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自我康復管理
症狀分類五類病源,然後對症治病。如果非要吃葯,可以聯系醫生吃些補充腎類,調理身體狀況,以便改善椎間盤的情況。可自己試用使用西醫牽引方式,可以緩解症狀。
一般而言,這個病要靠自己改變不利的體態。關鍵是每天24小時體態保持,讓人的生理曲線保持好。從側面看,頸椎為S形狀。您在睡覺、走路、站立、座著的姿勢要保持好!同時,行動時不要,對頸椎不要用力、過猛活動。
枕頭十分重要,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有助於保持良好曲線。請猜猜使用什麼枕頭。有人問「我的工作每天要坐好8個小時,應該保持怎樣的坐姿比較好呢」我的經驗:高桌子,低椅子。具體細節找我再問。
祝你健康!
2、頸椎病自我康復訓練操的具體方法?
此方法經常練習可以改善頸部血液循環,松解粘連和痙攣的軟組織。無頸椎病者可起到預防作用。做操時注意不要動作過大!
1.
准備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全身放鬆,兩眼平視,均勻呼吸,站坐均可。
2.
左顧右盼:頭先向左後向右轉動,幅度宜大,以自覺酸脹為好,30次。
3.
前後點頭:頭先前再後,前俯時頸項盡量前伸拉長,30次。
4.
旋肩舒頸:雙手置兩側肩部,掌心向下,兩臂先由後向前旋轉20—30次,再由前向後旋轉20—30次。
5.
搖頭晃腦:
頭向左-前-右-後旋轉5次,再反方向旋轉5次。
6.
頭手相抗:雙手交叉緊貼後頸部,用力頂頭頸,頭頸則向後用力,互相抵抗5次。
7.
雙手托天:雙手上舉過頭,掌心向上,仰視手背5秒鍾。
3、脊髓型頸椎病怎樣自我康復?
病情分析: 頸椎病是頸椎的退行性變,這類疾病最好是採用中醫中葯辯證治療, 建議採用中醫的治療方法,中醫傳統膏 葯,根據穴位治療,強筋健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不僅能控制阻止骨關節病的發展惡化,而且患者是康復後不易復發.
意見建議:日常生活中應當避免長時間低頭及頸部的疲勞,不要頸部保持一個姿勢時間太長了.枕頭不要過高,過硬,也不要隨便按摩頸部,有時候按摩不好會適得其反的.多做頸部的運動,也可以經常熱敷,可以改善症狀.
4、頸椎病要自己康復嗎?一般康復時間需要多長
頸椎病有許多種,有些情況你可以自己進行按摩、擺正體位、保健操來慢慢恢復,比如勞損型頸椎病;可以有些情況自己是解決不了的,例如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
至於指尖發麻我還是建議你照個片子,看看到底是什麼類型的頸椎病,然後再談治療。
費用不低,時間要看病情以及你身體的狀況而定。
5、頸椎強直的自我康復方法有哪些?一般需要多久才能有所改善?
頸肩操作簡介 頸肩操共八節,每節做1—4個8拍,自由選擇。
預備動作:雙腳站平行11字與肩同寬,全身自然放鬆,上肢自然下垂,雙眼向前平視。
1 四面側頸:(1)頭頸向前向下低垂,盡可能將下頦彎向胸骨上凹。(2)頭頸緩緩回預備位 。(3)頭頸盡量向後側仰。(4)頭頸緩緩回預備位。(5)頭頸向左側側屈到最大極限。(6)頭頸 緩緩回預備位。(7)頭頸向右側側屈到最大極限。(8)頭頸緩緩回預備位。
2 地上尋珠:(1)頭頸緩緩向左肩方向轉動。(2)頭頸轉向左後下方最大極限,雙眼看向左 後下方地上(3)繼續轉向左後下方,直至頸肩部有酸脹感。(4)頭頸 放鬆緩緩轉回預備位。( 5)、(6)、(7)、(8)拍頭頸轉向右後下方做相似動作。
3 天上望月:(1)頭頸緩緩向左肩方向轉動。(2)頭頸轉向左後上方最大極限,雙眼看向左 側後上方天空。(3)繼續轉向左後上方,直至頸肩部有酸脹感。(4)頭頸放鬆緩緩轉回預備位 。後4拍向右後上方做相反向動作。
4 運轉頸椎:注意點是頭頸肩要完全放鬆,雙肩不要上抬,轉圈要到位,用力要均衡。(1) 頭頸向左側轉動。(2)向後側轉。(3)向右側轉。(4)向前轉。每4拍轉1圈,動作要連續,轉 動時雙眼不要閉上。先逆時針轉4圈再順時針轉4圈。
5 夾脊牽頸:預備動作再加上屈雙手肘關節,雙手握實心拳置於腰側。(1)雙拳緊握與肘關 節同時向身體後側用力牽拉,同時夾緊大椎及脊柱旁的豎脊肌群,頭頸向身體前方平行牽伸 至最大極限,直至頸肩部有酸脹感。(2)緩緩放鬆回預備位。後面每2拍重復上述動作一遍。
6 雙手托天:預備動作,再把雙手十指交叉置於小腹前。(1)交叉的雙手掌心向上平托胸 部前,肘關節與手掌成水平線。(2)雙手心向外翻轉,雙手掌心向上盡力伸托於頭頂上方, 頭頸盡最大極限後仰。(3)雙手分開側舉與肩平高,同時雙手掌心朝向身體後側,大拇指與 其餘四指分開朝向下方,其餘四指並攏向上方豎起,頭頸轉向左側,雙眼看向左手豎起的手 指尖。(4)手及頭頸回預備位。第5—8拍動作同前4拍,僅在第7拍時頭頸轉向右側,雙眼看 向右手豎起的手指尖。
7 搭手轉肩:預備動作是將右手從右肩上方伸向左背側,左手從腰背側伸向右肩上方,掌 心向外,雙手手指相對搭,如果手指搭不到的也要將雙手指尖盡力伸向相對方向。(這個動 作是自我鑒定練操效果的觀察方法之一,一般經過一段時間練操後雙手對搭距離均會明顯改 變)(1)下肢保持平行站立,同時緩緩將腰、肩、頭頸向左後側轉動。(2)繼續向左後側轉至 最大極限,雙眼看向身體後方。(3)略放鬆後再向左後側做最大限度的轉動。(4)放鬆回預備 位。5~8拍重復上述動作,連續做二個8拍後對換雙手對搭的位置,向相反方向轉動二個8拍 。
8 按摩頸肩:(1)回第一節預備位,以雙手十指按壓頸部的天柱、頸百勞、大椎等穴位或痛 點,手指可上下移動按壓,重復做2~4個8拍均可。(2)搓熱雙手手掌心,再以雙手手掌心輪 流摩按上述相同部位2~4個8拍。(3)以右手按壓左側肩井、天 、月需俞、秉風等穴位或痛點,第1、2、3拍分別各按1下,第4拍以右手掌心從左肩 井穴沿手臂外側向下疏通經絡至左手背。第5~8拍以左手按右肩與上述相同部位動作。做4 個8拍後,再手輕拍頸、肩、肘、手。
6、頸椎病的自我療法的頸椎康復操
葯物治療是能從根本上治療頸椎病的。建議最好配合物理的治療方法。
康復操可改善患者頸部的血液循環,松解粘連和痙攣的軟組織。頸椎病康復操中不少動作對頸椎病有獨特療效;無頸椎病者可起到預防作用。 1、與項爭力:兩肘屈曲,雙手十指交叉抱頭於後枕部,兩腿分開與肩寬。頭用力後仰,雙手同時給頭一定的阻力。重復12~16次。「頸肩 松 按摩膏」可促進患處血液循環和局部代謝機能,通過改善病灶周圍組織營養,修復受損組織及神經根,促進頸椎病、肩周炎、腰肌勞損等肌肉勞損症的康復。
2、回頭望月:兩腿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兩腿微曲,左手上舉,手掌置頭後,右手背置腰背後,上體前傾45°,左右旋轉,頭隨旋轉向後上方做望月狀,重復6~8次。
3、外敷中葯:外敷對頸椎病有好的療效。4、托天按地:兩腿並立,兩臂自然下垂,右肘屈曲,掌心向上,伸直肘,掌向上托起;左肘微曲,左手用力下按,頭同時後仰,向上看天,左右交替,重復6~8次。5、前伸探海:兩腿分立與肩寬,雙手*腰,頭頸前伸並轉向右下方,雙目向前下視。左右交替,重復6~8次。6、伸頸拔背:兩腿分立與肩寬,雙手*腰,頭頂部向上伸,如頂球,每次持續3~5秒,重復12 ~16次。7、金獅搖頭:兩腿分立與肩寬,雙手*腰,頭頸放鬆,緩慢做大幅度環轉運動,依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交替進行,各6~8次。以上方法均為前人總結,費時不多而極為有效的方法。 第1節:伸懶腰:(站立、坐均可)
1 雙手握拳向上舉,同時挺胸深吸一口氣,手伸直舉到頭上後停頓3-5秒,然後兩手從身體兩側緩緩放下,回落體側,與此同時慢慢呼氣。此節動作可做1-2次;注意調節呼吸,拋開雜念,切記對身體放鬆之時的控制。
2注意伸展自己的軀體,輕輕彎腰至90度,兩個手臂模仿大鵬飛行一樣伸展開,但可不要將頭抬起來,越高越好,堅持5分鍾。這個動作可以幫助你增加頸椎部肌肉的韌性。
第2節:搖頭擺腦:(站立、坐均可)
注意這一節的動作一定要慢,不可無方向的亂搖擺腦袋,不可用力過大,否則有可能會對頸部的軟組織造成損傷,而且會有頭暈的感覺。掌握動作的力度和角度大小就以自然為好,不可牽強。其步驟如下:
(1)兩手插腰,頭以頸為軸向左轉80-85度,回中位,同樣再以頸部為軸向右轉,回中位。
(2)兩手插腰,頭擺正,頭向前傾45度左右(即低頭),回中位,頭再向後傾45度左右(即抬頭),回中位。
(3)兩手插腰,頭擺正,頭向左擺45度左右,然後回中位,頭再向右擺45度左右,再回中位。
以上為一個動作周期,反復做4-8次;
(4)頭以頸為中心逆時針連慣搖轉3圈,回中位(注意搖轉時與頸椎軸心的偏離角度40度左右就好,不宜過大,速度要慢),每搖轉1圈的時間在3秒左右;之後再順時針搖轉3圈,回中位。以上為一個動作周期,反復做2-4次,不宜過多;
(5)兩手手指交錯相握,置於腦後頸椎處,頭向後仰,之後頭向前傾。此動作反復做4次。
提到頸椎,自然也不能少了腰椎,腰椎好了,才能行得正坐得直,亭亭玉立的女生自然是人見人愛,為您的美麗提供健康的保障
第3節:搓柔腰部:(站立、坐均可)
兩手掌放在兩腰部,左手順時針(同時右手逆時針)旋轉12圈,之後停頓5秒,兩手再向與剛才相反的方向旋轉12圈。此動作反復做2-4次。摩擦腰部之後,您會明顯的感覺到腰部溫熱,這是為了疏通僵硬的肌肉,為下面的動作熱身。
第4節:扭腰運動:(站立、坐均可)
兩手半握拳,在胸前收緊,兩臂向身體兩側撐開,之後向左扭腰,再向右扭腰。反復做8-16次。這樣可以鍛煉腰椎,增加柔韌度,並且可以使上半身更加修長。
第5節:擺手運動:(站立、坐均可)
(1)身體擺正,兩手自然下垂,兩肩放鬆,做走路時左右手交替向前後擺動的動作,做8-10個8拍;
(2)把剛才的左右手交替向前後擺動的動作改為兩手同時向前後擺動,做8-10個8拍;
(3)兩手自然下垂,右手掌抬起拍左肩,回原位,之後左手抬起拍右肩,回原位。拍肩板一下算一個節拍,反復動作做4-8個8拍。
第6節:全身(半身)運動:(站立:全身運動;坐姿:半身運動)(孕婦忌做此節動作)
(1)首先講全身運動,由於全身運動動作比較大,怕羞的朋友可以在沒人的地方(比如寢室、衛生間)進行,全身立正,兩手自然下垂,雙腳並攏,全身放鬆,之後身體緩慢下蹲,到達最低點時,下顎點膝蓋,雙手抱腿,停頓3秒,然後起立,反復做8-16次;
(2)若是坐姿則只能做上半身運動:身體坐正,雙腳並攏,腰緩慢向下前彎,下額點到膝蓋時,雙手抱腳,停頓3秒,之後回正。反復做8-16次。這節運動可以運動全身關節,促進血液循環,顯然全身運動要比半身運動效果要好。
第一節
按摩百會:用中指或食指按於頭頂最高處正中的百會穴,用力由輕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腦寧神,益氣固脫
第二節
對按頭部:雙手拇指分別放在額部兩側的太陽穴處,其餘四指分開,放在兩側頭部,雙手同時用力做對按揉動20~30次。功效:清腦明目,振奮精神
第三節
按揉風池: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在同側風池穴(頸後兩側凹陷處),其餘手指附在頭的兩側,由輕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風散寒,開竅鎮痛
第四節
拿捏頸肌:將左(右)手上舉置於頸後,拇指放置於同側頸外側,其餘四指放在頸肌對側,雙手用力對合,將頸肌向上提起後放鬆,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痙止痛,調和氣血
第五節
按壓肩井: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於對側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然後由輕到重按壓10~20次,兩側交替進行。功效:通經活絡,散寒定痛
第六節
按摩大椎:用左(右)手四指並攏放於上背部,用力反復按摩大椎穴(位於後頸部頸椎中最大椎體下方的空隙處)各20~30次,至局部發熱為佳,兩側交替進行。功效:疏風散寒,活血通絡
第七節
對按內、外關: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內關穴(掌橫紋以上2寸,兩肌腱之間),中指放在對側的外關穴(內關穴對面),同時對合用力按揉0.5~1分鍾,雙手交替進行。功效:寧心通絡,寬胸行氣
第八節
掐揉合谷:將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處),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雙手交替進行。功效:疏風解表,開竅醒神
第九節
梳摩頭頂:雙手五指微曲分別放在頭頂兩側,稍加壓力從前發際沿頭頂至腦後做「梳頭」狀動作20~30次
7、頸椎病如何自我康復
1、注意姿勢的調節,可在工作1-2小時後,起立做做頸項活動。2、加強鍛煉,早晚做做頸項及上肢運動。3、症狀嚴重時要適當休息,枕頭高低要適宜,頸部保暖勿受風寒。4、可用氣囊牽引器每日牽引6小時。
8、頸椎病不嚴重的話可以自己恢復嗎
可以的,程度輕的頸椎病可以通過鍛煉,矯正不良習慣等方式得到恢復。常見的鍛煉方法有:打羽毛球,放風箏,排球,仰泳等。
頸椎操也可以:如果工作需長時間面對電腦的話,可以試試用雙手抱住後頸,頭往上仰並且同時往後頂,手也往回頂, 形成一種對抗的方式。但是注意力度別太大。
減少低頭玩手機,看手機時可以將手機拿高點, 別讓脖子呈現一種前傾的狀態。注意頸椎保暖不受涼。---川木保健
9、很多朋友頸椎病導致腦供血不足,有什麼好的自我康復方法?
頸椎的自我保健八字真言:走好、坐好、睡好、練好。
(一)走好
自然鬆懈狀態的走路和站立狀態使脊柱、頸椎無端受累。
正確的走姿:站立時全身從腳心開始微微上揚,即收腹挺胸;雙肩撐開並稍向後展;雙手自然下垂;下頜微微收緊,目光平視,頭頂如置一本書;後腰收緊,骨盆上提,腿部肌肉綳緊,膝蓋內側夾緊,使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線。從側面看,耳、肩、髖、膝與踝應於一條垂線。
正確的站姿:可從背貼牆面開始訓練,頭上可放一本書。 行走時雙手微微向身後甩,雙腿夾緊,雙腳盡量走在一條直線上,腳跟先著地,腳掌後著地,並且胯部隨之產生一種韻律般的輕微扭動。
(二)坐好
很多人在辦公室坐著時習慣於駝著背、哈著腰,加上長時間低頭伏案,使頸椎處於長時間的向前屈的勞累狀態,頸後肌處於強直狀態,違背了頸椎前凸、胸椎後凸的生理曲線。
工作時,盡量拉近與工作台的距離,將桌椅高度調到舒適狀態。腰部挺直,雙肩後展。臀部要充分接觸椅面,可經常用椅背頂住後腰稍作休息。工作間隙隨呼吸做提肩動作,每隔5~10分鍾應抬頭後仰休息片刻,使頭、頸、肩、胸處在一種微微綳緊的正常生理曲線狀態,避免頭頸部過度前傾或後仰;有頭部偏左或偏右寫作習慣的白領應注意糾「偏」,每小時緩緩轉動頭部片刻以消除「偏頸」狀態導致的肌肉疲勞。
(三)睡好
睡姿因人而異。良好的睡眠體位,既要維持整個脊柱的生理曲度, 又應舒適,使全身肌肉鬆弛。應該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雙髖及雙膝呈屈曲狀 此時全身肌肉即可放鬆 這樣 最好採取側卧或仰卧,不可俯卧。
床以半硬為佳。過軟,使人重心不穩,翻身時體位變化太大,反而疲憊不適,會造成由於人體重量壓迫而形成中央低、四邊高的狀態。不僅增加了腰背部卧側肌肉的張力,而且也勢必導致頭頸部的體位相對升高,常年如此,就會導致局部肌肉韌帶平衡失調,從而直接影響頸椎本身的生理曲線。過硬,使體重集中在兩至三個受力點上,容易壓迫局部而影響血液循環。
枕頭長度至少是側睡時三個頭的寬度,高度相當於從頸肩交界處至肩膀外緣處。側卧時頭頸與脊柱保持一條平直線,可避免頸椎側屈受傷.常用的枕頭內芯有:①蕎麥皮:價廉 透氣性好 可隨時調節枕頭的高低 ②蒲絨:質地柔軟 透氣性好 可隨時調節高低 ③綠豆殼:不僅通氣性好 而且清涼解暑 如果加上適量的茶葉或薄荷則更好 但主要用於夏天,其他如鴨毛等也不錯 但價格較高。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 切忌「高枕無憂」以生理位為佳 一般講 枕頭高以8–15cm為宜 或按公式計算:(肩寬-頭寬)÷2。另外,頸椎枕亦可起頸椎病的自我治療和預防作用。
(四)練好
1、趴在床上,抬頭挺胸,讓身體兩端離開床,以此鍛煉頸部和腰部的肌肉。
2、對抗僵持法
雙手交叉放在腦後,雙手向前使勁而頭向後使勁,相互對抗「僵持」3—5秒,然後放鬆10秒,每天鍛煉幾次,每次幾分鍾。
3、6式頸椎的自我保健操:
前俯後仰、舉臂轉身、左右旋轉
提肩縮頸、左右擺動、波浪屈伸
4、中醫穴位按摩
(1)脖子後面,從頭顱底端到軀幹上部這一段分布著百勞穴的3個點。在不遺餘力工作時,不妨抽出短短幾分鍾來按摩這3個反應點,即刻緩解頸椎疲勞,放鬆全身。(相關穴位:風池穴)
(2)兩手手指互相交叉,放在頸部後方,來回摩擦頸部,力度要輕柔,連續摩擦50次,頸部發熱後,會有很放鬆和舒適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