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頸椎橫突過長是什麼意思?
問題分析:
肩胛骨處疼痛一個月余,而攝片檢查顯示C7椎體橫突過長,這也是頸肋,是先天發育問題。
意見建議:
當然如果是胸廓綜合型它也不是說誘發肩胛骨疼痛,而你這疼痛需要先考慮肌肉勞損先或頸椎病,可以先平時避免長時間單一姿勢,低頭,自己可以多按摩,熱敷,外敷中葯,結合中醫理療,綜合起來看有無改善,如果沒有好轉,可以ct檢查頸椎,排除椎間盤病變,才做後期處理及預防措施。
2、頸椎橫突過長怎麼判斷,具體有什麼指標.
頸椎上神經線密集。一般會引起頭暈惡心,頸肩酸痛,手臂疼痛麻木的症狀。頸椎病大多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受力過大引起的,目前醫院對於這類的骨關節疾病沒有很好的治療辦法。建議最好採用中醫保守治療。中葯葯性溫和,葯效持久。可以採用中葯外敷,採用中葯熬治的膏葯,可透入皮膚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貼於體表的膏葯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現很多患者用了此葯症狀消失的,抓緊治療沒有問題的.
3、勁突過長,如何治療,一定要手術嗎?
什麼是頸椎間盤突出症?
頸椎間盤由於某種原因,向後外側突出,壓迫頸脊神經或頸脊髓而引起症狀時,稱為頸椎間盤突出症。
椎間盤又稱椎間纖維軟骨盤,是由纖維環、髓核及軟骨板組成,並連結於上、下兩個椎體之間的重要結構,除第一、二頸椎間沒有椎間盤外,自第二頸椎下方至第一胸椎上方共有六個頸椎間盤。下部頸椎由於負重較大,活動較多,又與相對固定的胸椎相連,故易於勞損而發生退行性改變。
纖維環發生退行性變後,其纖維首先變粗,進而發生玻璃樣變性,其強度降低,最後斷裂。也可因其失去彈性,不能擔負原來可以承擔的壓力,當受到頭顱重力作用、肌肉的牽拉、運動負荷過大和外力因素作用下,再加上髓核又居於椎間隙的後方,纖維環即可因之向外膨出或破裂,而髓核則向狹窄薄弱的後縱韌帶處突出或脫出,造成頸椎間盤突出症。
頸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年齡由25~60歲不等,男性較女性多見,男女之比為2:1,其發生率約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十分之一左右。因頸椎間盤突出的部位不同,可分別壓迫脊髓和脊神經,而產生一系列類似頸椎病的症狀。
頸椎間盤突出症有哪幾種類型?
頸椎間盤前部較高較厚,正常髓核位置偏後,且纖維環後方薄弱,故髓核容易向後方突出或脫出,而椎間盤的後方有脊髓、神經根等重要結構,因此突出的髓核容易刺激或壓迫脊髓或神經根,產生臨床症狀。
根據頸椎間盤向椎管內突出的位置不同,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側方突出型:突出部位在後縱韌帶的外側,鉤椎關節的內側。該處是頸脊神經經過的地方,因此突出的椎間盤可壓迫脊神經根而產生根性症狀;
2、旁中央突出型:突出部位偏向一側而在脊髓與脊神經之間,因此可以同時壓迫二者而產生單側脊髓及神經根症狀;
3、中央突出型:突出部位在椎管中央,因此可以壓迫脊髓雙側腹面而產生脊髓雙側的症
頸椎間盤突出症都有哪些臨床表現?
根據頸椎間盤向椎管內突出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
①側方突出型:由於頸脊神經根受到刺激或壓迫,表現為單側的根性症狀。輕者出現頸脊神經支配區(即患側上肢)的麻木感,重者可出現受累神經節段支配區的劇烈疼痛,如刀割樣或燒灼樣,同時伴有針刺樣或過電樣竄麻感,疼痛症狀可因咳嗽而加重。此外,尚有痛性斜頸、肌肉痙攣及頸部活動受限等表現,尚可出現上肢發沉、無力、握力減退、持物墜落等現象。體格檢查可發現被動活動頸部或從頭部向下作縱軸方向加壓時均可引起疼痛加重,受累神經節段有運動、感覺及反射的改變,神經支配區域相應肌力減退和肌肉萎縮等表現;
②旁中央突出型:有單側神經根及單側脊髓受壓的症狀。除有側方突出型的表現外,尚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單側脊髓受壓的症狀,表現為病變水平以下同側肢體肌張力增加、肌力減弱、腱反射亢進、淺反射減弱,並出現病理反射,可出現觸覺及深感覺障礙;對側則以感覺障礙為主,即有溫度覺及痛覺障礙,而感覺障礙的分布多與病變水平不相符合,病變對側下肢的運動機能良好;
③中央突出型:此型無頸脊神經受累的症狀,表現為雙側脊髓受壓。早期症狀以感覺障礙為主或以運動障礙為主,晚期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上運動神經元或神經束損害的不全痙攣性癱瘓,如步態笨拙,活動不靈,走路不穩,常有胸、腰部束帶感,重者可卧床不起,甚至呼吸困難,大、小便失禁。檢查可見四肢肌張力增加,肌力減弱,腱反射亢進,淺反射減退或消失,病理反射陽性,髕陣攣及踝陣攣陽性。
X線檢查可顯示有頸脊椎側彎畸形,生理曲度減少,頸椎發直或向前彎曲,部分病人可見病變椎間隙狹窄,病程較長者於椎體邊緣有唇樣增生現象;脊髓造影在突出的相應節段平面有充盈缺損、部分梗阻或完全梗阻表現;CT或核磁共振檢查可明確突出的節段、范圍、大小及與神經脊髓的關系等。
勁突是莖突過長又稱莖突綜合征或Eagle綜合征,多發於成年人,可單側或雙側,是由於莖突過長或其方位異常抵觸或壓迫鄰近血管或神經,引起咽部異物感、咽痛、反射性耳痛或頭、頸部痛等的一組症狀。莖突為顳骨的一部分,其自顳骨鼓部後方與莖乳孔之間,呈細棒狀,向下前內突出,與顱底垂直線成30°角少數向內成45°角尖端位於頸內、外動脈之間,與舌咽神經接近,其表面附有莖突舌肌、莖突舌骨肌、莖突咽肌和莖突舌骨韌帶及莖突下頜韌帶,韌帶骨化是致成莖突過長的原因之一,莖突長度平均為2.5cm。本病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術後抗生素治療預防頸深部組織感染
4、脖子太長怎麼辦?
脖子長與短是胎帶來的,而且和你成長發育有關系,總不能做手術吧,你說呢。
5、脊椎過長怎麼辦?
是不是以前受過傷,骨折過,如果沒有症狀就可以不管,更不需要手術治療!
6、我頸椎痛很長一段時間了,也看過好多醫生,什麼方法都用了,就是治不好
病情分析:
您好,診斷為頸部肌肉纖維炎。主要由於受寒和長時間固定一個姿勢引起的肌肉無菌性炎症。
指導意見:
您好,建議您去理療科進行頸部的推拿和TDP治療。注意保暖,多休息
7、頸椎C7橫突過長 如何治療
日常保健:
平時不要長時間低頭、保持正確的坐姿、經常活動脖頸、不要過於勞累。
治療:
保守治療才可以根治此病。如果有意可以了解一下我家祖傳的外用中葯,葯膏葯水配合使用,根治後不易復發
8、頸椎骨長偏了
康復保健 - 頸椎病的康復操
康復操可改善患者頸部的血液循環,松解粘連和痙攣的軟組織。頸椎病康復操中不少動作對頸椎病有獨特療效;無頸椎病者可起到預防作用。
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全身放鬆,兩眼平視,均勻呼吸,站坐均可。
1.雙掌擦頸十指交叉貼於後頸部,左右來回摩擦100次。
2.左顧右盼頭先向左後向右轉動,幅度宜大,以自覺酸脹為好,30次。
3.前後點頭頭先前再後,前俯時頸項盡量前伸拉長,30次。
4.旋肩舒頸雙手置兩側肩部,掌心向下,兩臂先由後向前旋轉20—30次,再由前向後旋轉20—30次。
5.頸項爭力兩手緊貼大腿兩側,兩腿不動,頭轉向左側時,上身旋向右側,頭轉向右側時,上身旋向左側,10次。
6.搖頭晃腦頭向左一前一右一後旋轉5次,再反方向旋轉5次。
7.頭手相抗雙手交叉緊貼後頸部,用力頂頭頸,頭頸則向後用力,互相抵抗5次。
8.翹首望月頭用力左旋、並盡量後仰,眼看左上方5秒鍾,復原後,再旋向右,看右上方5秒鍾。
9.雙手托天雙手上舉過頭,掌心向上,仰視手背5秒鍾。
10.放眼觀景手收回胸前,右手在外,勞宮穴相疊,虛按膻中,眼看前方,5秒鍾,收操。
9、第7頸椎橫突過長是什麼意思?
肩胛骨處疼痛一個月余,而攝片檢查顯示C7椎體橫突過長,這也是頸肋,是先天發育問題。
10、頸椎壓迫神經時間過長是否能自己修復呀
頸椎病主要是因為久坐,坐姿不當或骨骼退行性病變等原因導致的頸椎骨骼增生或頸椎彎曲度異常而出現的疼痛頭暈和麻木症狀。一般治療包括避免久坐,適當活動,做按摩勞累等。另外可以外敷膏葯、做小針刀、牽引,服用葯物等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