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頸椎病在健身房如何鍛煉,求一個運動計劃!
由於長期伏案工作,低頭玩手機等原因,頸椎不適的人越來越多。頸椎長期受到壓迫而沒有得到緩解,不僅會導致我們「頭前引」等不良體態。還會導致我們大腦供氧不足,從而導致反應遲鈍,身體疲勞等現象。
以下7個動作,有助於緩解頸椎不適的現象,幫助頸椎恢復正確的姿態。每個動作2-3組,每組堅持30秒。
動作一
注意事項:最簡單的放鬆頸椎的辦法就是按摩頸椎。用手來回摩擦頸椎可以加快血液循環,起到很好的放鬆效果。
動作二
注意事項:雙手叉腰,保持身體的穩定,頭部往兩邊扭轉即可。注意節奏不要太快,避免發生不適。
動作三
注意事項:雙手叉腰,保持身體的穩定,做低頭抬頭運動即可。整個過程只有頭部在運動,其他部位保持穩定不動。節奏不要太快,動作不要多於激烈,避免發生不適。
動作四
注意事項:保持身體穩定,雙肩進行環繞運動。節奏緩慢,幅度不宜過大。
動作五
注意事項:雙手十指交叉抱住脖子,身體保持穩定不動。呼氣的時候頭部往後仰,雙手給反方向的力進行對抗。吸氣低頭。呼氣再次抬頭,重復動作。
動作六
注意事項:伸懶腰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疲勞的作用,加快血液循環,增加大腦供血,提高反應能力。因此,如果累了,不妨來伸一下懶腰試試吧!
如果你也感覺到了身體的疲勞,不妨馬上試試這套動作把!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只要感到疲勞,就來練習吧,相信你會精神煥發哦!
2、頸椎增生,很疼啊,有絕招嗎?太疼了,很是郁悶啊。
你好。頸椎病大致有頸椎骨質增生、正常曲度變異和頸椎間盤突出。你這主要是由於頸椎退行性病變而壓迫神經(硬膜囊)使局部代謝循環受阻所引起的。還要看具體壓迫什麼神經。通常可以分為以頸部症狀為主的頸型、神經根受累出現上肢症狀的神經根型、四肢運動和感覺障礙的脊髓型、椎動脈受壓引起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刺激症狀的椎動脈型和壓迫食管有吞咽不適或困難的食管型。不知道你的症狀具體是什麼。其主要反應是疼痛、頭暈、嘔吐、手麻、失眠、反射性疼痛等。若不抓緊治療,病情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導致無規律性流涕,視力下降,面癱或上肢肌肉萎縮等嚴重後果。 這類疾病一般以做伏案工作較多者易患。從開始的局部炎症水腫形成積液,使患部肌體代謝障礙,到後期堆積形成增生。這一過程中醫稱之為痹症,痹也就是不通暢之意。建議可採用中葯透皮給葯,軟堅通絡,活血化瘀,以促進局部的代謝機能,從而使肌體吸收和代謝已形成的增生,達到治癒目的。 頸椎患者平時應該注意: 1、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等。 2、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 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幹時,也可間斷地做運動。
3、西安的邱頸椎祖傳治頸椎病頭暈手麻的絕招什麼
頸椎病要注意補充維生素C。
含維生素C多的食品有:紅薯、馬鈴薯、青椒、菜花、芹菜、草莓、甜柿子、檸檬、橘子等。
這還不清楚。
4、得了頸椎病都有哪些嚴重的後果?
你好。頸椎病大致有頸椎骨質增生、正常曲度變異和頸椎間盤突出。頸椎病主要是由於頸椎退行性病變而壓迫神經(硬膜囊)使局部代謝循環受阻所引起的。還要看具體壓迫什麼神經。通常可以分為以頸部症狀為主的頸型、神經根受累出現上肢症狀的神經根型、四肢運動和感覺障礙的脊髓型、椎動脈受壓引起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刺激症狀的椎動脈型和壓迫食管有吞咽不適或困難的食管型。不知道你的症狀具體是什麼。其主要反應是疼痛、頭暈、嘔吐、手麻、失眠、反射性疼痛等。若不抓緊治療,病情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導致無規律性流涕,視力下降,面癱或上肢肌肉萎縮等嚴重後果。
這類疾病一般以做伏案工作較多者易患。從開始的局部炎症水腫形成積液,使患部肌體代謝障礙,到後期堆積形成增生。這一過程中醫稱之為痹症,痹也就是不通暢之意。建議可採用中葯透皮給葯,軟堅通絡,活血化瘀,以促進局部的代謝機能,從而使肌體吸收和代謝已形成的增生,達到治癒目的。
5、我朋友才25歲,可是就得了頸椎病,該怎麼辦
頸椎病日常保健
●適當增加工間休息,長期從事案頭工作的人,應增加工間休息和活動時間,以增強全身的血液循環, 消除局部肌肉疲勞,預防和緩解頸椎的勞損。
●配合日常的頸椎病輔助工具增強頸椎肌肉
加強頸部肌肉的鍛煉可以預防和延緩頸椎病的發生和發展。據調查,頸部肌肉發達,力量大的人群中,頸椎病發作的幾率下降了80%,所以,頸部肌肉的鍛煉強大,對於維護頸椎骨質,椎管穩定有著重要的意義。
●選擇合適的枕頭
合適的枕頭對預防和治療頸椎病有重要意義。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側卧者枕高一拳半,約10厘米左右。彈性不宜過大,彈性過大的枕頭容易造成頸部肌肉的疲勞和損傷。習慣仰卧者最好在頸下墊一小枕頭,以保持頸椎的生理彎曲。習慣側卧者應將枕頭充塞到面部與肩部的空隙中,以減輕頸部的負擔。
頸椎病防治室內鍛煉:
頭俯仰
頭用力向胸部低垂,然後向後仰伸,停止片刻,以頸部感到有點發酸為度。如果兩手交叉抱在頭後用力前拉後仰,則效果更好。
頭側屈
頭用力向一側屈,感到有些酸痛時,停止片刻,然後再向另一側屈,同樣停止片刻。
頭繞環
頭部先沿前、右、後、左,再沿前、左、後、右用力而緩慢地旋轉繞環。練習中常可聽到頸椎部發出響聲。這個動作有助於增強頸部肌肉。
肩聳動
肩部是連接頭部的重要部位,但平時肩部活動機會不多。聳肩活動有三種:一是反復進行一肩高聳,一肩下降;二是兩肩同時向上聳動;三是兩肩一上一下向前後環繞頸旋轉。
腿抬伸
坐著,小腿伸直用力向前抬起,腳面綳直,停片刻,放下,再抬。如果可能,也可臀部離座,全身盡量伸展,停止片刻,還原後再伸。
膝夾手
兩手握拳,拳眼相觸夾在兩膝間,然後兩膝從兩側用力擠壓兩拳。
體放鬆
端坐座位上,全身放鬆,眼微閉(或望著天上的白雲)屏除雜念,鬧中求靜,呼吸自然深長。
以上功法簡便易行,而且隨時可做,效果顯著,可以全練,也可根據個人需要選練。有些功法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要循序漸進,以不感到肌肉酸痛為度。外,練功必須長期堅持才能見效,一旦見效,仍應繼續鍛煉,以便長期保持效果。
經驗證明:練放鬆功可使全身神經、血管、肌肉全都得到放鬆,血液循環暢通無阻,新陳代謝旺盛,既可消除疲勞,又可防治多種疾病。
另外推薦一個來自貴州的膏葯,它是由苗家特有的中草葯製成的,叫苗老爹,用過的人都反映效果很好,而且沒有什麼副作用,可以配合治療。現在淘寶網上也有公司的網上旗艦店
6、得了頸椎反弓,怎麼辦
一般頸椎病不用擔心!能難受著活下去就是要注意保養
多數是頸部軟組織粘連問題,片子看不出來的。
第一:吃什麼葯對頸椎病有好處
西葯:就是消炎葯就可以!消除頸部軟組織粘連!
中葯推薦: 天麻、 川芎(這個葯多用於頸椎和頭痛,三九的正天丸和天舒膠囊等都基本使用這)。
第二:葯物也是暫時的,頸椎病做好長期斗爭打算。
你搜一下百度:「頸椎病偏方專題」,有些飲食和葯物小偏方有效果的。 另外可以搜索:「傳說中的打倒頸椎病6個小絕招」,「頸椎病七大保養秘籍」 「頸椎自我保健理療5大療法」 都是生活中的幾個頸椎病注意事項,很有作用。 給您的是改良頸椎不適、恢復頸椎健康的建議。
多個方面一起做做功課,這是一場長期的艱苦的奮斗,放鬆自己,千萬該注意了,我們是做枕頭的,接觸不少人,所以見過的現在這類頸椎病人太多了,當代人壓力大吧,你記好吧!生活中多注意多保養是最佳自我理療辦法。
簡要的《頸椎病保養七大注意》
1、要溫度:及時主動調溫 頸椎最怕受寒,所以要及時增減衣物,給自己的頸椎以合適的溫度。
2、多游泳 游泳首選蛙泳 游泳是一項全身運動,能有效增進全身肌肉的血液循環,合適早期或恢復期頸椎病患者。
3、做個頸椎操 工間5分鍾做操 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中也可保養頸椎,如利用工間休息做如下頸椎操。
4、熱療頸部放鬆:中午和晚上,緊張繁忙後的脖子可能早已疲憊不堪,此時可用兩手手指在頸部後方來回摩擦頸部以頸部發熱為宜,可緩解頸椎疲勞、放鬆全身,國外風行利用櫻桃核枕頭家庭熱療,很方便安全也舒適。
5、做做戶外運動 適當進行戶外運動有利養護頸椎,運動方法可選擇慢跑、放風箏、打羽毛球等。6、學學大鵬展翅 看電視時別總坐著,更不宜窩在床上看,可在看時模仿大鵬展翅。
7、選擇健康枕頭: 好枕頭有三要素:高度 造型和填充。枕頭網專家介紹說,頸椎病人要低一些的枕頭。枕頭過高或過低、床墊過於柔軟都會連累頸椎。枕頭具體高度可以根據身高在枕頭網自己測試下,自己合適的枕頭高度,一般高度在8-10厘米左右,中間低、兩端高呈元寶形的護頸枕頭對頸椎有良好的支撐作用。
7、頸椎病按摩時用力過大有沒有壞處
你可千萬別亂按,這個地方弄不好會出人命的,頸椎病不是小病,你可以試一下捏脊,另外讓他自己按摩後溪穴也有很好的效果,比你亂按安全得多。
按摩穴位吧,不用花錢而且效果很好,隨時隨地可以做。
後溪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本輸》篇,為手太陽小腸經的輸穴,又為八脈交會之一,通於督脈小腸經。有舒經利竅、寧神之功。適合經常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發育中的孩子,可預防駝背、頸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護視力、緩解疲勞、補精益氣的功效。
有一位外地的學生告訴我,當地有位治療腰間盤突出的中醫名家,每次給病人治療時,都會在在病人腰部疼痛的部位紮上幾針,然後貼上一種特製的膏葯,最後在後溪穴上紮上一針。有些經年不愈的重症患者,經過這番治療,短時間內就恢復健康了。他覺得很老先生的膏葯很神奇,准備拜老先生為師,學這個治療腰間盤突出的絕招。
聽了他的描述,我跟他說,「這種絕活兒我也會,而且比他還簡單。其實在腰部局部扎針、貼膏葯都是老先生使用的輔助療法,真正管用的是扎在後溪穴上的那一針。扎針有個小竅門,進針之後邊捻轉邊提插,同時讓病人活動腰部。」學生聽後恍然大悟,「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道家醫學里是非常注重後溪穴的。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脈上去,屬於八脈交匯穴裡面很重要的一個穴位。督脈主一身陽氣,陽氣旺,則全身旺。針灸是比較專業的治病手段,如果大家只作養生保健時則只需用按揉後溪穴的方法就可以,一般按揉幾分鍾後就可振奮全身的陽氣,身體就會像熊熊燃燒的火爐一樣,暖徹心扉。點揉此穴,對小腸經有熱、腿疼有很好的治療功效。
後溪穴怎麼找呢?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如果你坐在電腦面前,可以把雙手後溪穴的這個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松地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效果。在滾動當中,它會有一種輕微的酸痛。這個動作不需要有意識的去做,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鍾的時間來,隨手動一下,這個簡單的治頸肩腰椎病的方法,我把它叫作滾揉後溪穴。堅持下來則對頸椎、腰椎確實有著非常非常好的療效,對保護視力也很好。以前工作繁忙時,我每天在電腦前的工作時間也有十一、二個小時,但多麼多年來我的視力、頸椎都沒有問題,靠的也正是這個方法。
摘自名醫武國忠先生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