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手術後會有什麼後遺症或並發症?
1.感染:頸椎前路手術有時需要取髂骨進行植骨融合,有時可能會出現取骨區和植骨區的感染。植骨區的感染多發生於術後4~5天,病人主訴頸部疼痛,逐漸加重而呈劇痛,以致影響睡眠。早期發現及時引流,並應用大量抗生素即可控制,感染有向硬脊膜外腔擴散的可能,可引起硬膜外膿腫或感染性脊髓炎所致的四肢癱瘓,其後果不堪設想,但這種手術並發症的發生率極低。
2.喉上神經或喉返神經損傷:上頸椎前路手術有時會發生喉上神經損傷,表現為術後在飲水及吃流質時,發生以嗆咳為主要的症狀。下頸椎部位易發生喉返神經損傷,在術中或術後發現氣憋及聲音嘶啞,該並發症一般由於牽拉損傷引起,一般術後2周可以恢復。
3.血腫與咽下困難:多由於骨刀開骨槽時,推體骨松質區滲血所致,若血腫吸收不良,食道與報體前方可發生粘連,引起吞咽困難。
4.胸膜損傷:顯露低位頸椎以及胸1時,容易傷及胸膜頂部。破損後立即發生氣胸,須按急性氣胸處理。
5.頸椎過伸性癱瘓與震動性癱瘓:脊髓型頸椎病病人,如有在理發刮臉時出現四膠麻木加重的病史,應注意手術時的體位。不宜使頸部置於過伸位,否則,在鑿除椎間盤及嵌入植骨時,由於錘擊震動,往往會引起四肢麻痹。
6.椎間隙變窄:由於植骨塊受壓或移位、植骨塊吸收等原因,最後導致椎間隙變窄,使頸椎的生理性前凸消失,甚至變成病理性後突。椎間關節、關節囊及其周圍組織亦發生相應的解剖變異,椎間孔變窄,從而產生臨床症狀,直至椎體融合後症狀才可逐漸減輕或消失。
7.硬脊膜或脊髓損傷:多屬於手術器械性損傷。神經根和脊髓的損傷,在環鋸切取椎間盤及刮取椎體後部骨贅時容易出現。因此,在開骨槽時,要注意鑿進的深度。
8.血管損傷:頸部大血管一般不容易損傷,出血多發生在分離甲狀腺上、下動脈時,切口顯露良好就不易損傷血管。在進行椎間盤切除時,若超越到頸長肌的部位就有可能損傷椎動脈。其中甲狀腺中動脈及甲狀腺上動脈,此二者常與喉返神經及喉上神經相伴而行供應甲狀腺血液,同時也參與頸椎脊髓血液的供應,故其損傷後可能引起甲狀腺及脊髓功能的不正常,進而產生一系列臨床表現。椎動脈的損傷,特別在切除骨刺時,常造成大出血及腦部血液供應的減少,有時也影響頸椎脊髓的血液循環。
9.植骨塊移位與植骨癒合不良:多發生於術後頸椎伸屈活動過多的病人,植骨塊因受到掀動擠壓麗發生移動。植骨塊移動與手術因素如骨糟位置的設計和植骨塊的放置有關。
2、頸椎手術後有什麼後遺症
你好,頸椎手術後遺症有可能會導致癱瘓,還有可能會導致硬膜囊與椎弓板粘連,除此之外還會有可能導致神經的損傷
3、頸椎病的手術效果怎樣?
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經非手術方法治療後,其療效不佳或雖有效但其症狀反復發作者,採取手術療法治療均可獲得優良結果;診斷明確的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經非手術方法治療無效或其症狀反復發作者,其手術治療效果優良;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患者,致病原因明確者,手術療法見效較為迅速。
對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除少數症狀較輕可採用非手術療法者外,經確診後均應早期進行手術治療。國內外對脊髓型頸椎病手術療法療效的報道不同,其優良率介於50% ~ 90%之間,可能與病例選擇的嚴格程度和療效評判標准不統一有關。一般脊髓型頸椎病行前路減壓及植骨融合術後,89%的患者病情可停止發展,70%的患者能恢復半日或全日工作。有的椎管矢狀徑太小(11mm 或以下),需做後路椎板成形術或廣泛椎板切除術,術後也可獲得較好的療效。
總之,只要嚴格掌握頸椎病的手術適應證,術前明確診斷,術中仔細認真操作,術後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頸椎病的手術效果還是理想的。
4、頸椎病手術後,禁忌什麼食物,應食用什麼食物!
頸椎病「十大食療粥」 由於退變和勞損,頸椎骨質疏鬆、增生,韌帶肥厚,頸動脈硬化,管腔狹窄,發展到一定程度,可成為頸椎病。主要表現為頭頸疼痛,上肢麻木無力,肌肉萎縮。有的病人還有頭暈、眼花、耳鳴。個別嚴重的四肢癱瘓,行走困難。中醫對其早有認識,一般分為風寒濕痹阻型、氣滯血瘀型、痰濕阻絡型、肝腎不足型和氣血虧虛型。 頸椎病治療方法很多,包括鍛煉操、葯枕、牽引、推拿、理療、貼膏葯、服葯及手術等。此外,還可配合食療。食療變葯療「苦口」為「可口」,具有「葯極簡易,性最平和,味不惡劣,易辦易服」的特點,可起到「食借葯威,葯助食性」的效果。 頸椎病食療除遵循一般飲食原則,如搭配合理、營養均衡、飲食有節、飢飽有度、清潔衛生外,還要辨證進食。如風寒濕痹阻者可食葛根、狗肝萊、乾薑、櫻桃;氣滯血癌者可食用蛇肉、黃膳,適量飲酒;痰濕阻絡者可食柄子、梨、扁豆、赤豆、茁米;肝腎不足者可食黑豆、香菇、黑芝麻、枸杞子、狗肉、羊肉、鹿肉、魚蝦、韭菜;氣血虧虛者可食紅棗、黑棗、葡萄、桂圓肉、桑椹、阿膠等。下面是常用頸椎病食療方。
1、葛根五加粥 原料葛根、薏米仁、粳米各50克,刺五加15克。製法原料洗凈,葛根切碎,刺五加先煎取汁,與余料同放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可加冰糖適量。功用祛風除濕止痛。適應征風寒濕痹阻型頸椎病,頸項強痛。
2.清燉烏蛇 原料烏蛇l條,蔥、姜、黃酒、清水適量。製法將烏蛇去皮、內臟,洗凈,切成長5厘米段塊,人沙鍋,加蔥、姜、黃酒、清水。武火煮沸後,文火燉至熟透,再加鹽即成。分次服食。功用祛風通絡。適應征頸椎病肢體疼痛麻木者。
3、山丹桃仁粥 原料山植30克,丹參15克,桃仁(去皮)6克,粳米50克。製法原料洗凈,丹參先煎,去渣取汁,再放山楂、桃仁及粳米,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功用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適應征氣滯血瘀型頸椎病。
4、穹歸蠶蛹粥 原料川穹10克,當歸、蠶蛹各15克,粳米50克。製法原料洗凈,加水適量,先煎川穹、當歸,去渣取汁,再加蠶蛹、粳米,武火熬成粥。功用養血活血。適應汪氣滯血瘀型頸椎病,體質虛弱者。
5、薏米赤豆湯 原料薏米、赤豆各50克,山葯15克,梨(去皮)200克。製法原料洗凈,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煎,加冰糖適量即可。功用化痰除濕。適應征痰濕阻絡型頸椎病。 6、木瓜陳皮粥 原料木瓜、陳皮、絲瓜絡、川貝母各10克,粳米50克。製法原料洗凈,木瓜、陳皮、絲瓜絡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川貝母(切碎),加冰糖適量即成。功用化痰除濕通絡。適應征痰濕阻絡型頸椎病。
7、天麻燉豬腦 原料天麻10克,豬腦1個。製法原料洗凈,天麻切碎,與豬腦一並放入燉盅內,加水、鹽適量,隔水燉熟。每日吃1次,連服3-4次。功用平肝養腦。適應征頸椎病頭痛眩暈,肢體麻木不仁。 人頸椎的活動范圍
8、壯骨湯 原料豬骨(最好是豬尾骨)200-300克、杜仲、枸杞子各12克,桂圓肉15克,牛膝10克,淮山葯30克。製法原料洗凈,豬骨斬碎,共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煎40。60分鍾,加適量花生油、鹽、蔥、姜等配料,取湯服用。功用補肝腎;強筋骨。適應汪肝腎不足型頸椎病。
9.五子羊肉湯 原料羊肉250克,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五味子、桑椹子、當歸、生薑各10克,肉桂5克。製法原料洗凈,菟絲子、女貞子、五味子紗布包,羊肉切成片,用當歸、生薑、米酒、花生油各適量,炒炙羊肉後,放入沙鍋內,放入余料,加水、鹽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煎半小時,取出菟絲子、女貞子、五味子紗布包,加人蜂蜜適量即成。功用補肝腎、益氣血。適應征肝腎虧虛型頸椎病,肌肉萎縮,腰膝酸軟。
10、參棗粥 原料人參3克,粳米50克,大棗15克。製法人參粉碎成細粉,米、棗洗凈後入鍋,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再調入人參粉及白糖適量。功用補益氣血。適應征氣血虧虛型頸椎病。
5、頸椎手術有危險嗎
根據您的描述,可能是犯了頸椎病,建議保守治療,效果不好後方考慮手術。頸椎手術風險大。
6、頸椎手術的風險?
頸椎病常見的一些臨床現象嚴重了確實很影響我們的生活,若是一些傳統醫治手術解決不了問題可以考慮頸椎病前路手術,手術的風險跟患者的年齡也有一定的關系,年患者齡小風險也就小。
7、頸椎病敢做手術嗎
頸椎病一般多是頸部的疲勞引起的,如低頭時間較長或頸部保持一個姿勢時間太長有關。長期下去,不及時治療的話,是容易讓頸椎病的症狀加重的。所以你得注意了,我當時就是沒注意,引起的頸椎病,而且後來沒有引起重視,結果症狀變重了,
後來用的殷草卿。兩個月,現在基本上沒有在翻過的
8、頸椎病手術的基本種類?
按頸椎病的臨床分類有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四種。就手術途徑而言將頸椎病手術分為前路手術、前外側路手術和後路手術三種。
(1)前路手術。經頸前方切口、入路進行的手術,具有減壓和穩定脊柱兩種作用,即通過發病的椎間隙,從椎體前方鑽洞或切骨,從骨洞中切除退變的和突出的椎間盤,甚至椎體後緣的骨贅一並切除,以解除對脊髓和神經根的壓迫。然後在骨洞中植骨,使該段頸椎融合,以增強脊柱的穩定性。多個椎間盤受累者,可在同一手術中一起切除和融合。前路手術具有手術創傷小,可切除椎間盤及骨贅而不直接干擾脊髓,同時施行椎體間植骨,除去脊椎不穩的動力因素,術後功能受到的干擾小,恢復快等優點。其缺點是不能在直視下看到椎管內病變,手術范圍有限度,骨贅切除不易徹底,不適用於發育性椎管狹窄患者。
(2)前外側手術。手術途徑同前路手術,但其顯露范圍更大,包括椎體前方、前外側方的椎體橫突及鉤椎關節等,可開放橫突孔,切除增生的鉤狀突,擴大椎間孔,松解椎動脈的粘連狹窄,解除椎動脈、神經根或脊髓的受壓症狀,消除病理性刺激,增強脊柱的穩定性。
(3)後路手術。是指經頸後方切口入路進行的手術,具有在直視下明確病變部位及性質,減壓充分等優點。後路手術的目的是擴大椎管矢狀徑,解除對脊髓的壓迫,改善血液循環,擴大椎間孔後壁,解除神經根所受壓迫,包括各種椎板切除術、椎板成形術、關節突切除術等。但後路手術解剖結構復雜,操作困難,手術破壞性較大,術後易發生脊柱不穩,術後形成的骨窗瘢痕可繼續壓迫脊髓等,手術效果有時不甚理想。
總之,對於不同的頸椎病患者,可根據不同的需要採取不同的手術方式,只要嚴格掌握適應證,一般均能收到良好的手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