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經常按摩有什麼好處
頸椎作為人體的重要骨骼組織,一旦出了問題影響很大,如不及早的發現和治療,很有可能會對患者造成嚴重的傷害。深圳治療頸椎病醫院的專家介紹,頸椎病目前的治療方法有很多,按摩就是其中之一。那麼,? 深圳景田醫院專家介紹,頸椎病按摩能起到預防保健的作用,配合針灸以及牽引等療法可起到很好的效果。按摩治療是利用手法的作用,在人體的皮膚、肌肉組織上連續作用的動作來治療疾病,操作不需要任何特殊設備,簡單易行。 ? 1、解除粘連:頸椎病中出血、瘢痕和組織粘連,影響了頸部力學關系,造成了壓迫因素,影響了神經和血管功能。推拿通過彈撥和剝離解除粘連,改善了血循環,疏通了經絡,滑利了關節。》》》》頸椎有問題,在線咨詢一下 2、解除痙攣:無論外傷還是勞損,頸肌和軟組織痙攣都存在,導致頸部軟組織對頸椎正常的平衡力學關系發生矛盾,部分緊張,部分鬆弛。按摩使肌肉痙攣消除,由緊張僵硬、缺乏彈性變成了放鬆、柔軟、恢復彈性。 3、加速淋巴的流動:經常對頸椎病患者按摩,可以起到加速淋巴的流動速度,對於患者的身體康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還能夠有助於組織血腫、水腫的消散和吸收,對身體的康復有直接的關系。 4、改善循環:經常對頸椎部位進行按摩,可以使患者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改善,使營養能夠及時的被供給,這樣就可以保證頸部的健康,使患者遠離疾病的傷害。 5、其他:通過按摩治療頸椎病,可以使患者的皮膚組織升溫,對於新陳代謝的發展也會加速,有利於損傷組織的康復,還可以恢復關節的正常關系,達到消除疼痛、恢復功能的目的,按摩可以緩解頸椎病肌肉痙攣,減少不良症狀對身體跌迫害。》》》推薦閱讀:小針刀能否消除嚴重頸椎病症狀 正確的頸椎病按摩對於患者好處多,如果不是正確的按摩方式,盲目的按摩不但沒什麼效果的,還可能加重病情。深圳景田醫院頸腰椎病康復中心是規范化治療基地,採用正骨整脊、內功經穴推拿、中葯、葯杖、針灸、牽引、超短波、微波、穴位注射、溫熱敷、小針刀微創術等治療方法辨症施治,科學匹配個性化治療方案,獲得患者極大認可,療效有口皆碑,遠近聞名,10年間幫助數萬名頸肩腰腿痛患者,徹底擺脫了頑疾糾纏。
2、頸椎病的推拿治療方法是什麼?
推拿手法治療與分型無關。為了防止發生意外事故,治療時應手法輕柔,先進行影像學檢查,除外椎體滑脫、椎間盤突出造成的椎管狹窄。如有椎管狹窄,切不可行推拿治療。推拿手法治療對於椎孔、椎間孔較大或軟組織損傷者療效較好。
[治療原則]活血通絡,理筋整復,解痙止痛。
[常用穴位]夾脊穴、風池、天柱、大椎、肩井、天宗、曲池、小海、外關、合谷。
[常用手法]舒筋手法、端提牽引法、牽引旋轉法、理筋復原法。
[治療步驟]1.舒筋手法
病人取坐位,術者立於病人背後,用法施於頸項部三線:頸正中線風府至大椎,頸兩側線風池至肩井,岡上肌以及背部豎脊肌。一指禪點按風池、風府,按揉頸項部兩側韌帶、肌肉,由上至下數遍,繼而按揉肩井以及天髎、天宗等穴。
拿風池以及頸項部,由上而下數遍。
直擦頸項部韌帶以及兩側肌肉,以透熱為度。
以上手法能使頸部肌肉放鬆,經絡疏通,關節松解,為治療手法做准備。
2.端提牽引法
術者立於病人背後,雙手從患頸兩側以虎口卡在下頜和後枕部,用力向上端提2~3min。
3.牽引旋轉法
此法用於鉤椎關節旋轉移位病人。在上法的基礎上,助手站在病人側方,扶住病人肩部以固定。術者立於病人背後,一手托住下頜及後枕部向上牽引,另一手拇指推頂患椎的棘突,囑病人放鬆頸部,頭向患側旋轉,當不能再轉動時,術者稍加用力推頂移位的患椎,可聽到頸部「咔嚓」響聲。再用同法向另一側旋轉,病人多於當時即感頸椎輕松。
4.理筋復原法
接上法,術者站在病人背後,用單手提拿,小魚際滾動頸椎兩側軟組織,反復5~7次,雙手提拿兩側肩井、上肢部軟組織,並點揉兩側肩胛提肌、背闊肌數遍。
注意事項:頸椎手法治療時切忌粗暴,禁止使用暴力、蠻力和過大幅度的手法。老年人應避免使用扳法。另外,頸椎牽引重量應適當,注意頸部生理曲線,根據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適當確定前屈角度。
3、求關於頸椎病的按摩方法,最好是視頻!
以下方法可以幫助舒緩一下:
(一)牽引
1. 適應證 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採用。
2. 頸椎牽引的方法 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採取坐位或卧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鬆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鍾。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症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症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採用仰卧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後休息15分鍾,然後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於放鬆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鍾,放鬆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鍾,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
(二)推拿
1.作用與適應證 中醫學認為頸椎病系因頸項長期勞累,氣血失和,加上外感風寒、阻滯經絡所致,推拿治療可以調和氣血,桂風散寒,疏筋通絡,從而達到解痙止痛的作用。推拿適用於除了嚴重頸脊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頸椎病。 對於脊髓型頸椎病,傳統不主張進行推拿治療,認為有可能加重脊髓損害,但國內已有安全有效的牽引和推拿治療的報道,因此,輕型脊髓型頸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療,只是手法宜溫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頸椎病的推拿手法應剛柔結合,切忌粗暴,
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頸背部反復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禪推法,然後在頸肩部的督脈、手三陽經的部分俞穴如風池、風府、肩內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點、壓或拿法,再在斜方肌與提肩胛肌處行彈撥法。若為神經根型,手法治療應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為椎動脈型,應包括頭、臉部的百會、太陽等穴位。接著用旋扳手法。最後以抹法、叩擊、拍法作結束。
(2)施行旋扳手法時,先囑患者向一側旋轉頸部,施術者兩手分別置於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後部順勢同時稍用力旋轉頭頸。此時必須注意:
1)旋轉角度不可過大。
2)不可片面追求旋頸時可能發出的"咔嗒"聲。
3)脊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療 理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放鬆痙攣肌肉,緩解症狀。方法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如TENS,間動電療,電腦中頻)、超聲波、磁療等。 (四)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的作用 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1)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鬆性運動,活躍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鬆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症狀;(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復發作。
4、頸椎病怎麼按摩?
頸椎病根據診斷的不同,又分為很多種類型,所以一旦確診為頸椎病,建議患者還是應先到醫院進行拍片檢查,由臨床醫生給予指導治療。可以在治療的同時,配合以局部的推拿按摩,如可以在局部進行松筋類的治療,和在遠端可以採取一些穴位的點按治療。在疾病的某些階段,還可以進行手法的整復治療,比如頸部的扳法,頸部的牽引法,還有運動關節類的,像搖晃類的手法以緩解症狀。但有部分類型的頸椎病是嚴禁進行按摩的,特別是脊髓型的頸椎病,如果盲目的採取按摩手法,是很容易造成臨床的危急事件產生的。所以建議患者應首先到醫院先診斷明確頸椎病類型後,由醫生給予正確的建議,再選擇是否進行按摩治療。
5、六種頸椎病分類及症狀表現,以及推拿按摩的主要治療手法?
頸椎病主要的症狀有:頭痛頭暈、耳鳴、視力下降、肢體麻木、胸悶惡心、喉嚨常感有異物等。
建議最好是去醫院做個檢查並及時治療,
主要治療手法根據頸椎病的嚴重程度不同而決定,一般都建議優先保守治療,嚴重的且情況復雜的則建議手術、
治療可以嘗試川木頸椎治療儀等醫療器械來康復。
6、頸椎病的推拿治療要怎樣操作?
推拿治療: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背後。
雙手分別在患者左右兩肩背部施以揉、按、捏法,再施以彈撥、拿捏,松解痙攣。
重點彈撥頭夾肌斜方肌、菱形肌、岡上肌、提肩胛肌。
一手托患者下頜部,另一手拇指、食指分開自枕骨下開始捏、揉、拿兩側頸肌,重點按、彈撥頸項韌帶、棘上韌帶、棘間韌帶。
一手托下頜部,另一手托枕骨部,作向上伸拔(或用肘關節伸拔),向上伸拔2~3次後再次伸拔時作緩慢的旋轉。將頸旋至極限後再稍加力(用力切勿過大)旋轉即止,可聽到聲響。左右同手法。
用雙小魚際沿頸至肩背部位揉摩放鬆。推拿治療可每日一次。
7、頸椎推拿怎麼做?
頸椎按摩的手法主要是以輕柔為主。主要是有揉法、按法、推拿、磙法。神經性頸椎病,還可以採用旋轉辦法,但是,切記動作一定要輕柔,不要使用暴力,有可能會產生脊髓神經的症狀。這種主要是對神經型頸椎病,或者是頸型脊椎病,如果脊髓型的頸椎病,不建議採用推拿按摩,因為這種情況有可能會導致神經症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