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病的按摩手法

頸椎病的按摩手法

發布時間:2020-09-08 18:03:34

1、求頸椎病按摩治療手法的書或視頻

頸椎病的按摩手法:
1、患者取坐位。操作者先以拇指沿督脈自風府、啞門、大椎穴反復按揉
2、再沿兩側膀朧經按揉天柱、大杼的酸痛區及小腸經的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等穴。然後用滾法放鬆頸部、肩部、上背部及上肢的肌肉。
3、拿頸項部並配合推橋弓、推肩臂部,在頸部向左右各搖轉數次,動作要輕巧。
4、配合提拿兩側肩井穴,搓患肩到前臂反復數次。

2、頸椎病用什麼按摩法好

用手自己輕輕捏肉頸椎,輕輕的前後彎曲頸椎,別的方法別用,就只能這樣,記住幅度不能太大,太大了對頸椎不好。

3、頸椎病的推拿治療方法是什麼?

推拿手法治療與分型無關。為了防止發生意外事故,治療時應手法輕柔,先進行影像學檢查,除外椎體滑脫、椎間盤突出造成的椎管狹窄。如有椎管狹窄,切不可行推拿治療。推拿手法治療對於椎孔、椎間孔較大或軟組織損傷者療效較好。

[治療原則]活血通絡,理筋整復,解痙止痛。

[常用穴位]夾脊穴、風池、天柱、大椎、肩井、天宗、曲池、小海、外關、合谷。

[常用手法]舒筋手法、端提牽引法、牽引旋轉法、理筋復原法。

[治療步驟]1.舒筋手法

病人取坐位,術者立於病人背後,用法施於頸項部三線:頸正中線風府至大椎,頸兩側線風池至肩井,岡上肌以及背部豎脊肌。一指禪點按風池、風府,按揉頸項部兩側韌帶、肌肉,由上至下數遍,繼而按揉肩井以及天髎、天宗等穴。

拿風池以及頸項部,由上而下數遍。

直擦頸項部韌帶以及兩側肌肉,以透熱為度。

以上手法能使頸部肌肉放鬆,經絡疏通,關節松解,為治療手法做准備。

2.端提牽引法

術者立於病人背後,雙手從患頸兩側以虎口卡在下頜和後枕部,用力向上端提2~3min。

3.牽引旋轉法

此法用於鉤椎關節旋轉移位病人。在上法的基礎上,助手站在病人側方,扶住病人肩部以固定。術者立於病人背後,一手托住下頜及後枕部向上牽引,另一手拇指推頂患椎的棘突,囑病人放鬆頸部,頭向患側旋轉,當不能再轉動時,術者稍加用力推頂移位的患椎,可聽到頸部「咔嚓」響聲。再用同法向另一側旋轉,病人多於當時即感頸椎輕松。

4.理筋復原法

接上法,術者站在病人背後,用單手提拿,小魚際滾動頸椎兩側軟組織,反復5~7次,雙手提拿兩側肩井、上肢部軟組織,並點揉兩側肩胛提肌、背闊肌數遍。

注意事項:頸椎手法治療時切忌粗暴,禁止使用暴力、蠻力和過大幅度的手法。老年人應避免使用扳法。另外,頸椎牽引重量應適當,注意頸部生理曲線,根據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適當確定前屈角度。

4、求關於頸椎病的按摩方法,最好是視頻!

以下方法可以幫助舒緩一下:
(一)牽引
1. 適應證 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採用。
2. 頸椎牽引的方法 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採取坐位或卧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鬆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鍾。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症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症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採用仰卧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後休息15分鍾,然後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於放鬆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鍾,放鬆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鍾,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
(二)推拿
1.作用與適應證 中醫學認為頸椎病系因頸項長期勞累,氣血失和,加上外感風寒、阻滯經絡所致,推拿治療可以調和氣血,桂風散寒,疏筋通絡,從而達到解痙止痛的作用。推拿適用於除了嚴重頸脊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頸椎病。 對於脊髓型頸椎病,傳統不主張進行推拿治療,認為有可能加重脊髓損害,但國內已有安全有效的牽引和推拿治療的報道,因此,輕型脊髓型頸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療,只是手法宜溫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頸椎病的推拿手法應剛柔結合,切忌粗暴,
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頸背部反復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禪推法,然後在頸肩部的督脈、手三陽經的部分俞穴如風池、風府、肩內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點、壓或拿法,再在斜方肌與提肩胛肌處行彈撥法。若為神經根型,手法治療應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為椎動脈型,應包括頭、臉部的百會、太陽等穴位。接著用旋扳手法。最後以抹法、叩擊、拍法作結束。
(2)施行旋扳手法時,先囑患者向一側旋轉頸部,施術者兩手分別置於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後部順勢同時稍用力旋轉頭頸。此時必須注意:
1)旋轉角度不可過大。
2)不可片面追求旋頸時可能發出的"咔嗒"聲。
3)脊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療 理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放鬆痙攣肌肉,緩解症狀。方法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如TENS,間動電療,電腦中頻)、超聲波、磁療等。 (四)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的作用 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1)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鬆性運動,活躍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鬆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症狀;(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復發作。

5、頸椎病的最簡單按摩治療方法

最簡單的就是自己在家寫「米字操」,勤奮點不要懶,一樣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6、頸椎病用什麼按摩手法治療

有的可以按摩,有的脊髓型可不能按摩。

一般來說,在三十歲以後,人的骨關節開始老化,大約有50%的成年人的軟組織,骨椎以及椎間盤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退化、突出,骨刺形成。有的人沒有任何症狀,有的人因為勞累或風寒誘發疼痛。在骨病治療上,首選保守治療,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80%的風濕骨病通過保守治療就能臨床治癒。僅有10%的患者需要手術治療。說到手術,順便說一點,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輕易做,這種病不是一做了手術就萬事大吉了的,風險也是很大的。好比一座大樓,把中間一層鑿空,樓房還穩固的了嗎?很可能相鄰椎間盤將再次突出。其實,只要讓因椎間盤的突出或增生而被壓迫的神經根部位舒筋活絡、消炎消腫,神經微小移位,避免受壓,軟化粘連,鈍化骨刺即可消除疼痛症狀,便能康復如初。還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我們的身體本身就有一定的吸收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粘連的軟組織、骨刺或突出的椎間盤會被自然吸收一部分,這就是貼膏葯等保守治療都可以治療軟組織疼痛、骨刺椎間盤突出的道理。因為這種方法都能消炎消腫,放鬆痙攣的肌肉,松解粘連,消除疼痛,治癒骨病。這就是治根治本。所以我對廣大突友刺友說一句,我們要堅信大部分軟組織疼痛或突出骨刺是可以臨床治癒的,而且是通過保守治療的方法治療好的

7、頸椎病怎麼按摩 不知該用什麼方法啊

朋友你也別太煩了,辦法都是靠想出來的。你的這個問題是個普遍現象,不足為怪了。。不用總想著用什麼偏方,很少有能管用的,加強體育鍛煉 增強自己體質,可以考慮 練練氣 對於這種病 只要你有頑強的意志,練氣是有好處的.日本的繽漮是我同學不斷像我推介的良方,基本可以更治了,只可惜,特別貴望採納,祝早日康復!

8、頸椎病怎麼按摩?

頸椎病根據診斷的不同,又分為很多種類型,所以一旦確診為頸椎病,建議患者還是應先到醫院進行拍片檢查,由臨床醫生給予指導治療。可以在治療的同時,配合以局部的推拿按摩,如可以在局部進行松筋類的治療,和在遠端可以採取一些穴位的點按治療。在疾病的某些階段,還可以進行手法的整復治療,比如頸部的扳法,頸部的牽引法,還有運動關節類的,像搖晃類的手法以緩解症狀。但有部分類型的頸椎病是嚴禁進行按摩的,特別是脊髓型的頸椎病,如果盲目的採取按摩手法,是很容易造成臨床的危急事件產生的。所以建議患者應首先到醫院先診斷明確頸椎病類型後,由醫生給予正確的建議,再選擇是否進行按摩治療。

9、治療頸椎病最有效最方便的按摩手法是什麼?怎麼做?

頸椎病的話主要是因為坐著的時間太長了,多跑跑東東比按摩來的好多了,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游泳呀,瑜伽呀。游泳的話對腰這些都很有幫助的,我個人偏向游泳,瑜伽的話也是不錯的。最方便的話就是自己在家運動了,雙手往背後交握住,然後慢慢的往上提,對頸椎也是有幫助的

與頸椎病的按摩手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