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勞損症狀

頸椎勞損症狀

發布時間:2020-09-26 14:53:32

1、頸部肌肉勞損的症狀;眾謝

▲我可以替樓主想想辦法。要選擇合適的枕頭 枕頭要有合適的高度,以9~10cm為宜,但也要因人而異,瘦弱的人則稍低一些,以舒服為宜,切不可使用太高的枕頭。另外,枕頭彈性不宜過大,以免引起對頸部肌肉拉傷。枕頭合適,合適的枕頭對預防和治療頸椎病有重要意義。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側卧者枕高一拳半,約10cm左右。枕芯以木棉、蕎麥皮為好,裝填量要適當,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彈性。彈性過大的枕頭容易造成頸部肌肉的疲勞和損傷。習慣仰卧者最好在頸下墊一小枕頭,以保持頸椎的生理彎曲。習慣側卧者應將枕頭充塞到面部與肩部的空隙中,以減輕頸部的負擔。日本繽漮我大爺用過最值得介紹給大家的一款了,基本可以更治了,心碎的一點,價格有點貴。|
滿意請採納。

2、頸肩肌肉勞損症狀

◆這個問題確實有點煩惱。部分頸椎病患者有脖子發僵、發硬、疼痛、頸部活動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變硬、上肢無力、手指麻木、肢體皮膚感覺減退等症狀,有些患者下肢活動受限,猶如在棉花上行走,還有一些患者有頭痛、頭暈、視力減退、耳鳴、惡心等異常感覺等。枕頭合適,合適的枕頭對預防和治療頸椎病有重要意義。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側卧者枕高一拳半,約10cm左右。枕芯以木棉、蕎麥皮為好,裝填量要適當,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彈性。彈性過大的枕頭容易造成頸部肌肉的疲勞和損傷。習慣仰卧者最好在頸下墊一小枕頭,以保持頸椎的生理彎曲。習慣側卧者應將枕頭充塞到面部與肩部的空隙中,以減輕頸部的負擔。日本的疏妥慷是我一個國外同學給我帶回來非常管用,遼校真的很牛,只可惜,尤其貴了些。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3、頸椎勞損應該怎麼恢復?

 頸椎癥候群
成因:計算機族在使用計算機時,常是身體往前彎、頭抬起來看屏幕,整個頸部呈往後仰的姿勢,這種錯誤的動作很容易就會傷到頸椎和肌肉,甚至是頸椎里的神經根。類似的慢性傷害,不斷累積到四、五十歲,患者常會發現早上起來,整個頸部不能動了,這種「落枕」與前一天的過分疲勞有關,事實上,與長期姿勢不良也有關。 治療:頸椎的第4、5椎體間,及第5、6的椎體間,是最常發生問題的部位。會造成肩膀痛、第1、2根手指的酸、麻,在治療上,除給予止痛、消炎葯物或肌肉鬆弛劑外,居家的肌肉訓練更重要。 好發族群:計算機族,若能每天把頸、肩部放鬆運動的每個動作作上20次,所得到的成效會比吃葯有效。 日常保健 1.頸部放鬆運動 *坐椅子上,脖子像鞠躬一樣,慢慢往前彎,然後舉頭回到平視的位置。 *頭從左側慢慢向後旋轉,眼睛能看到左肩為止,然後向右側旋轉,看到右肩為止,如此,左右交替作。 *頭平放在左肩,耳朵貼向肩膀,3、5秒後,頭向右肩平放,耳朵貼向右肩。 2.肩部放鬆運動 *雙手轉向前處方向、手掌相對往上舉,直到指尖指向天空,此時兩手臂要盡量貼耳朵,兩只手臂慢慢從兩旁放下。 腰椎癥候群 成因 :上班族主要是缺乏運動、彎腰駝背,導致脊椎肌力不足,使脊椎缺乏支撐能力,婦女主要是因懷孕及抱小孩,導致腰椎承受過高的壓力而傷到腰;老人家常是因常躺在床上、懶得走路、導致骨松愈來愈嚴重,脊椎發生細微的壓迫性骨折。 導致腰痛成因相當多,肌肉、脊椎體、脊椎體間的髓關節異常,是引起下背痛的三大主因,例如當脊椎體間的椎間盤突出或椎間之間的關節有骨刺時,若身體某種姿勢使之碰到或壓到脊椎的神經根,就會造成背部、臀部甚至下肢的酸、麻、痛,而脊髓體跟脊髓體間的大關節,若有關節退化的現象也會造成酸痛。 治療 :有背痛問題時,會先作身體檢查,看看下肢是否有麻木、肌肉無力等神經症狀,且進一步了解運動神經有無受影響;其次,會照X光,看看脊椎有無骨刺、關節有無退化,脊柱有無變形歪曲、椎體有無因骨松而被壓壞,再針對各別原因作治療。 若骨松已造成脊椎酸痛症狀,無論是男女,都可口服雙磷酸鹽類(如福善美)或以皮下注射的副甲狀腺素(如骨穩),都可降低脊椎骨折,進而改善脊椎酸痛。 除了規則用葯、定期追蹤骨質狀況外,也可每天慢走1萬步為目標,並視情況作重量訓練,都能增加骨質密度對降低脊椎的骨折機率。 好發族群 :腰痛、下背痛,是骨科最常的不適症狀之一,好發於常坐辦公室不運動的上班族、剛生小孩的婦女及銀發族。 日常保健 *年輕人:年輕人的下背痛與背肌無力最有關系,除平常要注意站直坐正等姿勢外,利用肌力訓練,把背肌肌肉強壯起來,對改善腰痛有立竿見影的成效。 *上班族:可利用閑暇時間作簡單肌力訓練,動作是:先立正站好,雙掌相對往上舉,指向天空、手臂緊貼耳朵,踮起腳尖,一步步慢慢向前走,每天走100步,那麼這個肌力訓練,可同時訓練小腿、大腿、背肌。 *疾病造成:若是關節退化造成的脊椎酸痛,則建議作柔軟操,方法是身體非常緩慢向前彎、向後仰;再作身體的左右旋轉及彎曲,可增加關節活動度。 *老人家:脊椎骨若有骨質疏鬆問題時,也易產生細微的骨折慢慢變楔形,導致背部出現酸痛。 * 鈣質補充:建議40歲前,每天補充適量鈣質、加上400國際單位的維他命D、重量訓練來累積骨本,避免骨松引發脊椎酸痛;服用鈣片時,建議搭配適當的水份,並在吃飯時嚼碎食用,吸收效果最好。

4、頸椎病有哪些症狀?

頸椎病發展緩慢,病程較長,給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影響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嚴重者可喪失工作、生活能力。頸椎病的症狀十分復雜,如神經根壓迫引起的頸、肩、背疼痛,上肢麻木酸脹、肌肉萎縮;椎間動脈受壓迫引起的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耳鳴、耳聾、視物不清等腦供血不足症狀。

5、頸椎病嚴重的症狀

你好,頸椎疾病一般有很多種類型,由輕到重,在臨床上有頸型、神經根型、交感型、椎動脈型及脊髓型、混合型!
病情分析:一般臨床片子最常見的就是頸椎膨出,頸椎突出,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退行性改變,生理曲度改變,頸椎滑脫,錯位等情況,每種的具體治療根據病情程度不同方案也不同。一般頸椎疾病症狀有頭暈,視力模糊,耳鳴,頭痛,惡心,嘔吐,頸部酸漲不適,肢體發麻,經常失眠,落枕,血壓升高,後背疼痛,走路身體不能協調等,每個患者根據病情不同並不一定以上的症狀都會有,會有某些情況,嚴重頸椎疾病的患者以上症狀會加重,因為神經壓迫嚴重導致的,壓迫越大症狀越明顯,頸椎問題嚴重的會導致無法站立,無法久坐,嚴重的頭暈,無法行動,甚至癱瘓都有可能的,所以這個疾病要重視治療。
瑤族秘方頸肩松按摩膏效果不錯,建議。

6、頸椎勞損

頸椎病勞損主要症狀感覺脖子經常發僵發硬,酸脹等症狀,你這種情況應該輕微增生或者生理曲度變直。建議你去醫院拍CT或者核磁確診一下,並做如下鍛煉:
1、左右旋轉:取站位或坐位,頭輪流向左下方、右下方旋轉,動作要緩慢,當轉至最大限度時,停留3-5秒,使肌肉和韌帶等組織受到充分牽拉,左右各旋轉10次。
2、伸頸拔背:體位同上。兩肩放鬆下垂,同時,頸部盡量上升,似用頭頂球,持續3-5秒,重復10次
3、提肩縮頸:取站位,肩部放鬆自然向上提,同時頸部向下縮,停留3-5秒,再自然放鬆,重復10次。
4、肩部放鬆:取站位,患者雙上肢自然放鬆,肩部自然向前停留3-5秒,中間停頓再向後擴。
5、左、右側頸部活動:患者站立。兩手叉腰,頭部向左、右兩個方向側偏
6、可以用刮痧板,每天刮頸椎的兩側,當然需要塗抹刮痧油或者凡士林。刮完就能感覺很舒服,我自己也是有點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用的這種方法,再配合以上鍛煉,現在好多了。
另外,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最簡單的方法可以在午休,晚上睡覺的時候 把枕頭枕到脖子下 不要枕後腦勺,或者自己做一個如拳頭粗細的長條枕,枕芯用茶葉、蕎麥皮等顆粒狀的東西最好,原理是借用頭部的重力,起到對頸椎的牽引作用。
自我感覺我用第6種方法好些 。

與頸椎勞損症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