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療頸椎病最好的運動方法是什麼?
治療頸椎病最好的運動方法,這里非常推薦跳繩。
脖子是我們健康的來源,因為脊椎外面就接著自律神經,如果脖子歪了、太僵硬了,自律神經也會受到影響,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讓全身上下都出現問題。但只要改善脖子的健康,有90%的不舒服,都可能順利解決。
而在30歲開始,隨著骨質開始流失,頸椎也開始越來越難維持健康,但其實透過適當的運動,還是可以幫助矯正頸椎,讓身體恢復“無病一身輕”。
根據哈佛大學資料顯示,醫學院物理醫學講師Dana Kotler說,脖子的主要工作是支撐頭部,但頭部很重,7塊小小的頸椎承受很大的負擔,“光是低頭玩手機這個動作,脖子負擔就會達到頭部的2倍重量、幾乎多了27公斤,如果脖子肌肉不夠強大,脊椎遲早會退化。”
每天跳繩3分鍾,矯正頸椎、消除酸痛
不過要鍛煉脖子的肌肉,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如果一個不小心,很可能就會造成半身不遂,所以不如去鍛煉背部肌肉、腹部肌肉,通過這些肌肉的幫忙來分擔脖子的壓力。
你的脖子不是孤立存在的,頭部的重量,會一直沿著脊椎往下分布,所以只要支撐下脊椎,也會減輕脖子的壓力。而正確的跳繩方法,會讓脖子直立,同時也必須站直,可以讓脊椎回到正確姿勢的位置,同時也會用到背部、腹部的肌肉,能幫助脖子分散重量。
而只要用每秒跳2下的速度連續跳10分鍾,帶來的運動效果就跟慢跑30分鍾、游泳650米一樣,同時因為手腳並用,還能刺激左右半邊的肌肉進行調節。不過對於舒緩脖子的壓力來說,每天只要3分鍾,或是跳150~200下左右,就有不錯的效果。
跳繩太過劇烈可能會下背拉傷,要注意這些姿勢要點!
當然,如果你不能判斷自己是否得了頸椎病,這里還有一個很方便的自我檢測方式,就是把手舉起來,做類似投降的動作,身體就會特別舒服,這個檢測方法尤其適用於睡姿。如果睡醒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手老是舉高高,那你得了頸椎病的機會就大大的增加了。
如果我們的頸椎出了問題,就會影響整個脊椎的排列,導致全身性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協調的錯亂,這樣的錯亂在臨床的表現有很多。很常見的病症之一,就是吞咽困難,比如你會感覺到“喉嚨發癢、喉嚨卡卡的”,而且又以女性居多。
2、治療頸椎病的體育運動都有哪些?
治療頸椎病的體育運動有以下這些:
3、頸椎病應該怎樣運動?
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以往多見於中老年人,近年來有年輕化的傾向;過去是會計、教師的職業病,現在則是辦公室里的多發病。頸椎病的主要症狀是頸部疼痛板滯伴有上肢的疼痛麻木,但是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頸椎病還會產生頭痛、頭暈、耳鳴、眼睛發脹、胸悶氣急、四肢無力等症狀。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很多,推拿、針灸、牽引、理療、局封、葯物等,還有手術,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療,不注意自我保養和功能鍛煉,就會拖延病情,並容易復發。
一.保養
1.用枕適當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過的,枕頭的高低軟硬對頸椎有直接影響,最佳的枕頭應該是能支撐頸椎的生理曲線,並保持頸椎的平直。枕頭要有彈性,枕芯以木棉、中空高彈棉或穀物皮殼為宜。喜歡仰卧的,枕頭的高度為5厘米左右(受壓以後的高度);喜歡側卧的,高度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時,枕頭的下緣最好墊在肩胛骨的上緣,不能使頸部脫空。其實,枕頭的真正名字應該叫「枕頸」。枕頭不合適,常造成落枕,反復落枕往往是頸椎病的先兆,要及時診治;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枕席以草編為佳,竹席一則太涼,二則太硬,最好不用。
2.頸部保暖 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秋冬季節,最好穿高領衣服;天氣稍熱,夜間睡眠時應注意防止頸肩部受涼;炎熱季節,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3.姿勢正確 頸椎病的主要誘因是工作學習的姿勢不正確,良好的姿勢能減少勞累,避免損傷。低頭時間過長,使肌肉疲勞,頸椎間盤出現老化,並出現慢性勞損,會繼發一系列症狀。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鍾,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扶手上看書、看電視。
4.避免損傷 頸部的損傷也會誘發本病,除了注意姿勢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剎車,頭部向前沖去,會發生「揮鞭樣」損傷,因此,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要在車上打瞌睡,坐座位時可適當地扭轉身體,側面向前;體育比賽時更要避免頸椎損傷;頸椎病急性發作時,頸椎要減少活動,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轉頭,必要時用頸托保護。
二.鍛煉
頸椎的鍛煉應該慎重,要避免無目的的快速旋轉或搖擺,尤其是頸椎病急性期、椎動脈型頸椎病或脊髓型頸椎病。我們推薦的方法簡單易行,但要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須持之以恆。
1.頭中立位,前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後伸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動作宜緩慢,稍稍用力。鍛煉時,有的病人頸部可感覺到響聲,如果伴有疼痛,應減少鍛煉的次數或停止鍛煉;如果沒有疼痛,則可以繼續鍛煉。
2.頭中立位,雙手十指相叉抱在頸後,頭做緩慢的前屈和後伸運動,與此同時,雙手用力對抗頭的運動,以鍛煉頸椎後側的肌肉力量。
4、頸椎病有哪些實用的運動療法?
教您頸椎保健十四招兒 吧
1後頸牽拉:以雙手用力將頭向前下拉,盡量使下巴貼胸口,至後頸部或肩胛部 位有拉扯感為止。停留15秒再放鬆,重復5次。
2肩胛牽拉:將左手掌置於右肩,右手置於頭頂,右手用力將頭向右前下方拉至有拉扯感為止。停留15秒,再放鬆,重復5次。
3摩面:兩手中指貼近鼻樑旁並輕按迎香穴,向上做擦臉動作,至額前,沿耳旁按摩至頜下,並輕輕按壓耳垂周圍,還原至鼻旁面頰。重復上述動作,共12次。
4梳頭:雙手自前額發際開始,至項後發際止,分三路,相當於按經絡中陽明、太陽、少陽經的循行路線梳頭。重復4次。
5提耳:雙手拇、食二指指腹擠按耳輪中下1/3交界處及耳屏,各擠按3分鍾。
6搓頸:以手掌沿頸後發際至第七頸椎棘突(大椎穴),自上而下揉搓頸後部肌肉,反等8個方向,復12次,兩手交錯各搓揉一遍。
7旋頸:即「米」字功。兩手叉腰,令頭頸項循低頭、仰頭、左旋、右旋、左下視、右上視、右下視、左上視呈「米」字形狀旋轉。
8甩手:即放鬆整理動作。雙足分開,與肩等寬,兩目平視,雙肩及手臂自然下垂12次。
9前俯後仰:雙手叉腰,先抬頭後仰,同時吸氣,雙眼望天,停留片刻。然後緩慢向前胸部位低頭,同時呼氣,雙眼看地。
10舉臂轉身:先舉右臂,手掌向下,抬頭目視手心,身體慢慢轉向左側,停留片刻。在轉身時,要注意腳跟轉動45度,重心前傾,然後身體再轉向右後側,旋轉時要慢慢吸氣,回轉時慢慢呼氣。
11左右旋轉:雙手叉腰,先將頭部緩慢轉向左側,吸氣,讓右側頸部伸直後,停留片刻,再緩慢轉向左側,同時呼氣,讓左邊頸部伸直後,停留片刻。
12提肩縮頸:注意縮伸頸時慢慢吸氣,停留時要憋氣,松肩時盡量使肩頸部放鬆。反復做4次。
13左右擺動:頭部擺動時需吸氣,回到中位時慢慢呼氣,肩、頸部要盡量放鬆,動作以慢而穩為佳。
14波浪屈伸:下頜往下前方波浪式屈伸,在做該動作時,下頜盡量貼近前胸,雙肩聳起,下頜慢慢屈起,胸部前挺,雙肩往後上下慢慢運動。要注意的是,整個動作要緩慢、協調、循序漸進,不可冒進,以免對脊椎造成更大傷害。
但願能幫到您!新年快樂!
5、頸椎病的運動療法是什麼?
頸椎病是長期伏案低頭的上班族的一種常見病,它是由於頸椎骨組織產生退行性病變形成骨質增生、骨刺,刺激神經根周圍組織,或直接壓迫椎動脈、神經根等。有些病人臨床症狀以頭暈為主,頸部活動受限,嚴重者還可出現肌肉萎縮、眩暈、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等。
運動療法可增強頸肩背肌的肌力,使頸椎穩定,減少神經刺激,改善頸椎間各關節功能,增加頸部活動范圍,減輕肌肉痙攣,糾正不良姿勢。運動療法適用於頸椎病症狀緩解期及術後恢復期的患者。具體方法如下:
環繞。頭頸部從左向右緩慢地環繞一圈,然後再從右向左環繞一圈。
旋轉。頭盡力向左側旋轉至最大限度,目視左前方,停留片刻,然後還原。頭轉向右側至最大限度,目視右前方,停留片刻,還原。
屈伸。頭頸部緩慢前屈至胸前,停留片刻,還原。然後頭頸部盡力後伸,使枕部接近後背,停留片刻,還原。
側屈。頸部緩慢地向左側屈,使左耳垂接近左肩峰。然後頸部向右側屈,盡量使右耳垂接近右肩峰。
旋肩。兩臂屈肘,兩手觸肩,以肩為軸,臂帶動肩緩慢地由前向後旋肩。然後再由後向前旋肩。
繞肩。兩臂外展平伸,以肩關節為軸向前環繞,然後向後環繞。
聳肩。左肩峰盡力向上聳動,右肩峰保持不動。然後換右肩峰向上聳動,左肩峰不動。最後雙肩同時向上聳動。
撫項摸背。左臂屈肘,左手心撫項,右臂屈肘,右手背觸背。然後換右臂屈肘,右手心撫項,左臂屈肘,左手背觸背。
牽引。兩臂屈肘,兩手托住頭後枕部,盡力將頭向上提起,同時兩肩下沉,目視前方,保持片刻,然後放鬆。
按摩。雙手掌反復摩擦頸項部,至有發熱的感覺。
以上動作每個重復10遍,每日1次,兩周為1療程。運動時動作幅度和運動量應由小到大,動作應緩慢輕柔。長期堅持運動療法可促進機體的適應代償能力,達到鞏固療效、減少復發的目的。
6、頸椎病的運動療法有哪些?
頸椎病是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很好的預防它,但由於人們不知道如何做,而在不知不覺中患上了頸椎病。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專家的對此病的介紹吧! 1. 運動療法的作用: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 (1)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鬆性運動,活躍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鬆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症狀; (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復發作。 2. 適應證和禁忌證:各型頸椎病症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症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症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症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後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牽引治療「牽引」在過去是治療頸椎病的首選方法之一,但近年來發現,許多頸椎病患者在使用「牽引」之後,特別是那種長時間使用「牽引」的患者,頸椎病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使用「牽引」的預期作用主要是:1. 增加椎間隙。2. 放鬆頸後部肌肉。3. 松解神經根壓迫。但實際的臨床運用發現這些作用並不明顯。
7、頸椎病鍛煉方法
您好,頸椎病的鍛煉方法有很多,以下是比較簡單的小方法。
1、支撐頭部
在桌子前坐好,身體前傾,將肘部放在桌子上,用手掌托住額頭,保持3-5分鍾。
2、抬升運動
將雙手放到椅子邊緣,支撐身子,使腿部和臀部向上抬高,保持這個動作5秒鍾,重復幾次。可以鍛煉肩部肌肉、放鬆頸部。
3、收縮肩部
坐直,伸直脊椎,就好像你要長高一樣。然後將雙手放到腿上,此時讓雙肩向後靠攏。保持這個姿勢15秒鍾後放鬆,然後再重復幾次。
4、「烏龜探頭」
模仿烏龜向前探頭,並保持下巴水平,重復做十幾次。
5、轉動頸部
每隔一小時,低頭讓下巴盡量靠近胸部,然後360度旋轉頸部,重復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