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結構特點

頸椎結構特點

發布時間:2020-09-23 21:44:54

1、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尾椎的特點

頸椎:橫突上有橫突孔
胸椎:有肋凹 即錐體肋凹和橫突肋凹
腰椎:錐體肥大 際突呈板狀水平後伸 相鄰脊突間隙大
骶骨:5塊骶錐融合而成,呈倒置三角形
尾骨:4~5塊尾椎融合而成倒置三角形 上為尾骨底下為尾
骨尖易骨折

2、頸椎間盤的特點是什麼?

第一頸椎與第二頸椎之間為寰樞關節,無椎間盤。從第二頸椎至第一胸椎共有六個椎間盤。每個椎間盤由纖維環、髓核和椎體的透明軟骨板所組成,纖維環前部厚,後部較薄,其上下纖維均由軟骨細胞與軟骨板相連,組成一個封閉的球樣體。不論外力從上下來,還是從左右來,它的體積均不變,壓力則平均地分配到各個方面。

3、頸椎胸椎腰椎的結構特點有哪些?

頸椎病的特點
1.頸痛,這是非常清楚的理解;2.上肢放射性疼痛以頸椎間盤突出症為主要表現形式,影響上肢神經根,引起上肢放射性疼痛。放電樣疼痛稱為神經根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又稱頸性眩暈,臨床上很常見。主要影響椎動脈,主要連接心腦供血。這條動脈像兩條公路,如果高速公路堵塞,大腦供血不足,就會引起眩暈,現在稱為頸性眩暈。

4、頸椎病功能障礙的特點是什麼?

頸椎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由於脊髓神經根椎動脈和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或壓迫所致,其功能障礙具有以下特點

1.緩慢發生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頸椎病,初期的功能障礙並不明顯大多在長時間低頭(神經根型),或頭部位置頻繁發生變化(椎動脈型)時才出現功能障礙,由於對工作和生活的影響不大,大部分患者在這一階段都沒有引起注意,而任其緩慢發展

2.反復發作如果症狀出現早期患者沒有注意或積極防治,功能障礙會因勞累或病情的變化而逐漸加重,反復發作,即患者在工作中(低頭或在頭部活動)出現症狀,休息後好轉,使患者不能耐受較長時間的低頭工作

3.表現多樣如果神經根受壓,患者以疼痛肢體麻痹為主,其分布與神經根的分布一致;如果椎動脈受到刺激,患者以眩暈為主;如果是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可能出現肢體無力,行走不穩,有些還會出現大小便或性功能障礙

5、頸椎的形態及結構特點是什麼?

普通人體都有七個頸椎,頸椎的一般形態是由1個椎體、1個椎弓及7個突起(1個棘突、1對橫突、兩對關節突)所形成。頸椎具有支持頭顱、保護脊髓及通過頸部供應顱腦的血管、神經的作用,處於靈活運動的特殊環境之中,所以其結構也有相應的特點。
頸椎需要的負重比較小,所以頸椎的椎體和其他脊椎相比比較小一些。頸椎椎體左右距離大於前後距離,上下椎呈馬鞍型對合,並有其他脊椎沒有的鉤椎關節連接相鄰的兩個椎體,這樣就可以使頸椎既靈活又牢固。頸椎獨有的特點還有橫突上的橫突孔,所有的橫突孔連起來,就是椎動脈和椎靜脈通向腦部的一個骨性管道,可以保護其中的血管不容易受到損傷。
七個頸椎中有兩個和別的頸椎不太相同。第1頸椎又名寰椎,與其他頸椎一樣,它也具有橫突及橫突孔,各有兩個上、下關節突以及一個較大的椎孔,但它沒有椎體。寰和「環」同音,事實上,寰椎的樣子就向一個環。第2頸椎又名樞推,其基本形態與其它頸椎相似,但其椎體向上伸出一個齒突,和寰椎形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關節,這個關節保證了人體的頸部具有較大的旋轉能力,人在搖頭的時候,大部分的活動就是靠這個關節來完成的。

與頸椎結構特點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