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按摩球

頸椎按摩球

發布時間:2020-09-04 06:15:34

1、這種手動頸椎按摩按摩器好嗎?好用嗎?

如果經常有頸椎疲勞,酸痛,僵硬等情況可以用這個手動的頸椎按摩器按摩下不適部位。滾球狀通過物理擠壓滾揉還是比較舒適的。就是時間長了手臂有點受不了的。建議可以選購電動的頸部按摩器 價格也非常親民,質量也不多呢。節省了手臂的勞動量哦哈哈

2、請推薦款頸椎按摩儀

我爸爸和你毛病差不多,家裡儀器很多。但他最常用的是一個塑料的脖套,帶在脖子上,自己打氣,使頭和脖子的距離撐大,起到牽引的效果。程度自己掌握,效果還不錯。葯店有售。

3、淘寶上賣的這種按摩器靠的是什麼原理,真的有效果嗎,會不會對人體有壞處?

頸椎按摩器介紹

最近我在網上買了四個頸椎按摩器(給同事稍3個),我使用了一段時間,有了一點了解。

網上賣的頸椎按摩器品種很多,品牌不一,其結構和原理都是一樣的。有四頭單鍵、四頭雙鍵、六頭雙鍵、八頭雙鍵、八頭無線充電等。雙鍵主要是一個啟動鍵,一個調速鍵。其原理是按摩器通電後,發著紅光的圓球有規則的正反轉雙向勻速滾動,人的脖子放在上面時,圓球位於脖子的兩側,如同人手在反復按摩,按摩一次15分鍾。它能緩解脖子的疲勞和減輕脖子酸、硬、痛的感覺,它只是一種代替人手的物理按摩器,做起來還是很舒服的。不過真正的頸椎病還是建議去醫院找專家診治。

4、經常開車的哥們出來支個招,想給家人買個頸部按摩器.

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打開車門把腰轉轉……
這招最靈!
還剩了買按摩椅的錢。多實惠!
把那錢全給希望工程,自己也打心眼兒里快樂,他人也打心眼兒里快樂!

5、按摩球的健身功效

中醫研究證明,長期運用健身球鍛煉,不僅能夠調節中樞神經、增強記憶力、開發智力、提高思維能力、消除大腦疲勞,還能調和氣血、舒筋健骨和強健內臟。對於高血壓、神經衰弱、手部神經炎、肌肉痙攣、中風後上肢(特別是手)功能障礙、指尖麻痹、手臂乏力、上肢關節炎、手部血液循環不暢等病症,有良好的治療和保健作用。
中醫學對健身球功能評論:
一、疏通經絡,調暢氣血。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皮肉、經脈等組成經絡,是一個重要生理機能,就是輸送氣血到全身各部,營養周身。
二、 內聯臟腑,增強功能。中醫認為,手掌與人體內部臟腑之間,通經絡、神經、血管等,把兩者緊密的聯系起來,根據內臟與手、足心的這種特殊的表裡關系,常用手掌撥弄鐵球可調整陰陽平衡,增強臟腑功能,改善臟腑失調,達到健身治病目的。
三、 鍛煉指力,增強體力。雙手練健身球,各手指均需發力,撥弄旋轉才協調,堅持長期鍛煉,指力明顯加強,體力也必然會隨之增強。
四、活動關節,消除疼痛。常練鐵球防止關節老化,使手指及肘、肩關節得到屈伸,對各關節炎都有作用。
五、 舒筋活血,醫治偏癱。對輕度中風後遺症的病人,古代民間就有手轉核桃、腳踏圓木棍的鍛煉方法,但用鐵球效果更好。
六、調節神經,改善睡眠。手不僅是一個運動器官,也是一個十分靈敏的觸覺器官。俗話說:十指連心,就是指手指對疼痛特別敏感,通過球體對手、神經末梢的刺激,可以有效的調節大腦皮層的功能活動,使紊亂的植物神經得到調整,從而改善睡眠。
七、摩擦生靜電,緩解頸椎病。中醫理論認為,在鐵球轉動,按摩穴位的同時,鐵球和手掌之間產生的靜電和熱效應同時會通過穴位傳導到周身各處,這種靜電和熱效應對頸椎病、肩周炎的效果十分顯著,能夠很好的預防和緩解這些病症。
玩保健球還有降低血壓、健腦益智、解除緊張、消除疲勞作用。

6、適合頸椎病的體育運動都有哪些?

打羽毛球對預防甚至治療頸椎病有特殊功效。本人自從迷上了羽毛球運動,頸椎病的症狀就消失了,推薦大家試試,只要堅持,效果一定不錯。機理:我們在進行羽毛球這項運動時,需要用羽毛球拍一上一下、前後左右來回接球;而當球來勢猛攻或超出頭部之高度時,需要作後仰或伸頸狀態才能接到球;而當球打過來落在你的前面時,需要你上前探身去彎下腰來接球;當球的方向或左或右時,頭也會跟著球的方向向左或向右,這樣你的頸椎在隨了球的方位而前後左右地運動著,這樣的運動恰恰對頸椎起到了舒筋活血的功效哦!這種不知不覺地用打羽毛球治療頸椎病,比起那些枯燥的「拉伸脖子、搖頭晃腦」的治療方法更容易堅持下去!在不知不覺中活動更充分, 對於輕度頸椎病患者和希望預防頸椎病的人群來說,是最有效的選擇方法!用它來作為一種對抗性的活動,所謂「對抗性活動」是指對自己日常生活中經常做的動作「反其道而行之」,這種方法可以抵消掉長期保持一種姿態(如久坐)給頸椎帶來的副作用。注意:患有嚴重頸椎病的人群不適宜,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是患上了嚴重的頸椎病,還是應該及時去正規專科醫院就治。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以往多見於中老年人,近年來有年輕化的傾向;過去是會計、教師的職業病,現在則是辦公室里的多發病。頸椎病的主要症狀是頸部疼痛板滯伴有上肢的疼痛麻木,但是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頸椎病還會產生頭痛、頭暈、耳鳴、眼睛發脹、胸悶氣急、四肢無力等症狀。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很多,推拿、針灸、牽引、理療、局封、葯物等,還有手術,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療,不注意自我保養和功能鍛煉,就會拖延病情,並容易復發。

一.保養

1.用枕適當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過的,枕頭的高低軟硬對頸椎有直接影響,最佳的枕頭應該是能支撐頸椎的生理曲線,並保持頸椎的平直。枕頭要有彈性,枕芯以木棉、中空高彈棉或穀物皮殼為宜。喜歡仰卧的,枕頭的高度為5厘米左右(受壓以後的高度);喜歡側卧的,高度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時,枕頭的下緣最好墊在肩胛骨的上緣,不能使頸部脫空。其實,枕頭的真正名字應該叫「枕頸」。枕頭不合適,常造成落枕,反復落枕往往是頸椎病的先兆,要及時診治;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枕席以草編為佳,竹席一則太涼,二則太硬,最好不用。

2.頸部保暖 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秋冬季節,最好穿高領衣服;天氣稍熱,夜間睡眠時應注意防止頸肩部受涼;炎熱季節,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3.姿勢正確 頸椎病的主要誘因是工作學習的姿勢不正確,良好的姿勢能減少勞累,避免損傷。低頭時間過長,使肌肉疲勞,頸椎間盤出現老化,並出現慢性勞損,會繼發一系列症狀。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鍾,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扶手上看書、看電視。

4.避免損傷 頸部的損傷也會誘發本病,除了注意姿勢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剎車,頭部向前沖去,會發生「揮鞭樣」損傷,因此,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要在車上打瞌睡,坐座位時可適當地扭轉身體,側面向前;體育比賽時更要避免頸椎損傷;頸椎病急性發作時,頸椎要減少活動,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轉頭,必要時用頸托保護。

二.鍛煉

頸椎的鍛煉應該慎重,要避免無目的的快速旋轉或搖擺,尤其是頸椎病急性期、椎動脈型頸椎病或脊髓型頸椎病。我們推薦的方法簡單易行,但要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須持之以恆。

1.頭中立位,前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後伸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動作宜緩慢,稍稍用力。鍛煉時,有的病人頸部可感覺到響聲,如果伴有疼痛,應減少鍛煉的次數或停止鍛煉;如果沒有疼痛,則可以繼續鍛煉。

2.頭中立位,雙手十指相叉抱在頸後,頭做緩慢的前屈和後伸運動,與此同時,雙手用力對抗頭的運動,以鍛煉頸椎後側的肌肉力量。

頸椎病的預防

頸椎病的預防,應從病因及發病誘因兩方面採取措施,以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和防止已治癒患者的復發。頸椎是脊柱的一部分,要從脊柱的整體加以預防。

預防是防止頸椎病發病的重要內容之一。通常認為脊柱的椎間盤在發育至成人之後,即開始退行性變。事實上每一個人的各椎間盤出現退行性變差異甚大。從年齡方面觀察,魏徵等對無症狀的100例頸椎X線照片進行分析結果提示,椎間盤退變和骨質增生是隨年齡增長而增多的:20歲以下組,2/20人;20~29歲組,2/20人;30~39歲組,4/20人;40~49歲組,50歲以上組,16/20人。潘之清研究認為,嬰幼兒及青少年時期脊柱外傷機遇最多,因此,頸椎病的預防,應從兒童時期開始。加強體質鍛煉,促使椎周軟組織強狀有力,有助於增強脊柱的穩定性。更注意防止外傷和糾正工作與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頸椎病的誘發因素除外傷外,常見的還有落枕、受涼、過度疲勞、強迫體位工作、姿勢不良及其他病症等。頸椎病的致病因素是復雜的,但總的可分為內因(體內因素)和外因(急慢性外傷),二者可以互為因果。內因是致病的基礎。我們這里講的是外因方面的預防。

(一)嚴防急性頭、頸、肩外傷:頭頸部跌撲傷、碰擊傷及揮鞭傷,均易發生頸椎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直接或間接引起頸椎病,故應積極預防,一旦發生應及時檢查和徹底治療。有些外傷是不是易引起人們注意的,例如坐車打瞌睡,遇到急剎車,頭部突然後仰,可造成頸椎揮鞭性損傷;有人生氣時隨意擰孩子耳朵,孩子為了防禦而急性扭頸,或用巴掌打擊孩子後頭部等,均可引起頸肌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嬰幼兒頸部肌肉尚不發達,頸軟,如過早抱起或抱孩子姿勢不合適,甚易造成過伸性頸椎損傷;有些青少年體育運動不得要領或不重視運動前的預備活動,如頂牛、頭頂立、前滾翻及騎頸娛樂等,均可造成運動損傷。防止外傷是預防脊柱退行性變的有力措施。一旦發生外傷,除治療軟組織損傷外,還要及時治療頸椎小關節錯位,以防止發展成為頸椎病。

(二)糾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防止慢性損傷:頸肩部軟組織慢性勞損,是發生頸椎病的病理基礎,生活中的不良姿勢是姿勢是形成慢性勞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糾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勢,對預防頸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有人喜歡俯卧,為了呼吸、只能將頭扭向一邊,這樣會發生1~4頸椎扭傷。頸軸側彎,達到失代償時,就會出現頭昏、頭痛和眼、耳、鼻喉等症狀。由於損害頸椎的正常力學失衡,會加速各頸椎的椎間盤退變;有人平時姿勢尚好,但當看小說、看電視時,習慣把頭靠在床欄桿上或沙發扶手上,造成屈頸屈背扭腰等,這樣會因脊柱椎間韌帶損傷而致該段脊柱失穩;婦女帶孩子睡覺,常面向孩子側卧,如果枕頭不合身材高度,將置頸胸椎於強迫體位,形成側彎,可導致脊柱病。

(三)合理用枕:枕頭是頸柱的保護工具,一個成年人,每天睡眠6~9小時,即每天有

7、按摩什麼穴位可以緩解頸椎病?

如果患者是比較嚴重類型的頸椎病,也就是脊髓型的頸椎病,是不建議患者進行按摩治療的,因為如果按摩,只會使病情更加的嚴重。

如果是其他類型的頸椎病,比如頸型的頸椎病,神經根型的頸椎病,可以採取按摩,比如常見的可以選擇風池穴,風府穴,天沖穴,肩井穴,天柱穴,合谷穴,陽溪穴,曲池穴,列缺穴,外關穴,內關穴,天宗穴等來進行輔助的治療就可以。

與頸椎按摩球相關的內容