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手術後,禁忌什麼食物,應食用什麼食物!
頸椎病「十大食療粥」 由於退變和勞損,頸椎骨質疏鬆、增生,韌帶肥厚,頸動脈硬化,管腔狹窄,發展到一定程度,可成為頸椎病。主要表現為頭頸疼痛,上肢麻木無力,肌肉萎縮。有的病人還有頭暈、眼花、耳鳴。個別嚴重的四肢癱瘓,行走困難。中醫對其早有認識,一般分為風寒濕痹阻型、氣滯血瘀型、痰濕阻絡型、肝腎不足型和氣血虧虛型。 頸椎病治療方法很多,包括鍛煉操、葯枕、牽引、推拿、理療、貼膏葯、服葯及手術等。此外,還可配合食療。食療變葯療「苦口」為「可口」,具有「葯極簡易,性最平和,味不惡劣,易辦易服」的特點,可起到「食借葯威,葯助食性」的效果。 頸椎病食療除遵循一般飲食原則,如搭配合理、營養均衡、飲食有節、飢飽有度、清潔衛生外,還要辨證進食。如風寒濕痹阻者可食葛根、狗肝萊、乾薑、櫻桃;氣滯血癌者可食用蛇肉、黃膳,適量飲酒;痰濕阻絡者可食柄子、梨、扁豆、赤豆、茁米;肝腎不足者可食黑豆、香菇、黑芝麻、枸杞子、狗肉、羊肉、鹿肉、魚蝦、韭菜;氣血虧虛者可食紅棗、黑棗、葡萄、桂圓肉、桑椹、阿膠等。下面是常用頸椎病食療方。
1、葛根五加粥 原料葛根、薏米仁、粳米各50克,刺五加15克。製法原料洗凈,葛根切碎,刺五加先煎取汁,與余料同放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可加冰糖適量。功用祛風除濕止痛。適應征風寒濕痹阻型頸椎病,頸項強痛。
2.清燉烏蛇 原料烏蛇l條,蔥、姜、黃酒、清水適量。製法將烏蛇去皮、內臟,洗凈,切成長5厘米段塊,人沙鍋,加蔥、姜、黃酒、清水。武火煮沸後,文火燉至熟透,再加鹽即成。分次服食。功用祛風通絡。適應征頸椎病肢體疼痛麻木者。
3、山丹桃仁粥 原料山植30克,丹參15克,桃仁(去皮)6克,粳米50克。製法原料洗凈,丹參先煎,去渣取汁,再放山楂、桃仁及粳米,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功用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適應征氣滯血瘀型頸椎病。
4、穹歸蠶蛹粥 原料川穹10克,當歸、蠶蛹各15克,粳米50克。製法原料洗凈,加水適量,先煎川穹、當歸,去渣取汁,再加蠶蛹、粳米,武火熬成粥。功用養血活血。適應汪氣滯血瘀型頸椎病,體質虛弱者。
5、薏米赤豆湯 原料薏米、赤豆各50克,山葯15克,梨(去皮)200克。製法原料洗凈,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煎,加冰糖適量即可。功用化痰除濕。適應征痰濕阻絡型頸椎病。 6、木瓜陳皮粥 原料木瓜、陳皮、絲瓜絡、川貝母各10克,粳米50克。製法原料洗凈,木瓜、陳皮、絲瓜絡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川貝母(切碎),加冰糖適量即成。功用化痰除濕通絡。適應征痰濕阻絡型頸椎病。
7、天麻燉豬腦 原料天麻10克,豬腦1個。製法原料洗凈,天麻切碎,與豬腦一並放入燉盅內,加水、鹽適量,隔水燉熟。每日吃1次,連服3-4次。功用平肝養腦。適應征頸椎病頭痛眩暈,肢體麻木不仁。 人頸椎的活動范圍
8、壯骨湯 原料豬骨(最好是豬尾骨)200-300克、杜仲、枸杞子各12克,桂圓肉15克,牛膝10克,淮山葯30克。製法原料洗凈,豬骨斬碎,共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煎40。60分鍾,加適量花生油、鹽、蔥、姜等配料,取湯服用。功用補肝腎;強筋骨。適應汪肝腎不足型頸椎病。
9.五子羊肉湯 原料羊肉250克,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五味子、桑椹子、當歸、生薑各10克,肉桂5克。製法原料洗凈,菟絲子、女貞子、五味子紗布包,羊肉切成片,用當歸、生薑、米酒、花生油各適量,炒炙羊肉後,放入沙鍋內,放入余料,加水、鹽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煎半小時,取出菟絲子、女貞子、五味子紗布包,加人蜂蜜適量即成。功用補肝腎、益氣血。適應征肝腎虧虛型頸椎病,肌肉萎縮,腰膝酸軟。
10、參棗粥 原料人參3克,粳米50克,大棗15克。製法人參粉碎成細粉,米、棗洗凈後入鍋,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再調入人參粉及白糖適量。功用補益氣血。適應征氣血虧虛型頸椎病。
2、頸椎病手術後如何保養
在佩帶頸托下,應當逐漸開始進行項背肌的鍛煉。這樣有利於改善(促進)頸項部肌肉的血液循環,改善頸部勞損等症狀,同時可防止項背肌的廢用性萎縮,促進肌肉力量的恢復,尤其是頸椎後路手術患者,應當長期堅持鍛煉。
保持正確的工作體位:應避免過於低頭,特別是「埋頭」工作的人群應隔時調整頸部姿勢,並適當活動頸部。這樣有助於促進頸椎部的血液循環,加強局部肌力,保持患椎的穩定性。
卧床時:不用戴頸托;保持良好的睡姿,取側卧或仰卧時,頭頸部、胸腰部保持生理曲度,雙髖及雙膝呈屈曲狀,翻身要軸線。
3、脊髓型頸椎病手術後手腳還是不靈活,要注意什麼
就注意這些問題:頸椎病和別的任何病都不一樣,其它疾病可以接觸傳染,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唯獨頸椎病是自己找病而得的。關鍵在你自己能否克服日常工作及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例如挺頭收下巴,長時間低頭,歪頭做事,高枕歪躺等等,這是讓人患上頸椎病的根本原因。治療頸椎病的過程就是和自己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做斗爭的過程。這是最關鍵的問題,否則就是治好了用不了多長時間頸椎病又必然會復發的。任何治療方法和手段都是外因,我給你的治療方法只是起外因作用,我無法起到能控制你內因的作用,僅僅是幫助你解決問題的手段。決定的因素是你自己——克服日常工作及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這是最關鍵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有的患者總是反復發作的根本原因。否則,就是治好了用不了多長時間頸椎病又必然會復發的。而且會引起胸椎出現問題。你這種頸椎病的治療方法是:首先要糾正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或者反弓問題:用一個啤酒瓶枕在頸椎1 2 3的位置上。枕的中心點在頸椎2上(頸椎擔在啤酒瓶上)。後腦勺一定要懸空。枕頭和啤酒瓶加在一起的高度大約12公分,太低效果不好。堅持做到60分鍾以上。因為僅靠頭部重量復位一個頸椎骨大約需要近46分鍾左右。如果感覺頸椎有疼痛(就是錯位)的地方,就把疼痛的地方枕在啤酒瓶上,例如頸椎右側3的地方疼痛處枕在啤酒瓶上,頭也向右扭一點把疼的地方做成支點,利用頭部的重力和啤酒瓶的頂力來對頸椎錯位進行和復位。一直做到頸椎感覺不疼了,頭部不暈了就可以了。你頸椎c34都可以用此方法來進行糾正。枕啤酒瓶復位,頭 頸椎會出現麻木,這是因為枕啤酒瓶影響了血液的循環,就和坐的時間長了腿腳麻木是一個道理,把頸椎左右轉動一下血液恢復循環就解決了。之後再繼續復位就行了。一但復位你會很快進入深沉的睡眠當中。都是正常的好現象。
4、神經根型頸椎病術後注意什麼?
頸椎病患者手術以後的康復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它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患者今後的工作,學習及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手術創傷反應期過後,患者若病情平穩,康復訓練即可開始進行.首先,主要是進行一些深呼吸運動,這樣可防止肺部的感染.其次,可進行四肢遠端一些小范圍的關節運動,如握拳,足背屈伸等.有些脊髓型患者術前已有四肢運動功能損害症狀,上述動作也可用被動運動的方法完成.這不僅有利於手術創傷的恢復,而且為術後更好地康復打下基礎.
在恢復期,四肢運動要從卧位逐漸過渡到半卧位,坐位的鍛煉,然後是下床活動.在此過程中要逐漸增加肌力訓練量,促進各組肌群恢復相應的肌力.尤其是手部的活動,如對指,分指,抓拿等動作應著重加以訓練;下肢訓練先通過直腿抬高,下肢負重抬舉,伸屈活動以加強肌力和關節活動范圍,並逐漸藉助於雙拐,手杖,下肢功能支架等訓練站立,邁步.然後過渡到行走.這個過程根據患者病情可以不同.
此外,尚可進行作業治療和生活自理訓練.
對於頸椎病手術的患部,在頸托保護下可以適當活動,,避免劇烈扭頭等活動,以防止術後的外傷造成頸椎病惡化.在切口及組織(特別是骨組織)癒合之前,應避免頸椎過多,過度地活動,減少其負荷,盡可能地保持局部的安靜.在恢復期也應循序漸進地進行生理性活動,以便順利地康復.對於頸椎病患者尚應進行一些心理性康復療法,消除悲觀和急躁情緒,樹立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良好的精神狀態同樣有助於術後更好地康復.此外患者應當在術後3月,半年,一年,兩年來醫院拍片復診,以了解術後恢復情況.
5、頸椎病手術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
6、頸椎病術後應該怎麼正確做康復鍛煉?
1、 包括頸、肩、臂和腕的活動,還有手部的精細鍛煉。例如:腦部的轉動這樣鍛煉頸部,或者雙手平舉等等來練習上肢。形式多樣,可以遵循醫生的建議或查找相關資料哦。
2、 這里包括雙腿的鍛煉,如抬腿、踢腿等動作的練習,患者也可以在家人的陪護下進行攙扶練習行走,這樣可以增強下肢的力量,起到盡早恢復下肢的功能。也可以高抬腿,這樣可以達到靈活的目的哦。
3、 大多數患者手術後長期佩戴頸圍領,有可能引起頸項部肌肉的萎縮、無力等,因此一般從術後就應該開始適當的進行鍛煉,鍛煉的方式也靈靈多的,但注重不要做劇烈的運動,還是要穩健為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