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軀干骨的構成,椎骨的特點
軀干骨包括24塊椎骨、1塊骶骨、1塊尾骨、1塊胸骨和12對肋骨。參與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構成。
一般椎骨都有一個椎體和一個椎弓,椎弓上有七個突。
各部椎骨特點
椎骨外形不規范 抓住要點能分辨
頸椎體小棘分叉 橫突有孔最明顯
胸椎連肋關節面 棘突疊瓦下斜尖
腰椎承重體最大 棘突後伸寬又扁
【注釋】各部椎骨的特點:(1)頸椎特點:①椎體較小。②橫突有孔稱橫突孔。③棘突末端分叉。④特化頸椎有:第一頸椎,無椎體和棘突,呈環形,又稱寰椎。第二頸椎,有齒突,又稱樞椎。第七頸椎,棘突特長,又稱隆椎。其棘突是計數椎骨的重要體表標志。(2)胸椎特點:①胸椎體上和橫突上有與肋相連結的關節面。②棘突向後下斜伸呈疊瓦狀。(3)腰椎特點:①椎體大。②棘突呈板狀水平後伸。
2、頸椎骨的特點是什麼??????help
輕則活動僵硬,酸痛。重則頭暈,手臂麻痹。
3、頸椎病問題 頸椎骨
我的治療意見:
1、頸椎病的預防要注意注意保暖,尤其要注意頸背部的保暖,冬季應選擇向陽的房子居住,出汗時切忌當風,因汗出時毛孔開放風邪易入侵。
2、功能鍛煉,根據體力狀況適當鍛煉身體,增加戶外活動,深呼吸和有氧運動有助於保持胸廓的彈性,如條件允許可經常游泳,有助於保持頸椎、頸部、肩和髖部的靈活性,還能增加肺活量。
3、防止外傷,因頸椎病病人可發生骨質疏鬆,長期患病對骨密度有影像,輕微的挫傷即有可能會引起骨折或引起本病。
4、嚴防急性頭、頸、肩外傷:頭頸部跌撲傷、碰擊傷及揮鞭傷,均易發生頸椎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直接或間接引起頸椎病,故應積極預防。
5、糾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防止慢性損傷:頸肩部軟組織慢性勞損,是發生頸椎病的病理基礎,生活中的不良姿勢是姿勢是形成慢性勞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6、預防慢性勞損,由於工作需要,有些工種需要特殊姿勢或在強迫體位中工作較長時間,如果不予重視,很容易發生慢性勞損,並逐漸發展成脊柱病。
4、脊椎骨和頸椎骨的特點是什麼
頸椎也屬於脊椎的一部分,脊椎分頸椎,胸椎,腰椎和骶椎。
5、頸椎病的特徵是什麼?
頸椎病,通常表現為頸、肩、背部酸脹疼痛不適,有時可放射到頭部、耳後、上肢甚至手指等處。
骨刺壓迫脊髓時,出現雙下肢走路不穩、易摔倒。
當骨刺壓迫椎動脈時,影響腦的供血,而產生頭暈、頭痛、眩暈、惡心、耳鳴等。
6、頸椎的形態及結構特點是什麼?
普通人體都有七個頸椎,頸椎的一般形態是由1個椎體、1個椎弓及7個突起(1個棘突、1對橫突、兩對關節突)所形成。頸椎具有支持頭顱、保護脊髓及通過頸部供應顱腦的血管、神經的作用,處於靈活運動的特殊環境之中,所以其結構也有相應的特點。
頸椎需要的負重比較小,所以頸椎的椎體和其他脊椎相比比較小一些。頸椎椎體左右距離大於前後距離,上下椎呈馬鞍型對合,並有其他脊椎沒有的鉤椎關節連接相鄰的兩個椎體,這樣就可以使頸椎既靈活又牢固。頸椎獨有的特點還有橫突上的橫突孔,所有的橫突孔連起來,就是椎動脈和椎靜脈通向腦部的一個骨性管道,可以保護其中的血管不容易受到損傷。
七個頸椎中有兩個和別的頸椎不太相同。第1頸椎又名寰椎,與其他頸椎一樣,它也具有橫突及橫突孔,各有兩個上、下關節突以及一個較大的椎孔,但它沒有椎體。寰和「環」同音,事實上,寰椎的樣子就向一個環。第2頸椎又名樞推,其基本形態與其它頸椎相似,但其椎體向上伸出一個齒突,和寰椎形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關節,這個關節保證了人體的頸部具有較大的旋轉能力,人在搖頭的時候,大部分的活動就是靠這個關節來完成的。
7、頸椎的特點有哪些?
頸椎位於人體頸部,是脊柱的重要組成部分。
頸椎共有七個組成,除頸1、頸2 外,其他頸椎之間都夾有一個椎間盤,加上頸7、胸1 之間的椎間盤,頸椎共有6 個椎間盤。每個頸椎都由椎體和椎弓兩部分組成。椎體呈橢圓形的柱狀體,與椎體相連的是椎弓,二者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連就構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納其中。椎弓根的上下緣各有一個凹陷,醫學上稱之為切跡。
上下切跡相對形成了椎間孔,頸神經根就從此發出。通常頸神經僅占椎間孔的一半,因而不會受到擠壓,但在頸椎錯位、骨折、骨刺、韌帶肥厚等病變時,椎間孔就會變小或相對變小,神經根就會受到刺激或壓迫而出現手指麻木、疼痛等症狀。
在每一頸椎上有7 個突起,突向後下方的是棘突,其尾部多呈叉狀。伸向兩側的為橫突,其上有一橫突孔,內有椎動脈通過。在椎弓的兩側各有一上關節突和下關節突。該關節近水平位,上關節面向後上,下關節面向內下,這樣有利於頸椎的屈伸活動。
頸椎還有一個有別於其他椎體的特殊關節,稱為鉤椎關節。它由椎體側後方的鉤突和椎體下面側方的斜坡對合而成。該關節能防止椎間盤向側後方突出,但當因退行變化發生增生時,則可影響位於其側方的椎動脈的血液循環,並可壓迫位於其後方的脊神經根。
第七頸椎有何特點第七頸椎除了它伸向後方的棘突很長外,其餘的結構和普通頸椎一樣。由於其棘突很長,末端不分叉而呈結節狀,隆突於皮下,而被稱為隆椎,它隨著頸部的轉動而轉動,是臨床上作為辨認椎骨序數的標志。
8、椎骨的特點
●椎骨由椎體和椎弓組成。椎體與椎弓圍成椎孔;椎弓分椎弓根和椎弓板,椎弓板上發出七個突起:棘突一個,橫突一對,上關節突一對,下關節突一對。
●頸椎共7塊,椎體較小,椎孔較大,橫突上有孔,稱橫突孔。棘突大部分較短,末端分叉。第一頸椎又名寰椎,無椎體;第二頸椎又名樞椎,有齒突;第七頸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長,末端不分叉。
●胸椎共12塊,椎體側面上、下緣有上、下肋凹,橫突末端有橫突肋凹,棘突較長,斜向後下方,呈疊瓦狀排列。
●腰椎共5塊,椎體粗壯,椎孔呈卵圓形,棘突寬而短,呈板狀,水平伸向後方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骶骨由5塊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上緣中份向前的隆凸稱岬,前面有四對骶前孔,後面有四對骶後孔,骶骨內部有骶管,下端的裂孔稱骶管裂孔,裂孔兩側的突起稱骶角。
●尾骨由3~4塊尾椎長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