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脖子酸痛是頸椎病嗎?怎麼治療呢?
脖子酸一般多是頸部的疲勞引起的,如低頭時間較長或頸部保持一個姿勢時間太長有關。長期下去易引起頸椎病。少數人有外傷史也可以出現頸椎間盤突出引起疼痛(多會有手的肌肉萎縮或精細運動受限等)。 有部分人睡眠姿勢不正確也是可以引起的(枕頭過高過低,或頭部的部位不正確等) 注意多做一做頸部的保健操等活動,避免長時間或頸部保持一個姿勢時間過長,也可以自我按摩頸部的兩側肌肉等緩解症狀,預防頸椎病的發生。 脖子酸痛的患者平時應該注意些以下幾點 (1)要注意頭頸部的正確姿勢,每天堅持作前傾,後仰、左右旋轉 1-2次,堅持10分鍾。 (2)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勢,最好採用質地柔軟的元寶型枕頭,以維持頸椎棘突 向前的生理弧度。 (3)枕頭的高度應以10厘米左右為宜,適之寶新推出的專利產品護頸套枕就是專門針對頸椎不好人群設計的,主要起到呵護和理療同時進行。 (4)平時工作的體位,做到既不抬頭又不低 頭的舒適姿勢。長時間工作時1小時要活動一下頭頸部,使頸韌帶肌肉得到適當休息。 (5)仰頭看電視 時勿使頸部疲勞,最好與眼睛保持同一水平。這些措施不僅可以預防頸椎病,還可防頸椎病的復發和病情加重. (6)平時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間或工余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7)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8)勞動或走路時要防止閃、挫傷。 自我按摩操 1.按摩百會 : 用中指或食指按於頭頂最高處正中的百會穴,用力由輕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腦寧神,益氣固脫。 2.對按頭部 : 雙手拇指分別放在額部兩側的太陽穴處,其餘四指分開,放在兩側頭部,雙手同時用力做對按揉動20~30次。功效:清腦明目,振奮精神。 3.按揉風池 : 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在同側風池穴(頸後兩側凹陷處),其餘手指附在頭的兩側,由輕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風散寒,開竅鎮痛。 4.拿捏頸肌 : 將左(右)手上舉置於頸後,拇指放置於同側頸外側,其餘四指放在頸肌對側,雙手用力對合,將頸肌向上提起後放鬆,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痙止痛,調和氣血。 5. 按壓肩井: 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於對側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然後由輕到重按壓10~20次,兩側交替進行。 功效:通經活絡,散寒定痛。
2、脖子後面酸痛是得了頸椎病嗎
1 最重要的!在電腦前每個一小時應休息10分鍾,起來活動一下,轉轉眼珠扭扭脖子,可以有效避免眼睛酸澀和脖子僵硬。為了明天的健康要對自己負責任哦~
2顯示器的位置不應放置過高,不能是「仰視」的狀態,這樣頸椎易疲勞。
3最好選擇有高靠背的椅子,上網瀏覽累了時在靠背上休息。
4如果工作一直要面對電腦,那麼在入睡前做20個左右仰卧起坐可以緩解頸椎的不適試試看吧
防治脖子痛的簡易保健操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某些不良習慣是造成脖子和肩膀酸痛的原因,如打字或計算機終端工作、經常進行長時間的閱讀或長時間打麻將牌。頸部肌肉長期受這些習慣的影響,會使頭部向前突出破壞正常的姿勢而引起脖於痛。下面介紹一套簡單的肩頸保健操,動作應輕柔,呼吸自然,每個動作可重復3至5次:
①先作緩慢的深呼吸,頭向左轉眼看左肩,再向右轉眼看右肩;然後使下巴前後伸縮以鬆弛頸肌。
②兩肩向耳部聳起,挺直背脊,然後使兩肩盡可能地下垂。
③兩肩分別作圓周活動,先抬肩向前轉動,再向後轉動。
④坐著將雙手平放在大腿上,下巴慢慢垂到胸部,然後使頭從左全右再從右到左轉圈,深吸氣大聲呼氣,使頭頸部在緩慢的轉動中感到舒暢。如出現劈啪聲不必擔心,那隻是肌健或韌帶在伸展時擦過骨頭的聲音。
⑤將頭偏向左肩,左手越過頭頂放在頭的右邊,另一隻手放在右肩上;然後非常輕柔地試將頭向左拉;再將頭偏向右肩,做同樣的動作。如果感到手的壓力過大,可以簡單地將頭輪流向左右歪斜。
⑤將頭往下縮,兩手十指交叉放在頭頂上,使下巴向兩肩左右來回作半圓活動,但不要真將頭向下壓。
⑤活動至此,可以逐步做一些站著的練習。站立收縮腹部,舉起雙臂作想像的爬繩運動,兩臂輪流像真的一樣做向上抓繩動作。
③兩臂輪流前後繞圈揮動,想像棒球運動員的投球動作,先按順時針方向,再逆向揮動。
③回到坐的姿勢,將右手貼在右邊臉上,當頭向右轉動時,用手給臉部加點阻力,數兩下然後向左做重復的動作。頭向每邊偏轉時,幅度要盡可能的大一些。
①結束動作是,將手按在脖子背後、頭發與頭皮結合線的上邊,然後從上向下按摩,或者用雙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別壓在脖子後面兩邊,自上而下按摩至肩部。
3、脖子經常酸痛,一定是頸椎病嗎?
為了生活,很多人都長期埋頭苦幹。這樣如果導致脖子酸疼,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頸椎病。脖子經常酸痛,一定是頸椎病嗎?我認為不一定是頸椎病導致的,脖子酸疼的原因可能有:第一、長時間保持低頭的姿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長時間的伏案工作,比如長期在電腦前工作,或者經常彎腰幹活。其次,還有比較常見的原因就是受到涼下,在頸部受涼以後,局部會產生肌肉的酸痛。
當然,脖子酸疼離不開頸部勞累和勞損,從而引起的局部肌肉酸痛。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該多加註意休息,注意保暖。所以為了避免脖子酸疼,盡量避免長時間的伏案工作,以及避免長時間低頭看手機,也不要長期寫作。可以輔助做一些針灸、推拿、烤電等治療,也可以熱敷以及艾灸,這些方法都可以改善脖子酸疼。如果上述的這些治療方案沒有得到明顯緩解,那就可以考慮吃肌松葯或者非甾體類的消炎鎮痛葯,有利於疼痛症狀的緩解。
當然,如果患有頸椎病的話,脖子疼也是經常的事情。如果脖子疼的話,可以進行輕輕的拍打和按摩,或者多加休息。同時,也可以去醫院進行治療,咨詢相關的問題,並且買一些可以治療的葯方。也可以吃一些食物,比如比較有營養的蔬菜以及水果等,可以喝高鈣有營養的牛奶,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等。
對於吃什麼東西可以治療頸椎病,還可以吃紅棗、梨、葡萄等,對於可以吃的葯物的話,可以吃生地、川西紅花、川地龍乾等。長期堅持吃這些東西的話見效快,療效比較好,治癒之後不會復發。所以為了預防脖子酸疼,可以放心使用以上的方式。
4、脖子疼是頸椎不好嗎
脖子有點疼痛,尤其是長時間低頭容易出現頭暈,主要考慮是一些頸椎病壓迫了神經血管以後造成的,這種可能是因為年輕的時候經常伏案工作引起,最好是要到醫院做一下頸椎CT檢查,平時可以外用活血止痛的葯膏,具體用葯請遵醫囑,同時也可以適當活動一下頸椎。
5、脖子痛是頸椎病嗎
頸椎痛怎麼治療? 我告訴你方法:用大拇指按壓住頸椎的疼痛點,頸椎右側疼痛就往左肩方向推壓,反之就往右肩方向推壓,一直推壓到手不麻不疼了,這時應保持推壓的力量穩固10到20妙鍾,直到疼痛腫脹感立即消失為止。推壓的力量是由輕到重逐漸加力最大到5㎏的力量,絕不可用蠻力猛力推壓,逐漸加力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頭不眩暈了,眼睛能看清東西了,你的頸椎病就是治好了。方法簡單實用安全可靠。嚴重骨質疏鬆和外傷引起的頸椎病不適合這個方法。頸椎病是可以根治的。但是,能否根治取決於你自己能否克服和糾正工作以及生活當中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 ,例如挺頭收下巴,長時間低頭做事,長時間歪頭,高枕歪躺,如枕頭要枕在頸椎上。枕頭應5到8公分高,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軟以舒服為准等等,這是最關鍵的問題,否則,就是治好了用不了多長時間頸椎病又必然會復發的。
6、脖子經常酸會是頸椎病嗎?
可能頸椎有問題
保護頸椎有方法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10日 15:44
1、金濤 北京按摩醫院副主任醫師 從事中醫推拿工作十三年 再頸椎病和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保守治療方面有豐富經驗 參編醫學專著5部。(左圖)
2、王金濤 北京按摩醫院副主任醫師 從事中醫推拿工作二十餘年 在中醫治療內科疾病方面經驗豐富,在推拿治療頸、肩、背、腰疼方面醫術精湛。(右圖)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你們好!這里是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直播節目,今天我們來聊的是頸椎方面的問題。
主持人:頸椎病是不是和職業特點有關系?
金濤:頸椎病和職業的關系還是很密切的,經常低頭或者是需要保持某一個姿勢很長時間的人容易得頸椎病。
主持人:日常就診病人的年齡結構是怎樣的?
金濤:一般來講是30-50歲,近些年也有年輕化的趨勢,很多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也患了頸椎病。
王金濤:人體在二十歲以後就會有不同程度的蛻變,出現增生、肌肉緊張、勞損等,到了30-50歲之間蛻變的因素就更大了,再加上一些著涼、姿勢錯誤等,就加速了頸椎病的發生。
主持人:為什麼現在有這么多的年輕人也患上了頸椎病呢?
金濤:這主要是和他們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有關系,或者和他們的工作有一定的關系。比如很多學生需要長時間低頭看書、寫字,另外現在網路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如果上網時間過長,一種姿勢保持久了就會出現頸部、肩部肌肉緊張,頸椎的屈度也會發生變化,導致頸椎病。
主持人:具體都有哪些人容易得頸椎病?
金濤:比如財會人員、電腦操作員、牙科大夫等。
主持人:有網友問他(38歲)十年前頸部受過傷,現在陰天的時候就感覺脖子僵硬,頸椎兩側酸脹,請問這是頸椎病嗎?
王金濤:患者受過外傷,再加上可能是職業關系導致頸背部肌肉經常處於緊張狀態,這屬於比較輕的頸椎病。
主持人:頸部外傷是引發頸椎病的主要原因嗎?
王金濤:是的。比如我們經常坐車特別是剎車的時候就容易造成頭部突然後仰,導致頸椎病急性發作。
主持人:為什麼經常伏案低頭的人就容易得頸椎病?
金濤:因為頸椎本身有一個正常生理屈度,長期低頭就會使得這個正常的生理屈度發生變化,然後會引起頸椎很多其他變化,比如松動、增生、頸部肌肉緊張等,刺激到了周圍神經或者血管,就會產生頸椎病的變化。
主持人:來看一段片子;
旁白:余大媽今年62歲,退休後不願意閑待在家裡,在一家企業找了份工作,身板一支硬朗的她對自己的健康充滿信心,在工作上也是一絲不苟、勤勞肯干。
余大媽:這份工作本身是一份伏案的工作,整天老是寫和畫,時間長了就覺得脖子特別不舒服。主要是覺得頸椎往後彎的時候特別疼,當時沒覺得是頸椎病,以為是別的病,所以也沒在意。有一天街坊來了後和我聊天,聊得時間很長,從八點聊到十二點,老保持一個姿勢。早晨就發覺自己起不來了,我就感覺天暈地轉,開始暈了,反胃、吐,最後幾乎把胃裡的東西都吐完了。
旁白:余大媽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了醫院,經診斷余大媽得的是頸椎病。
王金濤:頸椎病根據不同的發病機制和症狀體征可以分為六個型,第一型是頸型的頸椎病,會出現頸背部的酸脹、疼痛,不會有上肢竄痛、竄麻的症狀。第二型是神經根型,主要是頸背部肌肉僵硬、緊張、疼痛,並伴有上肢的竄痛、竄麻。第三型是椎動脈型的頸椎病,余大媽的惡心、嘔吐等就是因為壓迫了椎動脈引起的。第四型是交感神經型頸椎病,也就是余大媽後來的心慌、胸悶等表現。第五型是脊髓型頸椎病,這也是比較嚴重的一種類型,壓迫脊髓會造成四肢麻木、行走無力甚至下肢癱瘓等症狀。
主持人:余大媽是得的什麼類型的頸椎病?
王金濤:余大媽是屬於混合型的頸椎病,混合型頸椎病包括了椎動脈型頸椎病症狀中的頭暈、惡心、耳鳴、嘔吐、頸部活動障礙等,又包括了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症狀中的心慌、胸悶等。再結合臨床的影像學檢查,我們診斷其為混合型頸椎病。
主持人:我自己有時候脖子動的時候會有一些響,這是不是頸椎病的前期預兆?
王金濤:有可能是頸椎病的前期反映,可能是由於緊張、長時間的工作以及著涼導致的。
金濤:在這幾類頸椎病中頸型頸椎病是比較輕的頸椎病。髓型頸椎病是比較重的頸椎病,會有一些下肢的症狀,比如下肢發麻、發涼,走路笨拙、雙腿無力等,甚至還會導致癱瘓、大小便失禁。
主持人:什麼情況下病人就應該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呢?
金濤:一般來說如果出現了頸肩部經常的疼痛,或者是很容易經常落枕,或者有時候出現手部麻木、疼痛等,就應該尋求醫生的幫助了。
主持人:醫生是通過什麼方式對頸椎病患者進行確診的?
王金濤:中醫講究辨證施治,通過望聞問切,然後通過一些檢查比如影像學檢查、X光片等。
金濤:還可以把一些臨床上的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結合起來,再加上患者的症狀,就可以給予一個明確診斷。
主持人:來看看余大媽是怎麼接受治療的:
旁白:經分析余大媽是由於長期不良姿勢導致的,醫生認為余大媽病情較輕,經過保守治療就可以了。
醫生:我們重點治療都是以手法為主,然後配合下邊的理療,然後還有牽引,牽引就是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
主持人:除了中醫按摩以外還有沒有其他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王金濤:按摩已經被臨床證實了是主要的方法,其他方法還有中醫的熏蒸、針灸、拔罐、刮痧等。
金濤:治療頸椎病主要是保守療法和西醫的手術療法,病人是否需要手術是需要一定指征的,不是得了頸椎病就馬上要進行手術的。
主持人:按摩是最有效的方法嗎?
金濤:按摩應該說是保守療法中對頸椎病的治療來說比較好的方法。
王金濤:按摩不僅可以使肌肉放鬆,還可以起到加快氣血運行的作用,達到舒筋活血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可以起到理經整腹、滑潤關節的作用。
主持人:對於一些重度的病人,比如下肢已經癱瘓了,應該採取怎樣的治療方法?
金濤:這一類病人就不太適合保守的比如按摩這種方法了,需要進行西醫的手術療法。
主持人:一起來看看余大媽的治療效果怎樣?
旁白:經過近三個月的治療和休養,余大媽的病情出現了好轉,當我們去醫院再次造訪她時,我們看到了一個精神煥發、步履輕盈的余大媽。
余大媽:現在感覺好多了,感謝醫院的治療。現在頭不暈了,手也沒有那麼麻了,現在腦袋可以活動自如了。
主持人:廈門王女士 62歲 我原來只是頸椎不舒服,現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偶爾會因為手臂麻木醒過來,我的頸椎病是不是比原來嚴重了,頸椎病是不是越早治越好?
金濤:病人的頸椎病是在加重,已經從初期頸椎病發展到了神經根型頸椎病了,如果是在初期頸部感到不適的時候就進行治療,肯定比現在治療效果好。頸椎病都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很少有突發的情況。
主持人:余大媽治療好後,還有可能復發嗎?
王金濤:反復復發是頸椎病治療比較常見的問題。余大媽要注意不要長時間一種姿勢,還要注意保暖。
主持人:有網友問有時候早起覺得頸部很疼,動都動不了,是不是頸椎病的先兆?
王金濤:要考慮是不是枕頭的高度合適,睡姿是否正確,頭一天是否著涼了等。首先考慮是不是落枕了。
金濤:如果是頻發這種落枕的情況,就有可能是頸椎病了。落枕一般一周左右可以自愈。
主持人:一起來做一個頸部自我保健操:
自我保健「米字操」
做米字操時身體要直立,雙手自然下垂,挺胸、抬頭,目視前方,頸部向左側屈,吸氣,復原時呼氣,再向右側屈。頸前屈,下頜貼胸。頸後伸到最大限度。頭向左斜上方擺動至最大限度,配合呼吸。再向又斜上方擺動至最大限度。向左斜下方擺頭至最大范圍,再向右斜下方擺動至最大范圍。
頸部自我按摩保健
抬起右手,彎曲手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屈曲,由上到下、由輕到重在頸部拿捏3-5遍。然後抬起另一隻手,用同樣方法做一遍。用左手拿捏右側頸肩部3-5遍,再用右手拿捏左側頸肩部3-5遍。雙手拇指揉風池穴,半分鍾後會感覺到酸脹感。頸部前屈後伸,左右側屈,做頭部的環繞運動,順時針轉一圈,逆時針再轉一圈。
主持人:這樣的保健操所有人都適合做嗎?
王金濤:不是。比如有頭暈、惡心、嘔吐等症狀的人就應該慎用,過度活動會加重病情。
金濤:椎動脈型頸椎病人和有頭暈症狀的頸椎病人要慎用。其他的有頸椎病的人和沒有頸椎病的人都可以練一練這個操。
主持人:來看一段有關選擇枕頭的片子:
要點
1、 在枕芯的選擇上最好選用蕎麥皮做成的
2、 肩寬減頭寬再除以二等於合適的枕頭高度
3、 勿讓頸部懸空,避免受力不均
參考資料:http://www.cctv.com/program/jkzl/20040810/101954.shtml
回答者:≡VIP≡ - 進士出身 八級 12-28 22:34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非常感謝,順便祝願你新年快樂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3 個人評價
好
66% (2) 不好
33% (1)
其他回答共 2 條
多活動:
頸肩操作簡介 頸肩操共八節,每節做1—4個8拍,自由選擇。
預備動作:雙腳站平行11字與肩同寬,全身自然放鬆,上肢自然下垂,雙眼向前平視。
1 四面側頸:(1)頭頸向前向下低垂,盡可能將下頦彎向胸骨上凹。(2)頭頸緩緩回預備位 。(3)頭頸盡量向後側仰。(4)頭頸緩緩回預備位。(5)頭頸向左側側屈到最大極限。(6)頭頸 緩緩回預備位。(7)頭頸向右側側屈到最大極限。(8)頭頸緩緩回預備位。
2 地上尋珠:(1)頭頸緩緩向左肩方向轉動。(2)頭頸轉向左後下方最大極限,雙眼看向左 後下方地上(3)繼續轉向左後下方,直至頸肩部有酸脹感。(4)頭頸 放鬆緩緩轉回預備位。( 5)、(6)、(7)、(8)拍頭頸轉向右後下方做相似動作。
3 天上望月:(1)頭頸緩緩向左肩方向轉動。(2)頭頸轉向左後上方最大極限,雙眼看向左 側後上方天空。(3)繼續轉向左後上方,直至頸肩部有酸脹感。(4)頭頸放鬆緩緩轉回預備位 。後4拍向右後上方做相反向動作。
4 運轉頸椎:注意點是頭頸肩要完全放鬆,雙肩不要上抬,轉圈要到位,用力要均衡。(1) 頭頸向左側轉動。(2)向後側轉。(3)向右側轉。(4)向前轉。每4拍轉1圈,動作要連續,轉 動時雙眼不要閉上。先逆時針轉4圈再順時針轉4圈。
5 夾脊牽頸:預備動作再加上屈雙手肘關節,雙手握實心拳置於腰側。(1)雙拳緊握與肘關 節同時向身體後側用力牽拉,同時夾緊大椎及脊柱旁的豎脊肌群,頭頸向身體前方平行牽伸 至最大極限,直至頸肩部有酸脹感。(2)緩緩放鬆回預備位。後面每2拍重復上述動作一遍。
6 雙手托天:預備動作,再把雙手十指交叉置於小腹前。(1)交叉的雙手掌心向上平托胸 部前,肘關節與手掌成水平線。(2)雙手心向外翻轉,雙手掌心向上盡力伸托於頭頂上方, 頭頸盡最大極限後仰。(3)雙手分開側舉與肩平高,同時雙手掌心朝向身體後側,大拇指與 其餘四指分開朝向下方,其餘四指並攏向上方豎起,頭頸轉向左側,雙眼看向左手豎起的手 指尖。(4)手及頭頸回預備位。第5—8拍動作同前4拍,僅在第7拍時頭頸轉向右側,雙眼看 向右手豎起的手指尖。
7 搭手轉肩:預備動作是將右手從右肩上方伸向左背側,左手從腰背側伸向右肩上方,掌 心向外,雙手手指相對搭,如果手指搭不到的也要將雙手指尖盡力伸向相對方向。(這個動 作是自我鑒定練操效果的觀察方法之一,一般經過一段時間練操後雙手對搭距離均會明顯改 變)(1)下肢保持平行站立,同時緩緩將腰、肩、頭頸向左後側轉動。(2)繼續向左後側轉至 最大極限,雙眼看向身體後方。(3)略放鬆後再向左後側做最大限度的轉動。(4)放鬆回預備 位。5~8拍重復上述動作,連續做二個8拍後對換雙手對搭的位置,向相反方向轉動二個8拍 。
8 按摩頸肩:(1)回第一節預備位,以雙手十指按壓頸部的天柱、頸百勞、大椎等穴位或痛 點,手指可上下移動按壓,重復做2~4個8拍均可。(2)搓熱雙手手掌心,再以雙手手掌心輪 流摩按上述相同部位2~4個8拍。(3)以右手按壓左側肩井、天 、月需俞、秉風等穴位或痛點,第1、2、3拍分別各按1下,第4拍以右手掌心從左肩 井穴沿手臂外側向下疏通經絡至左手背。第5~8拍以左手按右肩與上述相同部位動作。做4 個8拍後,再手輕拍頸、肩、肘、手。
7、脖子痛就是頸椎病嗎?
部贍蓯峭嫻縋雜蝸防鄣摹
說復雜,是因為「頸椎病」這種疾病的內涵對大家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
一般人從字面上理解,頸椎病嘛,頸椎有毛病當然就是頸椎病嘍。問題真的是這樣簡單嗎?當然不是。
頸椎病,英文說法是「Cervicalspondylosis」,英文原意有「頸椎關節僵硬」的意思。
我國外科學者在1984年(桂林)和1992年(青島)兩次召開「頸椎病專題研討會」,形成了我們國家自己的「頸椎病」概念的表述文字,而且制定了相應的診斷標准,這些概念和標准已經使用了20多年,在學界已經約定俗成而且對於學術交流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因此,醫學專家已經漸漸淡忘了「頸椎病」的原始字面含義而諳熟該名稱所包含的一組癥候群,也就是說,骨科醫生是絕對不可能把「頸椎病」理解為「頸椎有毛病」的。
有學者對「頸椎病」的名稱提出過不同意見,認為名稱字面含義寬泛,不能直白地反映該病的特點和主要特徵,在教科書上提出過「頸椎間盤突出症」的名稱,造成了一定的歧異。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聲音早已經被歷史淹沒,成了過眼雲煙。這就是歷史和習慣的力量!就像「脊髓灰白質炎」被稱為「嬰兒癱」或者「小兒麻痹」、「兒麻」一樣,大家都知道這種稱呼不嚴謹不科學,但是無奈已經叫習慣了,大家都知道指的是什麼,也就不要輕易再去更動,免得造成新的混亂。
現在就說一下頸椎病的概念。
頸椎病,是指頸椎椎間盤組織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椎間關節退行性(即老化)改變累及其周圍重要組織結構(神經根、脊髓、椎動脈、交感神經等),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頸椎病包含了三個基本內容,
1.頸椎間盤退變或椎間關節退變;
2.累及周圍組織;
3.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翻譯一下,頸椎病就是,先有頸椎間盤退變(也可能突出),椎間關節也跟著退變(也可能骨質增生),於是就刺激或者壓迫了以前相安無事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交感神經。這些被影響到的神經和血管本來都是各司其職的,現在就不能各司其職了—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診斷「頸椎病」有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1、有頸椎病的臨床表現(包括症狀和體征)——體征指的是醫生檢查時的發現
2、有頸椎的退變證據,也就是影像學證據(也就是X線片表現為頸椎的退變或者MRI表現為椎間盤突出)
3、影像學檢查和臨床表現相符合,或者換個說法,影像學檢查結果在解剖學和病理學上能夠解釋臨床表現。
下面這些情況不是頸椎病:
1、僅有頸椎間盤的退變(突出)而沒有相應的神經、脊髓或血管受累的臨床表現
2、有類似頸椎病的表現,但是影像學檢查沒有發現頸椎退變的證據
3、上述兩者都有,但是,兩者之間不能吻合,就可以認為症狀是由於其他原因所引起,而不是頸椎病
因為頸椎病可能累及到不同的周圍組織,所以出現的症狀也會大不相同,個別的甚至千奇百怪。根據臨床觀察大體把頸椎病分成了下面幾種類型,即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型及其它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壓迫型)。
頸型以頸部症狀為主,神經根型會出現臂叢神經的刺激和疼痛,頸肩部和上肢、手會出現麻木疼痛,有的出現無力。脊髓型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癱瘓,行走不穩,四肢無力,大小便障礙。椎動脈型和交感型症狀互相交叉,症狀復雜多變,主要是頭痛、頭暈、耳鳴、心慌、焦慮、不出汗、眼睛干澀等等等等。有學者不承認有椎動脈型,認為都是交感神經刺激所引起的。
當然了,通過前面關於「頸椎病」的說明,我們已經知道了,光有這些症狀還不足以認為就是頸椎病。
我想這些枯燥的詞彙已經把大家搞的頭都大了,沒看懂沒關系,你起碼要知道,頸椎病的診斷其實要有很多很多嚴格的條件,並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認為誰誰誰是「頸椎病」的。
誰說你是「頸椎病」你才相信呢?專業醫生!正規醫院的骨科或者脊柱外科醫生。如果沒有專業背景的人給你一頂「頸椎病」的帽子,建議您先把它拿著,等我們這些脊柱外科醫生確認了,您再戴上,否則,扔掉它!
曾經給一個博士看病,他因為畢業論文在電腦前面連續工作了3個月,脖子痛。在上海看了好多家醫院都說是頸椎病,建議他做手術,因為MRI檢查可以看到「頸椎間盤突出」。後來我告訴他,不是頸椎病。只是頸部肌筋膜炎,或者頸部勞損,單純休息就可以解決,先徹底離開電腦再說。
有一個被診斷為「脊髓型頸椎病」的病人,某醫院建議其手術,因為有脊髓壓迫症狀,還有MRI上的「頸椎間盤突出」。在我去某地出差時看了這個病人,交談中發現其說話不是很清楚,問她以前是不是這樣說話,回答說「不是」。再問喝水怎麼樣,回答「嗆」。我讓她去看神經內科,先不要接受手術。我說她不是「頸椎病」的唯一理由就是影像學檢查雖然可以解釋她的癱瘓症狀但是卻解釋不了咽喉症狀。後來被證實是腦乾的問題。
答:脖子痛有可能是頸椎病,因為大部分頸椎病的病人都有頸部症狀。但是絕對不能說脖子痛就是頸椎病。
8、頸椎病和脖子痛有區別嗎?
頸椎病是一種很難說的病症,而且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生活和工作,所以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受人關注的話題。脖子痛和頸椎病其實並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因為脖子位置出現不舒服的情況,那麼很可能預示著你的頸椎問題在不斷的加劇,此時必須要提高警惕,其實脖子不舒適和頸椎病就是一線之隔,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引起注意!另外頸椎的保護問題,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現在我們給大家全面的說明一下。
頸椎病引起的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現在的人工作壓力比較大,所以經常會不斷的看電腦、打字寫文件,這些情況都會造成頸椎病的隱患。所以當你脖子或者頸椎出現疼痛或者其他問題的時候,要第一時間去醫院進行檢查,這是對於頸椎的最大保護,早治療就能夠恢復頸椎,如果不注意的話,就會更加嚴重。
保護頸椎我們還需要注意平時的生活習慣,一個人睡覺的姿勢不好的話,那麼脖子就會受到影響,久而久之你的頸椎就會出現問題。睡覺的時候盡量用低一些的枕頭,這樣能夠很好的保護頸椎,同時睡覺要規律,這樣身體的睡姿不會變來變去,這樣也能夠保護頸椎。
最後保護頸椎的辦法就是鍛煉身體,比如我們可以舉啞鈴,這樣能夠讓你的肩部肌肉更加的強壯,同時頸椎部位的肌肉也會變得粗壯起來,可以起到保護頸椎的作用,所以好的生活規律、鍛煉和及時就醫是保護頸椎的三大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