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病溫泉

頸椎病溫泉

發布時間:2020-09-13 16:44:56

1、蘭州頸椎病專家詳解:泡溫泉對頸椎病有什麼好處

泡溫泉對頸椎病的治療是很有療效的。泡溫泉不僅能夠有助於頸椎病的治療,還能漂白軟化肌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多泡溫泉是非常有益的。溫泉療法只是一種輔助治療手段,必要的時候還需要要配合葯物治療。頸椎病並不可怕,我們要堅信這種疾病是可以治癒的。

2、本人頸椎病想去丹東東湯去泡溫泉,准備呆幾天,有哪位知道具體情況,普通的單人間多少錢

去泡溫泉治不了頸椎病。現在沒有一樣葯品可以讓錯位的頸椎骨自動回復原位,也沒有一樣葯品可以讓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的自動回復原來的生理曲度。所以去丹東東湯去泡溫泉治不了頸椎病。頸椎痛怎麼治療? 我告訴你方法:用大拇指按壓住頸椎的疼痛點,頸椎右側7a6431333337383937疼痛就往左肩方向推壓,反之就往右肩方向推壓,一直推壓到手不麻不疼了,這時應保持推壓的力量穩固10到20妙鍾,直到疼痛腫脹感立即消失為止。推壓的力量是由輕到重逐漸加力最大到5㎏的力量,絕不可用蠻力猛力推壓,逐漸加力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頭不眩暈了,眼睛能看清東西了,你的頸椎病就是治好了。方法簡單實用安全可靠。嚴重骨質疏鬆和外傷引起的頸椎病不適合這個方法。
頸椎病因是因不正確的姿式造成內外力的不平橫,長時間的不平橫造成頸肌痙攣,而將頸椎骨拉的錯位。位移的頸椎骨擠壓了頸動脈血管,造成腦供血不足,就出現頭昏;耳鳴;突發性耳聾;眩暈;視力看不清楚;摔倒等症狀。這就叫椎動脈性頸椎病。壓迫了神經就出現了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這叫神經根型頸椎病·····
我告訴你方法了,你細細地體會要令,你照著做一定可以治好頸椎病。學會了這個方法就是學會了治好頸椎病的本領。頸椎病是很易復發的,所以平里日多注意保持正確姿式。以免再造成頸椎骨錯位的現象.關與頸椎幾你分不清沒關系,一個原則:那裡疼你就推壓那裡,推到不麻,不疼,不暈為止。

3、泡溫泉大忌是什麼?

近日,有媒體報道,85歲的大學退休教師熊岳峻在雲南農業大學附近的永都溫泉酒店泡溫泉時意外死亡。熊岳峻平時身體健朗,7a686964616f31333365643464但卻在下到溫泉池中一分多鍾就出現暈厥,後搶救無效身亡。專家提醒,原本心肺功能不良者和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泡溫泉時要格外小心。

我國古人早在3000年前就知道溫泉可以防病療疾,如《水經注》中記載:「大融山石出溫湯,療治百病。」漢代張衡在所著的《溫泉賦》中也說:「有病厲兮,溫泉泊焉。」泡溫泉是冬季較為流行的養生方式。中醫認為,溫泉性味多辛熱,有微毒,外浴以除疥癬諸瘡毒、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增強體質等為主要功效。它可以溫通經絡、活暢氣血、緩解疲憊,使人精神愉快,但是泡溫泉也有很多講究。

進出溫泉池不能太快

泡溫泉下池、出水都不能太快,入水前建議先泡腳再泡全身,出水時建議先出上身。惠州市中醫醫院內科專家王麗說,這實際上是一個讓人體逐漸適應水溫的過程。一般來說,外面氣溫低,水裡氣溫高,有一定的溫差,如果入水太快,人的血管會迅速擴張,易造成腦供血不足;而出水太快,又會引起血管急劇收縮,造成血壓升高,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又有高血壓的人最容易因此誘發疾病。

泡溫泉的時間長短也要把控好。一般來說,溫度越高的溫泉池,泡的時間越宜短;溫度低一些的溫泉池,泡的時間可以長一點。一般情況下,泡一次10~20分鍾比較適宜。泡完後一定要用清水清洗身體,因為溫泉水裡含有大量碳酸、硅酸等物質,水分蒸發掉以後,這些附著在皮膚上的礦物質濃度會升高,容易刺激到皮膚。

另外,泡完溫泉後,及時喝水補水也非常重要。因為泡溫泉能使體液流失,泡完溫泉喝點淡檸檬茶和鹽水最合適。

餐後一小時再泡溫泉

很多溫泉養生會所里都設有餐廳,方便客人在享受美食之後,再舒舒服服地泡個溫泉。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楊衛兵表示,飽食後根本不適合泡溫泉。因為溫泉的水溫會刺激血液不斷往皮膚表面集中,從而減少了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影響了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建議飯前30分鍾和飯後一小時內最好不要泡溫泉。此外,溫泉並不是人人都適合泡,如有以下情況,要避免泡溫泉。

1.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及精神病病史的人,泡溫泉容易引起意外事件。

2.熱性體質的人不宜泡溫泉,有些人有上火症狀,如脾氣暴躁、喜歡長痘、口角生瘡等,泡溫泉會加重這些上火症狀。

3.皮膚有破損的人不宜泡溫泉,泡溫泉能使傷口惡化,還容易感染疾病。對患有濕疹、異位性皮炎等皮膚病的人來說,泡溫泉溫度高、時間長,會加速皮膚水分的蒸發,破壞皮膚屏障,加重症狀。

4.泡溫泉時,人體血液循環會加速代謝,泡的時間過長,對正常人而言,會使得血液在皮膚表面流量增大,從而使供應心腦的血液不足,誘發病症。而原本心肺功能不好的人和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更應該注意,連續浸泡最多15分鍾就需休息,以一天浸泡不超過80分鍾為宜。另外,建議泡溫泉的次數不要太多,一個月一兩次足以。

對症選擇中葯池

古人認為,在溫泉中適當加些中草葯,可預防疾病、抗衰老。於是,他們用中草葯入水泡浴,或用中草葯煎水沐浴。加入黨參、黃芪、白術、甘草、當歸、黃連、柴胡、薄荷、紫蘇、車前草等中草葯,可強身健體、調經補虛、止眩祛痛、安神益眠、清熱解毒、通利關節、補中益氣、潤澤肌膚。

北京中醫葯大學東方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楊碧蓮說,溫泉中所含物質成分的不同,對人體的養生保健作用也不相同,特別是對加入不同中葯的湯池,選擇是大有學問的。中葯功效不同,選擇不同種類的溫泉池也要因人而異。

當歸池

有補血活血、通絡止痛功能,適合於女性。

蘆薈池

具有美白肌膚、清除皮膚表面油脂的功效,適合於年輕人。

薄荷池

有散風熱、止癢、提神醒腦的作用,適合於白領人群。

葛根池

具有降壓、降糖、除斑痕、通筋絡功效,適合於中老年人。

菊花池

有疏散風熱、平肝明目的功能,工作壓力大的人群可選它。

花芍池

(含有紅花、赤芍、桂枝、當歸等十多種葯材)有活血通絡、散寒止痛作用,適合於長期坐在電腦前工作的人群,能緩解頸椎病、肩周炎腰肌勞損等引起的不適。

4、泡溫泉對頸椎腰椎有治療作用嗎

泡溫泉有促進血液循環作用,只是當時感到舒適而已,治療頸椎腰椎效果不明顯。

5、溫泉浸浴怎樣治療頸椎病?

利用溫泉浸浴治療疾病,遠古即有之,目前仍被沿用。用溫泉浸浴,如方法得當,對頸椎病的治療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溫泉浴對頸椎病的治療作用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溫熱作用。頸椎病多與風寒有關,或風寒是其誘因。溫泉浸浴時,溫熱作用於機體,對各大生命系統可起到正常化作用。

(2)水靜壓作用。人體在水面下,周圍的水會對之施加一定的壓力。水靜壓對軟組織可導致直接刺激作用,可使肌張力減低,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代謝產物排出,對軟組織腫脹可起到消退作用。

(3)浮力作用。溫泉浸浴時,運動器官的負荷明顯減輕,在溫熱作用的輔助下,減輕肌肉張力,改善肌痙攣與肌僵直,減輕肌痛,促進關節功能恢復。在浸浴時,如能進行主動或被動運動,則對肌肉、關節和神經系統疾患的治療效果更好。

(4)按摩作用。在浸浴中,由於礦泉水分子流動及水中氣體不斷逸出,可對機體末梢神經不斷進行按摩和水壓作用。這種溫和的刺激對皮膚上豐富的外感受器可產生良好的鎮靜止痛作用。這一作用還可使皮膚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從而調節皮膚的新陳代謝。

(5)化學作用。礦泉的化學作用是礦泉水浴所特有的,由於礦泉水中所含的成分、礦化度、膠體性、滲透壓及放射性物質不同,故對人體的作用也不一樣。一般狀態下的化學物質是不能進入機體的,只有呈離子狀態下的化學物質方能透過皮膚進入體內。

總之,溫泉浸浴是一種全身療法,礦泉水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成分通過神經- 體液機製作用於人體,會使機體產生極其復雜的生物物理學變化,從而達到調節機體功能,使全身各系統功能均趨向正常化。

6、頸椎病能治癒嗎?什麼方法可以治好?

當然能啊,針灸正脊效果最好了。

7、泡溫泉後為什麼反而增加酸痛感覺?

泡的時間太久,局部血液不循環。還有出浴後著涼導致的。
附:溫泉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不僅對多種疾病均有療效作用,而且有保健、美容、護膚、療養之功效。通過浴用、飲用、吸入等多重用途,可以使您解除病痛,消除疲勞,煥發青春活力。

泡溫泉時大部分的化學物質會沉澱在皮膚上,改變皮膚酸鹼度,故具有吸收、沉澱及清除的作用,其化學物質可刺激自律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雖然溫泉對身體健康有益處,有人說可治療皮膚病、心臟病…,可消除疲勞,但仍要注意它非治百病,也要小心其危險性,提醒您酒足飯飽,不可立即入水。溫泉依不同的泉質有不同的療效就整體而言提供以下幾項

參考內容:

酸性碳酸鹽泉:火成岩溫泉形成灰色泥巴,泉泥敷臉可美白肌膚

酸性硫酸鹽氯化物泉:對皮膚病具有療效

酸性硫磺泉:皮膚病、風濕、婦女病及腳氣

酸性硫酸岩泉:慢性皮膚病

鹼性碳酸氫泉:神經痛、皮膚病、關節炎

弱酸性單純泉:風濕症及皮膚病

弱鹼性碳酸鹽泉:皮膚病、風濕、關節炎

弱咸性碳酸泉:神經痛、皮膚病、關節炎、無色無味可飲

弱鹼性硫磺泉:神經痛、貧血症、慢性中毒症具有改善作用

硫酸鹽泉:火山地熱溫泉,硫磺味濃,治療皮膚病

硫酸鹽氯化物泉:關節炎、筋肉酸痛、神經痛、痛風

硫磺碳酸泉:慢性疾病如神經痛、皮膚病、關節炎

碳酸氫鹽泉:神經痛、皮膚病、關節炎、香港腳

碳酸硫磺泉:神經痛、貧血症

低溫中性碳酸氫鹽溫泉:慢性皮膚病

中性碳酸溫泉:皮膚病、風濕、婦女病及腳氣氯化物泉:水質滑膩,可治皮膚病,風濕痛,神經痛

泡溫泉之前:

問清服務人員溫泉的泉質、酸鹼值多少,太酸太鹼的溫泉最好加自來水稀釋;水溫比體溫略高就好;泡溫泉前的身體清潔,不需使勁搓洗,免得皮脂膜被搓光。

泡溫泉時:

每15分鍾起來休息一下,老人、皮膚乾燥或有冬季皮膚發癢問題的人,泡溫泉時間不宜太久。應喝水補充體溫升高流失的水分。

在熱氣裊裊的溫泉池裡,要記得顧到臉皮,免得臉上毛孔在高溫里蒸太久,產生大量自由基,更容易老化。你可以敷上面膜,或用冷毛巾抹抹臉。

泡完後:

有的人認為把溫泉里的成分留在皮膚上對身體有好處,其實不然。因為如果遇到像硫磺或鹼分濃度高的溫泉,不沖干凈或擦乾,待水分蒸發之後,留在你皮膚上的濃度可能會增加數十倍,對皮膚的刺激很大,因此你最好再沖一次清水。

若要用清潔用品再洗一次身體,不要用含皂用品,水溫低一點,也不要用力搓,擦乾全身。尤其是腋下、胯部、肚臍周圍、四肢的皮膚皺褶處,隨即臉部和全身抹乳液保濕,鎖住皮膚水分。

泡溫泉注意事項

1、肚子餓的時候,不可以馬上浸溫泉,因為空著肚子泡溫泉很容易會頭暈,有想要吐及疲倦的情形。

2、如果坐了很久的車或是走了很遠的路,非常累,不可以馬上去浸溫泉,不然會越泡越累。

3、睡眠不足或是熬夜,如果突然浸溫度很高的溫泉,可能會發生休克或是腦部缺血的情形。

4、心情很興奮或是很生氣,心跳變快的時候,也不適合浸溫泉。

5、剛吃飽飯或是喝完酒,不可以馬上去浸溫泉,不然會有消化不良及腦溢血的情形。

6、營養不良或是生病剛好,身體很差時,千萬不可以去浸溫泉。

7、有心臟病、高血壓及有動脈硬化的人,在浸溫泉之前,要先慢慢地用溫泉擦身體,再泡溫泉,不可以一下子就去泡溫泉,這樣才不會影響血管的收縮。

8、有癌症、白血病的人,不適合浸溫泉,因為容易刺激新陳代謝,使身體很快地變衰弱。

9、如果患急性感冒、急性疾病及傳染病的人,最好不要去浸溫泉。

10、女生生理期來時或前後,懷孕的初期和末期,最好暫時不要浸溫泉。

11、浸溫泉的時間,要用溫泉的溫度來看,太熱時不可以泡太久。

12、如果在浸溫泉的時候,感覺身體不舒服時,就應該離開,不可以繼續浸溫泉。

13、空間保持通風,室內注意空調溫度。

14、水溫以不超過攝氏四十度為宜,浸泡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十分鍾,若要長時間浸,必須每浸十分鍾便起來休息三分鍾,再下浴池。

15、容易失眠的,須避免過長時間浸泡溫泉,否則容易因精神亢奮而加重症狀。

最佳泡法一覽
1、必須先沐浴潔身,以保持溫泉水質衛生及讓身體適應水溫,另外洗去皮膚汗漬更容易吸收泉水中的礦物質。

2、到溫泉區必須穿著泳裝及拖鞋,小心地滑。

3、選擇適合自己溫度的溫泉池浸泡,一般從溫到熱,每次浸泡15分鍾左右即應上岸稍作休息。

4、休息後再浸泡高溫池不應超過10分鍾。

5、初次浸泡不適應者或浸泡時間過長者,一般會出現口乾或胸悶等不舒適感覺,此時應立即上岸稍作休息,飲杯水或飲料可舒緩不適。

6、凡患有較嚴重的心臟病、高血壓、身體不適者或有身孕者均不宜入池浸泡;除非醫生准許及有專人陪同方可。

7、酗酒者不宜入池浸泡。

8、浴後用清水沖洗身體,但不要用肥皂或浴液,以保存皮膚表面所吸收的礦物質。

9、另外,享受溫泉保健有「浸、淋、泳」三種方式,「浸」就是在不同溫度的池中反復浸泡,能承受高溫度的遊客在40℃的溫泉池中浸泡,感覺特別刺激,皮膚好像有千萬支細針進行針灸治療;「淋」是在溫泉花灑前由頭至腳全身噴淋,或者用木桶盛起溫泉水多次淋,「泳」就是在溫泉泳場中暢游,熱力按摩加上游泳鍛煉,肯定是一項較高強度的體育運動。
不宜泡溫泉的人群有哪些

過勞

旅程中舟車勞頓、睡眠不足、劇烈運動後,疲勞至極,身體自動調節體溫的能力下降。勉強泡溫泉的話,身體遇熱時血管卻未能好好擴張,因而不能妥善散熱,使得器官過熱,出現如中暑一樣的情況。

太飽或太餓

泡溫泉前不能太飽或太餓。太飽的話,胃與皮下散熱的血管都要爭血液,影響消化之餘,亦可能引起胃抽痛;太餓,則會因血糖低而暈倒。

過量飲酒後

酒精本已令血管擴張,遇上溫泉的熱力,皮下血管要擴張散熱,相對較少血液流向腦部,因而引起神志迷糊。

此外,小部分體質欠佳的人泡溫泉時,因血液未及時流向腦部而出現腦缺氧;離開溫泉太急,會頭暈眼花。故別太急離水,先讓上半身慢慢離水,稍停後再全身離開便可。另外,溫泉水最好是流動的,能減少泉水中細菌積聚的機會,泉水的酸鹼值也很重要,太酸(即pH值1至3)或太鹼(即pH值8.5以上)的泉水並不益於皮膚。浸泡硫磺或鹽分較高的溫泉後,需以清水清潔身體,以免這些殘留的礦物質刺激皮膚。

心腦血管疾病不宜

一般來講,溫泉的溫度較高,可使人體容易大量出汗、心跳加快,心臟耗氧量增加。同時,由於泡溫泉時人體溫度升高,出水後溫度下降,一熱一冷,短時間內引起血管擴張和收縮,這些都是引起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的誘發因素。所以,有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泡溫泉要格外慎重。

即使要泡,也要注意選擇水溫不要太高(不可高於42℃)的溫泉,或浸泡時間不要太久,第一次下水不要超過10分鍾,之後每次下水不可超過15分鍾,並且不可讓水位超過心臟的位置,以免因為血管一下擴張引發意外。

糖尿病患者不宜長泡

至於糖尿病的患者,泡溫泉也不是很適合。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較好、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可以泡泡溫泉。如果血糖不穩定,在溫泉中容易出汗,造成脫水,引起血糖的變化。而且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都伴有周圍神經病變,手掌、腳掌感覺異常,易麻木,因此對溫度的敏感度較差,容易因為長久浸泡造成燙傷而自己不知。

此外,注射了胰島素的糖尿病人,如果浸泡溫泉,會使胰島素吸收加快。而且,長時間身體過熱使肌體能量消耗加大,心臟負擔加重,很容易出現意外。

皮膚病患者慎入

溫泉水含豐富的礦物質,是不是所有的溫泉都具有醫療保健作用呢?其實不然,據了解,只有溫度在34℃以上,含有一定濃度的礦物質(每升水含可溶性固體1克以上),含有特殊的氣體(如二氧化碳、硫化氫、氡等),以及含有一定量的化學成分(如鐵、溴、氟等)的溫泉,才對人體有醫療保健作用。

這些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美容護膚功效,泡溫泉能夠改善皮膚,促進血液循環,而泉水中的鈣、鎂、鈉、碳酸氫、硫化氫等礦物質又能改變皮膚酸鹼值,從而軟化皮膚角質。溫泉中的硫磺具有殺菌作用,有助於銀屑病(俗稱牛皮癬)症狀的改善。所以說,如果利用得當,溫泉還可以治療皮膚病變。但要注意的是,皮膚有傷口、潰爛或皮膚有嚴重感染、黴菌感染的人如香港腳、濕疹的患者就不適合泡溫泉,因為這樣不但會污染水質,還會使傷口惡化。過敏性皮膚疾病患者也不適合浸泡在高溫的泉水中,以免使皮膚出現發癢、紅疹塊狀的蕁麻疹。

8、嚴重頸椎病症狀我很困擾,我試過挺多方法,卻還是沒有將一切改變

不要長時間,`在空調下 經常泡澡泡溫泉

9、頸椎病能通過游泳得以好轉嗎?

建議還是以氣胸治療為主,你可以試著做一些有氧運動測試一下胸肺功能的鍛煉強度
如果正常的運動量您可以承受,那麼游泳您就可以試著做一下
千萬不要勉強
頸椎病是現代人的多發病
頸椎病完全更治的也很少
目前治療頸椎病無非就是保守的物理治療和開刀治療這兩種
物理治療持續時間比較長,但是對頸椎無壓迫,見效慢
開刀治療所謂效果快,但是術後復發幾率也很高
建議您還是使用保守物理治療
頸椎病的根源是一定要改善和維護您的生活方式習慣
盡量用正確和良好的習慣代替您工作和生活中的頻繁使用和壓迫頸椎的習慣

10、天目湖溫泉和湯山溫泉哪個好

怎麼說呢湯山溫泉,名氣大,年代久。天目湖溫泉去年剛開,設備都很新,而且特大,池子很大很多,服務也很到位哦。天目湖溫泉酒店4月剛開,據說按5星建造。很想去呵呵。在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我寧願選新的。

與頸椎病溫泉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