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解剖結構

頸椎解剖結構

發布時間:2020-09-24 01:14:01

1、第七頸椎橫突孔的解剖意義是什麼?

第七頸椎橫突孔,是臂叢神經根通過的地方。如果照片顯示此處狹窄,就說明有頸椎病。

2、頸椎間孔的解剖結構是怎麼樣的

除第一椎間孔外,頸2~7椎間孔是由上下以及前後四壁構成。上下壁分別為上一椎骨的椎下切跡和上一椎骨的椎上切跡;前壁為椎體後面側部的下半、椎間盤後外側面和鉤椎關節;後壁為椎間關節囊。椎間孔是椎管側方的窗口,神經根從硬膜囊發出,通過椎間孔離開椎管。神經根與椎間孔及其周圍軟組織的解剖關系十分密切,椎間孔狹窄可導致神經根的卡壓,椎間盤蛻變,高度丟失是引起椎間孔形態改變的主要原因。

3、頸椎胸椎腰椎的所有人體解剖學上的區別

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徵
1. 頸椎 椎體較小,第3~7頸椎體上面的兩側緣向上突起稱椎體鉤,若椎體鉤與上位椎體的邊緣相接,則形成鉤椎關節(Luschka關節)。若椎體鉤增生肥大,可使椎間孔狹窄,壓迫脊神經,產生頸椎病的症狀。椎孔較大,呈三角形。橫突有孔,稱橫突孔,有椎動脈和椎靜脈通過。第6頸椎橫突末端前方的結節較大,稱為頸動脈結節,頸總動脈行經其前方。第2~6頸椎的棘突較短,末端分叉。
第1頸椎又名寰椎,呈環狀,無椎體、棘突和關節突,由前弓、後弓及側塊組成。前弓較短,後面正中有一小關節面稱齒突凹。側塊位於兩側,連接兩弓,上下面各有一橢圓形和圓形關節面。後弓較長,上面有橫行的椎動脈溝,有同名動脈通過。
第2頸椎又名樞椎 ,其特點是椎體向上伸出指狀突起,稱齒突,與寰椎齒突凹相關節。
第7頸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長,末端不分叉,皮下易於觸及,常作為計數椎骨序數的標志。
2. 胸椎 12個椎體從上向下逐漸增大。椎體後外側和橫突前面都有肋凹。關節突的關節面幾乎呈冠狀位。棘突較長,向後下方傾斜,呈疊瓦狀排列。
3. 腰椎 椎體粗壯,椎孔大,呈三角形。上、下關節突粗大,關節面幾乎呈矢狀位。棘突寬而短,呈板狀,幾乎水平地伸向後方。因而,各棘突之間的間隙較寬,臨床上常於此作硬膜外隙或蛛網膜下隙穿刺術。

4、解剖學中的頸椎、胸椎、腰椎分別都用什麼英文字母代表

C—頸椎,T—胸椎,L—腰椎

頸椎(Cervical),

胸椎(Thoracic),

腰椎(Lumbar),

5、顱頸交界處解剖關系正常,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骨質信號不均勻,

好專業的問題,親上骨科看看,具體什麼醫生會告之的。

6、解剖學試題及答案選擇第一題相鄰椎體之間的結構是什麼木

是椎間盤啊

7、側隱窩的解剖問題

惻隱窩並不是腰椎才有,頸椎、胸椎都會有,但是頸椎1沒有。
側隱窩位於側椎管。其前面為椎體後緣,後面為上關節突前面與椎板和椎弓根連結處,外面為椎弓根的內面。內側入口相當於上關節突前緣。側隱窩為椎體孔兩側向外陷入部分,向外下方形成脊神經根通道,與椎間孔相續。側隱窩是椎管最狹窄部分,為神經根的通道,其矢徑越小,橫徑越大,表示側隱窩越窄越深。側隱窩狹窄卡壓神經根是腰腿痛的原因之一。腰5椎間孔最易引起側隱窩狹窄,原因是:①椎間孔多呈三葉形;②側隱窩明顯,矢徑可小至2~3mm;③上關節突增生變形較多

8、該圖為胸椎上面圖,根據解剖學姿勢若此圖為胸椎上面圖,不就說明椎弓比椎體更近腹面了嗎?

1. 該圖為頸椎上面觀。
2. 上面的意思就是從上向下觀察的意思。
3. 在圖的上部(標上椎體的)就是前(按解剖學姿勢),圖的下部(標上棘突的)就是後(按解剖學姿勢。
4. 所以,椎體在前,更靠近腹部;而椎弓(包括棘突)在後,更靠近背側。

與頸椎解剖結構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