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曲度變直是不是分有症狀的和沒症狀的
拍攝X線片時發現頸椎骨質增生(「骨刺」),經過各種方法 「治療」幾年,再拍攝X線片,「骨刺」依然如故,甚至增生得更厲害了,便認為頸椎病是「不治之症」。
「骨質增生」不是病,和人老了頭發變白一樣,是衰老的自然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多年的不良習慣,加大了椎骨與椎骨關節之間摩擦。椎骨與椎骨之間發生了「松動」,其周圍的肌肉、韌帶的生理平衡遭到破壞, 人體為了適應這些變化,會進行「自我調整」,以重新找回平衡,於是在緊貼椎間盤的骨面邊緣長出了新的骨質以增強頸椎的穩定性,這就是「骨質增生」。骨質增生是機體自我保護性反應,是加大骨關節的接觸面積,從而減少單位面積壓力,是一種代償性反應,屬正常的現象。有「骨質增生」的人不一定有(頸椎病)症狀,有(頸椎病)症狀人不一定就有「骨質增生」。大多數人的「骨質」並不增生,但X線片顯示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或消失。(頸椎病)症狀就非常嚴重。無(頸椎病)症狀的「骨質增生」不需治療。頸椎的生理曲度改變、變直、歪斜、頸椎椎間隙狹窄的。卻是需要修復矯正的,但不是要把增生的「骨質」除掉,而是要重新塑出頸椎序列原有的「生理曲度」,使神經、血管不受壓迫。
某些媒體上經常推出「化解」骨刺的「新葯、儀器等所謂的高科技」產品「專治」頸椎病,請大家千萬不要上當受騙。如上所述,多數「骨質增生」者可以終身無頸椎病症狀,不需治療的。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神葯和儀器可以「化掉」增生的骨質。因為「骨刺」就是正常骨組織增生的部分。如果真有,那麼它一定也會把人體身上的其他骨頭統統「化解」掉。
2、骨病知識: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的原因有哪些
頸椎病的症狀十分復雜,曾有專家稱之為千姿百態頸椎病,輕者表現為頸項痛;重者癱瘓。不同類型頸椎病症狀不同。頸椎病分:神經根型(30%),脊髓型(8%—10%)、椎動脈型(8%—10%)、軟組織型(又稱頸型,約佔40%)、交感型(8%)、其他型(4%)。臨床常見兩型以上混合存在,這時要按主要病變來歸類分型。相關知識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的原因頸椎正常的生理曲度是向前呈弧狀凸起,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見頸椎僵硬、發扳、X光頸椎側片可見頸椎曲度變直。其原因有:(1) 急性頸部肌肉扭傷:由於肌肉的疼痛、痙攣,肌肉牽拉骨骼,致使頸部生理曲度變直。(2) 頸肩部肌纖維組織炎:由於長其坐姿不良,著涼等原因可引起頸肩部肌纖維組織炎,使肌肉由於疼痛而痙攣。關節囊、韌帶及小關節的炎症引起的疼痛,也可反射性地使有關頸部肌肉痙攣,以保護受累關節,故頸部肌肉的痙攣可致頸椎生理曲度變直。(3) 根型頸椎病:在急性期,由於受累的小關節呈急性炎症,關節骨膜及關節囊腫脹,鄰邦近的神經根受激惹,病人多有頸肩部緊張,活動明顯受限,可引起頸椎生理曲度變直。(4) 頸椎的病變:如頸椎的腫瘤、結核,化膿性感染等均可引起頸部疼痛、肌肉痙攣、頸椎活動受限及生理曲度變直。(5) 強直性脊椎炎,晚期可引起頸椎僵硬強直。關節突及其它附件的改變由於椎間盤萎縮變窄,其附近的組織如小關節的關節囊、棘上韌帶、前縱韌帶、後縱韌帶均有相應的改變。(一) 黃韌帶變性:由於病變椎間隙的穩定性差,黃韌帶負擔增大,久而久之,即增生變厚、鈣化或者骨化。(二) 小關節、鉤椎關節以及其它結構的正常關系發生改變。1. 椎間孔上下徑變窄:由於椎間盤退化變窄,上下椎體接近,故椎間孔的上下徑變窄。2. 椎間孔前後徑變窄:由於頸椎的小關節面具有自前上向後下傾斜的解剖特點,故當椎間盤變性時,上面的椎體即沿著這個斜面向後滑而發生半脫位,造成椎間孔前後徑變窄而壓迫神經根,同時椎管前後徑亦變窄而壓迫脊髓,又由於椎間盤各部的變性程度不一,左右上下壓縮變扁的情況不盡相同,可以出現椎體偏歪旋轉,棘突也相應地表現出左右偏歪。3. 項韌帶退行性變:項韌帶在椎間盤有變性、變得不穩的節段容易受到創傷而出現變性產生軟骨化及骨化。
3、用什麼方法能治好頸椎變直
你好。頸椎病大致有頸椎骨質增生、正常曲度變異和頸椎間盤突出。你這主要是由於頸椎退行性病變而壓迫神經(硬膜囊)使局部代謝循環受阻所引起的。還要看具體壓迫什麼神經。通常可以分為以頸部症狀為主的頸型、神經根受累出現上肢症狀的神經根型、四肢運動和感覺障礙的脊髓型、椎動脈受壓引起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刺激症狀的椎動脈型和壓迫食管有吞咽不適或困難的食管型。不知道你的症狀具體是什麼。其主要反應是疼痛、頭暈、嘔吐、手麻、失眠、反射性疼痛等。若不抓緊治療,病情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導致無規律性流涕,視力下降,面癱或上肢肌肉萎縮等嚴重後果。 這類疾病一般以做伏案工作較多者易患。從開始的局部炎症水腫形成積液,使患部肌體代謝障礙,到後期堆積形成增生。這一過程中醫稱之為痹症,痹也就是不通暢之意。建議可採用中葯透皮給葯,軟堅通絡,活血化瘀,以促進局部的代謝機能,從而使肌體吸收和代謝已形成的增生,達到治癒目的。 頸椎患者平時應該注意: 1、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等。 2、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 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幹時,也可間斷地做運動。
4、頸椎變直了怎麼辦
您好,這在醫學上稱之為頸椎生理曲度改變,一般都是因為頸椎長時間保持前傾或低頭或某一個姿勢過長時間。建議您去正規的三甲中醫院推拿科或骨科做個頸部掃描以便確診是何種頸椎疾病。確診後可進行推拿針灸治療。以後生活中要注意保養,頸椎不要著涼,特別是開空調時要保暖,坐一個小時左右必須起來活動頸椎,比如手背腰後,頸椎往後仰,同時肩背也往後一起拉伸,之後頸椎再往左右轉動,動作一定要輕柔以免損傷,這樣可以有效緩解頸部疲勞,又能將曲度慢慢調整回去。祝您健康!
5、頸椎變直了怎麼辦?
頸椎曲度變直和日常工作生活不正確的姿勢有關系。注意平時頸部功能鍛煉,經常鍛煉可緩解疲勞。作頸部輕柔活動及上肢運動,有利於頸、肩肌肉弛張的調節和改善血循環。在睡眠時,宜用平板床,枕頭高度適當,不讓頭部過伸或過屈。俯卧(面向地面)雙手背在後面,頭部抬離床面,盡力的後仰,可以鍛煉頸後部的肌肉,對於預防改善這個曲度變直很有意義。
6、頸椎骨1-7變直是否嚴重
你頸椎生理弧度變直,不要太緊張,至少從你的主訴的症狀來看,還屬於功能性的病變,請放心。頭暈很可能是枕骨和第一節寰椎錯位,造成基底動脈供血不出的引發的。肩背部的疼痛很可能是肌肉勞損,造成無菌性炎症的症狀。現在看來還沒有什麼大問題。
找個好點的醫生看病,推拿、針灸、等方法都能看好你的頸椎病。
醫生與醫生之間的水平相差有時不是一點點。請認真選擇!
7、頸椎變直了,怎麼辦?能不能完全恢復啊?
你好,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是可以恢復的。建議你可以選擇中醫進行調理。可以通過針灸、推拿等方法治療。
意見建議:病三分治,七分養。對於頸椎曲度變直的患者更是如此,平時注意頸部保養是防治頸椎曲度變直的最好辦法。 第一保持良好的頸椎姿勢至關重要,長期低頭工作是導致頸椎曲度變直的重要因素之一。這就提醒我們,不要長期保持低頭姿勢,如果確實需要長期伏案者可以在工作期間多活動頸部。 第二,要避免著涼,頸部通常暴露在外,風寒濕氣的侵襲也容易導致頸部的各種病變。 第三,頸椎的保護不能只靠推拿按摩和理療等被動手段,這些措施只是針對症狀,緩解一時之痛,要想遠離病痛,最根本的還是要加強頸部肌群的力量,因此強化肌肉力量必須成為每日的必修課。
8、頸椎曲度變直?
你好,人的脊椎從側面觀察,並不是直的,存在四個「S」狀的生理彎曲,即頸段向前凸,胸段稍向後凸,腰椎明顯向前凸,骶椎明顯向後凸。
在X線片上,我們可以看到頸椎顯像,頸椎椎體組成了一個連續、光滑的弧形曲線,醫學上稱之為頸椎生理曲度。
當長時間不正確的坐姿,或是長時間的勞累、頸椎缺少活動、脊柱損傷、脊柱鈣化等就會導致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又叫生理曲度消失),甚至出現頸椎前屈。
醫生提醒,當每天低頭的時間超過了抬頭的時間,頸椎的生理曲度就會消失,甚至頸椎前屈。因此,每天應給頸椎足夠的活動時間,不要沉迷當「低頭族」。
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就是頸椎病嗎?
事實上,並不是!
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往往是頸椎病的早期症狀,但是,並不能認為就是得了頸椎病,即便進一步發展成為頸椎前屈也只能認為是頸椎亞健康,是頸椎病的前兆,而不是頸椎病。
頸椎病一般除了有生理曲度消失,變直,甚至頸椎前屈,同時還伴有因頸椎椎體退變增生、椎間盤變性等導致的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壓迫。
但在頸部軟組織急、慢性損傷或炎症等情況下,如「落枕」,頸椎生理曲度也會變直,但並無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壓迫症狀。
此外,照X線片時體位未擺好,也會導致檢查結果為頸椎生理曲度變直。
所以,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頸椎病。
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有哪些「可怕」的症狀?
頸椎生理曲度變直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後帶來的症狀。
1 頸部疼痛
頸椎前後的肌肉力量不平衡,導致部分頸部肌肉被過度拉伸,從而出現肌肉勞損或撕裂,導致頸部疼痛。
2 手麻、手部無力等症狀
頸椎的生理曲度可以將頭部重量均勻分布給每個椎骨和椎間盤,減輕頸椎承受的壓力。
一旦頸椎的生理曲度變直,頭部的重量不再被頸椎前凸來緩沖和平衡,將會直接增加頸椎間盤承受的壓力,加劇椎間盤的磨損更容易出現椎間盤突出。
當突出的椎間盤刺激壓迫神經時,很容易引起手麻或手部無力等症狀。
3 頭痛、頭暈等大腦供血不足症狀
在頸椎上,為大腦供血的重要血管需要從頸椎間孔穿過。
有研究指出,在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患者中,頸椎骨與椎骨之間的距離變窄,從椎間孔穿過的血管被壓迫,導致血管直徑變小,血流量較少且慢。
這會直接影響大腦供血,導致頭痛、頭暈等大腦供血不足等症狀。
變直的頸椎生理曲度還能恢復嗎?
頸椎生理曲度消失是頸椎退變的其中一徵象,頸椎生理曲度能不能夠恢復,需要視情況而定。
當年輕人的頸椎曲度變直的時候,年輕人身體的肌肉及關節的柔韌性還是比較好的,通過治療的或者通過枕頭調整,都有可能恢復頸椎的生理曲度。
但是對於老年人而言,因為中老年人的頸椎退化已經定型,頸部、關節和肌肉都已經比較僵硬,便很難再恢復到正常的生理曲度了。
如何恢復頸椎的生理曲度?
1.改掉不良習慣
(1)改掉辦公或學習時的不良姿勢。
(2)不要長時間低頭玩手機,如果非要玩,請把手機抬高至胸部及以上位置,以避免看手機時長期低頭。
2.選擇合適的枕頭
枕頭不要太高。
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側卧者枕高一拳半,約10厘米左右。枕芯裝填量要適當,要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彈性。彈性過大的枕頭容易造成頸部肌肉的疲勞和損傷。
3.防止外傷與落枕
平時應防止頸部外傷及落枕,以免頸椎韌帶損傷,使頸椎的穩定性受到破壞,進而誘發或加重頸椎病。
4.加強頸背部肌肉鍛煉
加強頸部鍛煉可以預防和延緩頸椎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可以經常參加以下活動:游泳、打羽毛球、放風箏、瑜伽等!
最後給大家推薦1個動作,照著練,對你的頸椎大有益處。
(1)坐在椅子上,直立上半身,
(2)取一條毛巾套在脖子上並向前拉直,
(3)收緊下巴,頭部後仰,
(4)保持10秒,
(5)放鬆身體返回原位,重復10次。
5.尋求專業康復醫生幫助
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盲目鍛煉,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否則會引發更加嚴重的後果,甚至導致癱瘓。
9、醫生,我的的頸椎骨已經變直了怎麼辦
睡覺的時候在腰部墊個小枕頭可以改善一下症狀。吃葯不頂用的。腰痛就去做理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