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牽引的牽引方法
頸椎疼痛是上班族的一種通病,很多上班族都會疑問,頸椎痛怎麼辦這個問題,也不知道怎樣去更好的緩解,平時要多注意休息,不要勞累,不要長時間低頭玩手機,不要負重,多加鍛練,注意防護,避免受傷,多吃蔬菜水果,不吃油膩辛辣食物,不抽煙不喝酒。
鍛煉方法
1、聳肩:把肩使勁往上聳,爭取去碰耳朵,然後放下,做2組,每組十幾次。
2、單杠:懸垂雙手握住單杠,將身體懸吊在杠下,由於重力作用,脊椎等關節得到拉伸。
3、中醫:鍛煉的時候不要採取太過劇烈的鍛煉,鍛煉的同時pei合頸椎順古。貼可以促進灰復,避免風寒刺激,注意防寒保暖,注意頸椎保護,不負重,不勞累,不長時間低頭。
4、肩繞:環上身正直,兩臂下垂,讓雙肩後展,做以肩關節為中心的繞環動作。2組,每組十幾次。
5、移動:兩足分開同肩寬站立,兩手叉腰。首先呼氣時頭部慢慢地向左轉動,眼視左後方;然後吸氣時,頭部還原至正常位;再呼氣時頭部緩慢地向右轉動,眼視右後方;後吸氣時頭部還原至正常位。重復5—10次。
6、側屈:兩足分開同肩寬站立,兩手叉腰。首先呼氣時頭部緩緩向左側屈,左耳觸左肩;然後吸氣時頭部還原至正常位;再呼氣時頭部緩緩向右側屈,右耳觸右肩;後吸氣時頭部還原至正常位。重復5—10次。
注意事項
1. 如果是在電腦旁或者伏案工作要保持頸部的正直,輕微的向前傾著,避免頸部的過度勞累。這沒有一定的規定只要自己感覺輕松、頸部放鬆都可以。
2. 平時運動出行的時候要有意識地保護自己的頸椎,尤其是在乘坐交通工具要注意猛地啟動或者剎車帶來的慣性。
2、使用頸椎牽引器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舒朗頸椎牽引器為您解答頸椎牽引器使用注意問題:
1、必須熟練掌握進入牽引和解除牽引的操作,方可進行牽引器的使用。
2、「牽引力度從小到大,逐步增加」是頸椎牽引安全的關鍵,也是使用者必須遵循的原則。
3、「多次牽引」是牽引效果的保證,通過牽引可拉開椎骨之間空隙,使錯位椎間盤歸位,從而解除椎間盤對神經的壓迫。
4、牽引後頸椎及肩部舒適是牽引力度合適的體現,如牽引後頸椎及肩部感覺不適,就應該減小牽引力度。
5、每天牽引1-3次,每次約30min左右。
6、嚴重的頸椎病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頸椎牽引器。
3、頸椎牽引的禁忌人群
年邁體弱、全身狀態不佳者
此類病人在牽引時易於發生意外,宜慎用。對年齡超過50歲,病程較久的脊髓型頸椎病患者,使用牽引療法可能會加重病情,故不宜使用。
頸椎骨質有破壞者
為防止發生意外,此類病例應於牽引前常規拍攝頸椎正、側位線片,以排除結核、腫瘤等骨質破壞和骨質疏鬆症的患者。
頸椎骨折脫位者
頸椎牽引易引起頸椎骨折脫位或加重因頸椎骨折脫位引起的癱瘓,禁用。
擬施行手術者
此類病例多伴有明顯的致壓物,不僅在牽引過程中可能發生意外,且大重量牽引後易引起頸椎椎旁肌群及韌帶的鬆弛,以致在手術後造成內固定物或植入骨塊的滑脫。
枕頸或寰樞椎不穩者
牽引療法雖然有效,如使用不當易引起致命後果,臨床經驗不足者慎用。
炎症
全身急性炎症或伴有咽喉部各種炎症的患者慎用。因為此時寰樞椎處於失穩狀態。
其他
凡牽引後有可能加重症狀者,如落枕、頸部扭傷、心血管疾息及精神不正常者慎用,以防病情加重或發生意外。
4、頸椎病自己在家每天做一下牽引是好還是不好,牽引時
頸椎病預防一般治療到針灸科針灸按摩配合理療很有幫助,另外注意在家自己注意也很關鍵,注意避免久坐多活動,適宜的枕頭很有幫助,枕頭是維持頭頸正常位置的重要工具。枕頭質地要柔軟,透氣性好,不宜過高過低,以8~15厘米高為宜,還有注意經常伏案工作的患者,注意多活動,避免長期保持一種姿勢也很關鍵
5、頸椎牽引的注意事項
在家裡進行頸椎牽引,要掌握好頸椎牽引的順序、牽引的力度,做好牽引前的准備工作。當採用齒輪自鎖式牽引器進行牽引時,牽引力可隨時調整,以頸部無疼痛不適,頜面、耳、顳部無明顯壓迫感為宜。牽引結束時,如牽拉復位桿之繩索,齒輪自鎖即瞬時失效,牽引力忽然消失,會出現頸部不適感。比較舒適的方法是病人扶住坐椅站起,令牽引力逐漸減弱。
枕頜吊帶應柔軟,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當採用傳統裝置牽引時,牽引架的固定要可靠,牽引繩要結實耐磨。牽引重物距地面30cm左右,病人站立時重物可落在地上。 牽引重量從4kg開始,逐漸加大至10kg左右。每日牽引時間為20~40分鍾,10次為一療程。根據病情可連續牽引至2~3個療程。症狀隨治療緩解時,即說明牽引已見效。當症狀基本消失時,要再堅持牽引一段時間,鞏固療效。
6、頸椎牽引器副作用嚴重嗎 有什麼注意事項
一般沒什麼副作用,只有牽引力度大小合適,正確使用就比較安全。
意見建議:如果頸椎病很嚴重的話,建議在醫生知道下使用,牽引力度要從小到大。
7、牽引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牽引的注意事項
1.頸椎的角度:頸椎屈曲位時的牽引可以使椎間隙和椎間孔增大,頸後軟組織伸展,適用於頸椎病椎間隙狹窄和椎間孔變形的
患者。屈曲15度是保持頸椎生理曲度變直而不出現反弓的最大角度,故前屈以不超過15度為宜。後伸位牽引適用於頸椎生理曲度改變的患者,目的在於恢復生理曲度正常。中立位牽引可用於各種類型,但針對性較差。
2.牽引的力量:牽引力量以達到頸椎椎間隙增大而不引起肌肉、關節損傷為目的。一般坐位2~3kg,卧位10kg左右。
3.牽引時間:一般在15~20分鍾。時間過長易造成肌肉和韌帶靜力性損傷。
4.體位:常用體位為坐位、仰卧位。仰卧位可使C4~C7椎間隙後部增寬更為明顯,且頸部肌肉不用支持頭部重量,得以舒適,角度亦易調節。坐位牽引位置不易穩定、角度變化亦小,但卻有牽引無磨擦力的優點。
5.牽引方式:可分為持續性牽引和間歇性牽引。持續性牽引在整個過程中始終保持牽引力;間歇性牽引則在牽引過程中有幾次牽引力的減小。年歲大、病情重者多選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