潑德布拉(portdebras)等。

古典芭蕾的這些基本動作(元素),就像字母一樣,編導運用這些字母寫出不同角色的個性、身份、情緒以及角色在劇情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這些元素按特定的結構手法加以編排、組合、組成形象化的舞蹈語匯來表達劇情,創造出各種富有藝術魅力的舞蹈形象。文字說明如下:

腳部的五個基本位置:

第一位:兩腳跟緊靠在一直線上,腳尖向外180度;

第二位:兩腳跟相距一足的長度,腳部向外扭開,兩足在一直線上;

第三位:兩腳跟前後重疊放置,足尖向外張開;

第四位:兩腳前後保持一足的距離,兩足趾踵相對成兩直線,腿向外轉;

第五位:兩腳前後重疊,兩足趾踵互觸,腿向外轉;

手部基本位置:

1、瓦卡諾娃派(俄國派):

第一位:雙手在正面的腹前成自然圓;

第二位:雙手在旁側伸,在視線范圍內,手心向內;

第三位:雙手上舉在頭上方的視線內;

2、卻革底派(義大利派):

第一位:雙手垂下成自然圓,手指輕觸在大腿旁的位置;

第二位:雙手在旁側伸;

第三位:一手在身體前手心向內,另一手在旁側伸;

第四位:一手在身體前與橫隔膜保持相同的高度,然後同時上舉在頭的上方。(在做這些動作時,臀部不得扭動,不然會被認為失禮,不優雅)

(2)芭蕾頸椎擴展資料:

芭蕾舞素質訓練:初學舞蹈的學生,對舞蹈的接觸情況不同,在理解與接受能力方面也不一樣,身體自然條件有很大的差異。素質訓練就是為了解決學生身體自然條件的差異,縮短學生身體素質和專業需要之間的距離。

素質訓練可分為腰和腿的「軟」「開」兩個部分。 舞蹈是用人的肢體語言表達的,要使學生盡快達到肢體所需要的素質條件,應從「軟」開始。 軟度訓練中可分為肩、胸、腰、腿、胯幾個部分分別加強訓練。

1、壓肩胛帶是訓練肩和胸的軟開度。在訓練過程中可用趴把桿前壓肩胛帶,也可以兩人一組互相後拉肩胛帶;

2、腰是身體運動的軸心。腰的軟度訓練是為了增強腰部的柔韌性和靈活性。訓練中,我們可以用地面吊腰、把桿吊腰和下腰、甩腰來練習;

3、腿功是舞蹈中最重要的,舞蹈中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深厚的腿功才能完成。訓練中,把桿上壓腿使腿內側的肌肉韌帶得以舒展達到軟的效果。而大踢腿則使腿部不僅有軟度,還更加強了腿部肌肉的力量;

4、胯的軟度即是髖部的開度。舞蹈中,胯的作用也很大,可以擴大動作的空間范圍,增大動作的幅度,使身體的下肢更具有表現力。訓練中,可用坐地分腿練習和躺地分腿練習。趴青蛙、躺青蛙也是增強胯的軟度的好方法。

3、芭蕾形體的訓練要求

端正肩膀:練習芭蕾形體,要求頸部保持上挺,肩膀自然下垂。這樣的姿勢有助於鍛煉頸椎,減少肩部疾病

4、請問,芭蕾舞中Fouette轉需要注意什麼?

關於國標舞旋轉技巧,國內外已有許多專題論述,我們習舞者知之甚詳。但在日常練習中還存在著問題和難度。我們羨慕溫汀克-貝亞塔兩位舞者那「專有的『極速ˊ,和一個節奏三個旋轉的速度」(wspjs評語),卻又很難實現自身旋轉速度上的突破。為了更理性、更清楚的了解旋轉速度所需要的動力,飛星嘗試做一下旋轉力學分析。謬誤之處請各位舞友斧正。 國標舞的旋轉,多以舞姿轉為主,由於舞姿的多樣化,其旋轉需具備的動力也是多樣的。經驗告訴我們,決定旋轉的速度、數量、質量、成功和失敗的兩個主要因素是人體重心和旋轉動力。本文著重旋轉動力方面做一分析。 人體有許多部位可以帶動身體旋轉,但脊椎是一個關健的部位。脊椎是人體軀乾的中軸和支柱,通過它幾乎可以把人體各個部位都聯系在一起。脊椎封閉在人體中間,它不可能單獨進行旋轉,被它接連的其它部位,如肩、頭、骨盆等不可避免地要同時加入轉動。也就是說,只要脊椎旋轉,必然會帶動人體其它部位的旋轉。所偎脊椎旋轉實際主要是頸部和胸上部的推體轉動而產生整個椎體的旋轉。通過旋轉,後背肌群最早用上了力量。後背肌的用力是為了帶動脊椎的胸段旋轉,脊椎旋轉是旋轉的主要動力。 但是脊椎旋轉只是一種內力。當內力不與外力發生作用時,往往不利於引起整個身體的旋轉。在舞蹈的動作中,幾乎所有形式的旋轉都要以推地為基礎。在動力腳推地時,聊以一定的力作用於支撐點,而支撐點也「回敬」它一個反作用力,這個力的方向是朝著預定旋轉的方向並且作用於支撐腿。在推地的過程中把身體的重心移到主力腿上,以便主力腿支撐旋轉,同時把轉短傳給脊椎,從而構成圍繞旋轉軸的旋轉運動。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旋轉的合理動力主要是由腳推地和脊椎旋轉而產生的。 另外,手臂的揮動也可以產生一定的旋轉動力。所偎反向揮臂即揮動旋轉方向相反一側的脖臂,如向左轉即揮右臂,向右轉則揮左臂。揮臂實際是肩關節的運動,在肩關節外做快速的內收動作。反向揮臂是由於兩臂運動速度不同,揮動的一側積極主動地走在前邊,另一側被動地落在後邊,這樣造成兩個半身不對稱形態,從而帶動了身體向旋轉方向轉動。 向旋轉方向用力甩頭也能產生一定的旋轉動力。因為,甩頭的動作是一種內力,頭的轉動通過頸椎傳給脊柱,並與脊椎的旋轉能量相結合傳給地面,從而增加了旋轉動力。帶甩頭動作的旋轉,由於始終能獲得這一動力,所以旋轉的速度快,數量也較多。 運用芭蕾Fouette轉的原理,連續旋轉,不僅能使每一次360°旋轉都獲得一個由主力腿推地產生的轉矩,還能通過動力腿的圓周擺動來增加旋轉動力和速度。 國標舞的旋轉,雖然在練習上還存在著問題和困難,但是它在國標舞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採納哦

與芭蕾頸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