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心跳加快怎麼辦?
:頸椎病的症狀有:頸後和肩背疼痛、酸沉、上肢無力、肢體發涼、手指發麻,頭暈、惡心耳鳴舌麻,心慌等。
意見建議:主要是非手術療法。對於輕型的病例,只要適當休息,用一些消炎止痛葯物如消炎痛、炎痛喜康等即可減輕症狀,再輔以針灸、理療等可以得到良好的療效。
2、頸椎病引起一站起來心跳就快怎麼治療?拜託各位大神
警惕辦公室「坐」出頸椎病 病症:由於頸椎病引起的手指麻木、頭暈、心慌、失眠、頸肩疼痛、容易落枕、頸部扭傷 病因:缺少運動導致頸椎功能減退、椎間隙變窄、頸椎應有的生理曲度消失 處方:伏案工作一小時後進行一次擴胸和頭部後仰活動,注意調整勞作間隙 孫先生是被人扶著走進北京中醫葯大學東直門醫院按摩科的。他早上只是拎了一下裝著3件衣服的書包,竟然把頸肩肌肉拉傷了,不僅不能轉身,連走路都得用手托著頭。負責為他治療的陳宏醫生說:「這樣的病人可不少見,都是坐辦公室坐的……」 孫先生的「病根」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頸椎病」。根據原來的統計,頸椎病屬於老年退行性變,在中老年人中有25%的發病率。但這一數據近年來明顯變了,不僅發病比例增加,患者的年齡也明顯年輕化。陳醫生說,他們科每天的門診病人有一半是頸椎病患者,其中又有50%的人年齡在30至40歲之間,主要是每天長時間伏案工作者。「一到寒暑假,因為頸椎問題而來做『牽引』的病人就開始增加,牽引床都忙不過來。最小的患者才十三四歲。」醫生在看了他的X光片之後十分吃驚,因為頸椎的生理曲度已經消失,「根本不像個還沒發育成熟的孩子。」 與頸椎病一樣,一種叫做「滑鼠手」的新病名也隨著電腦的普及出現在醫院里,來看病的大多是靠雙手工作的編輯、錄入員、教師,因為不正確的坐姿引出了問題,主要症狀是手部麻木、灼痛,腕關節腫脹、無力。醫生在分析這類疾病時說:「干體力活的是不會來的,體力活動越少,這樣的麻煩越多。」 據專家介紹,人是從爬行動物進化來的,直立行走之後,脊柱的受力改變,隨著年齡的增長,脊柱的疾病最容易發生。陳宏醫生說,長時間伏案工作,頸椎強直變形的可能性本來就大,「現在的問題是,缺乏鍛煉的肌肉經常處於僵硬狀態,在偶然的運動中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由於原有的頸椎問題誘發的『落枕』、扭傷等等,也就成了辦公室里的常見病。」 「坐班族」如何遠離背痛 要想遠離背痛,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幾點: 1、運動會使你有個強健的背部,趴著,伸右臂左腿盡量抬高,後換成左臂右腿,重復幾次,堅持每天做。 2、睡覺要使身體保持自然,別給背部增加壓力,側躺,兩腿間放個枕頭,枕頭不要太軟,不要太大,要麼就不用枕頭。 3、坐姿久坐對背部危害最大,坐時要使背部靠著椅背,經常活動活動——任何小動作都有助於不同的肌肉分擔重量,每半個小時就站起來走一走。 大約每5個人中就有4個人一生中至少會有一次背部疼痛或由背部疼痛帶動這里那裡的疼痛,盡管背部疼痛並不像普通感冒那樣嚴重,但卻可以像心臟病那樣使人衰弱。同時,背部疼痛是45歲以下的人病退失業的主要原因。 研究者發現,現代生活中背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久坐,其危害比舉重物更損害背部。隨著工作強度的降低,越來越多的人抱怨他們的背部常常疼痛。此外,另一個研究發現壓力也會造成背痛,被調查者中經常承受巨大壓力的人比做重體力活動的人更容易背部疼痛。 「久坐綜合征」的防治對策 「久坐綜合征」是長期伏案久坐,很容易患一種職業病——久坐綜合征。它包括便秘、痔瘡、頸椎病。 防治措施: 調整坐的時間,原則上每坐1小時,應起身飲水、遠眺、走動3至5分鍾。 常飲「本草千葉常茶」。 上班前後、午休時可騎車、散步、打球等。 還可利用雙休日郊遊、爬山、游泳、垂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