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的飲食原則有哪些?
頸椎病以中老年為多、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油膩厚味之品。頸椎病肝腎不足,長服枸杞,菊花平肝明目,芝麻、桂圓、滋陰補腎,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視力模糊、流淚者,宜多食含鈣、硒、鋅類食物。如豆製品,動物肝、蛋魚、蘑菇、蘆筍、胡蘿卜、伴高血壓者,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豆芽、海帶、木耳、大蒜、芹菜、地瓜、冬瓜、綠豆。
腰肌勞損飲食原則
常吃具有壯腰補腎、活血通絡、補鈣的食品,如核桃、栗子、裡脊肉、蝦、動物腎、韭菜、山楂、絲瓜、枸杞等。
2、頸椎病,吃什麼食物對身體好
你好,根一般情況下建議正常飲食即可。平時注意飲食規律,不要食用生冷,油膩和辛辣刺激食物。不要過度勞累及熬夜。注意頸椎部位休息,不要過度疲勞。
3、頸椎病吃什麼食物好
1、頸椎病食療方:
1)、川芎白芷燉魚頭
川芎15克,白芷15克,鱅魚頭1個,生薑、蔥、鹽、料酒各適量。川芎、白芷分別切片,與洗凈的鱅魚頭一起放入鍋內,加姜、蔥、鹽、料酒、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後,改用文火燉熟。佐餐食用,每日1次。可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2)、天麻燉魚頭
天麻10克,鮮鱅魚頭1個,生薑3片。天麻、鱅魚頭、生薑放燉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即可。可補益肝腎,祛風通絡。適用於頸動脈型頸椎病。
3)、葛根煲豬脊骨
葛根30克,豬脊骨500克。葛根去皮切片,豬脊骨切段,共放鍋內加清水適量煲湯。飲湯食肉,常用有效。可益氣養陰,舒筋活絡。適用於神經根型頸椎病。
4)、桑枝煲雞
老桑枝60克,母雞1隻(約1 000克),食鹽少許。雞洗凈,切塊,與老桑枝同放鍋內,加適量水煲湯,調味,飲湯食雞肉。可補腎精,通經絡。適用於神經根型頸椎病。
5)、生薑粥
粳米50克,生薑5片,連須蔥數根,米醋適量。生薑搗爛與米同煮,粥將熟加蔥、醋,佐餐服食,可祛風散寒,適用於太陽經腧不利型頸椎病。
6)、川烏粥
生川烏12克,香米50克,慢火熬熟,下薑汁1茶匙,蜂蜜3大匙,攪勻,空腹啜服,可散寒通痹,適用於經絡痹阻型頸椎病。
7)、杭芍桃仁粥
杭白芍20克,桃仁15克,粳米60克。先將白芍水煎取液500毫升,再把桃仁洗凈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二汁液同粳米煮熟。飲此粥可活血,養血,通絡,適用於氣滯血瘀型頸椎病。
8)、葛根五加粥
葛根、薏米仁、粳米各50克,刺五加15克。所有原料洗凈,葛根切碎,刺五加先煎取汁,與余料同放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加冰糖適量,調味食用。可祛風,除濕,止痛。適用於風寒濕痹阻型頸椎病。
9)、木瓜陳皮粥
木瓜、陳皮、絲瓜絡、川貝母各10克,粳米50克。將原料洗凈,木瓜、陳皮、絲瓜絡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川貝母(切碎),加冰糖適量即成。可化痰,除濕,通絡。適用於痰濕阻絡型頸椎病。
10)、參芪龍眼粥
黨參、黃芪、桂圓肉、枸杞子各20克,粳米50克。將原料洗凈,黨參、黃芪切碎先煎取汁,加水適量煮沸,加入桂圓肉、枸杞子及粳米,文火煮成粥,加適量白糖即可。可補氣養血。適用於氣血虧虛型頸椎病。
11)、參棗粥
人參3克,粳米50克,大棗15克。將人參粉碎成細粉,米、棗洗凈後入鍋,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再調入人參粉及白糖適量。可補益氣血。適用於氣血虧虛型頸椎病。
12)、薏米赤豆湯
4、頸椎病適合吃什麼食物調理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從而引起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有頸椎病的情況,你可以採取濤。,寶上的(苗、爫、、父),用於頸椎疼痛得「養、生、貼「,在滔、寶有,我以前長時間對著電腦引起頸椎病,就這么hao的,不反談的,頸椎病的
1、定時改變頭頸部體位:每當頭頸部向某一方向轉動過久之後,應再向另相反方向轉動,並保持數秒鍾,重復數次。如低頭抄寫、看書者,每隔30分鍾要左右抬頭,並將頭部後仰30秒,然後做頭頸部的旋轉動作連續數次,之後才能繼續工作和學習。如有肩頸部的酸痛,提示已有肌肉或椎節的勞損,更應該加以重視。
2、自我牽引 合理用枕。枕頭是頸椎的保護工具,一個成年人每天需要有1/4~1/3的時間用於睡眠。所以,枕頭一定要適合頸部的生理要求。人在熟睡後,頸肩部肌肉完全放鬆,只靠椎間韌帶和關節囊的彈性束維護椎間結構的正常關系。
5、頸椎病如何治療最佳?忌諱什麼食物。
秘方:生龍牡30 珍珠母30 鬱金3 赤芍30 白芍葯15 生甘草10 葛根30 旋復花3克。水煎早晚服,日一劑。2劑見效,5劑可愈。
6、頸椎病要注意什麼飲食?
【飲食療法】 [編輯本段] 治療頸椎病的食療方: 1、將胡桃肉3個及鮮荷蒂8個搗碎,水剪服。 2、蘇子6克,伏龍肝10克煎激發去渣取汁,與粳米50克粥服。 痙症型:肝腎虧虛、筋脈失養則為痙症型,以手足拘攣為特徵。 食療法:牛肉50克切成肉丁,同糯米100克放入沙鍋內煮粥,待肉爛粥熟後,加入姜、蔥、油、鹽等調味品服。 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院長郭永昌,河南省優秀青年科技專家,系中華中醫葯學會會員,全國骨傷科醫院學術研究會常務理事,河南省優秀青年科技專家,鄭州市十大傑出青年。成功研製了居國內領先水平的國家中葯三類新葯近20種,治療各種骨病,創立了非手術治療股骨頭壞死,骨不癒合,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風濕,類風濕,骨髓炎等症的治療方法。其中治療頸椎病的葯品有:補骨型骨康保健貼、風濕保健貼、復元保健貼(熱敷貼)療效顯著。 頸椎病食療菜譜【桑枝煲雞】 配方: 老桑枝60克,母雞1隻(約1000克),食鹽少許。 製法: 1、將雞洗凈,切塊; 2、與老桑枝同放鍋內; 3、加適量水煲湯,調味。 功效: 補腎精,通經絡。適用於神經根型頸椎病。 用法: 飲湯食雞肉。 頸椎病的認識誤區: [編輯本段] 臨床上頸椎病的發病率較高。 不少人都聽說過頸椎病,但至於怎麼樣才是頸椎病,患頸椎病後應該怎麼治療卻知之甚少,甚至存在著很多誤區。 誤區一:把頸椎骨質增生與頸椎病等同起來 鏡頭一:一位患者拿著頸椎片憂心忡忡地對醫生說:「我得了頸椎病,情況還很嚴重,你看我發展到最後是不是會截癱。」醫生接過X線照片一看,只是頸椎有輕度的骨質增生,再給他做其他檢查,結果沒有發現任何臨床症狀和體征。 X線只是反映骨骼及關節結構的變化,它是醫生臨床診斷頸椎病的一種輔助檢查手段,只有當X線檢查與醫生臨床檢查的症狀和體征相符合時,才可診斷為頸椎病。目前醫學界大部分學者認為,單純有頸椎骨質增生X線表現而無臨床表現者,不能診斷為頸椎病。因此,大家千萬不能僅憑一張X線就斷定自己得了頸椎病。 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椎間盤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退變,纖維環變得鬆弛,頸椎椎體間變得不穩,環狀纖維長期牽拉椎體邊緣骨膜,導致骨膜下微出血、血腫最終鈣化,即成為我們通常所說的骨質增生或骨刺。應該說它的形成是一種人體組織的生理性退變,它的出現是試圖增大椎體間的接觸面積,以增加椎體關節的穩定性。如果給40歲以上的人做一次頸椎X線普查,我們就會發現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頸椎骨質增生,而且其中有一部分人可表現為嚴重的骨質增生而沒有任何臨床症狀。 誤區二:頸部活動時產生彈響就表明患有頸椎病 鏡頭二:一位年輕的小夥子問醫生:「每次我做頸部左右旋轉動作的時候,頸部就會發出啪啪的彈響聲,這種情況已經有五六年了,我是不是得了嚴重的頸椎病?」我問他有什麼不舒服,他說只是低頭工作時間長了,很習慣地活動一下頸部,一聽到頸部發出了彈響,就感覺脖子順暢了許多。我再給他做臨床檢查,沒有發現任何明顯症狀和體征。我告訴小夥子說,你放心,你現在不可能是得了頸椎病。 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現象呢?一種情況可能是在頸部做旋轉活動時,椎體周圍的軟組織如肌腱、韌帶、關節囊滑過椎體骨骼各部位時發出的聲音;另一種情況可能是當頸部做旋轉活動時,一側的小關節張開,這樣會導致這一小關節腔內負壓形成,從而使溶解在周圍組織液中的氣體進入到小關節腔,當頸部反向旋轉時,原來張開的小關節腔又閉合,將進入的氣體又擠壓出關節腔,這時也會產生一個彈響。當然,還有一些病理情況下也會出現彈響,如頸韌帶鈣化等。一般年輕人出現這種現象不用緊張,若年齡在40歲左右有此現象,則應找醫生檢查。 誤區三:胡亂給自己扣上「頸椎病」的帽子 鏡頭三:目前社會上存在著一大批所謂的「頸椎病」患者,其中很多人就以某一個症狀給自己下了診斷,比如最常見的就是,只要是脖頸疼,就說自己是患了頸椎病;還有一些症狀如頭暈、頸部僵硬、上肢發麻等。這些症狀都有可能是頸椎病的表現,但決不能片面地將某一個症狀與頸椎病等同起來。這些人一旦發現自己得了所謂的「頸椎病」後,精神上就表現出巨大的壓力,主要是認為自己最終將可能癱瘓,結果表現出精神委靡,對一切事情失去了以往的熱情;情緒不好,很容易為一件小事生氣(以前沒有過);神經衰弱,晚上不容易入睡,經常失眠,最終導致全身各臟腑功能紊亂,容易變生他病。 其實頸椎病並不是那麼可怕。臨床上有很多一來就稱自己得了所謂「頸椎病」者,經過醫生檢查後,發現相當一部分人不是患了頸椎病,有的症狀是由肩周炎引起的,還有的是如頸肋綜合征、肱二頭肌腱炎、網球肘、腕管綜合征等引起的;另有一些人是由內科疾病引起的,如高血壓、美尼爾氏綜合征等。因此,我們從臨床診斷上就可以刪除一批假冒的頸椎病。 誤區四:患頸椎病後隨便請人按摩治療 鏡頭四:一位女患者,因頸部疼痛,伴有左上肢酸脹麻木感一年多,經專科醫生檢查後診斷為頸椎病,建議她做牽引和按摩治療。她當即想起一位當理發師的親戚,有一次在他那裡理發時,患者說脖頸不舒服,那親戚就給她按摩了一陣,過後,她感覺脖頸輕松多了。這一次,這位女患者又找到她的親戚要求幫她做按摩治療,這位親戚也不含糊,馬上就給她按摩。一陣放鬆手法後,理發師給她做一個斜扳手法,啪的一聲,患者即感脖頸疼痛劇烈,拒絕理發師繼續施行手法,頸部不敢活動。她這才急急忙忙到醫院找專科醫生治療,經X線檢查,診斷為頸椎關節半脫位,經牽引配合手法治療,才將脫位糾正。 很多人都知道按摩對頸椎病的治療有一定效果,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頸椎病都能採用按摩的方法來治療,也不是任何人都會進行按摩治療。按摩不當,可以導致很嚴重的後果,因為人體的頸部比較脆弱,而且脊髓、椎動脈都從這里通過,如果按摩時用力過猛、動作不協調,或者患者沒有很好地配合,特別是在做頸部的旋轉和斜扳手法時,很容易導致患者頸部骨折或脫位,可嚴重損傷脊髓,使患者高位截癱,終身只能在輪椅中度過。 另外,還有一些頸椎病是不能進行按摩治療的,如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椎間盤突出明顯,嚴重壓迫脊髓或神經根,或骨刺較大,嚴重壓迫神經根或椎動脈,這些病例如果採用手法治療,必將加重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的損害,產生嚴重後果。因此,對頸椎病進行按摩治療,必須找按摩專科醫生,醫生再根據患者的病情,酌情考慮患者是不是可以採用按摩手法治療,採用什麼樣的按摩手法治療。這樣,既可使患者得到系統有效的治療,又可避免嚴重不良後果的發生。 另外還有人會問:落枕或失枕就是頸椎病嗎? 其實不然。中醫所謂的落枕或失枕,原意是指睡眠時頭離開了枕頭而引起的頸背部疼痛和頸部活動障礙。較多的落枕患者是緣於睡眠姿勢不良,枕頭過高或過低,枕頭軟、硬程度不當。當頸椎長時間處於過度偏轉、過屈或過伸的固定位置時,頸部一側的肌群就會處於過度伸展狀態而導致其痙攣。如果此時頸背部再受風寒侵襲,則更容易造成頸背部氣血凝滯,經絡痹阻,使局部肌筋強硬不和,活動欠利。西醫將這一頸部痙攣、強直、疼痛所致的頭頸部轉動失靈、活動障礙為主要症狀的疾病,稱為斜方肌綜合征或頸肩背部急性纖維組織炎。 此外,即使是患了頸椎病,也不是那麼可怕,患者要正確地對待。首先找專科醫生進行診查,以明確病情;其次是對戰勝疾病要充滿信心,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病情輕者,經過葯物、牽引。按摩、理療及功能鍛煉等系統的治療,一般可以取得明顯的效果;對於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採用手術方法去除突出的椎間盤或骨刺對神經根、脊髓和椎動脈的壓迫,患者可痊癒或明顯好轉。 總之,對於頸椎病,只要積極主動地進行診斷和治療,充滿戰勝疾病的信心,你就知道它並不是像謠傳中的那樣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